幼儿园中班美工活动:瓶盖拼图
发布时间:2021-07-21 幼儿园中班美工说课稿 幼儿园美工活动说课稿 拼图游戏幼儿园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想一想、说一说、拼一拼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运用大小瓶盖拼拼摆摆,表现造型,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瓶盖,火柴、葵花籽等,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比较大的瓶盖,引起幼儿好奇心。
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可以拼成什么东西?
2.出示范例,幼儿观察讨论。
引导幼儿观察小木偶身体各部分的姿态,看看组成的时候颜色的选择和变化。讨论:如何组成最好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思考尝试拼摆各种图案,不模仿他人。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启发幼儿用火柴、瓜子辅助材料表现画面,这样更生动。适当用即时贴粘贴动物眼睛。
4.展示和相互交流。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表达的是什么。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塑料瓶娃娃
制作意图: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建立多方面的意识和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教育价值:激发幼儿对环保的意识,渗透多方面的教育。
选用材料:废旧的可乐瓶子、毛线、彩色卡纸
制作方法:
1、将可乐瓶沿痕迹剪掉3/4,然后剩余的1/4当作背面,能挂得一处,打上一个孔,剪掉两边系上毛线,编成小辫,在头部地方,用彩色纸剪成头发,做女孩的装饰头发,然后固定在一处。
2、孩子可以把回收的废电池、乒乓球和一些果壳都收集到瓶子中。
3、可让孩子练习编小辫,和系蝴蝶结的扣。
4、在制作一些圆圈时,也可把瓶子立在地面上,练习套圈,投沙包。
适合的年龄:4――6岁
教育功能:分三部分:
(1)幼儿可用三股绳练习编小辫,和学系蝴蝶结。
(2)练习投掷和套圈。
(3)提高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装饰活动:美丽的瓶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验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乐趣。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装饰瓶子,感受创意作品的美。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
(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即时贴、皱纹纸、烟盒:
(2)黄豆、绿豆、白云豆、大米、黑米、花生、瓜子、松子、开心果壳、小海螺、形状各异的贝壳等:
(3)一次性筷子、叉子、盘子,胶卷、冰棒棍、瓶盖、毛线、电线、吸管、果冻盒、杏仁、秸秆、棉棒、各种废旧笔、丙烯颜料等。
3.工具(剪刀、双面胶、电胶布、透明胶布、胶水、胶棒)。
4.成熟作品若干。
5.幼儿了解排序的规律,有装饰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幼儿欣赏。
二、让幼儿讨论制作所用材料及方法。
三、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1.幼儿制作前教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选择瓶子,构思装饰方案后选择材料。
(2)使用工具材料时注意安全。如:瓶子是玻璃做的要轻拿轻放,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等。
2.幼儿选择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针对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肯定幼儿的创意想法,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和帮助。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毛豆壳拼画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尝试用毛豆壳拼图,能手眼协调地制作豆壳拼图。2.利用豆壳的正反凹凸特征大胆构思,能细心、耐心地创作。3.感受利用生活中废弃材料进行创作的独特艺术效果,喜欢参与此类创作活动。活动准备:1.ppt、毛豆壳拼贴的范例数张。2.积木、纽扣等小配件,用于局部点缀。3.每组一筐毛豆壳和一块抹布,有条件的可为幼儿人手提供一块板。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结合生活经验来谈话交流,激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剥毛豆。) 那你们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剥过毛豆?(有。) 豆豆剥出来的毛豆壳,你们觉得还有用吗?一般会怎么处理豆壳? (幼儿:我帮妈妈把它扔进垃圾桶里;幼儿:奶奶说把它晒干了可以生烧炉子的;幼儿:……)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特别的手工作品,看看它们主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觉得它们漂亮吗?你最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二、将两张范画进行对比,主要感受豆壳的正反凹凸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提问: 这两个小朋友分别用豆壳变成了什么?他们的拼贴方式一样吗?那他们分别用豆壳的哪一面来拼贴的? 找出两种不同的拼贴方法。(主要让幼儿了解豆壳的正面拼画和背面拼画的凹凸不一样,拼画的效果也不会一样。) 你们想用豆壳拼一幅什么样的画?你觉得他适合用那一种方式来拼贴? 三、教师讲解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制作要点 结合人物作品,幼儿观察并讲解: 1.制作豆壳拼画首先要设计出物体的造型。 2.拼贴时,物体的不同部位可利用豆壳的正反凹凸面来表现。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能自己独立设计、拼摆出与同伴不同的造型。 2.可以用积木、纽扣等一些小配件作局部装饰。 3.可以用凹面、凸面或凹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评价和分享幼儿的作品 将作品展示在美工区,供幼儿间相互欣赏,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工活动:《图形变变变》案例分析
背景描述:随着幼儿不断成长,对周围事物的发现与探索,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接触了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几何图形特别感兴趣,很多图形能够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进行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老师将圆柱体和圆锥体竖放在一起,有位小朋友立刻说:"它像一根铅笔"。听到他的回答,脑海里立马有一个想法,如果能将本次认识图形进一步延伸到图形的拼搭,幼儿既能对图形加深认识,又能通过生活经验将图形任意拼搭,还能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动手操作力。于是开展了这次图形变变变的美工生成课程。案例描述: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很精彩,有很多奇怪稀奇的事物,往往内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她)们了解的更多。在一次数学知识学习中,他们接触了几何图形,发现图形拼搭在一起的造型特别有趣,为了使幼儿更深层的认识几何图形,我们进行了美工操作图形拼搭的活动。首先让幼儿观察了一些用树叶和豆豆拼搭出的图形图片,引起幼儿对拼搭的极大兴趣。通过对拼搭图形的了解,引出了本节图形拼画,观察过范画后,并说出了自己想要拼出的图形。在开始操作拼画时,幼儿先在材料盒中的六种图形中选出自己需要的图形,但是杨越越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中的观察经验,拼出了一位小朋友,虽然上半部分跟老师做的一样,但是她在拼搭腿部的位置时将原本老师拼搭的站立直直的腿,用了两个小长方形拼出了一位正在奔跑中的小朋友。从博喻小朋友给原本立正的小朋友利用梯形给她穿了一件美丽的裙子。小朋友们利用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拼搭出了很多美丽的画,在拼搭操作结束后,对他们的成果进行了评价与展示,对于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给予了他们表扬与鼓励,本节美工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对数学也有了很大的兴趣。案例反思:在这次的活动中,教师只注重了课程整体拼搭成果而忽视了给幼儿自己发挥想象拼搭的机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虽然能够拼搭出图形,但只有个别幼儿进行了创意拼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学会在生活中多多观察不同的事物,运用到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幼儿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在课程的选择上注意其兴趣性与生成性,使幼儿能对感兴趣的东西学的积极主动,效果好,幼儿天生爱探索,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的事物扩展成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生成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动口、动手的操作活动中达到活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