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最好的回答
发布时间:2021-05-1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可以不上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当孩子不情愿的来到幼儿园,在离别时问你“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作为妈妈的你,是怎么回答的?
要想给孩子满意的答案,做家长的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上幼儿园的意义。如果家长都对去幼儿园保持无所谓的态度,孩子又怎么会适应并喜欢上集体生活呢?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1、幼儿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社会之前的实习期,宝宝们作为“实习生”在幼儿园里会接触到跟家中完全不一样的环境。
在这里,宝宝将学习到许多“社会化”的规则:要遵守时间、要排队、要学会尊重和分享...这些规则将会让宝宝受益终生。
2、幼儿园教孩子学会自理
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宝宝不再会像在家中那样受到“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关怀。
但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宝宝们会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逐渐学会独立吃饭、穿衣、学着去照顾自己,保护自己,获得更好的成长。
3、幼儿园帮孩子学会社交
现在的许多宝宝大都是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长辈们也都习惯性的让着宝宝,很容易让宝宝养成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而宝宝会在幼儿园中结交许许多多的同龄小伙伴,在不断的磨合中去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去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这也是他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哦!
4、幼儿园教给孩子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宝宝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需要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老师们会耐心的指引宝宝,不仅学习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常识和技能,还会鼓励宝宝发现和探索,让宝宝学会独立和主动学习。
5、幼儿园让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宝宝们会经历挫折,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幼儿园里有竞争也有失败,宝宝们会在经历的过程中学会正视这些困难,始终保持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这样说,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能教给宝宝的东西太多了,可能许许多多的大道理宝宝都无法去理解,因此,当宝宝问:妈妈,为什么我要上幼儿园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他(她):
1、因为你长大了
每个人长大了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就像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去上班,每天按时上幼儿园就是宝宝需要承担的责任哦!
2、因为你很勇敢
你已经是个勇敢的孩子了,妈妈相信你就算独自待在幼儿园也不会害怕,能听老师的话、按时吃饭,和小朋友们好好相处。
3、因为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老师会讲有趣的故事,会带小朋友们一起愉快的做游戏...宝贝,如果你不上幼儿园,就没办法和幼儿园的小伙伴一起玩了哦!
4、因为老师能告诉你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事情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星星为什么眨眼睛?这些你好奇的问题妈妈可能都没办法解释给你听。
但老师不一样,她们会用你听得懂的方式,耐心的讲给你听,让你能学到更多、感受到更多,你会学到更多新奇的事情,所以,你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里有欢声笑语,也有眼泪和挫折,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幼儿园会不断的进步,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正是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已经进去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发现谢东烨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还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面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妈妈在布匹市场做生意每天工作到很晚,总是让他一个人玩也没人管,妈妈忙妈妈的,他和市场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别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兴趣了,马上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于是后来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孩子课堂上的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通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接受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最好的老师
