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他推我》
发布时间:2021-05-26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小班教育笔记:《他推我》
今天下午户外运动结束后,教师请小朋友解小便洗手喝水。突然子墨小朋友哭着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妙涵小朋友推我。”只见妙涵小朋友气呼呼地看着子墨小朋友。这时我把妙涵小朋友和子墨小朋友都叫到面前说:“发生什么事情了,谁先说?”子墨小朋友着急地说:“妙涵小朋友她推我。”我继续问道:“妙涵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推子墨小朋友呢?”妙涵小朋友小声地说:“子墨挡在我前面了,走得好慢。”听了妙涵的话我说:“推人是正确的吗?你要对子墨小朋友说什么?”“推人是不正确的,对不起子墨小朋友。”“没关系。”子墨小朋友说。我说:“子墨你去解小便喝水吧,妙涵小朋友我们聊聊吧,如果你走得慢后面的小朋友推你你会高兴吗?老师希望你以后排队的时候不要推小朋友了,别的小朋友走得慢,你可以告诉前面的小朋友请你走快一点千万不能在用手推小朋友了啊。”妙涵小朋友点点头。
基于妙涵小朋友的近况,事后我把妙涵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妙涵的妈妈做了简单的介绍说明,又问了妙涵妈妈妙涵在家里犯错时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妈妈告诉我通常他们会很严厉地批评她。于是我告诉妙涵妈妈说:“妙涵小朋友在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姐姐,很懂事情的,你要好好和宝贝说她会听的。如果她犯错了,家长便严厉的批评或者打她便在无形中让她形成‘不乖、不好好听话的小朋友就动手’这种错误的认知,增加她的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要采用鼓励为主的方式,做对的事情要表扬,做错的事情要引导。”妙涵妈妈说:“好的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好好和宝贝说的。”
经过我们和妙涵妈妈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引导,现在的妙涵已经很少动手了,遇到问题会及时向老师求助,看到她和班级小朋友玩得那么高兴,老师也感到特别高兴。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我要不要阻止他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飞快的速度跑到了那里,并且拿到了垃圾桶。刚才被我“派”去的那位小朋友看到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哪里肯罢休。于是两个人争了起来。最后还是要老师判决后才完成这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
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了。每次我“派”别的小朋友干这个事情,烁烁小朋友都会争着跑去抢着干这件事情。有时跑不过别人,被别人先拿到垃圾桶了(有时也不一定是拿垃圾桶,或者是分水彩笔,分油画棒等等)他就会号啕大哭。
说实在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烁烁对帮助老师干活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有时候记得的时候,我就有意“派”他去干,有时忘记了,请了别的小朋友,他都要跟别人争抢一番,抢不过就哭。
对他的热情是要保护的,但是也要给别的孩子一个劳动的机会,总不能每天都让他一个人干吧?再说时间长了,也有小朋友看见争抢有效果,也开始模仿了,也开始去争抢了。那不是就乱了套啦?
我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才合理呢?
