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1-07-07 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喜欢上他(她)教授的课,并且这几门课成绩也就最优秀。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大班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音乐蘑菇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们带着孩子外出活动,今天的玩的内容是练跨跳。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排好了队开始练起来,一轮练下来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我与王老师便一个个给予指导,等指导完前面的孩子该请后面的孩子练了,回过头,只见一大群人都围着身后的一个蘑菇,耳朵还贴在蘑菇上。“你们在干嘛呢?”我大声问道。“老师,快来呀,这个蘑菇会唱歌。”说完开心地拍起了手。其他的孩子也笑着附和。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缓和语气说:“是吗?我怎么不知道,你们可真棒,发现了一个会唱歌的蘑菇,让我也来听一听。”说完我也把耳朵凑过去。“哟!耳朵真难受。”我故意大声说道。“这样听久了,耳朵会生病的。宝宝们如果真的想听,耳朵要离蘑菇远一点,可不能这样听。现在我们先一起去学跨跳,等学会了本领,老师再请你们来听蘑菇唱歌,好吗?”“好”说完,我带着孩子离开蘑菇,来到原来的地方,又练起了跨跳。
孩子在活动中无意间发现了会唱歌的蘑菇,兴奋之余,忘记了本该做的事,老师如果应孩子没遵守活动规则,加以批评,而不是耐心的引导我想孩子就不会自愿的随你回到原先的活动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师的一言一行及言行中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
其实,通过每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每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可以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情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起,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关雅茹这样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晨歌、籽艺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应该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现在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晨歌,籽艺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晨歌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籽艺也大声地说。"今天,我请关雅茹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晨歌你到中间当队长,籽艺,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关雅茹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晨歌第一个挤在我身边,关雅茹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可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可以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关雅茹就这么一直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关雅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关雅茹,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终于看到了一线成功。
现在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直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通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
幼儿园教育随笔:快乐你和我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一节社会课《快乐你和我》,活动开始,我问:“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孩子们都说喜欢。我问:“为什么?”有个孩子就说:“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就叫孩子上来,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好朋友长什么样子?孩子们描述的好朋友都差不多,大大的头,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我认真的倾听幼儿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能用画笔,把你的好朋友画下来吗?于是,孩子们开始画自己的好朋友。
过了15分钟,大部分孩子画完了,我一边巡视孩子们画的画,一边问孩子画的是谁?我问:“陈佳泽,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爸爸妈妈!”我问:“孟令昊,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好朋友李嘉怡!”这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我画的是外星人!”,很有创意的孩子,我看看他的作品,是个外星人的形象,于是,我问:“你的好朋友住在哪里?”他说:“在宇宙上!”我说:“宇宙是什么?”
他很认真的回答:“宇宙是月球以外的地方!”