教育随笔:最好的老师
每日的混合班体育游戏又开始了,我不时地行走在小朋友中间,观察他们的游戏情况。走到施伊诺身旁时,她乖巧地对我说:“好教师。”旁边的练佳琪和耿南鑫也跟风似的喊:“好老师!”“好老师”这称呼我是后来才明白的。当时我以为他们喊我何老师,而确定他们不会喊错我的,所以露出不解的表情。他们看我这样的表情,笑着又喊我:“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受宠若惊地弯下腰对着他们说:“你们也是我最好的孩子呀。”他们这才释怀地埋头玩起喜欢的沙来。
虽说每天孩子们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但今天他们给予我的可是狂喜。也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好的回报,但也让我处于深深的内疚之中。我自己也没想到,我还能被冠上“最好的老师”这顶至高无上的帽子,我是内疚加惶恐啊。
自省一下最近的表现,终于得出孩子为什么会为自己戴上“最好的老师”的称谓了。这要从带孙子多多去乐余易达教育上陶艺课说起。自从带多多参加陶艺课后,感觉自己改变好多。给多多上陶艺的樱桃老师是个能一下子让人亲近的人,她的声音很轻柔,态度也非常和蔼。她总是弯着腰,放低身子去辅导每个孩子。如有个别特调皮的孩子,她也是轻声提醒,从没看到她大声呵斥孩子。这也许是多多第一次去上课就喜欢樱桃老师原因吧。每次一个半小时的陶艺课总让人流连忘返尽情回忆。在多多参加者的陶艺课中,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很是吸引多多,但同时也吸引了我。也让我不停地思考着我也要把这种气氛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来,带到我们的孩子中来。
所以,身受教育的我现在总提醒自己要以微笑来与孩子对话,以宽容来对待孩子偶而的犯错。就是在活动时,也与孩子们在笑声中进行。曾看到这样一段话:老天为什么不能眷顾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小孩子呢?给他一点点教训就好了!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候啊!当他对错误真的有了认知的时候,发发慈悲把!小孩子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对么?那句很触动我。现在每当有孩子犯错,我会想着在能让孩子接受的方法进行处理。一次万存瑞小朋友画画时,不但把画纸涂的面目全非,还把纸弄烂。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的画纸还好看吗?”他没有认可我的说词,我拿过别的孩子画纸,问他:“他的画好看吗?”他说:“好看。”我告诉他:“你的画纸也可以这么好看呀。”他这才有所认同,我让他再在白纸上画画。他聪明地画了好多圈圈。我说这画好看多了,又拿出画纸让他再画,这下他画了个格子。我告诉他这次画的很好看。还拿给岑老师和蒋老师看,这样能更好地加深对画画要好看的道理。我想下次画画他会认真些了。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句话: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应该陪伴的是孩子的情绪,管理的是孩子的行为。是的,我们原来日常把这些做反了,我们习惯管理孩子的情绪,顺应孩子的行为。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发泄,让孩子不良的行为加以控制。那句说的非常好:情绪得到发泄,良知就会升起。当孩子得不东西,或不愿意去做某事时,就会哭泣就会发怒。一次孙子在画画时又天马行空了,画些不合老师要求的画。课后让他重画,说什么也不愿意,各种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当他感觉我的坚持,选择了逃走和哭泣。但我没有去追,只是在他后面慢慢地走着。在他没有防备时将他抱住,笑着轻声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和大树吧,看看他们长的是什么样子呀,树杆是什么样的呢?树冠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的唠叨声中,多多的情绪缓和下来,和我一起观察校园里的树。再回到教室,在我的帮助下很顺利地完成了那幅画,岑老师立即奖励他一颗红苹果。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传递一份温暖;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撒下一片光辉;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装点一片大地……如今我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当然要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也是今天孩子们口中最好的老师。做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教师。但是,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也不难,重在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却脚下最普通的路。终身学习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知识及拓宽的知识面,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所以,做为老师,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
教育随笔:只会摇头点头来回答老师
豪豪是个插班生,刚入学时性格内向,不会主动与小朋友交流,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在幼儿园不愿意开口说话,只会摇头点头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简单的回答,声音也非常轻。在家中也只和家长交流比较多,遇到邻居熟人话也不多,问他就只点点头摇摇头,不愿意说话表达,平时言语表达的机会比较少。
