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扬与批评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

表扬与批评

案例背景:

每个新教师有着不同的个性品质,因而显露出来的是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泼张扬,有的内敛谨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学习特点和处事风格也各不相同。我的徒弟范老师是个比较内敛谨慎的新教师,虚心好学却又小心谨慎。针对她的性格特征,我在带教过程中,总是表扬在前,要求在后,不断以肯定激励着她。

观察记录:

一天范老师在组织语常活动“美味的牛奶”时,许多幼儿都在与同伴交流,没有倾听老师的讲解。老师提问,许多幼儿没有举手,然后大家你争我抢地说,老师没有提醒幼儿养成发言举手的习惯,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自己的嗓音。还有个别幼儿离开自己的座位与同伴交流,老师只是摸摸他的头提醒他坐好,而这位幼儿却再次离开自己的位子与同伴交流,老师还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

针对范老师今天的活动,我与她进行了交流,我知道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牢记自己的活动方案,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比较困难。于是交流中我首先肯定了她活动的设计比较精彩,其次还表扬她活动过程中对教案比较熟练。然后提醒她反思自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她也感觉到活动中,幼儿的常规有许多问题,但有了我前面的肯定,范老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信心,因此交流中她能够冷静地与我一起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案例分析:

首先,幼儿学习常规的养成需要老师设计精彩的活动。新老师设计活动总是比较单调,花头不多,这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不高。于是活动中总会有一些幼儿因为对活动失去兴趣而分散注意力,这样幼儿常规就会越来越松散。因此新老师设计活动时要了解自己班级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常规就会自然而然养成。

其次,幼儿学习常规的养成需要老师明确活动要求。每个环节教师有明确的要求,幼儿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新老师心理紧张,要记住活动流程还要兼顾幼儿的常规,他们总是没法兼顾。同时新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手势、眼神等非语言的东西来提醒幼儿,因此活动中常规总是比较乱。要知道一味地靠自己的声音来掩盖幼儿的声音是不行的,这样只会让幼儿更吵闹,常规更不好。

再次,幼儿学习常规的养成需要老师关注自己的站位。老师的站位影响不同方位幼儿的视线,如果挡住幼儿的视线,幼儿看不见就喜欢凑来凑去,或与同伴交流。还要注意用自己的眼神与幼儿交流、对话,给幼儿一些暗示,这样才能让幼儿紧随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

对策分析:

在分析了新教师在日常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后,我在表扬肯定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指引策略:YJs21.CoM

首先,展示优质活动,给新教师良好的示范。当我明白徒弟存在的问题后,在徒弟来园观摩时,我针对徒弟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常规把握不定的问题来设计活动,然后在活动中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策略来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让徒弟有比较成功的经验进行借鉴。

其次,放大徒弟管理幼儿学习常规的手段。每次指导徒弟活动时,她有好的幼儿学习常规管理方法,我都会及时表演与鼓励,让她尝到成功的甜头。同时提醒她在今后的活动中多采用这些比较好的管理方法,这样不断的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的问题会引刃而解。

最后,师徒共同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名师在活动组织中能够灵活与幼儿互动,灵活驾驭幼儿,其中有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我引领徒弟多观看名师的活动,翻版名师的活动,让徒弟在模仿中进步。相信徒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案例与分析小花园


学习活动“美丽的小花园”中,几个宝宝兴致勃勃地用彩泥做着自己喜欢的小花等。倪倪是班里最小年龄的宝宝,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她做的小花和别的宝宝做的都不一样,她惟独选择了白色,做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上,正当她贴完的时候,边上的几个宝宝(龙龙、玲珑等)不约而同地说起来:“她贴的小花不漂亮,我们的小花漂亮”。当时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我想假如当时我用哄的办法,或用批评的办法,让倪倪接受同伴的好意,可能就抹杀了她的兴趣。我见倪倪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又选择了吸管插起做的小花来。

分析:

