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把我的画也挂上去吧(大班)
发布时间:2021-04-16 我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 大班教案我的幼儿园一次美术课上,小朋友都在画画,有的小朋友认真、画得快,有的小朋友喜欢玩,自然画得就慢喽!老师把画得好的、涂色完整、画面干净的画贴到了黑板上,让小朋友看一看,做个参考,我的这个举动被文远看到了,他加快了速度,赶紧涂色,不一会儿,他把他的画拿给我看了一下,说“老师,把我的画也挂到黑板上吧!我画完了。”看到他的画,我真不想挂,颜色涂的很马虎,画面也不整洁。但他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为了不伤他的自尊,我决定挂上去。
我这一贴,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热潮,大家都笑了,纷纷说到:他的画有多不好,哪里画的不好,哪里涂的不好。文远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这个时候,我控制住了孩子们的声音,对他们说:这几幅画都有不足的地方,但也都有自己的创意,小朋友要观察一下哪幅画更漂亮,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有什么千万不能学的地方。孩子们又开始认真的绘画了,相信他们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对于文远,我单独跟他说:你画得有进步,哪里好,哪里有点不足,但要再认真一点,这样的画,下次贴到黑板上,小朋友会给你掌声。相信他可以做到吧!加油吧,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老师,我也想画水粉画
水粉画,我们在平时给孩子们活动时很少去碰到这种材料,因为觉得会把衣服弄脏,准备起来也比较繁琐。
这次的区域游戏中,我在美工区为孩子们准备了水粉颜料,让他们用水粉作画,谁知孩子们对于水粉作画非常感兴趣!
一早,孩子们在门口排队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有几个孩子都选择了美工区,等我进去看他们活动的时候,每个孩子手中都是拿着同样的水粉笔,我过去问:“你们怎么全部画水粉的?”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巫老师,我想画水粉画!”
“为什么?”
“因为水粉画画出来很漂亮,而且我们从来没有试过!”
简单的一个对话,我心里充满了内疚,是啊,从小班到大班,孩子们用过油画棒画画,用过水彩笔,画过线描画,画过刮蜡画,而从来没有用过水粉颜料作画,他们对这种工具也是非常的喜爱。
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嫌烦,不应该怕脏,而是让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满足,尽量多的为孩子准备各种材料、工具,这样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创作的空间,能够拥有更多的绘画技能!
老师,转我的吧
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玩翻滚、爬行的游戏有点不感兴趣了。看到孩子们失去了游戏的兴趣我马上改变策略把他们招呼到身边顺手从地上拿起用来当“大石头”的呼啦圈,让他们一人一个去发现呼啦圈可以怎样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拿着呼啦圈跑开了,他们有的用手推着呼啦圈向前滚,自己跟后面跑;有的用手腕在转;有的套膝盖处转,有的在拼图形跳格子……看他们玩的不亦乐乎我也忍不住从离身边最近的小朋友手里借了个呼啦圈放腰间转动了起来。这一转不要紧孩子们立刻跟着学上了,一个个也放腰间试图转起来,可呼啦圈不太听指挥老是往下掉,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为了防止呼啦圈从身上掉下来而做出的各种滑稽动作,我忍不住笑起来。
正在这时健健跑到我身边,“老师,你玩我的吧!”宝贝,我不玩了你们去练吧!”“老师,你玩吧!”看他一副坚持状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我接过他手中的呼啦圈转了起来。“好了,玩去吧!”从我手中接过呼啦圈的健健高高兴兴的跑开了。我看见他跑到不远处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老师也玩我的呼啦圈了!”很得意的样子,好像受到了表扬之后的小孔雀。
其实,孩子的小心思有时就是这么的简单,他只需要你转一下他的呼啦圈就能满足,他会因为你的一句不经意的夸奖而得意一整天,他也会因为你偶尔的摸一下他的小脸蛋而觉察到你的喜欢……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对孩子们的一些小细节,当孩子们请求我们时一定要及时满足他们的小小愿望,也许这会让他们高兴上一整天。
老师,你来我们班吧
