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炫耀到分享

发布时间:2021-06-17

教育随笔。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如何去写教育笔记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炫耀到分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他口袋里有玩具。”“老师,他口袋里有糖果。”“老师,他带了口香糖。”````````

每天早上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小朋友们有个习惯,喜欢去观察旁边的小朋友是否有带东西来幼儿园,发现以后马上报告老师,他带了什么,这样的好奇心每个小朋友都会有,看到好玩的、好吃的东西以后,自己不能够拥有,就会报告老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宝贝”,总会偷偷的带来幼儿园,有的是好玩的玩具,有的是好吃的零食,还有的甚至只是一颗小小的珠子,带来以后,他们会像好朋友们炫耀,时不时的拿出来玩上一会。没收他们带来的玩具,只是一时的对策,他们下次还是会将“小宝贝”带来,只不过他们会藏的更好些,怎样让他们不将玩具带来幼儿园呢?我想了很多的方法,把小朋友带来的玩具放在玩具商店,供幼儿分享,小朋友对于自己的玩具的独占性是非常强烈的,让幼儿分享,即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又让幼儿为了避免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而减少了带玩具来幼儿园的次数,这样小朋友就不轻易将玩具带来幼儿园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分享水果


教育随笔:分享水果

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孩子们介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早上在门口迎接孩子,很多孩子还没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自己带了水果来。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想让孩子们把水果放好带回家,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吃柚子。”原来柚子是另外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水果。紧接着,很多孩子都说想要吃水果,有的想吃自己带的,有的想吃别人带的水果。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在午餐后来分享各自的水果。

午餐后孩子们照例去户外散步,散步回来我让小朋友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把自己带的水果拿到桌子上。老师和保育员把每个小朋友带的水果单独清洗,像橘子这类比较容易剥的水果,我们让孩子自己动手。苹果、柚子之类的水果,我们切好后放在餐盘里,还到小朋友手上。处理好所有的水果后,我们开始组织分享水果的活动,要求幼儿主动把自己的水果和小朋友们分享。活动开始后,有的孩子只顾着吃自己的水果,有的孩子拿着自己的餐盘一组一组分给其他小朋友吃,也有的孩子会主动问其他小朋友要水果吃。

这是我们小班第一次尝试自由分享类的活动,孩子们都很开心。在家里,孩子们吃水果都有父母的帮助,不用自己动手剥,也没有和同伴分享的机会。今天的活动让很多孩子都有了动手剥水果的机会,其实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家长想象中更强,通过这样的小活动,孩子们既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又能体会到与同伴分享的乐趣,非常有意义。虽然孩子们的小手吃的粘粘的,吃的到处都是果皮果肉,但孩子们享受到了无尽的快乐。虽然活动准备时很繁琐,清理教室很麻烦,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教育随笔:如此分享


静静是班里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且是班里的“小红人”几乎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好朋友。不管是文静的几乎不怎么说话的小女孩,还是班里的“捣蛋大王”都跟静静非常的要好。一直以来我以为是静静活泼的性格所至。直到和静静妈妈的一次沟通我才开始慢慢的观察发现事情并不完全如我所想的那样。

静静妈妈很无奈的跟我说,静静是个很大方的孩子。每次小朋友来家里玩静静都会把妈妈刚给她买的玩具、零食拿出来分享,小朋友临走时还会送给小朋友一些吃的、玩的。起初家人对孩子的表现很自豪,以为是自己对孩子的分享教育起了作用。可是慢慢的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乐观。刚给静静买的新彩笔带到幼儿园没几天回来就剩下几只了。妈妈问静静怎么回事,她却很不在意的回答,分给小朋友了。还没等大人再说什么,静静又说道,妈妈不是说过,有好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吗?一句话堵得妈妈什么也说不上来。有一次妈妈带着静静去逛超市,见到了静静最爱吃的蛋糕,妈妈同意买一块给静静,没想到静静的要去竟是把这一大盘全买下来送给全班的小朋友。静静的“如此分享”让妈妈很头疼。

