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参观小老鼠新家》

发布时间:2021-06-16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参观小老鼠新家

教师: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B,AAB),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红黄三角形的卡片若干。

2、红黄椅若干。

3、小老鼠新家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教师指导语:今天小老鼠搬新家了,想请小朋友们去它家做客,去小老鼠家要经过一条神秘的小路,要想成功通过这一条小路是需要密码才能顺利通过,这条路的密码是要踩着红色和黄色的三角形走过小路。

教师指导语:这条小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样。谁还有不一样的意见。

小结:这条小路是由红色三角形到黄色三角形再到红色三角形到黄色三角形排列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叫AB排序。

二、集体活动:

1、教师指导语: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家的椅子是怎么摆放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红、红、黄椅子)

小结:这些椅子是按红色、红色、黄色摆放的,这样有规律的摆放叫AAB排序。

2、出示场景小老鼠的新家。

教师指导语: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家的窗帘的图案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这些窗帘是按(三角形、三角形、圆形)排列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叫AAB排序。

教师指导语:我们再来看看小老鼠家的鞋子是怎样摆放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鞋子是按(一双红色的、一双黄色的)摆放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叫AB排序。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穿吸管

教师指导语:小老鼠家还有一个窗没有窗帘,让我们来帮助小老鼠制作窗帘(教师出示窗帘)制作窗帘的要求是按绿、绿、红这样的AAB排序制作的,你们可不要做错了噢!

2、第三、四组:雪花片

教师指导语:小老鼠房间的地板还没有铺好,让我们一起帮助小老鼠铺一铺地板,铺地板的要求是按一片红色的、一片红色的、一片黄色的这样的AAB排序去排列的,如果你想帮助小老鼠铺地板请你到第三、四组。

3、第五、六组:出示题卡

教师指导语:(请说明你这份提卡的要求及内容是什么?)

4、教师指导语: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序的。

小结:这样有规律的排序叫AAB排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帮助小朋友检查做的对不对。小老鼠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的新家增添了不少的东西,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开心的回家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参观小老鼠新家》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B,AAB),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红黄三角形的卡片若干。

2、红黄椅若干。

3、小老鼠新家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教师指导语:今天小老鼠搬新家了,想请小朋友们去它家做客,去小老鼠家要经过一条神秘的小路,要想成功通过这一条小路是需要密码才能顺利通过,这条路的密码是要踩着红色和黄色的三角形走过小路。

教师指导语:这条小路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样。谁还有不一样的意见。

小结:这条小路是由红色三角形到黄色三角形再到红色三角形到黄色三角形排列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叫AB排序。

二、集体活动:

1、教师指导语: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家的椅子是怎么摆放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红、红、黄椅子)

小结:这些椅子是按红色、红色、黄色摆放的,这样有规律的摆放叫AAB排序。

2、出示场景小老鼠的新家。

教师指导语: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家的窗帘的图案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这些窗帘是按(三角形、三角形、圆形)排列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叫AAB排序。

教师指导语:我们再来看看小老鼠家的鞋子是怎样摆放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鞋子是按(一双红色的、一双黄色的)摆放的,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叫AB排序。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穿吸管

教师指导语:小老鼠家还有一个窗没有窗帘,让我们来帮助小老鼠制作窗帘(教师出示窗帘)制作窗帘的要求是按绿、绿、红这样的AAB排序制作的,你们可不要做错了噢!

2、第三、四组:雪花片

教师指导语:小老鼠房间的地板还没有铺好,让我们一起帮助小老鼠铺一铺地板,铺地板的要求是按一片红色的、一片红色的、一片黄色的这样的AAB排序去排列的,如果你想帮助小老鼠铺地板请你到第三、四组。

3、第五、六组:出示题卡

教师指导语:(请说明你这份提卡的要求及内容是什么?)

4、教师指导语: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序的。

小结:这样有规律的排序叫AAB排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帮助小朋友检查做的对不对。小老鼠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的新家增添了不少的东西,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开心的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鼠小弟称重》教案


绘本中心思想

《鼠小弟,鼠小弟》是一个关于测量体重的故事,它的大意是鼠小弟和动物朋友称体重,随着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朋友们逐个登场,磅秤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地往前移动,小老鼠总是最轻的一个。最后鼠小弟又一次站到秤上,指针又回到起点,可是看上去却比最后登场的大象还向前一格。这回轮到鼠小弟得意,大象呆了。

融入的数学元素

此绘本故事中蕴含着许多数学元素,如:对磅秤的认识,磅秤上指针的转动,动物体重的变化比较等等。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大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2.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疑问,初步体验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本中的动物卡片、排序底板、绘本课件、实物磅秤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不同体重排序(知道磅秤上的指

针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朝前走,表示体重越来越重)

1.播放课件,欣赏绘本故事。

预设提问:图片上的猴子和小老鼠要干什么呢?

