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四大困惑和指导
发布时间:2021-06-17 少儿英语课堂游戏 幼儿园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刚开学不久,为让孩子在开学即始就能“领跑”,家长们又都闲不住了。各类培训,尤其是英语类培训开始风生水起。但行内人士纷纷表示,经过这几年发展,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规范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望子女成材,最重要是“望”对方向。由此,我们特别搜集整理了家长对其孩子在参加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困惑及相关专业人士的点评指导,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问:学英语是否越早越好?
林女士想为自己今年三岁的女儿报英语学习班,但她又担心,女儿汉字都没识几个,能把英语学好吗?据了解,近年来少儿英语培训越来越低龄化,从6-10岁的初级教育,到4-6岁的学前教育,甚至针对1-2岁尚在呀呀学语的婴幼儿学习班都有。究竟学英语是不是越早越好?
对此,语言专家解释:“每个人只要在母语环境中,都可以自然地学会母语而不感到困难,所以理论上来说,越早学习一种语言就越容易,越有成效。幼儿在18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地接触日常英语,这对孩子的听力锻炼很有好处。”
但专家也提醒家长,对于学龄前儿童,要以玩具、食物等为切入点,让孩子学习儿歌、看看简单的英文动画片等,在玩中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切忌急于求成让孩子硬背单词、增加压力。
二问:培训机构有无标准可言?
张先生的孩子在某英语培训机构已经学习两年了,当问到学习效果如何,张先生困惑地表示:“除了有时听他口里冒出几句英语句子外,我还真不知道他到底提高了多少?”像张先生这样情况的还为数不少,不少家长都感到困惑,孩子进行英语培训到底收获了多少?
毕竟少儿英语不同于应试培训,没有考试成绩来判断学习效果和质量。而目前的少儿英语培训也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不同的培训机构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分别制定。培训目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侧重用能力来衡量;另一种则是以单词量或者考级等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前一种培训由于缺少一个可量化的标准,给现在培训市场上一些不规范的培训机构以可乘之机。而第二种评定标准很可能使少儿英语培训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其实,标准是死的,关键在于培训机构是如何执行的。
对于有些家长在检查孩子学习成果时总以背了多少单词为标准,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的“聋哑英语”教学标准。少儿学英语不可太“功利”,不应为考级而学,而是要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将来。
三问:价格决定效果?
目前市场上少儿英语培训价格可谓扑朔迷离,从几百到几千,让家长不知所云。究竟价格标准是怎么定的?怎么判断是否物有所值?
据了解,目前少儿英语收费的差距相当悬殊,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英语培训投入越多越好,而实际上,高投入并非有高回报。在这些高投入的背后,有多少是属于合理投入,又有多少属于培训机构的漫天要价呢?对家长来说,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
正如有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同样如此。家长要“货比三家”,选择一家最能给孩子带来学习激情、激发其兴趣的培训机构,让孩子能真正学到东西,让家长的付出物有所值。在“比”的过程中,家长要着重对学校的师资、教材、口碑、硬件软件设施、规模、报点人数、各分校的教学气氛等重要因素进行权衡和考量。
四问:外教好过中教?
刘先生在为孩子挑选培训机构时遇到了难处:“我只是想找一个语言环境,让孩子对学英语没有恐惧、抵触情绪,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有外教的英语环境可能更纯正些,但中教可能让孩子更亲近些,苦恼的是不知哪个学习效果更好?”
目前,少儿市场中存在着三种师资使用形式:纯外教、纯中教和中外混授。中国教师优点在于讲语法水平很高,外教优势则在于发音、口语表达,正所谓各有所长,关键在于如何发挥运用。
对此,专家的解释是,由于语言是一种思维的表达方式,如果用中文进行思考,然后用英文表达得很地道,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学习者总感觉自己在说中国式英语。聘任外教绝对不只在于发音,而是要为孩子提供英语环境和场所,为孩子们提供把自己置身于英语环境的机会。此外,儿童英语基础浅,在许多情况下,中国老师用母语才能有效地纠正他们的发音、解释生字、理解句子、搞清语法。如此说来,中外教互相配合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新妈咪的育儿小困惑
第一次做妈妈,您是不是也有一些育儿小困惑呢?
