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建构区的孩子们
发布时间:2021-06-0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积木、插塑等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今天的建构区张毅欣和齐少涵等五个人进入开始搭建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他们几个正在拼一座大高楼,只见张毅欣和齐少涵正在那里往上拼,就连平时内向的张熠玮也参与了其中,一边给他们俩递积木,一边时不时的还说,真漂亮呀。我蹲下来问他们说:“你们这是拼的什么呀,真是太漂亮了!”赵云晰说:“我们在拼大高楼呢。”“那我可以和你们一起拼吗?”“可以呀。”于是我也参与到他们的集体里面,我一边夸奖他们,偶尔给他们递一下积木,一边观察他们,顺便还提一下意见。不一会儿,一座大高楼就在我们面前,看着这座“宏伟”的工程,我忍不住夸奖他们:“宝贝们,你们实在是太棒了!”他们看着我,高兴的笑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小精灵,他们都充满了无限的潜力,等待着我们给他机会去展示,有时候,他们的表现真的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宝贝们,加油吧!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建构区游戏
儿童行为表现:建筑角的积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有一柜子的积木,正好可以供多个孩子能够进入建筑角游戏。于是孩子们进入游戏后,各顾各的拼搭着,谁知王嘉怡的大楼被查怡婷孩子撞倒了,查怡婷伤心的大哭起来。于是马上跟她道歉,连忙说:“对不起,这里太小了,我不是故意的。”我看着建筑角,确实啊,六个人在里面是小了点,但是没有办法加大了。于是我给她们出了个主意:”你们两个一起搭好不好?这样可以节省一点地方,也不怕被撞倒啦!“于是王嘉怡和查怡婷很高兴的搭建了起来,结束的时候我给大楼拍了张照给小朋友欣赏。
分析:小班的孩子对于合作还不是很熟悉,她们只会自顾自的游戏,但是当问题出现时,合作往往会更容易解决问题。两个小朋友经过老师的提醒,很快的就开始了合作,其实这正证明她们不是不会,而是想不到要这么做。
措施:1、尝试调整建筑角的位置,设置的更宽敞一些
2、让孩子带一些小汽车来园,建构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
教育随笔:建构区里的趣事
教育随笔:建构区里的趣事
积木、插塑等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有一天晚上放学的时候,班里的小朋友大部分都被接走了,就剩下三个人了,就让他们去建构区玩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他们几个正在拼一座大高楼,李宛倩跟赵桁冰正在那里往上拼,就连平时内向的王晟杰也参与了其中,一边给他们俩递插塑,一边时不时的还说,真漂亮呀。我蹲下来问他们说:“你们这是拼的什么呀,真是太漂亮了!”李宛倩说:“我们在拼大高楼呢。”“那我可以和你们一起拼吗?”“可以呀。”于是我也参与到他们的集体里面,我一边夸奖他们,偶尔给他们递一下插塑,一边观察他们,顺便还提一下意见。不一会儿,一座大高楼就在我们面前,看着这座“宏伟”的工程,我忍不住夸奖他们:“宝贝们,你们实在是太棒了!”他们看着我,高兴的笑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小精灵,他们都充满了无限的潜力,等待着我们给他机会去展示,有时候,他们的表现真的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宝贝们,加油吧!
教育随笔:建构区材料整理
建构游戏深受小朋友们喜欢,它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建构区每次人员爆满,但小朋友们都能通过讨论协商等方法,解决人数多的问题。
建构区投放的材料除了有各种拼插搭建玩具,还有各种盒子,罐子,泡棉积木,各种拼插玩具小朋友会在建构区里合作玩儿,独立玩儿。各种盒子,罐子,泡棉积木,小朋友会在建构区旁边空地去操作拼搭,孩子们在围合拼搭的基础上,塑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会儿拼搭城堡,一会儿拼搭鄠邑区小朋友最熟悉的钟楼,想象力很丰富,有一次拼搭结束,一个小朋友一下把搭好的成品推到了,老师问:“发生什么事了?”小朋友回答:“地震啦!”