猴子为什么笑话鼠小弟?猴子说“你瞧”,是瞧什么?

其他动物来称重时,也说“你瞧”,也在瞧什么?

2.幼儿操作,按故事情节将动物与秤面排排队。

预设提问:故事里哪些动物一个一个挨着次序来称重的?

最轻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最重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

磅秤上指针的变化说明什么呢?

小结

故事中画面呈现动物的秤面的指针能够告诉我们哪个动物轻,哪个动物重,秤面上

的指针往前走一点,就告诉我们后来的这个动物比前一个动物重一点了。

二、解决故事中大象的疑问(理解当秤上没有重量时,指针会自动归零的

特点)

1.继续播放课件并讲故事引出问题:“鼠小弟真的比大象还重吗?”

2.幼儿称重,帮大象找找答案。

(1)幼儿称重体验活动:幼儿人称,大家观看称面上指针的变化。

预设提问:你站上磅秤的时候,磅秤上的指针是怎么样的?你下磅秤的时候,磅秤上

的指针又怎么样了?

(2)发现谤秤上指针的变化,你能解决大象的问题吗?

小结

大象称完体重,从磅秤上下来的时候,秤面上的指针回到了原位。而当鼠小弟站上磅秤的时候,秤面上的指针动也没有动。大象没有看到指针的变化过程,误认为鼠小弟称重时比他自己称重时指针的位置又向前了,而产生“难道他比我还重”的问题。其实,鼠 小弟没有大象重。

活动的反思;

按照故事的线索开展了第一次教学活动,但是幼儿一直在用动物的大小解释体重的轻重,怎么也无法解释最后小老鼠称体重时,磅秤上指针竟然会比大象又向前移动,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活动,再次解读绘本,发现绘本暗藏着引发幼儿思考的玄机。

玄机一:混淆大小和轻重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故事中的磅秤上只保留指针,故意省略了表示重量的数字,所有称体重的角色大小又都具有明显差别,对运用磅秤上的精确重量判别体重造成干扰,致使幼儿仍然会沿用以往运用目测大小的方法估计大致体重。

玄机二:强化称重的结果,忽略称重的过程

这个故事中只出现每次动物站上磅秤称体重的结果,有意省略每个动物称重后离开磅秤的画面。利用幼儿只关注磅秤指针的静止状态,不关注上下磅秤时指针移动的瞬间变化的普遍现象,引发大象最后幽默的疑问。这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由此反映了作者财学龄前小读者特点的深刻了解。

这个故事结果所制造的问题,正是需要幼儿从关注静止的结果到关注动态的过程,才能解决最后的疑问,产生幽默一笑。由此可见,这一绘本并不单纯地在向幼儿传递有关称重的知识,还包含着许多能力的培养,如:灵活地观察判断思考、将过去的经验用于新情景、清晰而准确的思维和交流等。为此,我们有了新的解读,及时对活动加以调整,重新进行了活动设计。

第一,考虑活动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做到简洁明了,环环紧扣,将关键点加以分解,层层递进,真正做到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融人故事的排序活动:在听故事中融人动物依次称重先后,以及称重中磅秤指针显示的图像的两次排序,使每个幼儿对动物称重中指针变化与动物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识辨磅秤上指针(顺时针方向)越向前表示越重,既熟悉了故事内容,又为大象产生的问题似乎有其“合理”奠定了基础,揭示了矛盾。

(2)人人参与称重的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前提出看一看每人称前指针位置;站上磅秤指针变化;下磅秤指针变化。启发幼儿关注每人称重时磅秤指针变化的全过程,让幼儿在通过称重中获得了磅秤指针回复到“0”的经验。这正是幼儿缺乏的经验,也是绘本中省略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解决大象产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3)体验活动后的交流讨论:抓住幼儿得到的新的认知经验,启发幼儿自己来说清大象产生的问题是不可能的道理,变教师的小结为幼儿的结论。使这个诙谐幽默故事内含的教育作用,在共同参与中得以体现。