我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的思维好像也被扩散了一样,我以为孩子们会画出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小朋友,我没有想到外形人也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外星人和宇宙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其实,当幼儿教师的快乐就是教幼儿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受到启发!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小班音乐游戏教育随笔:音乐的魔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受到年龄的限制,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方面能力较弱。就算老师在一旁时时刻刻的提醒,效果也不一定好。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个方法,或许能在建立幼儿良好常规方面助老师一臂之力,那就是——音乐的魔力。
音乐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和相互管理。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娃娃家,孩子们一进入这个区域,就完全没有了时间观念。可是自从请上了“你在哪里”这个音乐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情景再现: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该是收工的时候了,可娃娃家的孩子还是不想出来,这时响起了“345|345|55i5|”的音乐,机灵的孩子整理好东西马上出来了,孩子们坐在位置上唱着“XXX,XXX,你在哪里?”一些贪玩的还在区角里磨蹭的孩子也唱着“ii55|ii55|323|1-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立刻,从娃娃家里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这种提醒孩子结束区角活动,同时又能让先出来的孩子叫回迟出来的孩子的游戏音乐,总让孩子带有满满的自豪感我的动作好快,我能找回自己的好伙伴。音乐让孩子们主动安静下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些幼儿园有一段时间是孩子们的生活活动时间,而自由松散的自由活动时间与较为严谨的集体教学相衔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自然和愉悦的过渡?音乐的运用,令这个过程变得不一样。
情景再现:
今天的过渡时间孩子们的情绪还是不太稳定,尤其刚刚下课后,孩子们似乎比其他时刻显得更加活跃。看这情形,老师立刻打开了琴盖“13|2-|13|2-|1122|32|1-……”一串《摇篮曲》响起,孩子们立刻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喧哗不见了,代替的是一个个安静入眠的小宝宝。(高音区:13|2-|13|2-|1122|32|1-)“星星宝宝来。看你们了,看谁休息最好。”(低音区:13|2-|13|2-|1122|32|1-)“大灰狼来了,大家静悄悄的哦,别让大灰狼发现了我们。”
简简单单的音乐,却让孩子们展开了无限的想象,享受着安静的美妙时刻,如果再加点游戏进去,譬如《小朋友散步》一静一动,一定令孩子们更加喜欢这个过渡时间,并且精神愉悦、全神贯注进入下个阶段。
音乐让常规的培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是难以集中的,因此,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会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爱动的孩子,一刻都不能停下来,注意力不那么集中。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老师在集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用音乐的方式引导孩子倾听,更加有效果。
情景再现:
浩浩机灵聪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很强,但就是坐不住,经常要走动,有时听一会儿,注意力就分散了,于是“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一闪一闪亮晶晶,谁的眼睛最最亮。”音乐成了老师的杀手法宝,只要一唱这些“神曲”,浩浩很快就会回应老师的歌声,并很快坐好。
教育随笔:把爱撒进音乐里
教育随笔:把爱撒进音乐里
下午音乐游戏时,和孩子们一起学唱《我爱我的家》。在孩子们的眼里,家永远是充满爱的港湾,那里有爱她的爸爸妈妈,充满温暖,充满甜蜜,更充满浓浓的亲情。那里,有妈妈甜甜的亲吻;那里,有爸爸温暖的怀抱。孩子们在温暖的音乐声中学唱歌曲,感受和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天伦。
当《我爱我的家》的旋律一响起,孩子们就开心的拍起了小手。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孩子们静静地望着我,似乎很佩服我能将儿歌转换为歌曲,乘着孩子们的这份好奇劲,我更加用心的唱起了这首歌曲,宝宝们也立刻就融入到我的歌声中。
课上,我问孩子:小朋友最喜欢和谁在一起?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你听洁洁的:我最喜欢妈妈,因为妈妈每天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像一个小公主。婷婷说:妈妈上班很辛苦,我最爱妈妈,我要亲亲妈妈。越越说:爸爸每天陪我讲故事,真好听!强强说:我可喜欢爸爸妈妈啦,我每天给爸爸妈妈开门,给他们拿鞋子。……
在活动中,孩子们能感受歌曲柔和宁静的音乐氛围,并能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体验在成长中爸爸妈妈给于宝宝们浓浓的爱意,并能使他们主动的发自肺腑的向家人传达心底对他们同样浓浓的爱……
我想:激发幼儿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来激发自己的兴趣从而达到学会歌曲。首先让幼儿倾听——在旋律中学唱——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情绪的投入——对音乐的理解。
现在每当和孩子们一起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的说:我不喜欢爸爸做大狮子爸爸,我也不喜欢妈妈做刺猬妈妈,我要爸爸妈妈别吵架,我们要相亲相爱!是的,这是每一个孩子最单纯的愿望。有时侯,也许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但我们还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永远爱这个家的。
我爱我的家,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那是多美的一副画面。就算人在外面,也会想着自己的家人,心里想着对方,念着温暖的家。那是怎样的温暖动力?有爸爸、有妈妈、有爱、有家,因为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这样的温暖,足矣!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们的,但是爱孩子的前提必须是爱着自己的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另一半。有时候,家里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但是爸爸妈妈最起码要做到的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保持清醒,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心灵。我们应该用爱、用心装满温暖、装满温馨,装满一个家!