经过跟静静妈妈的沟通,我也开始慢慢的观察静静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的情况。静静却是很喜欢和小朋友“分享”。静静会把妈妈给她买的小魔仙的粘贴高兴地分给小朋友,边分边说,“明天再让妈妈买来另一种送给你”……

静静怎么会“如此分享”呢?这件事也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的家庭中一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受到过多的关注,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缺乏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又成为全社会培养幼儿的重点方向。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中我们每天都会给孩子做分享教育,都会在孩子面前说,好东西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分享又有几个孩子能够真正明白。孩子们并不理解分享,觉得分享就是分给别人东西,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分享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分享还包括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

教育随笔:分享快乐


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幼儿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好的,也不会受集体欢迎的,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今天下午,小朋友们都在玩创造性游戏时,我发现然然小朋友又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了,开始哭起来了,不管我怎么调节他都不满意,我问了和他一起玩游戏的小朋友,他们对我说:“然然强玩具,他不愿意给我们玩,玩具都抱在自己身上,我们都不玩不到了。”还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我都说谢谢他了,他都不愿意给我玩。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的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坐在旁边继续嚎啕大哭的然然,我轻轻地走到他的面前,蹲下来问:“然然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开心)那你开心吗?(我不开心,他们都愿意和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然然那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帮伴在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地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手上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着头。这时我对着其他的小朋友说:“瞧,然然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回答我,这时的然然愿意把自己手里拿的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然然的这件事,把然然说到我的故事中去,这样让然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然然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他小朋友,你们愿意和然然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然然的小脸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才会学会不久的《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找然然做好朋友。第二天,然然还从家里带来好吃的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们知道,只有懂得和别人分享的孩子才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们分享,小朋友们是不会欢迎的。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然然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和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这样对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时,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随笔:从静到动的小宝贝


张丽潆看上去比较文静,而且说话轻声细语,最初以为她就是个安静的女孩子。

但是现实是她是个小话唠,嘴巴从不停下。于是户外体育游戏时,有意请她表现。每次提问她,她总是沉默。早上下午放学时从不跟教师问候或道别。其实她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有些胆怯不敢说话。

为了改变现状,有户外活动时,我提前和她透漏相关内容,在区域活动时有意让她提前练习,然后户外游戏时再请她师范。还有每次放学时,我“强迫”她跟我道别,如果她不大声跟我打招呼,我就不让她走。同时,锻炼她参与体育游戏。慢慢的早上她来教室时努力大声跟我打招呼,第一次时她还紧张的站在门口,手揪着裤子紧张的打招呼,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她能正常的跟其他幼儿一样打招呼了。而且上课时破天荒的举手了,虽然她仍旧很紧张,但我能发现她的进步和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户外体育游戏时,她都能很投入很认真的参加,并且表现出对户外体育游戏很高的积极性

教育随笔:要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爱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尤其对于幼儿,由于年龄小,对爱的要求更是敏感和迫切。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周围大人们太多的爱。而在幼儿园,几十个幼儿面对着两位教师,每一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可能就会伤到某一个孩子的心。

和朋友交谈时曾有人无意间问我:“你们班的孩子你最喜欢谁?”我想了半天说:“每个孩子我都喜欢。”也许朋友会觉得我虚伪,但是我讲的是真心话。他们就像我的手指头,哪一个都连着我的心。

记得一天中午起床后,孩子们忙着穿衣服,当我走到dd身边时,小dd突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老师,你喜欢我吗?”我笑着对他说:“老师喜欢你呀!怎么了?”他高兴地说:“老师喜欢我!我也喜欢老师!”说着高兴地跳了起来。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孩子、要爱每一个孩子,只有爱每一个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爱。

教育随笔:分享的快乐


教育随笔:分享的快乐

早晨,左左带来了一本走迷宫书,色彩丰富,内容生动有趣。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不禁说了一句:“左左,你这本书真好看!”左左笑咪咪地告诉我:“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说完就得意的将书揣在了怀里,生怕被周围的小朋友碰坏了。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说:“哇,走迷宫书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样吗?”“左左,给我看一下好不好?”“给我看,给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给你们看。”左左毫不犹豫的回答。东东又问道:“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这是我的书呀,我不给你看。”这时,东东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左左,你和东东坐到一起,你来翻书,让东东在旁边看,这样可以吗?”“不行,他要看可以让他妈妈买”见左左非常的固执,小朋友便扫兴的离开了。看着左左那小气的样子,我暗暗在想引导他的办法。

