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对孩子的爱要平等
发布时间:2021-07-07 爱的教育笔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师,在班里都会有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对于聪明伶俐、学习好、长得漂亮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孩子,要是在加上乖巧懂事,智商高的孩子,更是喜欢的没话说。爱孩子是老师应该做的,给孩子更多的表扬,爱护、鼓励,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爱孩子要是有偏见,只对优等生好的话,而对其他的孩子很冷淡,被教师冷淡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这就是在考验教师的爱心。
我班的陆路刚来园的时候,陆路没有入园的经历,在加上他先天性的生理的因素,他刚到幼儿园的头两个月,每天来园都会哭,哭完就会吐,因为都是我抱他哄他,所以一般都是吐在我的身上。班级里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影响,都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一桌,还不和他在一起玩。陆路刚来的前几天,我真是实在受不了,园长也有意想让他退园,因为其他的幼儿家长有来反应的。有一天,我听说其它的幼儿园不愿意接受他入园,转念一想,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孩子是我们教育对象,陆路虽然有点特殊,但是我们不应该怎么对他。于是,我和园长说了这个情况,园长说:“上帝对他不公平,我们要公平的对待他。”从此,我告诉了班里的孩子们,老师喜欢陆路就像喜欢你们一样。虽然陆路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但是班里的孩子已经接受他了,没人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孩子的平等意识
教育随笔:孩子的平等意识
这是发生在一个新来的孩子身上的事情。一天中午,孩子们都躺下睡觉了,我开始吃中午饭,因为彬彬的爸爸要来接彬彬回家,彬彬没有睡觉,坐在我身边,小眼睛很仔细的看着我吃饭,过了一会,彬彬问我:“老师,我喂喂你吧。”当时稍稍一愣,我回答说:“不用了,彬彬都自己吃饭了,不用老师喂了,老师可以自己吃饭了。”彬彬很坚定的点头说:“恩,彬彬长大了,都自己吃饭了。”“恩,老师也长大了,老师也自己吃饭。彬彬可以去帮助小弟弟,他们如果不会吃饭你可以喂喂他们。”彬彬的心理认为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他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伙伴,老师可以喂我吃饭,为什么我不可以喂老师吃饭呢?这个事件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希望家长可以平等的对待自己,认为大人做的事情,自己同样可以去做。同样,孩子也很乐于助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给孩子提供这种机会,比如说帮忙分餐具,分发食品等等。
教育随笔:让孩子感受平等
带这班孩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总喜欢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去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凳子、推黑板。今天我依旧请了表现好的晓璐帮我扔个垃圾。忽然,赟赟站在我身边说:“老师,我也能帮你。”我看了他一眼,没有在意的说:“每次你干事情总是这么慢,先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下次上课认真一些以后我再请你。”他开心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赟赟妈妈来告诉我:“我家宝宝说,老师昨天答应以后让他帮忙做事情了,回家表现的可好了,让我来告诉老师呢。”看着躲在妈妈身后不太好意思的赟赟,我突然想起昨天说的那样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这样,最近我会请赟赟经常帮忙,看得出他可开心了,还经常回家向家里人炫耀,说自己是一个大孩子了,能帮老师做许多事情。奇迹的是他最近上课也认真了许多,做事情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也许那些个看似不聪明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心里感觉出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以及信任,努力地去创造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平等、感受被爱。
教育随笔:和孩子平等相处
教育随笔:和孩子平等相处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时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所以,教师首先要摘下大人的面具,做孩子的新朋友。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并与其交流思想;其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管理,听取并采取孩子的合理化建议。再次,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其改正不良习惯,最后不能溺爱孩子,不要让孩子有“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感。
平下身子和幼儿共同玩耍,共同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师生的感情,不让孩子对老师有种恐惧感,认真关心每个孩子,无论丑美,干净和脏的,当孩子学不会时,都要平静,耐心地去教幼儿。