根据豪豪的情况我展开了多方面的干预指导,每次和孩子交流时都要求他用语言来回答,从简单词句开始,让孩子慢慢习惯用语言更多地代替肢体语言;孩子没有朋友,就建议其他孩子主动邀请他一起玩,也鼓励、引导他参与到同伴的活动中,把孩子引向更多更广的交流中;上课多请他来回答问题,从模仿同伴的话语开始,让孩子多一些表达的机会;及时和孩子家长沟通,请他们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正确引导。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了豪豪的进步。他开始融入到同伴的活动中,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交友范围并不广,但他还是能较主动积极地和熟识的同伴交流。学习、游戏中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尽管声音轻轻的,但是他勇敢地回答问题、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他也慢慢试着主动向老师请教,有些羞涩,但是他正在不断进步,每踏出一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我们(包括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真心、耐心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教育随笔: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主题活动《小手和小脚》即将尾声了。今天课间,趁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我随手弹了一首韵律活动《猴子爬树》的曲子,没想到有些孩子竟然停下了玩耍,靠到了琴边,跟着我的音乐节奏手脚开始点跳起来。看到这一现象,使我突然想到:这首曲子不正好与我们现在的主题相关吗!于是,我就开始了这一节课的构思。
活动开始了,我先是准备了一个“小猴”头饰。然后是自编的一段带有游戏规则与要求的一段故事:“今天,小猴想带小朋友去果园里摘果子吃,果子就长在高高的果树上。大家要跟上小猴的节奏,稳稳地爬到果树上去,然后欢快地摘下果子。摘完果子就安全地从果树上滑落下来。注意不能被看管果园的老爷爷听到吵闹声,不然你摘的果子就会被老爷爷搬回家了。”故事中,孩子们听得很入神很仔细。
音乐响起,在“小猴”的带领下,孩子们一个个节奏感掌握得很稳,快慢节奏的变换很迅速,摘果子的过程中,有孩子知道去变换不同的方向,有孩子还尝试着跳起来摘、双手去摘、左右手交换着去摘。在滑落下来的短暂音乐中,动作干净利索。整个过程,孩子们都能做到了欢快与安静。
这节活动,准备部分很简单,活动环节也简单。可是,孩子们的参与度却不同于以往。孩子们的投入程度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竟然能按照故事里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课后,我还在回味着这节活动给我和孩子们带来的轻松与愉悦。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正好适合小班,能被小班孩子所接受的原因吧,从而使活动进行的效果这么完美!
幼儿教育随笔:不一样的答案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乐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乐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听呢?”乐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吗?”我一时无言以对。许久,我才说:“乐乐,你真的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乐乐摇了摇头。
原来乐乐的另类回答只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夸奖,并非是他的真正想法。平时,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想出不一样的答案,对有不一样答案的孩子大加赞扬,如“某某的玩法与别人的不一样,真能干”“某某的玩法真好”,等等,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其实对孩子来说,要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每个孩子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不一样答案”的意义,并提供一定的线索,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创造,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发展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今天我在户外运动器具区观察孩子们活动,发现明明玩了多种玩具,唯独不去玩攀岩。他玩完滑梯经过攀岩时,站在下面朝上望了望,用手拉了拉岩角,用脚踩了踩,转身又去玩别的玩具了。
看来,他不是对攀岩没兴趣,而是不敢尝试。他担心什么呢?我来到明明身边故意问他:“都玩过了?”他点点头,说:“是的。”我又问他:“攀岩呢?”明明看着我,过了一会儿说道:“我不会爬!”我微笑着说:“没试过当然不会,你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爬的,然后照样子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他摇摇头说出了实话:“我不敢爬,我害怕。”“那我帮你!”我请大淳作示范,同时给明明讲解动作要领。只见明明照着同伴的样子双手攀住岩角,双脚同时踩了上去。我高兴地鼓励道:“好!成功了!”话音刚落,明明便大叫:“啊!我不行了,陈老师——”话没说完滑了下来。没等我开口,明明便难过地说道:“我不爬了!摔下来别人要笑话我的!”原来除了胆小,他更怕丢面子。于是,我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爬上去了吗?再试一次,屁股不要翘起来,手脚用力。你放心,我不会让你摔下来的。我会托住你的。”听了我的话,明明开始作第二次尝试。我用手托住他,让他把重心向上移,在我的帮助下明明又向上攀了一个岩角。眼看他一步步接近终点,我赶紧请大淳上去接应。一看上下都有人帮助,明明的胆子大了一些,继续用力往上爬。这时有不少小朋友过来鼓励明明:“加油,明明!”大淳也叫道:“你用力踩,我拉你,眼睛别看下面!”只见明明脚一踩,腿一跪.上去了。“耶!成功!”四周响起了欢呼声!