幼儿园教育随笔3
老师,请喝水一天,我与瑶瑶明明一起玩游戏,由于有些感冒,喉咙很干,说话的时候轻轻的咳了一下。瑶瑶马上走到我的桌子旁,拿起我的杯子装了一些开水,递给我说老师快喝水,喝水就不咳了。明明也用手轻轻地拍我的后背,我连声地谢谢她们,她们却说:“老师,你平时也是这样关心我们的。我咳的时候,你也让我多喝水’’。原来,平日里连我自己都没察觉的举动,既然深深的埋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她们学会了感恩。我们整天都在说该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大人自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行为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爱在行动中
午睡起床后,微微小朋友愣愣的坐在床上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蕾蕾小朋友在他的身边说:‘‘微微不会叠被子。’’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们旁边,小声的说:“我知道微微的小手很能干,一定能把自己的被子叠好的,是吗?”微微听到后真的就动手叠起被子来,可翻来覆去老是叠不好,心里很是着急。于是,我拿来了一床同样大小的被子,让微微一步一步的跟着我叠。微微认真的看,一下一下地跟着我学。在我的指导下,他终于用反复对折的方法把被子叠好啦。看着微微眼睛闪亮闪亮的,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我的内心也甜滋滋的。
我常常带着爱,带着理智在一旁用心去关注着孩子,用鼓励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引导他们去动手,动脑,只有当孩子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疑问时才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而不是用包办代替或责备的方法,把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多的蕴藏在关爱孩子,引导孩子的行动之中。
严慈有度
虽然说对幼儿要充满关爱,但爱也要有原则。不管幼儿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只有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班级常规的形成,就要求班里的老师对幼儿的要求要持久,一致。如果这个老师这样要求,那个老师那样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不知究竟该怎样做。比如,我们班伟伟是一个非常聪明又能干的孩子,经常会主动地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得老师的喜爱。一次,王老师让伟伟和她一起去准备户外活动的材料,为了让伟伟能早点去帮老师的忙,王老师就让他插队在排队喝水喝的幼儿见面。我见了之后,把王老师拉到一边,觉得她这样做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也破坏了幼儿的常规。王老师听后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她向其他小朋友道了歉,其后让伟伟重新排到队伍的后面等候接水。后来我和班里的老师约定,不管喝水还是洗手,老师和小朋友一样,要遵守规则,排队轮候。不能因为赶时间,或是因为宠爱某个孩子而失去原则,要做到严慈有度。
小鞋子要放好
每次午睡的时候,孩子们都把鞋子扔的到处都是,说了好多次都改不了。一天午睡起床的时候,浩明光着脚丫子来找我:“老师,我找不到另外一只鞋子啦。”“你看看是不是睡在你旁边的小朋友穿错了?”“不会的,我得鞋子是有写名字的。”“好的,我们一起再找找。”
结果,我们在床的另外一边找到了那只鞋子。第二天准备午睡时,大家都坐在床边。我想,幼儿年龄小,任凭我们怎么说大道理,他们都未必明白,用游戏的口吻也许能让幼儿明白如何放好自己的鞋子。
于是,我说:“小朋友的白布鞋真干净,多像小白兔的长耳朵啊!等一会儿上床以后,请你们把小兔子的耳朵都藏在小屋里(床底下),可不要让大灰狼发现啊。”
小朋友还真的信以为真啦,他们很用心的把鞋子藏在床底下
教育随笔:蝴蝶乐园
教育随笔:蝴蝶乐园
蝴蝶乐园是我们小一班的种植园地,我们小班的种植地都是和早操中的“好朋友”对应的。我们蝴蝶乐园的黄豆丰收了之后,孩子们和我们就开始寻思着要种点什么。到了秋冬季节,我们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择了种植一些比较常见而且很好管理便于孩子观察的豌豆宝宝和蚕豆宝宝。