今天下午,难得的“清闲”又一次青睐与我,每在这个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来到户外看孩子们的活动,有幸的话还能和孩子们玩上几个游戏,也算是放松一下心情,寻找一下和孩子在一起久违的快乐。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分散到各个区域,有的将小手拉成大圆圈一起玩贴烧饼、爆米花;有的在画着各种房子的民间游戏区三五成群地跳房子、跑城;有的在抡起的大绳中跳上跳下;有的则用力将刚刚亲手折叠的纸飞机抛向空中……看着孩子们像花一样绽放的笑脸,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我真有些应接不暇了。在整个活动场上窜来窜去,就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的感受包含在里面。当我看到中班的一位教师正用大绳训练孩子跳绳时,我顺势接过了一根大绳,从中间折起变成原来长度的一半,学着刚在淄博看到的一位教师的样子,弯下腰让绳子平躺在地上,以身体为轴心抡成圆,尝试着让孩子们从它上面跳过,孩子们显然感觉到了新奇,虽然仅是偶尔地才能跳过,有时甚至不小心让绳子给绊倒,但他们兴奋地不肯罢休,争先恐后地尝试着一次次地跳……
不知不觉其他班的孩子已陆续被带进了活动室,大门口也被前来接孩子的爸爸妈妈挤的水泄不通,活动结束的时间到了,我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孩子们也是意犹未尽。这时,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师,你到我们班吧!”我暗自欣喜,看来我的魅力还不减当年呀,孩子们竟然喜欢上了我。我将脸紧紧地贴到了孩子的小脸蛋上:“好哇!那我真是太高兴了。”
是呀,融入孩子的世界,便能感受到他们的纯真,用他们的笑声开启自己的快乐之源。谢谢你,我的孩子们!
老师,我要上大班
今天,在操场上,我看见罗洋气嘟嘟站在大树下,不停地用脚踢树,我走过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我要上大班,不上小班了”,我一听愣了一下:“为什么呀?”
“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哪里都可以去玩,什么都会”我一听止不住笑了,于是很耐心的告诉他:“罗洋,你有大哥哥、大姐姐高吗?大吗?”
“没有”
我又问:“你和他们一起跑,一起爬滑梯,你挤得赢他们吗?”
“挤不赢”
“那会怎么样呢”
“会摔倒”他低下了头
我又说:“还有我们要读大班,必须慢长大,学会很多知识,经过很多努力,才会知道很多东西
,才能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聪明,不然的话,我现在什么都不懂,小弟弟、小妹妹问你什么,你什么都不懂能当大哥哥、大姐姐吗?”
听了我的话,他抬起头,高兴地说:“老师,我现在不上大班了,长大了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才能上。”
老师,我的画呢?
吃完了饭,我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散步。走到教学楼门口,那里种植的菊花吸引了小朋友的的目光: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菊花竞相开放,黄的灿烂,红的艳丽,白的沉静,孩子们看的目不转睛,纷纷低下头去,闻闻花的香味,轻轻的触碰小小的花瓣,有的孩子还发现了飞舞其中的小蜜蜂,大家都感受到秋天美好的意境,沉浸在这片花的芬芳之中了……午睡起床后,孩子们自发的想画画菊花:朱忆画出了大朵的大丽菊,王宣泽画了黄色的蟹爪,欣浩不光画了花朵,还在边上画了很多飞舞的蜜蜂。对于小朋友的画,我都给予了肯定,还挑选了一些张贴在绘画区,供小朋友观赏。第二天早上,我刚走近班级,叶嘉就把我拦住了,他拉着我到了绘画区,问我:“老师,我的画呢?”被他一问,我才记起他昨天那幅没有被“挑中”的画了。看着他一脸不乐意的样子,我发现这对他似乎很不公平。昨天。叶嘉也认真的画了画,还很得意的把画拿给我们看,我没有挑中那幅画,对他也算是个打击吧!我找出他的画,重新张贴在绘画区,他的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自己观念上的一些问题,规根到底:我的看法太功利了。为了迎合家长的欣赏角度,或者光是为了把环境布置的好看点,我放弃了孩子们的劳动果实,放弃了他们审美体验后的自我表现,只看重了结果——画本身,而忽视了对作画过程的肯定。画画如果已沦落为功利的工具,你们画的作者——幼儿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是教育的主体吗?充其量无非是在教师这个“导演”挑选下的“演员”吧?想想以前看过的国外一些儿童画,稚气十足,为了说明意图,竟歪歪扭扭的写上几个句子,因为拼写与语法上的错误,令人捧腹。但是这样的画是多么可贵啊,它是孩子表达思想的过程,是孩子宣泄情绪的过程,是孩子通过自身体验创造的成果。如果他们的老师也仅仅因为它的颜色不够漂亮,或者构图不够合理而将它们弃置一边的话,那么就不知道有多少达芬奇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做一件事,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自慰慰人,就叫做美。”孩子们作画时,引导他们充分感受、理解客观世界的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客观世界,体会到快乐,做到了这几点,任何一张画都会有它的可取之处,都应该是老师眼中的精品。后来,我把每个孩子的画都找出来,仔细的贴在绘画栏里。下了课,我总会有意无意的看看它们,每一张孩子的画,好像都在与我对话,只是有的热烈奔放,有的窃窃私语……
老师:我亲亲你吧!