1、如何培养宝宝的好性格
宝宝的性格,一部分是先天的遗传。一部分就是后天的家长的培养。要多一些亲子时间,要多陪孩子说说话,尽管他听不懂,也要每天亲亲他,跟他多交流沟通。不能一味的只让爷爷奶奶管或者保姆管,长期缺乏母爱未来的性格有可能会有缺陷。
2.现在早教机构特别多,是否有必要上?如何选择?
早教机构,不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去上,因为1岁以下的早教可以在家完成,早教中心基本也是放放歌曲,念儿歌,和其他宝宝玩耍之类,在家如果认真完成也是可以的。不建议太早去早教,从经济和实用性上考虑。
3.如何正确合理地给宝宝补钙?
纯母乳喂养时,只要妈妈自己每天2袋牛奶,注意补充钙,晒太阳,基本可以不需要给宝宝添加额外的钙。
混合喂养和配方奶喂养时,因为配方奶内都含有适量的钙,需要依据医生对宝宝的具体体检情况,来看是否有必要添加。
4、如何合理的给七个月以上宝宝添加辅食?辅食从何时添加比较好?
7个月以上可以适量添加菜泥、蛋黄等,不建议炒菜吃,如果要炒,也尽量选择橄榄油和核桃油等,不建议花生油(易过敏)
5.宝宝安全感如何建立?有的宝宝只让妈妈抱
安全感需要从小多和宝宝在一起,哭了要及时抱起来,有需求尽力满足他。
少儿汉语和英语的启蒙共同点
英语的启蒙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萌芽,需要家长的引导与培养,才能让孩子快速成长。很多家长会问,少儿英语该如何启蒙呢?什么年龄段该培养孩子哪些内容呢?
汉语的启蒙与英语的启蒙共同点
★汉语就是通过声音来启蒙的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孩子学习汉语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小学一年级孩子有了语文课,开始学拼音,写汉字才是学习汉语。但其实并不是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听周边的人说话,到了两岁左右开始说话,这些过程都是汉语的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跟文字、拼音没有任何的关系,纯粹是通过声音来学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汉语启蒙,就是从听说开始的,而听说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听在前,说在后。只有大脑里储备了一定的声音,在说的时候才能够自如表达。
★英语启蒙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
英语学习上,人们如此热衷在启蒙阶段加入阅读至语法等内容,这种启蒙方法是错误的,是给孩子启蒙的萌芽中撒上一把盐,这样孩子在英语的启蒙过程是如此自然无痛,容易让他们忽略它的重要性。所以英语的启蒙也是通过声音完成的,先输入后输出。同时,全世界所有国家人的母语启蒙过程,没有人一开始就要求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学习文字、拼写和语法的,这恰恰才是最自然的语言学习过程。
英语和汉语有什么不同
★语言类型学
英语是主语优先的语言,非常强调句子结构,表现在:主语不可或缺,因此即使主语没有语义作用,也必须存在,哪怕是it,there等做的“假位”主语。谓语在人称和数量上要和主语保持一致。
汉语是话题优先语言,更加强调情景,通过建立情景传递信息,句子结构松散,有时候甚至没有主语。
★思维不同
在表达上面,汉语更加注重迂回渐进,起承转合,常常先说理由再引出结论,而英文更加开门见山。
例如:
汉语:我们的国家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发展国家,同时保持节俭。
中式英语: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so we need to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修改后:We should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汉语先解释理由,再说出观点。英语更多的先表明观点再说出理由。这就是两种思维上的不同。
给家长的建议
3-12岁是练习听力的最佳时间
3-12岁的小朋友大脑处于发育过程中,还没有定型,所以学外语听力非常快,很容易就能听懂外语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这个年龄段对自己不设限,只要寓教于乐,在玩耍中学习,就很容易上手。
孩子也有社交困惑
KK的妈妈这几天觉得,KK似乎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难解的问题。有一天,KK回家时眼睛红红的,显得很不开心。妈妈问她怎么了,KK只说是“和小朋友闹了别扭”。4岁的孩子也可能有烦恼吗?事实上,人都是社会的动物,小朋友也是有烦恼的,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大范围里,则可以被称为“社交困惑”。
现象实录:
也许很多家长都没注意到,小孩子也有他们的社交困惑。记者采访发现,他们不但有困惑,而且还挺影响情绪呢。
困惑一:好朋友也会背叛?
