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保留儿时的体验
发布时间:2021-05-17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体验活动策划方案每晚我都有看看书的习惯,昨天,无意间翻开一本《班主任之友》,看到了一篇《“换位思考”让我成为赢家》的文章,引起了我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对处理幼儿某些问题的深思。
很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掌控幼儿的能力,要让幼儿对自己信服,才能优质地完成一个个教育活动。可往往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出的要求,他们总是做不到,这让我感到很苦恼。
前几天,就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和幼儿在不甚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一个活动。两节教育活动后,安排的是一节游戏活动,由于天气好,我打算带小班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玩“摸人”的游戏,让他们轻松一下。来到草地上,对幼儿提了一些要求后,游戏便开始了。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过了没多久,一名幼儿对我说他要小便,于是,我便选了一名能干的小男生陪他去,自己留下来照应剩余的幼儿。可过了一会,跟着去的那名男生跑过来对我说:“×××在玩泥巴呢!他不跟着回来。”于是,我便带着小朋友们过去找他,到地点后,我发现原来那里由于小学生倒了许多水,泥土变软了,那名幼儿正在用树枝捣泥巴堆土坡呢,看到我还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堆的好不好?”我看到他的身上,手上和脸上到处都是泥,当时我很生气,气他把衣服弄脏了,气他不听话,可没想到,小朋友们却吵着说:“我也要堆泥。”我一气之下,说了声“不许玩”,拉起那名幼儿就带着大家上了楼,可就在我拒绝他们要求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他们脸上失落的表情。
读了《“换位思考”让我成为赢家》一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进行换位思考,其实,我们也曾经是孩子,儿时的我们,也喜欢玩泥巴,捕蜻蜓,甚至摸鱼捉虾,远比现在的孩子要野得多。那时我们感到随心所欲地玩是那么的开心,可现在为什么我们就不许他们玩呢?难道,“只许洲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吗?”那样对他们是不是不太公平呢?我总想着要孩子信服我,可我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地破坏了他们对我的感情。所以,要想孩子们真正地用心接受我,进行心灵的交流。首先得从记忆的箱子里翻出那种体验,以同样的心态去感受去捕捉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他们是朋友,只有在那种氛围下,才能真正地组织好每一个教育活动。而对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而言,这点更为重要,保留一种作为孩子的体验,可以想明白很多让人费解的问题,保持孩子的心态,就会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法。
进行了这次换位思考,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幼儿",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案例分析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
案例:一天美术活动课的内容是《有趣的海底世界》,杪杪小朋友在海底里画了许多热带鱼、海龟、海马和海草,颜色鲜艳,她的画面干净而且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赞赏地摸了摸杪杪的头,就去巡视其他活动。当我再次回到杪杪的身边时,刚才那幅美丽的画面已黑色色块破坏得面目全非!我本想批评她的,可一想还是听听她的话吧,原来杪杪的故事里这里的海水被污染了,上面的黑色块原来是海里油船排放的污水!她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排污水!多美好的愿望呀!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并非风平浪静,杪杪的想像完全合理。
分析:教师全面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上面案例中杪杪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保护幼儿的创造萌芽,全面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是何等重要!评价幼儿美术作品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要评价幼儿画的好还是不好,画的像还是不像,要让幼儿说说他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有一个宽容度。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所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比幼儿绘画结果完美更为重要。
案例:用心体验孩子心中的画
情景:每天放学前一段时间,我们总是让孩子们进行绘画练习,孩子们端正的坐着,等待老师说绘画主题,今天的主题为“画太阳一家”,孩子们想象大胆而奇特,有的用三角形做太阳脸,光芒是用波浪线围成,孩子说是太阳妈妈的卷发,有的是画方形的太阳脸,周围是锯齿线围成,还戴了副眼镜,说是太阳爸爸在生气,头发都竖起来了,因为宝宝不肯吃饭……,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的讲述让我们感叹孩子的丰富想象,这时家长来了,孩子们兴奋地跑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得到赞许,然后我分明听到有个别家长在说:“你画得什么啊,太阳是圆的,乱七八糟……”我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耐心得听听孩子的内心独白和想法呢?就这样指责,多伤孩子的心啊!
“自由涂抹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家长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创造力的萌芽就在自由涂鸦中显现。”这是我们对家长的提醒,“遥看春色近却无的一抹嫩绿”得用心体会!