午餐过后,刚吃完饭的左左拿着小椅子朝我兴冲冲的走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知道左左最喜欢玩橡皮泥了,就连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怀里。果然,左左一走过来就向我来要橡皮泥。于是,我说:“今天我要给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左左一下子愣住了,不响。这时,刚好东东也来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说:“东东每次拿玩具来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师也和你分享,给你一盒橡皮泥玩”。接着,我给了他一个。站在一边的左左看见后,连忙说:“老师,我给你和小朋友看我的书,你也给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听到他的话我高兴的回答道。

下午放学,离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看见左左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妈妈来接。还主动的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扬他:“左左,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欢你!”我看见,左左的小脸笑得更甜了,说:“老师,我下次还要带书来给小朋友看,还要带玩具,也给小朋友玩”我看着左左,不由自主的笑了。

左左的性格很内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跃,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这次的分享行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原来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走迷宫,一起玩。现在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左左和小朋友快乐的身影。从左左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被几个人围着转,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际关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书、零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大家谁都不让谁,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玩,没有分享的意识。像左左这样的孩子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的品质。循序渐进,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建立自觉的分享意识。

当左左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另一个方法,让他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吗?”“如果你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过具体事实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左左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及时表扬了左左,后来的几天,左左只要有玩具、图片带来,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左左的妈妈告诉我,“左左最近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东西就想带到幼儿园来,给小朋友看,而且回来还会把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讲给我听,说要和我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懂事了,也更开朗了。我真是很高兴!”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良好情绪,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教育随笔:学会分享


分享,是我们的中华美德,学会分享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如今的家庭,都是一家一个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溺爱孩子,有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全留给孩子了。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这种溺爱如果不予以正确的引导,久处这种环境会导致孩子认为好的东西理所当然的都属于自己,进而滋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心理。因此,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孩子入园上小班起,我就引导我们班的孩子要学会分享,学会谦让。而如今,她们已经成为了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这份美德在游戏,在学习,在生活中体现的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视点一:今天下午的点心吃得是小蛋卷

,两个小朋友分一盒,以往在小班的时候都是阿姨或者老师帮小朋友们分好。今天,我决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合作、分享,学会谦让。我对孩子们提出了三个要求:1、找到一个好朋友2、和好朋友商量谁去拿点心3、平均分配,一起分享。我把要求讲清楚,让每个小朋友明白后,小朋友们开始分组拿点心和倒水。看着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没有争抢,没有吵闹,井然有序。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班平时的分组活动表现就是这样的,想到此,内心深处真的无比的欣慰。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品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持久,是平时细致功夫累积的成果。

视点二:区角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好自己的标志牌进入游戏区。这时,我看见几位小朋友进入了图书角,其中有两位孩子同时看中了故事书《恐龙世界》,双方各持一角,互不退让,我刚想走上前去调节,转念一想,还是在一旁观看一下吧。起初,两个小家伙互不相让,僵持了好一会儿。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在流逝,我也在犹豫着是否要上前去和解。就在这时,其中一位孩子先松开了小手,故作轻松地说:“算了,你要喜欢那你就先看吧。”听完这话,另一位拿着书的孩子也开口说话了:“是我不好,书是你先拿的,还是你先看吧。”“那你们可以一起看呀。”听完俩人的和解词,我适时地上前一步,提供我的意见。两位小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俩人高高兴兴的搬着小椅子有说有笑地一起去分享属于他俩的快乐去了。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是我坚持做她们最好的朋友,在她们困惑迷茫的时候,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抓住时机,选好教育的切入点,伸出我的双手去扶持她们一把。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我的教育理念是:每个学会分享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分享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分享中快乐成长。这让我想起某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记者采访时问她:你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的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从小要重视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而如何实施好平时的教育培养工作呢?其实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坚持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细化到幼儿教育实践的点点滴滴中去,贵在持之以恒,不畏琐碎。