记得新孩子刚入园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杯和毛巾放在哪里,通过讲课,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多少号,然后在多给予鼓励,当孩子忘记自己物品位置时,适当的给予提示,耐心的指导孩子。现在每当看到孩子都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毛巾和水杯时,我们都挺开心的。有的孩子还能帮别的小朋友拿水杯,真的是很让我出乎意料。
其实生活本就很简单,平等、和蔼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进步。
对待孩子要平等
今年我班里来了个东北小男孩,孩子刚来时,衣服很脏,鞋子也是破的,就连他坐的小椅子也都是泥土,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他玩。那孩子刚开始很少说话,但是他的普通话讲的很好。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下课后我就和孩子聊天,问他的家乡,问他的父母爷爷奶奶。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聊天,其他孩子看见也纷纷跑过来围着老师,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话题扯开了,我话题一转,你们家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有的说是楼房,还有的说是大屋子,我说:你们的房子装饰的漂亮吗?我们班齐烁的父母就是做装饰工作的,他们能把我们住的房子造成各种各漂亮的图案,你们说齐烁的父母巧不巧,他们的工作重要不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们都要尊敬他们。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和小朋友玩时挺爱说话的,于是我就利用他和小朋友的谈话对孩子们说:你们看齐烁讲话多好听,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对待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是一律看待,我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的父母工作好,而优待他,也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父母没能耐,而慢待他,不管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小天使。
幼教随笔: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一次我组织大家做游戏时,谁也不愿意与燕子牵手。经我劝说,雪薇和张琪才勉强与她牵了手。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她们两个也不愿意跟燕子牵手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把雪薇和张琪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不跟燕子牵手了?”“她身上很脏!”“她家里很穷!”我一下子惊呆了!
这可恨的世俗竟然侵袭了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消除孩子们的偏见,使燕子快乐起来。首先我来到了燕子家,燕子的父母知道我得来意后非常感激,告诉我燕子的一些情况,并保证今后一定要把燕子的卫生搞好,穿的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干净整洁。我也开始努力开导燕子,告诉她如何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在上课和游戏的时候我首先邀请燕子跟我配合,并时时鼓励她。慢慢的我发现燕子的的小手小脸变干净了,衣服变得干净整洁了,而且燕子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大家都主动跟燕子一起牵手做游戏了。
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样子我松了口气,也不由得深思: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他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包括大人们一些世俗的偏见和一些不正确思想观念。我们应该从这些具体的身边事入手,引导孩子们正确的认识社会,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平等待人。
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要对孩子负责
今天下午,我在门口接孩子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家长,我问起孩子这几天怎么没上学,这么一问不要紧,她哭诉起来,真拿我老人没办法,孩子说早上起不来,老人就舍不得让孩子来了,这几天在家玩呢。
孟意珂,她儿子今年4岁。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含在嘴里怕化了,搂在怀里怕飞了。这几天集体生活下来,在老师的精心照看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可是,孩子的奶奶老是担心孙子在园玩不好,而且怕他不习惯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的日子,最后孩子的奶奶最后一个来送,最早一个来接。我把孩子在园的表现和所知道的情况对她说:听他老师说:与同龄幼儿比较,思维、语言、动手能力发展有些缓慢,但整天生龙活虎的比较好动,但是呢,这两天,孩子的进步特别明显…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另外一位妈妈就接着埋怨起来:还还不是孩子爷爷奶奶惯的,从小啊,这孩子就一直跟着他们,老人家对孩子过度地关爱,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包办,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
