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美丽的菊花》我的改良设计1
发布时间:2021-05-17 幼儿园我设计的发型说课稿 幼儿园美丽的树林说课稿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设计意图:
在“花市”游戏中,孩子们根据游戏的需要,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玫瑰花、百合花、向日葵,还有郁金香,等等。这天,飞飞拿来了一朵塑料菊花。“咦,现在怎么会有菊花?”“哎呀,这是假的!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它很像变小了的向日葵。”“春天就没有菊花了吗?”孩子们的疑问让我意识到他们对菊花产生了兴趣,可当时并非菊花盛开的季节,组织以菊花为内容的活动合适吗?几经考虑,我还是决定尝试。
对大班幼儿来说,探究菊花本身(形状、颜色、种类、用途等)已经不是他们兴趣的全部,他们会更多地关注菊花的寓意以及菊花与生活的关系。于是,我将一些对菊花本身的探究放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试图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并呈现出来,同时有助于我充分观察幼儿,并适时抓住幼儿的需要进行经验的提升。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对菊花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有的已经就菊花在生活中的用途作了一番调查,但是他们对菊花的寓意不甚了解。菊花是“花中君子”,它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代表着“高风亮节”,因此我想尝试利用它的寓意来揭示“向着每个人微笑”“发现自己与朋友的不同,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等人性美。于是,我设计了一次集体活动,试图在情感上提升幼儿的经验。
整个活动注意给每个幼儿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在活动开始部分,利用说唱的形式引入幼儿的经验,让他们在集体中分享自己在区域中发现的内容,使幼儿对菊花的形状、种类、用途等有较完整的认识,使个体的经验转为集体的经验。第二部分,引入插花游戏。首先,我提出插花要求:团队合作,共同商议。其次,提供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集体插花,并表现花朵的高低排列等,既展现他们的审美能力,又注意提升他们的语言及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部分,依据幼儿在第二部分的思考,我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名画体会“向着每个人微笑”的含义,并尝试在修正自己的作品和从不同角度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名画的含义。
最后环节也可看作是延伸部分,因为幼儿的经验需要不断积累,仅靠一次活动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当然还要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这一环节中,我继续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绘大画活动,让幼儿尝试团队合作,在互动中看到每个同伴的长处。
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形式的交流分享活动,从中了解菊花的一般特征和功用。
2.感受并大胆表达“花儿总是向着大家笑,才会拥有这么多朋友”。(节日祝福网 www.zR120.COm)
准备:
1.事先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菊花的种类、颜色、形状、功能等信息,并将收集的内容组成“菊花是我们的好朋友”的创意画,呈现在活动区中。
2.幼儿在活动区中制作的各种各样的菊花,由可乐瓶做成的花瓶四只。
3.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说唱用的背景音乐。
4.各色广告颜料,画笔,调色盘,菊花若干盆,放大镜。
过程:
一、说唱:菊花和谁是朋友
根据音乐节奏用课件的形式随机呈现幼儿关于“菊花是我们的好朋友”的创意画,让他们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创意画的内容。(例如:菊花和水是朋友,喝足水呀长得壮,许多花瓣手拉手,就像
许多好朋友。)
二、插花游戏:菊花找朋友
1.分组插花。幼儿四人一组,边插花边商议怎样插才能使整瓶花看起来更加美观。
2.交流分享。幼儿交流自己组的想法和插花经验,并给自己组的插花取名。
3.欣赏名画。呈现名画《向日葵》,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自己插的花也能向着大家笑。(幼儿调整自己的插花作品。)
4.教师小结。花儿总是向着大家笑,它才会拥有这么多的朋友。你们想拥有更多的朋友吗?那就像花儿一样微笑吧。
三、绘画:美丽的菊花
1.将凡·高的《向日葵》布置在活动区,并放入新的名画《纪欧芙的花》,同时附上文字:“当你仔细地看每一朵花时,你会发现很多很多”。另外,提供各种作画工具、放大镜、若干盆菊花,以便幼儿仔细观察,也为绘画表现提供丰富的素材。
2.引导幼儿以小组形式合作绘画,可采用重叠法绘制菊花的花瓣。
3.提升经验:你能像观察花朵一样地观察每个人身上的美吗?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乌龟爬爬》我的改良设计1
设计意图:
该活动为第二课时,属于巩固和运用阶段。在此之前,我组织过体育活动“小乌龟学本领”和户外体育游戏“小乌龟找朋友”,让幼儿练习在垫子上手膝着地爬。在户外游戏时,我发现幼儿已经基本掌握这一动作要领。为了激发幼儿爬的兴趣,这次我创设了三个难度层次不同的情景:第一层次为自由分散地在地毯上手膝着地爬;第二层次为快速灵活地爬过弯曲的小路和练习爬过“小山坡”;第三层次为背着“小房子”爬回家。幼儿既要在爬行带中进行较长距离的运动,又要结合器械调整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难度不大的鱼贯爬行练习,使幼儿平稳地过渡到放松环节。