每当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都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亲亲您吧?”“好啊!”这是我给予孩子开心的回答,然后他们就会在我的脸颊上亲一下,我知道,此时的我和孩子们的心情一样,都是幸福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整理孩子的作业,几个孩子在我旁边说:“老师,我亲亲你吧。”我说:“老师现在忙,等有时间了,再让你亲,好不好?”那一瞬间,我看到笑容从她的脸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里也不由得阴霾起来。或许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变化非常快,没过几分钟,她又对我说:“老师,我亲亲你吧。”这一次,我没有拒绝,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让她亲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家伙亲完我后笑着跑开了,而且还对其他小朋友说:“刚才我亲老师了,老师喜欢我。”我噗嗤一声笑了,原来满足孩子的心愿,他们竟是那么的高兴。
都说孩子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体验他们的快乐是幸福的,我想没有任何一样的东西能取代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容的,我的快乐将与孩子同在。
我也渴望老师的爱
李泽贤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斗鸡眼,长得也不可爱,性格内向且倔强,不爱和同伴交流,反应也很慢。因此,表面上我对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但心里还是不太喜欢他,我抱过其他孩子,却从没抱过他,对他也从没有什么亲密的接触,他呢?也从不会主动和我来交流。 有一次来园活动,尧尧一进门就甜甜地向我问好,我摸摸尧尧的头,亲切地问候她,还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正好李泽贤在她后面进来,从他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到我无形中伤害了他。顿时,我很内疚,连忙把他搂过来,亲切地检查他的小手,也摸摸了他的两个小脸蛋,结果他受宠若惊,一整天都很开心。由此,我发现李泽贤也非常需要老师的关怀,渴望老师的爱,我开始注意他,重视他,寻找他的优点。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梁一男特别喜欢做手工,而且也很愿意帮助集体做事。那天,手工课上,风很大,一吹,小朋友剪下来的碎纸全吹到了地上,其他小朋友都自顾自地剪《水果娃娃》,只有泽贤放下手中的剪刀,把地上的纸屑捡地干干净净,然后再剪。我心里不禁为之一动,多可爱的小朋友啊!怎么我以前没发现呢?于是,我就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他讲卫生,还奖了一颗“五角星”,他很开心。从那以后,我尽量找机会与泽贤接触,有时也会交给他一些小任务,给他锻炼,并让他感到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树立他的信心,慢慢地他进步了,还能主动与老师、同伴交流了……
让我也发一次书吧
语言课前,依照惯例我还是让雨辰去把书发给每一位幼儿,可这次当我一发话,紫凝就一个箭步上前把书搂到了他怀里,接着就传来了小朋友们的告状声,“老师,紫凝去发书了。”雨辰也直嚷嚷。我看了看紫凝,他有点不自然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也会发,这次让我来发吧!”看着他那近似哀求的眼神,我想就让他也锻炼一下自己吧!于是我示意雨辰先坐下,然后说:“这次我们就让紫凝来发书吧!”紫凝顿时喜笑颜开。想不到孩子们竟然大声喊道:“我也发,我也发。”我瞬时意识到,这小小的发书在孩子们眼中竟然也是一件很大的荣誉,只不过他们平时迫于某种“常规”未能发泄出来而已。看着他们那渴求的眼神
,我像是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抗争、不服气。顿时我感到我在平时工作中已出现得不足、自以为是已经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我只认为发书这件事理所当然只可以交给那些自理能力强、处理事情干练的好孩子来完成,完全忽视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不善言谈、不够聪明、不爱表现的孩子。于是我马上告诉小朋友:“小朋友,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很能干,也都很愿意帮助大家做事,以后你们都要认真学习,守纪律,上课大胆发言,谁表现得好,我们就让他来发书、发彩笔好吗?”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事无小事,我们做老师的要重视自己的言行,要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老师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