老师,他竟然敢…… 2020教育笔记
不管是小学,还是幼儿园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遇到事情,都喜欢在第一时间本能的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忙。所以,报老师这种情况,在带班时会经常性的发生。
近来,在报告老师的宝宝中,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老师,他竟然敢打我!”“老师,他竟然敢不吃完饭!”“老师,他竟然敢移桌子!”……“竟然敢”这个词语,竟然被宝宝们运用到报告老师中来了,瞧!连我也开始朗朗上口,运用自如,果然是耳濡目染,灵活运用,自己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性的会无意识的学习一些他们觉得有意思、感兴趣的词语,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来。或许是因为孩子对自己自我词汇量的补充,更或者是因为该词汇引起了宝宝一时兴趣,而引发的语言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做到不是一味的指着孩子,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用。而是帮助孩子,教会孩子更多新的有意思的词汇,转移孩子注意力,学习合理的运用词汇。孩子的好学心强烈,有兴趣,我们何不趁热打铁呢?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教育笔记:《尊重他人,不插话》
教育笔记:《尊重他人,不插话》
xx小朋友是中班上学期新转到中三班的。虽然他是一个非常聪明,懂礼貌的小男孩,但是xx小朋友有一个非常让我头疼的“小毛病”,那就是爱插话。
有时候,我刚说事情的开头,xx小朋友就会直接跑到我面前叽叽喳喳说别的事情,说话的声音特别大,班级里的小朋友就会跟着张xx一起说话。
一天下午我正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美丽的雪人》时,我刚说到:“请中三班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冬天我们会用雪干什么呢?”刚问完自己的问题。xx就大声说道:“老师,我妈妈星期六带我去瑶海万达去玩啦!我玩了好玩的滑滑梯,还有……”他刚说完,班级里的小朋友都吵闹起来,争着跟我说他们星期六去哪里玩了。在这样吵闹的场面下,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就进行不下去了。为了教学活动能正常进行,我就进行了“冷处理”这件事情,我没有应答任何小朋友的话,这样的情况大概僵持了3分钟,孩子们的声音逐渐变小。我立即说道:“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虽然老师也想听一听,但是小朋友要先把美丽的雪人画出来,我才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星期六去哪里玩了。”孩子们听了后都安静的画画了。
美丽的雪人画完了后,小朋友们就开始说说自己星期六去玩什么了。xx小朋友正在说自己去瑶海万达所见所闻的时候,峰峰小朋友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说自己去瑶海万达玩了什么。xx小朋友正在说话被峰峰小朋友打断了,一次、两次、多次,其他小朋友也打断xx说话,xx小朋友不高兴地说:“老师,小朋友说话我都说不下去了。”我便问道:“xx小朋友,你说话的时候,小朋友插话,你的感受是什么样?”“我不开心,他们都不听我说话。”xx小朋友瘪着嘴说道。
我趁机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比得过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呢?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打断老师讲话,老师也会不开心的。如果你声音特别大,别的小朋友还能听见老师讲课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后,我了解到应该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有时也要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这样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对事情的感受会比较深刻。xx小朋友爱插话的“小毛病”改掉了许多。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今天的活动刚结束,孩子们都去盥洗室小便洗手,忽然听见一个宝宝在大声喊:“王老师,乐乐又吃衣服了!”我过去用眼睛看了一眼乐乐,他正怯怯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下次我再也不会了。”我刚想批评他,这时欣瑞跑过来说欣航尿裤子了,我很无奈的又去给欣航找裤子,芳芳随后就跟着来了,跟我说我帮你一块给欣航换裤子好不好。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想起以前的芳芳,上学都是妈妈打电话给我们说在车上哭不下来了,让我们去抱下来。可现在变得这么懂事,真的是差点就流了泪。
午餐前准备时,我对全班宝宝们说:“今天,王老师要表扬一个宝宝。”全班小朋宝宝马上安静下来,“她是谁呢?就是我们班的刘芳芳宝宝”话音刚落,这时芳芳早就羞的低下了头,小脸红红的,坐在那里不好意思了!
我把芳芳请到了我的旁边,和孩子们讲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当我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后我们一起对芳芳说:“芳芳你真棒!”这时的芳芳站在我旁边眯着眼睛正开心的笑着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已经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她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看着这一切,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各个“闪光点”,发挥她们的长处,使她们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他跟我分享好吃的了”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总爱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于是我对他进行了细心的观察,有时候当别的小朋友拿了好玩的东西时,人家不给他,他就会去抢或者有动手现象。户外活动排队时,前面的小朋友挡住了他,他就直接把那个小朋友推倒了。