但每每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出区整理材料的时候,当出区音乐响起,其他区域小朋友都能快速整理好出区,但建构区的小朋友就是整理不好,而且越整越乱!为此我采取了好几种办法,但效果都不是很佳。
后来在停区两天后,我对建构区的小朋友进行了分工,两个小朋友负责在区域整理摆放,其他小朋友负责把材料运进建构区,采用了这个办法后,建构区出区速度快了很多。现在小朋友都能自己协商分工,谁负责运,谁负责摆。
教育随笔:不可开交的建构区
升入大班后,我们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其中区域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大量的车子图片,车子模型,模拟马路场景等,建构区中各式各样玩具车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孩子进入建筑区:“哎,靠边,双层公交车来了!”“干嘛你,把我的车都撞坏了。”“那我都没地儿开了。”“我的消防车来了,快给我让开”“我的救护车才要先走,人命关天”……连日来,建筑区时常产生的冲突引起了我的关注,面对孩子们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该介入吗?又该怎样介入呢?
一日生活皆教育,借此机会,可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以交警的角色进入游戏,要求司机解决完问题再上路行驶。司机们显然有些懊恼:“都赖你太吵了。”“老师也没说不让我玩呀。”“要不咱们石头、剪子、布。”“不行,还是我先发现的车呢。”“那怎么办?咱们还是别吵了吧?老吵就老不能玩。”……
为此,我录制了小视频,回顾他们区域活动的过程,大家一起观察,说出看了之后的感想,并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筑区的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其他同伴们一致认为建筑区的地方小,人太多了就会产生矛盾,4个人比较合适。“只要4个人玩儿就ok了吗?”在孩子们主动建立游戏规则时,我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思考。“还要开慢点儿。”“对,开得太快当然会撞上。”“车到处乱开也不行,应该靠右边行驶。”“所有的人都玩车,没人搭积木还算什么建筑区?”“就是的,成汽车区得了。"“那积木怎么玩儿,还不如搭一条路呢。”“多搭几条吧,要不还会撞车。”“还不如搭桥呢,立交桥有好几层都可以走车。”“那,我们就搭立交桥吧。”我微笑着和孩子们一起梳理经验:“你们想得很好,第一,我们决定在建筑区搭建立交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车跑来跑去;第二,你们自己制定了建筑区的游戏规则:游戏的人数不能超过三个。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车怎么办?什么时候玩?”“我们搭完了路再玩。”孩子们齐声响应。“我们制定的规则就要共同遵守,大家说了是会忘记的,还是把建筑区的规则记录下来提醒我们吧。”
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常常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从他们的独特见解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孩子们的重要。
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
教育内容: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子,结果房子一天换一个地方。房子来到湖里,眼看房子就要沉下去了,这时却露出一个乌龟的头,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后来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乌龟带着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这本书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还有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以及诙谐、生动、有趣的语言,很适合幼儿阅读。
就在这时,我发现幼儿对建构区活动的兴趣不大,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不够丰富。于是,我想到了《会动的房子》,能否将这个盖房子的故事情境迁移到建构区活动中呢?我想尝试一下。
首先,我组织幼儿欣赏了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房子,想想为什么小松鼠的房子盖成这样,如果是长颈鹿或其他小动物的房子应该盖成什么样子。之后,我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乌龟还会带着小松鼠去哪里?