今年6岁的琳琳在幼儿园里有一个一直非常要好的朋友小佳,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谁带了什么好吃的也一起分享,琳琳有时候不小心摔了,小佳还帮琳琳揉腿呢。可最近,琳琳午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最喜欢的Hello
kitty橡皮筋不见了,那可是妈妈去日本时走了好多地方替她买到的,琳琳平时都不很舍得戴呢,这一丢,可让琳琳难过极了。老师帮着琳琳找,也问了其他小朋友,却很久都没找到,结果过了几天老师终于发现,竟然是小佳“偷”拿了琳琳的橡皮筋,藏在了自己的枕头下面。问小佳的时候,小佳只说是“替琳琳保管的”。小孩子的事也许很难说清楚,但这次琳琳真的觉得很纳闷:最好的朋友怎么会拿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呢?
困惑二:不想去幼儿园
小新4岁时才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家里的奶奶带着。所以小新对于幼儿园的环境特别不适应,还是喜欢家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上幼儿园的头几天,小新总是哭鼻子,而老师怎么劝也劝不好,就吓唬小新说:“你再哭就把你扔到楼下去”,还让其他小朋友一起说小新是个“爱哭精”。结果,小新不但没有喜欢上幼儿园,反而对于去幼儿园产生了更大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困惑三:被大家“孤立”了
林小姐来信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我儿子今年5岁,平时很活泼的,无论在家里和幼儿园都跟小朋友很玩得来,可是前几天我看见他自己一个人在幼儿园的健身架旁边发呆,孤零零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没跟他们一起玩。我觉得好奇怪,就问他,结果儿子说某某叫别的小朋友不要跟他玩。唉,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这一套了?”
困惑四:不擅交际怎么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害羞”而困惑,有的小朋友“上厕所都不敢和老师说,平时也是自己一个人躲在一边玩,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也不搭理”。有的小朋友“很怕生,一有叔叔阿姨逗他,他就哭个不停”。有的小朋友明明“很开朗”,却“常常一个人,没人找他玩”。让家长们很担心。
少儿英语学习五大误区
误区一:“钱花到了就行”。
对策: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不是钱花到了就行,而是钱花对了才行。
家长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及其学校的教学特点。选择正确了,会使其成为校内学习的有力补充,相得益彰;反之,耗时低效,不如不上。学校类型选对了,还要考察办学的质量和信誉。家长们应该慎重地分析比较,选择社会信誉好,办学态度严肃踏实,管理正规,有一定规模和历史的培训学校。
误区二:背单词是外语学习的首要。
对策:语言运用能力最重要。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校外英语学习课堂的老师如果不经常默写单词,就是不负责任;在检查孩子学习成果时也以背会了多少单词为标准,甚至对幼儿园和小学生也不例外。对于学前和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获取语感,形成规范的语音语调,养成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是最首要的。对于小学生和中学生来说,以听说为主,正所谓要把耳朵“打通”,让舌头“灵活”,培养交际能力的训练更重要。
误区三:寻找速成英语班。
对策:循序渐进才是真。
培养孩子成材,最忌拔苗助长。事实上,中国缺少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的那种语言环境,除了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长期的能力训练外,无任何捷径可走。当然教学得法,效率会高很多。
误区四:家长会英语,可自己教。
对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少儿来说,学英语,应该有学伴,应该在课堂上学。课堂不仅满足了视觉要求,激发兴趣,而且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合作精神。教师所营造的参与,求知和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孩子间的互助和竞争也会激励进取心。
误区五:追求通级。
对策:学习过程是根本
在尚且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急功近利是最常见的情绪,它同样会反映在对孩子的英语教育上。一些家长总觉得一纸证书在手,真真切切触摸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心里踏实。其实这种满足让孩子在不具备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以低分勉强通级不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当然级别证书并非一无是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再拿证书,把它看作这一阶段的成果印证,其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当然,设置科学的级别考试是正确教学方法的导向,不过在选择时应向有关专业人士咨询。
少儿英语词汇辨析系列:these和those
在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家长会发现有很多易混词汇,虽然我们不建议让孩子去背语法,但这些差别,家长还是要渗透到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去的。
These和those是一对常见的易混淆词汇,你是否分得清这两个“相似物”的适用场合呢?