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萌发幼儿和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在和幼儿一起参与美术活动中,我们非常赞同一位日本专家的说法: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张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从目前我们小班幼儿的作画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已喜欢上了画画,每次一听到画画都兴奋得叫了起来。也就是说,孩子的作画兴趣已经激发出来了。但是,画画的随意性很大。1、如构图方面:不注意构图,随意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即使画前一而再、再而三地交代、提醒,可还是不理想。2、在造型上:简略不完整。如他们画人是一张脸,五官中略掉了鼻子;画树时,不画叶子等等。3、涂色上,有的根本不图,有的只图一小块,有的随便用色。针对这中情况,我们集中美术组的老师,共同讨论探索,该如何转变这种局面呢?后来我们也翻阅大量有关美术方面的资料,发现以上那些情况,就是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以后随着幼儿从事美术活动越来越多,加上适当的引导,造型技能也会不断地增强。
因此,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地引导幼儿感知、欣赏、激发幼儿美感和创造兴趣,他们的绘画水平会有质的变化。假如一味的急于求成,埋怨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他们的作画兴趣,扼杀他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园新生体验课活动方案(范例)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也许以下内容“幼儿园新生体验课活动方案(范例)”合你胃口!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幼儿园新生体验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我的童年乐园
活动背景:幼儿园新生体验课是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的环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而设计的。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开展互动交流,旨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适应和融入新环境。
二、活动内容:
1. 欢迎仪式
- 活动开始前,安排一场欢迎仪式,由校长或老师代表向新生们送上热烈的欢迎辞,向他们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则,以及给予鼓励和祝福。
2. 导览参观
- 老师带领新生们参观幼儿园的各个区域,包括教室、操场、图书馆等,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和资源;同时,为了让新生们更加深入了解校园,可以安排校园导游小组,由一些老生担任导游,向新生们介绍幼儿园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
3. 同学互动游戏
-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新生们在游戏中结识新朋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游戏可以包括传球游戏、盲人接棒等,通过互动游戏,帮助新生们建立起更多的友谊。
4. 亲子互动活动
- 邀请新生的家长参与,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手工制作、亲子烹饪等,让新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5. 主题讲座
- 邀请专业的教育专家或心理学家,开展一些针对新生家长的主题讲座,内容包括如何引导孩子适应新环境、培养孩子独立性等,通过这些讲座,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6. 艺术创作
- 组织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新生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7. 小品表演
- 鼓励新生们组织小品表演,可以以诗歌、故事等形式呈现。通过表演,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与自信。
三、活动评估和总结:
1. 活动评估
- 对每一个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估,了解新生们的参与度和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2. 活动总结
- 举行一次体验课活动总结会,邀请老师、家长和新生代表共同参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体验课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通过以上多样化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新生体验课可以辅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活动中的互动游戏、亲子活动和艺术创作等,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此外,通过评估和总结,还能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内容,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在欢快和温暖的氛围中度过愉快的体验课。
案例:预设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实录:
这阶段我班正在开展《有用的植物》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孩子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许多树的名称和它们的一些显著特征。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决定预设一个集体活动:树朋友的身份证。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对所谓的“身份证”已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孩子们说:“最近,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树,跟他们交上了朋友。可是,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不认识这些树,那该怎么办呢?”我的话音刚落,锐锐马上说:“我去告诉他们。”君君接着说:“我有个好办法,给树也做张身份证。”很多孩子纷纷附和着说:“对,对,我们来给树也做张身份证。”看到孩子们情绪渐渐高涨起来,我就顺势提出了今天活动的主题。
于是,接下来孩子们便开始忙开了。有的在纸上粘上一根根的大头针,这代表了松树;有的把手按在纸上画下自己的手印,涂上了红色,这是枫树的象征;有的用绿色的纸剪成椭圆形,说“这是广玉兰的树叶”;还有的索性拿来了西瓜子的壳贴在了纸上,还真象是一棵黄杨树------
思考:
这一次预设的集体活动是建立在孩子们对树已有一定经验积累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把已有的零星的、散乱的经验进行梳理、概括、提升。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积极与投入的。
正如黄群老师的《对主题式综合课程的思考》中所说的:对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慎之又慎,更偏结果性,能够更适合交流、讨论、分享,需要老师梳理、提升的,才更适合集体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