首先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在尊重她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她发展。倪倪虽然能力差,但她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可同伴却说她不好,给她的情绪一定带来了影响。老师要理解她追求成功的心理,应该给予肯定,保护她的自尊心,并且对她可以不必和其她宝宝有一样的要求,顺应她的发展。把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上,可以告诉宝宝,花园里的小花是五颜六色的,有的是红颜色的,有的是白颜色的,所以倪倪贴的小花也是漂亮的。其次,应稳定倪倪的情绪,然后可在集体活动中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这件事,说说“这是我自己贴的小花我很喜欢,可其他宝宝却笑我,说我贴的小花不漂亮,我一点也不开心该怎么办呀?”通过幼儿间的谈话我得知小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只有给予耐心的等待和关注,才能顺应他们的发展。我赞同了宝宝们的独到见解,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我认为: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才能实现。倪倪不接受同伴的好意,是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还没意识到贴得不妥,因而对同伴的议论情绪很反感。如果要她被动地纠正,她的抵触情绪会更强。所以,我想试一试这样的方法:带领大家欣赏倪倪做的小花和同伴们做的小花,老师用夸张的口吻说:“倪倪,听说你的小花很漂亮,让我们来找找它在那里?怎么找不到?”然后再一起欣赏其它幼儿装饰的小花,让倪倪在欣赏多种作品中自己去比较、发现、思考怎样更美。我想:采用幽默的方法,孩子更容易理解色差对比、同种色,满足幼儿的自主愿望。对不同的儿童,知识性的教育目标不必刻意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而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个性品质,却需要老师实实在在将它渗透在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中。

幼儿园案例分析:对幼儿成就感的分析


建构区的一角,我们提供了八根长条形的积木,一个标记用的夹子和一块宝丽板,鼓励孩子们比赛搭高楼,看谁的楼房搭得更高,规则是楼房不会倒,并且积木都用完。由于孩子们刚开始进行大型积木的建构,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或者堆砌,镂空竖向垒高的情况很少,我们因此而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一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垒高的技能。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开放性思维。孩子每成功一次,就可以把标有大拇指的夹子夹到同等高度,下一次操作,再看看是否能超过这个标记。

活动实录

小蒯第一次玩这个“叠叠高”游戏,游戏一开始,他就把积木一根一根垒起来。十公分左右的积木一根接一根竖着垒起来,重心很高,积木一次又一次地倒塌下来。小蒯很有耐心地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了大约六七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改变了方法,把最底下的三根积木横过来放,然后再垒高。这样,积木的重心降低了,小蒯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当时想,他会不会由此受到启发,想到更多的方法呢?但是很可惜.随后,小蒯就放弃了这个游戏,去玩多米诺骨牌了。

小俞过来了,他也把积木一根一根竖起来首尾相叠,显然,小俞要有经验得多,当积木达到一定高度,他发现积木不太稳,就把其中一根积木横了过来,再继续往上垒,很可惜,这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紧接着,小俞换了一个方法.先用四根积木在底部搭出一个组合,再把剩下的积木一根根垒起来,这一次,他很容易就成功了。第三次,小俞又在底部减少了一根积木,用来增加“楼房”的高度。刚开始,“楼房”倒了,小俞略微进行了调整,把最下面一根积木移到上面保持平衡,果然,“楼房”稳稳地“站”在了地垫上。紧接着,小俞又减少了一根底部的积木以增加“楼房”的高度。这一次,楼房更高了,搭的时候更不容易,“楼房”一次又一次地倒下来。小俞不断地尝试着“一根横、七根竖”的方法,努力让“楼房”不倒下来。

游戏分析

小蒯一开始使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把积木竖向连接进行垒高。在他的思维里面,这种长条积木这样搭是最高的,想法很准确,操作却有很大难度。小蒯平时比较好动,能专注一件事情并坚持这么长时间,很不容易。他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他行为模式的一种变化,也看到了他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突破,显然,这种突破比游戏的成功与否更有价值。在终于获得了首次的成功之后,他变换了游戏。对他来说,成功就像一颗非常诱人的糖果.当还差一点点就能够着的时候,是他欲望最强烈也是最积极主动的时候。但是,当通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到之后,他却会停留在自己的成功点上。而不愿意去破坏这一份满足感。由此可以想到,一个游戏的难易程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游戏难易要适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与小蒯相比,小俞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反映出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品质。他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构的全过程中,小俞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他对失败的处理方式更积极而有效。什么方法容易得到成功,他会再试一次.什么方法比较难,他会马上进行更换,或者留到最后。小俞在建构过程中有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来自于他以往的建构经验,这正是小蒯所欠缺的。其次,小俞的思维灵活清晰并有策略。整个探索过程,小俞不断变换建构的方法让“楼房”的高度达到更高层次,并且每一次都是依循一定的轨迹采用逐步递减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建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的计划性。如何让“楼房”达到更高的高度,在他的头脑里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和思路。与小蒯相比,小俞坚持的时间更长,不断获得的成功激励着他的探索行为,让他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技能上的学习、思维上的锻炼,更是良好学习品质的促成:主动、积极、坚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创造新的行动,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现在与将来的学习。