These/those are the plural forms of this/that, and behave in the same way。
These/those是this/that的复数形式,且使用方法相似。
As a determiner this is used to identify a specific person or thing close at hand or being experienced。
作为限定词,this用来指定在手边的或正在经历的具体人或物,意为“这个”
These表示this的复数形式,意为“这些”:
You know these last few months when we‘ve been expecting it to warm up a little bit?
你知道最近这几个月我们一直盼望着天能暖和一点吧?
As a determiner that refers to the more distant of two things near to the speaker, or to a specific thing previously mentioned。
作为限定词,that用来指两个物体中相对于说话者更远的那一个,或某个之前提及的具体事物。意为“那个”
Those表示that的复数形式,意为“那些”:
He did buy me those books a week ago。
他确实在一个星期前给我买了那些书。
小练习:
Sonny has many qualities worth recognizing,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letter is to point out two of [these/those] qualities。
Sonny有很多值的肯定的品质,这封信的目的就是指出(这些/那些)品质中的两种
答案:these
剑桥少儿英语
Teaching Plan
Topic
Class
Teacher
Date
Unit 4 (Period 4)
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Teaching materials: Part 7, 8
*revision: Do you often go to see films? No, not often. Do you often get up late? Sometimes I do, and
sometimes I don’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clean my teeth, have my breakfast, have my classes.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mportant points: the phases in Part 1 and Part 2
*Difficult points: Read and comprehend Part 3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Greeting and warm up
1. Greetings & singing
2. Revision (Fill in the blanks):
wake up, draw pictures, sing songs, have breakfast, read English,go to bed, take pictures, wash clothes, climb mountains, cook supper, clean the floor, take a shower
3. Di ctation (the above words)
Step 2 Presentation
Look at Part 3 and listen to the tape
Step 3 Practice
1.Read Part 3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the book (Work in groups, the teacher gives the notes on TV.)
2.Check the answers
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Part 3)
Step 4 Check up
1. Check the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in groups, then one by one
2. Try it (Part 4)
Try to say “Hello” in different ways
3. Assign homework:
Pre-learning: Write down the answers the questions on the exercise.