选种了!种子的来源是家长资源,请孩子和家长从家里带了一些豌豆和蚕豆的种子,这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自己的种子选择的任务。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带着自己的种子到了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把自己的种子当做宝贝一样很好的保管着。来了幼儿园之后我们组织了孩子们辨认豌豆和蚕豆的区别,孩子们很形象的把这两种植物用“圆圆的”、“扁扁的”来辨认。
种植了!种植的时候是孩子、老师、家长、保育员奶奶一起完成的,大家每个人都有分工。老师负责开始的分配土地,每个宝宝分得了一小块的地方。接着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种,最后等到了种图案的方法,种植豌豆宝宝的都是以三角形为图案,种植蚕豆宝宝的时候都是以圆形为图案。这样的种植区别于平时农田里面的一排一排的种植,既是美观也是方便孩子们以后照顾植物宝宝。然后就是家长和保育员奶奶出场了,他们的任务是把田地里面整理平整,然后根据图案的安排给植物宝宝们挖一个个小“家”。孩子们的负责就是给自己的植物宝宝住到自己的“家”里面去。
发芽了!“植物宝宝快快长大啊!”每次散步去蝴蝶乐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这样对植物宝宝说。等啊等,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星期一中午去蝴蝶乐园的时候,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小种子开始慢慢的冒出小脑袋了,大家争相去看自己的植物宝宝。有植物宝宝冒出来了的孩子就很开心,冒榕的植物宝宝是第一个长出了的,她特别开心。而好朋友黄徐梓妍的植物宝宝还没有出来,心理很是焦急。大家每天都去看望自己的植物宝宝,每天都有新发现。
观察了!植物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开始的时候就是只露出小一点点的“脑袋”,孩子们很是开心,调皮的朱羽飞等得不耐烦了就用手“帮助”植物宝宝早点出来,真是太心急了,结果把植物宝宝的“小脑袋”弄断了,他自己也很伤心。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植物宝宝是应该让它自己慢慢的长,不能“帮助”它,植物宝宝不喜欢被人帮助长出来,那样会很疼的,植物宝宝就会不高兴的。孩子们很能接受这样拟人的教育的方法,因为小班的孩子都是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的,这符合孩子的年龄以及心理的教育特点。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植物宝宝,知道不能用手去“帮助”植物宝宝了。
蝴蝶乐园是孩子们每天都想去的地方,是孩子们又一快乐的园地,我们将在这里面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随笔: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幼儿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学唱是学习的重点,但是单一的学唱幼儿会感到无聊,活动开始的学唱部分幼儿都能看着图谱认真的学,可是没两遍之后幼儿就会开始关注其他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或者说引起幼儿得兴趣,重新再让幼儿注意力集中。
第一,从图片中理解歌词含义,例如敲锣打鼓真热闹这句歌词,用直观法感受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具体形式,了解人们喜悦之情。例如给幼儿观看一些人家过年过节敲锣打鼓的视频资料,让幼儿认识敲锣打鼓是怎么样的。第二,动作的学习,恭喜大家新年好这句歌词请幼儿做一个动作,一手握拳一手成掌状放在上面,有了这一个固定的动作,幼儿每当唱这句就会做“恭喜动作”,也可以成为这个歌曲活动的一个亮点。第三,反复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幼儿如何巩固歌曲只能一遍一遍的练习,但是形式单一的练习太过乏味,我准备了很多种的方式,比如表演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等。有了这些练习,幼儿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歌曲。
小班幼儿还处在模仿的一个阶段,创造氛围很重要,我们在本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或者自主性游戏的时候,可以播放这首歌曲,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又巩固了歌曲。还要给一个让幼儿勇于唱、敢于表演的机会,在幼儿做出一些表演行为的时候给予积极的评价,不随便否定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