目标:
1.能正确、协调地手膝着地爬行,有一定的速度,能较好地控制方向。
2.在难度不同的情景中提高对爬行运动的兴趣,体验挑战成功后的喜悦。
准备:
泡沫地垫,地毯,自制纸箱爬行带每人一个。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乌龟”跟随“妈妈”做模仿动作热身,重点活动上肢关节和膝关节。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爬行。
师:小乌龟是怎么爬的?你们来试一试。
(幼儿自由地在地毯上爬行,教师观察幼儿的爬行动作并给予指导。)
2.手膝着地爬小路。
师:我们一起到奶奶家去,到奶奶家要爬过一条弯弯的小路,小乌龟们可要爬得好、爬得快一点。
(幼儿手膝着地爬过小路,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正确、协调地向前爬,并保持和前面同伴的距离。)
3.手膝着地爬山坡。
师:看,前面有座小山坡,你们能爬过去吗?勇敢的小乌龟快去试一试吧。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下坡的时候双手用力支撑,观察幼儿的动作并给予适当帮助。)
4.鱼贯爬过“山坡”和“小路”。
5.练习在爬行带里手膝着地爬。
师:奶奶为每个乌龟宝宝准备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纸制爬行带),这次你们先爬到奶奶家,再背上漂亮的房子爬回来。
(幼儿鱼贯爬行,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爬行带里调整爬行方向。)
6.幼儿再次鱼贯爬过“小路”和“山坡”,回家休息。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调整和同伴的距离。)
三、结束部分
“小乌龟”模仿妈妈做放松运动。
案例:《乌龟爬爬》我的改良设计2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尝试将运动领域内容与其他领域内容有机整合,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
目标:
1.能大胆想象、探索各种爬的方法,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2.学习听指令手膝着地爬,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初步学习合作,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准备:
1、师幼每人一个贴有乌龟图案的松紧头饰。
2、红、绿两色大小不一的沙包若干;红、绿两色粮仓标志。
3、体操垫子四块。
4、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扮乌龟妈妈,幼儿扮小乌龟。)
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到池塘边做做操,运动运动吧。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活动四肢。)
二、探索各种爬的方法
1.自由探索
师:乌龟宝宝最喜欢爬,让我们在池塘边自由自在地爬一爬,看谁爬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爬行,教师观察,提醒幼儿不要碰撞,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爬法。)
2.展示交流
请3~5个幼儿示范不同的爬法。
3.分享成果
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爬法练习爬行。
三、游戏:找妈妈
1.动作练习
师:宝宝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爬的方法。现在请宝宝跟着妈妈爬一爬。
(师带领幼儿手膝着地爬,一会儿向前爬,一会儿向后爬。)
2.游戏:找妈妈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捉迷藏游戏,请宝宝们拉下头饰蒙上双眼,仔细听妈妈的声音去找妈妈。
(幼儿拉下头饰蒙住双眼,倾听妈妈的呼唤声,手膝着地爬着去找妈妈。)
四、游戏:丰收了
师:宝宝们是妈妈的小帮手,下面请你们帮妈妈将粮袋运回家,好吗?
情景一:前面有一座小桥,怎么办?
(师幼一个接着一个手膝着地爬过小桥。)
情景二:谷场上有许多小粮袋,请将红色小粮袋运回红粮仓,将绿色小粮袋运回绿粮仓。
(幼儿按游戏要求将红、绿两色小粮袋运回相应的粮仓。师幼共同检查游戏结果。)
情景三:谷场上有许多大粮袋,宝宝自己放不到背上去,怎么办?
(引导幼儿尝试两人合作将粮袋放在背上运送。)
师:怎样爬才能让粮袋不容易掉下来?(启发幼儿爬的时候背部要保持平稳。)
五、放松运动
幼儿边听音乐边躺在垫子上放松腿、手臂。活动结束后与教师一起收拾活动材料。
案例:《美丽的菊花》的两点不足
一、单向、线性的活动方式
在原方案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该活动到底要培养幼儿哪些科学探索方面的素养?我觉得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不断体验探索的成功和乐趣。
二、缺乏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在原方案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而没有整理和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其实,教师可在幼儿交流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幼儿的发现、意见及观点,帮助幼儿整理在探究中获得的经验,适时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引导他们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