本单元出现了大量了词组,学生在记单词时普遍感到比较困难,而且在生词表中找不到这些词组,到底考级时要不要考?我有点儿糊涂了,希望能尽快找到有关资料查证。
少儿英语口语学习三大策略
少儿英语学习是少儿教育观念更新的一大产物,它已成为我国少儿教育界的一大“热点”。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很少,没有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学校里都是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课上发言的机会很少,而且课上的学习方式过于死板,少儿英语口语的学习也因此而受到影响。随着英语改革步伐的推进,人们学习英语口语意识的增强,少儿英语口语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气氛。掌握少儿英语口语学习的3大策略,才是帮助孩子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
纯正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从少儿英语口语学习的过往经验中,通常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纯正的学英语空间,让孩子们可以在浸泡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亲身感受英语的地道表达。为了让孩子随时随地学习英语,不但创设英语学习环境,还花大力气营造“会说话”的环境。同时还必须有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英语、模仿、内化英语以及多听多说的机会,真正将口语运用自如。
趣味学习游戏话教学
很多孩子之所以学不好英语口语,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学英语兴趣。因此,培养孩子英语口语的同时重视兴趣培养非常关键,趣味学习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对孩子进行多样化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最好采取游戏化的教学,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传达英语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动词时,鼓励孩子在课堂上模仿各种小动物跳,让孩子在蹦蹦跳跳的过程中开心地学会了这个单词等等,都是值得推荐的游戏方式。
互动学习实际中学习
对于少儿英语口语学习的孩子们来说,学好英语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外教老师和学员互动学习值得借鉴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情景模拟、会话表演等在实际交流中和让孩子得到锻炼,不断练习口语和听力,同时还培养了英语思维能力。
家长教育孩子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小到孩子起床闹脾气,大到孩子说谎,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候,家长往往不知所措。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除了孩子自身问题之外呢,和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孩子刚刚入学的时候会经常丢三落四,那有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给孩子送到学校。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这样的观念,反正有爸爸妈妈,自己的东西也就不用收拾好,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自觉行为的养成。
在我们的微信后台很多家长问了有关类似的问题,这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对这些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了对策,希望给家长一个参考。
1
问:想培养出优秀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答:家长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
一位清华学生家长的成功教子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虽然母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却凭着正确的教子态度、方法,把一个老师认为智力差的学生培养成了一位清华大学高材生,可以说那位家长的思想素质是非常高的。老师说孩子不行,她没有责怪,也没有打骂孩子,而妈妈不放弃孩子的精神值得我们效仿,更是促使孩子成功的关键。
老师的话是:“你的孩子智力有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希望”。
而妈妈回家后告诉儿子时却说:“老师说了,你有进步,只要努力就会继续进步。”就这样孩子在妈妈一次次鼓励之下,慢慢地进步,直到有一天孩子成了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最后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如果换了你会怎么办?是耐心的鼓励,还是拳脚相加,或是干脆放弃。
因此,家长要加强学习,学习别人的教子良方,不要轻易给孩子判“死刑”。
2
问:孩子早上醒来精神状态不好怎么办?
答:让孩子快乐地开始每一天
孩子刚刚醒来的一分钟是孩子一天心情好坏的关键时期,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哭,孩子一哭我就失去耐心,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孩子,结果这种坏毛病越来越严重。
成功的方法是,在该起床或孩子刚刚醒来翻身时,爸爸或妈妈走到孩子身边,轻轻地把孩子唤醒或者抚摩孩子,在孩子刚刚睁开眼睛时,用手轻轻地咯吱孩子;跟孩子谈一个有趣的话题,比如:爸爸猜你昨天晚上做梦了,或者说昨天晚上爸爸梦到你了等等。总之,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兴奋起来。
3
问:孩子摔倒怎么办?
答:这是教会孩子勇敢的关键时刻
孩子在刚刚学走路时,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关键时期。许多成功家长的做法是,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后,孩子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并且对孩子摔倒不要大惊小怪,如果你大声惊呼,就会把孩子吓哭。
正确的做法是,笑着告诉孩子:你真棒,自己爬起来吧。虽然孩子弄不明白你真棒是什么意思,但是从你的神情孩子可以明白这是对他的肯定,看到你的笑,他就会勇敢的爬起来。
4
问:孩子第一次骂人怎么办?
答:教会孩子懂礼貌
我们家姊妹五个都不会骂人,即便是口头语,在不是特别着急的情况下也是根本不会说。这一点得益于我们的父母,因为,从小我们兄弟四个和一个姐姐,无论是谁说了脏话都会得到母亲的严厉训斥。
现在许多家长,自己就不注意这一点,如何去管孩子?更有甚者拿着刚会说话的孩子骂人当乐趣。孩子是不会辨别是非的,他会错误的认为家长的笑容是对他行为的奖励,因此,时间长了他就会不自觉的把脏话随便抛出。
这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这是脏话以后不准再说,否则人们都不喜欢你,不和你做朋友。
5
问:孩子刚入学,家长怎么办?