第二,课件制作起到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的作用。尊重原作的绘画风格,整个课件都采用原作的黑白单色,空白的背景,将幼儿的视线集中在磅秤上,特别是在每次动物称重时都将称面放大,使幼儿关注指针的变化,在幼儿解释大象问题时,又将磅秤指针设计为前进和倒退的动态变仳,对幼儿观察、思考在自身体验后进一步认识,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次调整方案实施以后,几乎有800-/0以上的幼儿能用自己称体重的经验理解磅

秤指针转动与体重的关系,帮助故事中的大象解决问题,说清理由。

附故事内容(改编)

猴子指了指秤说:“鼠小弟、鼠小弟,你站上来看看!”鼠小弟站到秤上,猴子 一看,笑着对鼠小弟说:“哈哈哈,指针一点儿也没动!”猴子自己跳上了秤:“你 瞧,我比你重多啦!”小猪来了,看见小猴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狮子来了,看见小猪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 马来了,看见狮子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河马来了,看见马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大象来了,看见河马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这时候鼠小弟站在大象的后面,大象得意地对鼠小弟说:“来吧,鼠小弟,你站上来看看!”鼠小弟站到了秤上,大象看着磅秤上的指针惊呆了:“鼠小弟怎么比我还要重?”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变化的过程,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2.通过阅读、猜测、想像、讨论、表演等方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初步懂得友谊必须建立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

活动准备:

1.PPT《小老鼠和大老虎》。

2.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三本、MP3若干、电脑2台。

3.相关故事情节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角色形象,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1.尝试用动作表表现大老虎、小老鼠角色形象。

教师:瞧,是谁来了?它们长的怎样呢?

2.大胆猜测大老虎和小老鼠之间会发生的事情。

教师:高大的大老虎和矮小的小老鼠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自主探索故事情节,学说小老鼠心理独白。

教师: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可以到图画上去找一找答案!

4.简单分析角色特征。

教师:在小老鼠和大老虎发生的这些事情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教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呢?

(二)感受故事情节的转折,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

1.倾听讲述,感受小老鼠的心理变化。

2.猜测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各自的心情。

教师: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它的心情会如何呢?

教师:大老虎没有了小老鼠这个朋友了,它心里会怎样啊?

(三)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看听结合等方式,主动探索故事情节的发展。

2.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和好后的表现,懂得真正的朋友之间是相互平等的。

(四)完整倾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五)尝试用动作、表情、语气表达角色的心理变化。

1.分析角色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师:在这个故事里,小老鼠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教师:大老虎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你能说一说,演一演吗?

2.用动作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把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心理变化演一演,好吗?(教师和部分幼儿扮演大老虎,配班老师和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

(六)懂得和好朋友要平等相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1.将绘本放入语言区,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主阅读。

2.在表演区提供相关道具,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表演。

3.开展续编故事的活动,根据故事的最后一句,幼儿想像故事的可能发展。

活动建议:

平时关注幼儿之间相处的方式,和幼儿讲述如何与同伴相处。

活动点评:

本次活动环节清晰,重点明确,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内容含量较大的故事进行适当分解,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故事。活动中比较注重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并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表演的方式加强理解,效果非常好。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能用语言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猜测、想像、讨论、表演中很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懂得了如何与同伴很好地相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参观医院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 认识红十字

(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2、学习4—5的点数 让幼儿数一数。

(三)、去药房

1、上楼梯(五个台阶) 请幼儿边走边数。

2、分药片

(1)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药片。

(2) 出示药方(上面有圆点),请幼儿根据配方上的圆点分药片。

3、 下楼梯。(边走边数)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参观小老鼠新家》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B,AAB),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排...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鼠小弟称重》教案 绘本中心思想 《鼠小弟,鼠小弟》是一个关于测量体重的故事,它的大意是鼠小弟和动物朋友称体重,随着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朋友们逐个登场,磅秤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地往前移动,小老鼠总是最轻的一个。最后鼠小弟又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变化的过程,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2.通过阅读、猜测、想像、讨论、表演等方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初步懂得友谊必须建立在真诚、平等的...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参观医院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小裁判》 活动目标: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活动准备: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出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2021-05-2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B,AAB),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排...

2019-12-12 阅读全文

绘本中心思想 《鼠小弟,鼠小弟》是一个关于测量体重的故事,它的大意是鼠小弟和动物朋友称体重,随着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朋友们逐个登场,磅秤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地往前移动,小老鼠总是最轻的一个。最后鼠小弟又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变化的过程,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2.通过阅读、猜测、想像、讨论、表演等方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初步懂得友谊必须建立在真诚、平等的...

2020-09-29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活动准备: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出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2021-05-2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