史**妈妈有一次跟我沟通:“史**说,××总是欺负他,睡觉的时候用脚踢他头;区域活动时,用手捶他肚子,我家孩子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分析及解决:
我和××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原来他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带他出去玩,很少与别的小朋友接触,自然也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而且他有个哥哥是学跆拳道的,经常会说:“我哥哥可厉害了,他会跆拳道,特别帅。”他的心里很崇拜哥哥,于是就会模仿一些武力的动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交往的欲望,但是孩子缺乏交往的技巧和经验,于是在班上就会出现以上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给她妈妈建议了一些交往规则,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如果你想要,就要礼貌去借;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要学会等待;要让孩子知道打人是粗野的行为,不可以那么做;在家庭中多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有一次放学时,史**和××都接的晚,××手里拿着蛋糕,我说:“你要不要跟史**分享一下食物呢?”“好吧,我给他分享一块儿大的。”史**开心地接了过来,“以后,你们还是好朋友吗?”两人点了点头,××说:“我以后再也不打你了,还给你带好吃的。”就在这时史**妈妈来接了,他高兴地把事情告诉了妈妈,两人开心地走了。
教育笔记:《我可以》
教育笔记:《我可以》
小五班的小朋友来幼儿园已经有两个月啦!他们也渐渐地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在这期间他们从不会吃饭到会自己吃饭,从不会穿衣服到会自己学着穿衣服,从爱哭的孩子变成爱笑的孩子。每天来幼儿园都会开心的对老师说:“老师,早上好!”听到这句话感觉心里暖暖的。
又到吃中饭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待着保育老师的到来。接下来是一组一组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过来端饭。他们自己拿勺子,自己端饭坐到小椅子上,这一流程他们都已经很清楚了。每个小朋友都在“埋头苦干”,恨不得把碗里的饭赶紧吃完。在每次中午吃饭之前我们都会对小朋友们说:“今天中午吃饭我们来比比看谁是吃饭最厉害的大老虎,谁会是第一名,谁能最快吃完饭!”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然然小朋友没有想吃的欲望,她吃一口饭能嚼几分钟。这让我们看着非常着急,看到她吃的这么慢我对她说:“然然我来喂你吧。”"不要,我自己会吃饭,我是厉害的大老虎!”于是拿起小勺子又吃了一口。事后我想了想:小孩吃饭慢没有关系,大人不能催她,越是催她她就越不想吃,应该要放手让她自己去做。这时我看到了可可小朋友有点不想吃的样子,我就上前对他说:“可可我来喂你好不好。”“不要,我自己来,我是吃饭最厉害的!”他又快速的吃起饭来了。现在我们班小朋友吃饭再也不需要老师喂了,都能自己吃饭啦!
由于橙橙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比较差,每次上厕所都是老师帮他提裤子。今天他上完厕所时我说:“橙橙我来帮你提裤子吧。”可是他却说:“小朋友都是自己提裤子,我也可以自己提裤子!”于是慢慢地把裤子一件一件的提起来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对我们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这对孩子成长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孩子每一个成功的举动都是最大的进步,我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变得越来越棒!
教育随笔:给他点“差事”
我们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小四班有个孩子叫皓皓,他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同时他调皮、好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是去故意推打别人,就是摸、爬、滚、打样样上阵。上课自己不好好听,还要拖同伴“下水”。脾气倔强从不认错,一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或以哭闹来威胁。老师的批评与苦口婆心的教育对他基本没有作用。给小四班带过课的老师都说带好这一个孩子,比管理其他二十个孩子还要困难。
让小草和鲜花享受同样的阳光,是老师的天职。对孩子无计可施是老师的无能。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我们通过仔细地观察和研究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让他干点“差事”。通过一段时间的“差事”,让他找到了自信,有了表现的机会,找到了做好孩子的感觉,使他在很多方面有了质的变化。
不信,你看:区域活动开始了,皓皓会很自觉又很开心地忙着整理“小小汽车城”,准备开工。他有事情做了,就不会在等待的时间里去进行捣乱。而且,他还觉得帮助老师做事是一件“光荣无比”的事情,“汽车城经理”这个美称给了他无限的自豪。
课间活动开始了,杨智皓马上进入图书区,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图书管理员,督察小朋友们的看书情况。活动结束后,他还会认真地摆放图书。试想:这些图书都挂在了他的名下,他还会随意破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小老师”是给予皓皓的美名。早操时,请他在圈中当小老师,当然他就会像模像样地做好每一个动作了。老师讲故事时,请他和老师并排坐好当“小老师”,因为第二个讲故事的就是他,当然他就得认真地听才会讲。给他套上个“小老师”的光环,起到了看不见的约束作用。省了老师不少心,多了孩子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幼儿教育是一份用心、用情的工作。尤其对那些“特殊的孩子”更要讲求教育的艺术性,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慷慨地把赞美施于他们,无论聪明或愚笨,无论乖巧或顽劣,让他们感受老师公平的爱。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自信,自立,奋发向上的健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