在故事欣赏活动之后,我依照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创建了四个背景墙,分别是大树下、海边、山脚下、湖里,还制作了乌龟壳,将故事书投放在建构区。我与幼儿再次讲起了这个故事,这次故事的内容有了一点变化: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看见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也想和乌龟做邻居,和乌龟一起去好玩的地方……于是它们都在乌龟的背上盖起了房子。
在接下来的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乐意在“乌龟背”上盖房子,还边盖边讲:“房子来到了海边,看见了一个贝壳和海星”他们盖的房子的高矮、大小各不相同,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也很丰富。与以前相比,无论是幼儿的游戏兴趣还是搭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小结:
我体会到,将图画书阅读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也能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境,促进游戏的发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家长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形成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双方共同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建构区随笔:我喜欢“枪”
今天你在建构区玩。我发现你正全神贯注地寻找你需要的塑料积木。你找了很多的长长的管子,又找来三个“+”号塑料管。你是要拼出什么呢?我看见你将每个长长的管子拼在一起,接着把“+”号塑料管拼在长管子两边。很快你拼出了一把枪。这时,你旁边的李明轩也拼出了一把枪。你们商量着,一个做“将军”,一个当“首领”。接着你就拿着枪追李明轩,两个人玩起了打仗的游戏,游戏中,你躲在墙角一边,李明轩也躲在墙角另一边,突然你拿着枪冲了出去,假装被枪打中了,倒在地上。游戏又重新开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我看见你用塑料管子拼出了自己喜欢的枪,并结合了动画片的内容进行了“打仗”的游戏。老师觉得你很会动脑筋。同时你给同伴分配了任务,很有引领性的带头作用。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这次你用塑料管拼出了“枪”,老师还可以为你提供雪花片,积木等,你也可以尝试能不能拼出各种各样的枪哦。老师发现你总是喜欢在建构区,其他区域也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也可以尝试去其他区域玩一玩。
教育笔记:《建构区的快乐》
教育笔记:《建构区的快乐》
一直以来,建构区都是小朋友喜欢选择的区域。上大班以后,我们在原来建构区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些内容。幼儿在5-6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想法更加大胆。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替换之前孩子玩得较少的桌面玩具,投放了一些新的桌面玩具,还投放了一些大型地面玩具。
今天,我们进行每周两次的区域游戏。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我看建构区的小朋友在拼搭玩具,嘴上还念念有词。我想到每次区域游戏时,孩子们都是自己搭自己的,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偶尔有时候交流时,还会遭到老师的制止。我想换一种方式,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
我看他们完成得差不多了,走到他们旁边说:“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今天我想要买一个玩具送给她。你们可以跟我介绍你的玩具吗?”孩子听了我的话,显得有点兴奋。“它是一辆货车。这里装的是物品,这里装的是坏人,这个地方可以吊起很重的东西,还可以变形……”睿睿边指着玩具边说。听完他滔滔不绝地介绍以后,我表达了一些想法。他也一一给出回答。当我问他:“这个玩具有名字吗?”他就沉默了,显然是没有想玩具的名字。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结果:无敌战车。
和孩子有了互动以后,其他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争着要和我说他们的作品。再看看地面的成果,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用泡沫垫拼成了一个船,还有可以打开的门。在听了他们的介绍以后,我马上用手机记录下来。在评价区域游戏时,我也通过照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介绍建构区的作品。不仅让玩建构区的孩子有成就感,还让其他没有进建构区的孩子更加了解区域游戏。
教育笔记:建构区的小插曲
今天区域游戏预约好以后,小钰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进入了建构区地垫上,开始玩了起来。小钰抢先拿了记号笔和抹布,要在白板上画设计图,她画得很快,一下子把整块白板都画满了。旁边的芮芮看见白板都被画了,说:“你也给我留点地方嘛,我也想画的。”
小钰不想自己画了的被擦去一部分,就说:“你刚才干嘛去了,我都画完了,你才来说,真烦。反正你画了也不照着搭,干嘛要和我抢。”芮芮没有争辩下去,默默地去边上搭积木了。
小钰又对芮芮说:“那你今天和我一起搭我设计的,谁叫你今天没早点画。”
芮芮听了就凑过去和小钰一起搭积木了。
小钰能够按照建构区规则来玩,说明她能够将规则记牢并认真遵守。芮芮忘记了后,小钰和芮芮说的话有些不大礼貌
,虽然她说的是事实,但是语气很不好。正好芮芮是一个闷吃亏的人,听了即使有点不高兴也没有吵下去。后来小钰还叫芮芮和她一起搭积木,说明她能主动和同伴合作。
从幼儿的游戏行为中可以发现,对游戏规则和玩法的熟悉和掌握度会影响幼儿游戏中的交往。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加强幼儿对游戏规则玩法的熟悉,在环境中加入一些标志。对于小钰的交往语言,我们需要多引导幼儿学会在遇到矛盾冲突时不急不乱,保持言行举止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