作为幼教工作者,不得不提醒家长,在抓经济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对孩子负责。曾记得一位专家说过:"孩子能自己带就自己带"。
教育随笔:平等失败
教育随笔:平等失败
午点过后,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美术活动。我照例向孩子们介绍了绘画的内容及绘画的要求后,孩子们便开始画了起来。我巡视了一圈却发现刚才在认真听讲并且早已绘画工具准备好的彤彤却还没有动笔,就对她说道:你可以先画出简单的轮廓,然后细节部分慢慢来添画。等我再巡视一圈回来后,彤彤仅仅在画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圆,恰好旁边的小伙伴凑过来要看她的画,她竟抗拒性的用身子和手遮挡起自己的画来,见此我便俯下身子在她耳边悄悄地说道:你能把要画的东西联想到形状,那还可以把其他想画的与你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呢……这时彤彤的妈妈恰巧来接她回家了,边让彤彤回家继续画画。
彤彤收拾好东西,便把她送到妈妈手中,还没等我们开口,彤彤妈妈便不高兴地对彤彤说到:“是不是又没画又不会画,真笨,每次在家让你画个画也这么困难......”这时候的彤彤不好意思地低下了,眼睛红红的。我赶紧回应彤彤妈妈:“其实彤彤很懂事的,其他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况且并不是每次都这样。这次绘画,她认真去听了也动脑筋去想了,其实她自己是非常想画好的。如果我们这样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他会更不敢动笔,结果必定是适得其反的,她需要我们给她稍长的时间而已。”听完我的话,彤彤妈妈便说道:“可能真是我们平时对她要求太高了,其实彤彤很懂事的,好了回家慢慢再画。”此时的彤彤也放松了许多。
等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对彤彤要求高期望高的不仅是她的亲人,我们老师亦如此,因为在我们的习惯中新慧只是那个乖巧懂事讨人欢喜的彤彤忽略了她也会有压力,也有自己不是很擅长的东西,也有失败的时候,我们只是平等了她的成功,而没有平等她的失败。其实,我们彤彤能保证事事都成功,更何况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应平等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略成功,而是让孩子们在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里明白失败是正常的,应该坦然面对。
接下来,我尽力要去做的就是时常对自己说对可爱的孩子们说:宝贝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特别勇敢坚强的小家伙们,每件事情我们尽力去做就可以了,没有最完美的人只有更完美的人,让我们快乐、用心且轻松地出发,相信每个宝贝都可以成为那个更完美的人!
教育随笔:请不要让孩子等太久
我们常常会听到某某网站的点击率很高,点击率高说明被众人关注度高!在这里,我借用一下“点击率”这个词,相信不仅我们班,每一个幼儿园的班级里都会有几位点击率很高的小朋友,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上、游戏中、吃饭睡觉上厕所几乎每一种活动中都需要老师不停地去点击他,他们的名字随之而然地天天挂在老师的嘴边,渐渐地老师和他们的交流多了起来,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也多了起来,这时,那些乖巧,安静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心中又在想些什么呢?最近我发现,调皮、好动的孩子时刻需要老师的点击,那些安静、乖巧的孩子亦然,每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似乎都喜欢老师去点击他,表现好也罢,表现差也罢,他们就是喜欢自己的老师多看她一眼,对他笑一笑,聊聊他们的事,哪怕老师不经意的摸摸他的头,孩子就会高兴地蹦来蹦去。我们常说,老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做孩子的好朋友,然而有些时候这似乎有些纸上谈兵,这样说有些过,毕竟我们也在尽力地为孩子做了很多,可是,我们关注一些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忽视了另一些孩子,那么如何游刃有余地游离在个别与集体的教育之中呢?有时候思绪会很乱,思考一点问题,却发现,好多好多的画面,感触同时油然而生,让我很难一时间缕顺清楚,然而此时我只想记录和表达的一点就是:请不要让孩子等太久,每一位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点击”!
给我这种内心的触动是来自我班的彤彤。她是一个安静的小女孩,胆子很小,不敢大声说话,平时进行活动时也比较被动。为了帮助她提高主动性,我和班上的老师没少下功夫。在没有更深的了解彤彤之前,我一直认为,彤彤这么安静,一定是个不善表达的孩子。有一次接到彤彤妈妈的电话,在电话里通过妈妈的讲述,感觉彤彤完全不像在幼儿园时的安静和不善言辞,妈妈说完后,我就开始寻思自己对彤彤的了解是否全面准确,我开始进一步地了解她、发现她,一有时间我就走到她跟前,跟她说说话,没有目的,就是瞎聊,聊着聊着,说着说着,我发现彤彤原来这么能说,我加大观察的马力,在日常活动中,她有丁点的进步,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将她一个闪光点无限地扩大。渐渐地,我发现在课堂上,彤彤举手次数多了,游戏中,彤彤也积极了,教室里也常常听到彤彤的声音和笑声了,她奶奶送她入园时也常说:“每天回家都很开心,说老师表扬我了”
彤彤的变化,给了我意外的收获与惊喜!都说每一位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的确如此,但有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老师有心、用心,就不会有被忽视的孩子,不是吗?想要做好,确实很难,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一位孩子都在等着我们,请不要让孩子等太久!他们需要老师的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