在指导孩子玩运动器械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揣摩孩子的心理,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如用充满期待的语言(你行的、我帮你、勇敢些等)让幼儿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并借助同伴的力量调动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去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享受运动的快乐。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教育随笔: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样
三八妇女节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了,可是想一想那天带给我的触动确是没法抹去的。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前,我们早已经想好让孩子干点什么,那就是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让孩子亲手制作三朵花送给自己的妈妈,并且给自己的妈妈说一句话。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跟孩子们一块制作了漂亮的纸花,孩子们知道这是送给自己妈妈的,都做的非常的认真仔细。纸花在孩子们的手里很快就完成了,再稍加包装,美丽的花朵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孩子们手拿自己的花,脑子也在飞速的旋转,想一想要跟妈妈说些什么。一些小朋友在嘴里嘟囔着,我便问他:“你要跟妈妈说什么呢?”“妈妈,你把我养这么大,你辛苦了。”他说,听完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别看他们小,可是他们都很懂事了。陆续的家长来接孩子们了,我便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来接我们了,我看看谁能大胆的跟妈妈或奶奶说一句话,妈妈没来接的可以回家再说。”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的,文文的奶奶总是第一个来接孩子,文文只是羞羞的把花递给了奶奶,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拉着奶奶走,我便说道:“文文,你要跟奶奶说句什么话呢?”他想了老半天,“奶奶,你辛苦了”最后小声的说了一句。文文奶奶可高兴了,不停地夸自己的孙子长大了,笑得更是合不拢嘴。轩轩的妈妈在门口等待着,轩轩也迫不及待的跑过来了,“妈妈,节日快乐,我爱你妈妈!”轩轩大声的说道,并把自己的花送给了妈妈,这个开朗活泼的姑娘真的是令人感到高兴。
孩子们都真切的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了自己感情,一句“我爱你”让妈妈已经是泪流满面,感叹孩子长大的同时,爸爸妈妈也老了。想到我自己,我长这么大了,“妈妈我爱你”这句话好像没怎么说过,我感到很惭愧。一次综艺节目,让主持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并说一句心里话,当时我看的也是泪流满面,长这么大了,我还不如自己身边的孩子做的好,我也想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可是话到嘴巴总是又咽回去了,不是说我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没有勇气去说,现在孩子们给我做了个好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教育随笔:回忆美好经历,大胆创作
本次的教学活动从谈话讲起,让幼儿通过聊天感受昨天我们园举办的“庆6.1亲子跑短程马拉松跑步”,此次活动热闹非凡,家长参与性很高,幼儿非常的开心,能够在这样的特殊节日中而且在户外这么美丽的地方举办活动,景美,心情更美。所以今天的活动我把这个节日的图片导在电视机上让他们重新回忆活动的过程,幼儿们非常的激动,个个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这个难忘的经历。通过这样的聊天,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我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绘画方式把那天的情节表现出来,大胆放手的去画吧。在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时显现的那么的激动,感觉又身临其境一般,我没有制止他这样的激动情绪,而是让大家认真的倾听。《指南》指出尊重和理解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等行为。确实如此,我们应该给幼儿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幼儿富有更多创造的机会。
教育随笔:送玩具回家
今天和往常一样,把孩子们都送走以后,我和苏老师边走边聊天,忽然听到有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样,原来是我们班里的正浩妈妈抱着正浩回来了,我心里犯嘀咕了,今天没有小朋友欺负他啊,他更不会去欺负别的小朋友,我和苏老师又没有批评他,那是怎么回事呢?我正想着,他妈妈说生气的说:“浩浩,你自己跟你杨老师说说我为什么抱着你回来。”可是他一个劲的哭,什么都不跟我说。他妈妈用手拧他的屁股,可他还是不说,他还真倔啊。他妈妈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一把雪花插片来:“你跟你杨老师说,这是什么?”倔强的他还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他妈妈跟我和苏老师说:“我抱着他刚出门口,他就给我掏出来看,我问他谁给他的,他说小朋友给的,我就问他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谁给他的,我一听就知道他在撒谎。”我把浩浩抱过来:“浩浩不是故意的对不对?浩浩只是想和他们做朋友,想带他们回家玩对不对?但是,晚上的时候浩浩是不是在自己的家里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就是幼儿园,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他们会想妈妈的。”这是他才慢慢的把头抬起来了,他悄悄地跟我说:“我不带他们回家了,我明天再来玩。”他妈妈这才不生气带着他回家了。
一个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就培养的,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好的性格,一个好的性格可以成就一个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