教育随笔: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教育随笔: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小露是我们的一个很机灵的小女孩,她很聪明,很大方,嘴巴特别的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连平时犯错误老师都舍不得批评她。这一天,小露和小荣在帮老师打扫卫生,还没打扫完,小露就跑出去和其它小朋友玩了。小荣说:”老师,小露没有打扫完就跑出去和小鹏友玩了。”我正在忙着拖地,小荣的声音说的又很低,我没听到也没有去在意。小荣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她没打扫完就走了,老师都不说她。”这次,小荣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讨论:“对的,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们。”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意识到,孩子看的是很清楚的,以前,在别的活动中总是给小露开后门,是她养成了骄傲自满的习惯,也不遵守各项纪律。加上我没有及时去制止,反而让小朋友觉得我偏心,只喜欢小露,不喜欢其他人。我的做法既害了小露,也伤害了全班的小朋友。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孩子们都开心的点点头。是的,孩子们是需要公平去对待的,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特别的聪明,他叫小涵。不过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没等老师话说完,他就开始插嘴。有的时候,我刚说了一个开头,他就开始插嘴说话了,连同其它小朋友一起开始说话。哪怕在课堂上,他也自己说自己的话,不理会老师。这一天的喝水时间到了,我刚开始说:“小朋友啊,我们来喝点水吧!”我话还没说完,小涵小朋友就开始喊:“第一组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都坐着不动。见到这个场景,我灵机一动,突然笑眯眯的,让所有小朋友在位置上坐好,然后,我宣布让小涵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朋友们见到让小涵来当小老师,都很吃惊的看着他,开始吵开了。小涵大声地喊:“第一组小朋友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话音刚落,可是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大家都还在吵。

借此机会,我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我们班这么多小朋友的声音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在讲话,那别人还听得见么?只听你说话了。小涵听了以后,红了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涵改掉了这个不好的毛病。有时候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教育,比凭空的说要好得多。

相信《教育随笔:炫耀到分享》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分享水果 教育随笔:分享水果 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孩子们介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早上在门口迎接孩子,很多孩子还没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自己带了水果来。教...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此分享 静静是班里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且是班里的“小红人”几乎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好朋友。不管是文静的几乎不怎么说话的小女孩,还是班里的“捣蛋大王”都跟静静非常的要好。一直以来我以为是静静活泼的性格所至...
    2021-05-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分享快乐 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幼儿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好的,也不会受集体欢...
    2021-06-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从静到动的小宝贝 张丽潆看上去比较文静,而且说话轻声细语,最初以为她就是个安静的女孩子。 但是现实是她是个小话唠,嘴巴从不停下。于是户外体育游戏时,有意请她表现。每次提问她,她总是沉默。早上下午放学时从不跟教师问候或道...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要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爱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尤其对于幼儿,由于年龄小,对爱的要求更是敏感和迫切。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周围大人们太多的爱。而在幼儿园,几十个幼儿面对着两位教师,每一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
    2021-05-04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分享水果 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孩子们介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早上在门口迎接孩子,很多孩子还没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自己带了水果来。教...

2021-04-28 阅读全文

静静是班里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且是班里的“小红人”几乎班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好朋友。不管是文静的几乎不怎么说话的小女孩,还是班里的“捣蛋大王”都跟静静非常的要好。一直以来我以为是静静活泼的性格所至...

2021-05-02 阅读全文

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幼儿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好的,也不会受集体欢...

2021-06-10 阅读全文

张丽潆看上去比较文静,而且说话轻声细语,最初以为她就是个安静的女孩子。 但是现实是她是个小话唠,嘴巴从不停下。于是户外体育游戏时,有意请她表现。每次提问她,她总是沉默。早上下午放学时从不跟教师问候或道...

2021-06-08 阅读全文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尤其对于幼儿,由于年龄小,对爱的要求更是敏感和迫切。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周围大人们太多的爱。而在幼儿园,几十个幼儿面对着两位教师,每一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

2021-05-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