回应策略

观察到两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不给小蒯提供一定的支持,他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玩这个游戏;如果让小俞在集体面前来介绍他的游戏方法,那么其他的孩子将失去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想,给小蒯的支持只能是个体的,单独进行的。趁着游戏还没结束,我煽动小蒯去和小俞一起玩。

一开始,小蒯只是看着小俞玩,并不参与,看他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尝试把“楼房”垒得更高。终于,小蒯忍不住了,凑上去帮小俞一起搭。小俞也很乐意让小蒯帮忙,两个人你搭一根我搭一根,在几次失败以后,终于成功地搭出了“一根横七根竖”的“最高楼房”。我发现,当小蒯把最后一根积木放上去的时候,他非常谨慎,他知道,这最后一根积木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他成功地把积木放了上去!我希望这一次合作,能够帮助他重新建立起玩这个游戏的信心,也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灵感。

对于像小俞这样的孩子,这个游戏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可玩的空间了。我可以为他们投入第二层次的材料,选择一些大小长短不一又足够高的积木,让孩子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前提下比赛谁能搭得更高。在这个基础上,或许还可以投入弧形积木,让孩子挑战更高的高度,挑战积木的组合,挑战弧形积木的平衡……

幼儿园案例分析:拼图


拼图

观察实录:

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泽泽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泽泽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小羽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羽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观察分析:

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教育策略与效果:

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相关推荐

  • 幼儿园案例分析:批评也要讲艺术 批评也要讲艺术 一、案例背景 批评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有人说:“批评往往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表扬是孩子发展的动力,要多给孩子一些表扬”。但我认为: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都...
    2021-05-14 阅读全文
  • 表扬与批评孩子的技巧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同时,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会批评孩子,甚至进行责罚。可是,并不是所有表扬都可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也不是所有的批评都能制止不良行为。如何正确地表...
    2021-12-06 阅读全文
  • 案例:案例与分析小花园 学习活动“美丽的小花园”中,几个宝宝兴致勃勃地用彩泥做着自己喜欢的小花等。倪倪是班里最小年龄的宝宝,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她做的小花和别的宝宝做的都不一样,她惟独选择了白色,做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
    2021-06-02 阅读全文
  • 幼儿案例分析:涵涵与同伴表演故事 案例描述: 一次区域活动,涵涵跟几个小同伴商量表演“白雪公主”的故事。涵涵扮成漂亮善良的白雪公主,口中不断地说这故事中的对白。这时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大胆地编出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开始时她们还觉得有些...
    2021-06-18 阅读全文
  • 幼教案例分析:旁敲侧击胜于直接批评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难免会犯些自以为不是错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谁都是要犯的,有的孩子犯大错,有的孩子犯小错;有的孩子常犯错,有的孩子偶尔犯错,但不可能不犯错。英国谚语也告诉...
    2021-03-10 阅读全文

批评也要讲艺术 一、案例背景 批评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有人说:“批评往往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表扬是孩子发展的动力,要多给孩子一些表扬”。但我认为: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都...

2021-05-14 阅读全文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同时,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会批评孩子,甚至进行责罚。可是,并不是所有表扬都可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也不是所有的批评都能制止不良行为。如何正确地表...

2021-12-06 阅读全文

学习活动“美丽的小花园”中,几个宝宝兴致勃勃地用彩泥做着自己喜欢的小花等。倪倪是班里最小年龄的宝宝,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她做的小花和别的宝宝做的都不一样,她惟独选择了白色,做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贴到了木栅栏...

2021-06-02 阅读全文

案例描述: 一次区域活动,涵涵跟几个小同伴商量表演“白雪公主”的故事。涵涵扮成漂亮善良的白雪公主,口中不断地说这故事中的对白。这时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大胆地编出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开始时她们还觉得有些...

2021-06-18 阅读全文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难免会犯些自以为不是错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谁都是要犯的,有的孩子犯大错,有的孩子犯小错;有的孩子常犯错,有的孩子偶尔犯错,但不可能不犯错。英国谚语也告诉...

2021-03-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