答:重在培养孩子的自觉行为
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到学校应该怎么做,上课怎么做,老师布置了作业怎么做,老师讲课时怎么做,和小朋友玩耍怎么做。
这就要讲究一点策略,而不是简单地说教,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勤奋学习方面的故事,讲时家长要面带欣赏的笑容。让孩子感觉到好好学习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然后,告诉孩子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做的,他上课时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老师布置了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完不成作业什么事情也不做。
这种情况下还应该注意,家长要做到“说到做到”。一旦你承诺了: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都是你自己的。只要孩子及时完成了作业,千万不要再让孩子做其他附加的任务,否则,孩子在下次做作业时就会产生拖延的心理,磨洋工的孩子都是从这种想法开始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完成作业后我还得做其他的,不如晚完成点,就可以少做点了。
6
问:孩子作业多的时候怎么办?
答:家长要谨慎处理对待老师的态度
碰到过不少这样的家长,看到孩子家庭作业多点就心疼的不得了,当着孩子的面就对老师妄加指责。更有甚者,干脆替孩子完成作业。那么,你想没想过这样一来会给孩子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一个是在他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遭到了破坏;另一方面他会觉得,学习不应该是一种辛苦的事情,所以以后他就会想着法子为自己“减负”,慢慢地做作业就成了一种负担。
成功家长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做完,不断地给孩子“打气”,陪着孩子完成作业。哪怕是真的心疼孩子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给孩子找不做作业的理由,更不会对老师妄加指责。
7
问:孩子不会与人合作怎么办?
答:培养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即便在一个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中,就是一个三口之家,如果缺乏合作精神也是会各奔东西。一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离不开合作,在家要和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合作(当然现在有兄弟、姐妹的少了);上学后要和同学、老师合作;等到工作了要和同事、朋友合作。否则,凭一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只有死路一条。
8
问:孩子成绩不佳怎么办?
答:注重能力、习惯培养
成功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学习习惯好,能够自动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你只要注重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那就是为孩子插上了成功的翅膀。试想,一个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成绩会差的了吗?
孩子成绩不是十分理想,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从教育思路上,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同时还应注意: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9
问: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答:控制孩子吃零食
经常看到家长追着孩子让孩子吃饭;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真累心,吃饭的时候,经常是吃一点就算,什么样的饭也不好好吃。
据我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过三个:一、零食造成的,过多的零食导致孩子吃饭时没了胃口;二、家长误导,就是在孩子偶尔不愿意吃东西时,家长不注意,说了误导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话。比如说,这孩子不爱吃什么,几次之后,孩子就会自然地排斥那种东西;三、吃饭的氛围,如果家长在吃饭时经常说,某种东西不好吃,或者说某个菜做的不好,那么孩子也会对饭产生反感,认为那种东西不好吃。
解决这些的方法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吃饭氛围,让孩子感到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家长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褒贬饭菜的好坏,即便是饭真的不好吃也最好不要说。
10
问:孩子表现不好怎么办?
答:禁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含糊的肯定或过度的否定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自豪”地说:我的孩子脾气特别孬,总是让人顺着,一旦你呛着他,他就会怎么、怎么样。
显然,你这是培养了一个小霸王,一个不讲道理的小皇帝。在家可以,但是,人都是社会的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去适应你的孩子的脾气而一味地迁就。这样的孩子一旦到了社会上,弱点就会显现,并且会与社会格格不入。其实,追究原因不难知道,这正是家长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孩子性格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经常反思:孩子当前的性格,如果换成自己的同事这样对待自己,你能否忍受。只要你无法忍受的事,那么将来孩子到社会上怎么会让其他人忍受呢?为了孩子少走点弯路,千万不要相信“树大自直”的老话,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孩子们同步发展也有可能被拉下,况且“树大自直”是白白浪费孩子的青春。
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换一种思路,让孩子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同时还应让孩子明确他要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不同的行为就要付出不同代价。
11
问:孩子第一次撒谎怎么办?
答:不要马上揭穿,讲究策略
撒谎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第一次撒谎时尝到了甜头,而后来家长没在意,经过几次之后便很难改变。他们每次撒谎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的是为了不做作业,有的是做了错事害怕受到惩罚,有的是为了取悦于人,有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等等。
遇到这种事情成功的做法是,不要马上揭穿孩子,而是换一种策略,让孩子知道撒谎是不对的就可以。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时受到严惩,那么他在第二次犯错误时就会更加隐蔽,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知道。所以,遇到孩子撒谎时一定要冷静,既让孩子明白错误应该承担责任,也要让孩子以后犯了错误敢于承认错误。
12
问:孩子不爱动脑怎么办?
答:家长有意识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
我觉得有句话挺好,发明家都是懒人,如果他不懒的话,他不会想走路太累了,我要弄点省事的东西,于是自行车诞生了;自行车太落后了,汽车便随后出现了;汽车还是慢,并且受的约束太多,飞机接着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正是他们在追求省事的想法的驱使下一项项发明便应运而生,他们依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简洁办法,使得科学不断的发展,人类不断的进步。
因此,我们的做法应该是,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动脑,那么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孩子试着自己解决,这样以来,孩子慢慢的就会养成动脑的习惯。
13
问:孩子骄傲怎么办?
答:不要轻易地夸奖孩子
骄傲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对经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就感到骄傲;有的则是对自己优越的家庭环境,或者是超凡的相貌感到骄傲。前者可以要,而后者是绝对要不得的。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说的一对中国夫妇去拜访一对外国朋友。到了朋友家,中国的夫妇看到了朋友的孩子,于是禁不住便说:“这孩子真漂亮,你们真有福气。”
而外国朋友满脸的不高兴,并不客气对这对中国学者大声说:“不要赞赏孩子的美貌,这不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你应该向孩子道歉。”这对中国学者非常尴尬。
然而,仔细一想,便可见这对外国夫妇教育子女的英明之处。要让孩子明白只有付出劳动,经过不断努力获得的才是自豪或骄傲的资本。因此,要让孩子明白,我能行的前提是我努力。
因此,要培养孩子自信、谦虚的品格必须让孩子认识到,骄傲或自豪的前提是:自己努力取得的,而其他的不是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14
问:孩子不愿做家务怎么办?
答:家庭中要分工明确
人通常都有惰性,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得,做点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孩子刚开始可能不愿意干,那就要做明确分工。比如:我们家是这样的,早晨妻子洗碗;中午,儿子洗碗;晚上则是我洗碗。并且还规定,如果谁吃得慢了,别的碗都已经洗好了;那么,最后吃完饭的要自己洗。从而,即避免了儿子吃饭太慢,也让他懂得了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合作,也要有时间观念。
如果哪一次我不想洗碗了,我就给孩子一个暗示,故意这样说:“儿子,爸爸、妈妈要出去一下,你千万不要偷着把碗给洗了。
儿子一定会说:“我才不会洗呢?”
当我回到家时,碗筷都已经洗好了。而如果你单纯说:“孩子把碗洗了。”可能,他就会有一些不情愿,甚至会说:“今天晚上,该你洗碗”。同时,一旦孩子把碗洗了,就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恰当的表扬,孩子会记住,爸爸感激他的行为。
15
问:孩子上学时丢三落四怎么办?
答: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经常丢三落四,常常忘记带全东西,什么作业本、铅笔盒常忘带。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我采用的方法是,如果你忘带了,那么,你到学校就应该受老师的惩罚。我认为,孩子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罚站的代价换一个好的习惯非常值得。如果当孩子忘了带东西时,给家长打电话,一打电话你就送去,那么,孩子永远不会有一个好习惯。
另一方面,孩子的书包一定要让他自己收拾,我的孩子自从上了一年级就是自己收拾书包,我从来没有过问过。他每次写完作业,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包收拾好,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如果,他没收拾,那么我也不会替他收拾。到第二天,该上学的时候我就走,让他在后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