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品味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1-03-22 做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幸福的我说课稿 做一名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念叨了好久的“要到幼儿园去上上课”,今天终于兑现。早晨,在纷纷扬扬的春雨中走进幼儿园。因为下雨,孩子们没有到户外进行晨锻活动,园内显得特别安静。先到园长那里“报到”,确定了要借班上课的班级,就带着视频转换仪等来到中3班。虽然经常进班听课,和孩子们接触得比较多,但毕竟好久没有上课了,哦,好像有大半年没上课了吧。所以,今天进班上课的心情真的是既兴奋又激动还有点点紧张。孩子们会接受我这个有点陌生的老师吗(前不久去这个班听过课,和他们套过近乎)?能适应我和他们的交流方式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去适应他们的交流方式)?我带去的教学内容孩子们会喜欢吗?我预设的活动目标切合他们的现有经验和水平吗?我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吗?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已来到了中3班门口。“朱老师你好!”我和中3班的朱老师打着招呼进入了活动室。朱老师已经让孩子们坐在了小椅子上,做好了上课的准备。
“王老师好!”孩子们的眼镜都聚焦到我的身上,热情而真诚地齐声向我问好,我心里顿时充满幸福和感动,多可爱的孩子呀!我相信他们欢迎我的态度绝对真诚!
“孩子们好!”“你们好!”我忙不迭地回应着。
“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还在热情地向我问好。
“你们还认识我吗?”
“认识,你是王老师。”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好满足!因为我喜欢被孩子们记着,喜欢有认识我的孩子碰到我能叫我“王老师”(是不是有点虚荣?哈哈)。
“今天我要来跟你们上课,你们欢迎我吗?”
“欢迎!”……
和孩子们一边寒暄,一边接通电脑和电视机,一切准备就绪进入正题。
今天我组织的是中班语言领域的活动《波特奶奶和蛇》——一个更侧重于观察讲述的活动,所以我特别在意孩子们的语言倾听和观察表达能力,但对这个班孩子的情况我又不了解,于是临时决定,在第一环节“老师讲述故事开头”之后,给孩子们提三个小问题,初步了解孩子们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三个问题抛出去,孩子们的小手刷刷刷地举了起来,回答得都很“到点”,看来这个班的孩子发展不错!
这下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了。正如我预想的,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活动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故事中有悬念,画面中有内涵,所以给了孩子们许多思考、表达的空间,让我分享了他们很多精彩的想法。而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也给我创造了接应和反馈的良好时机,让我感受到了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的有趣和快乐。
当然,其中还有和一个可爱的“小捣蛋”发生的小插曲,也很有趣!(以后再写吧)。
一个中班的活动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钟,但我很享受这短短的二十五分钟时间!
亲爱的孩子,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做老师的自信,让我品味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老师,你说到做到了吗?
越越小朋友是我们班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之一,每次晨间活动的时候总是有几个小朋友来告状,说他欺负他们。
这天早上晨间活动轮到我们班玩大型玩具了,小朋友们很高兴,很兴奋。
因为天气的原因已经连续两星期没有玩玩具了,我也很高兴因为终于放晴了,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玩上一回了。
于是我顾不上说纪律就让孩子们玩开了。
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越越他来打我的。
”一听心里就不舒服了,好好的心情就被这小子给搞破坏了。
于是我就把他叫过来说:“你为什么打他?”他看了看我说:“没有啊,谁要他来抢我的位子的?”“那你也不能打他啊。
小朋友之间不是应该相互帮忙,相互团结的吗?大家一起玩的,知道吗?去吧!”回头一想不行他还会再犯的,一个早上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人来告状呢。
于是我想到利用他爱表现的心理就又把他叫回来:“越越,老师请你来做小老师,你来看着他们要他们有秩序的玩滑滑梯。
要是他们不对的你就像老师一样教他们让他们改正,或者来告诉老师。
等会你做的好老师给你奖五角星。
”“恩,好的。
”这招还真管不仅用告状的人没了,而且也不用我大声叫排好队玩还真省了我一大把力气。
就这样晨间活动顺利结束回教室了。
可是我一直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发现越越一直跟着,我说:“越越,你一直跟着老师干嘛?”“你不是说要奖五角星给我的吗?怎么没有?”我只是为了让他别惹事随便说说的,没想到他还记得真牢!于是,我便给了他一颗五角星贴在了他的脑袋上面,瞧他当时那高兴劲。
奶奶,老师让我站着了
今天早上入园后,孩子们在玩着玩具。这时,柴老师进来告诉我说:“小张,刚刚仲宇的奶奶说:你看仲宇的老师怎么这样,我们没空给孩子做沙包,她就让仲宇站着了。”听完后,我仔细想了想说,“没有啊,昨天就是点了点幼儿的名字,贴了贴照片,没有让他站着啊。”“你快别让他站着了,他奶奶不高兴了。”柴老师嘱咐我。
柴老师走后,我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昨天做过的事情,真的没有这回事,她怎么会这样说呢?刚好这时,永康的爸爸送永康来上学,他说:“小张,康康今天不愿意来,说是没有带沙包。”听到这句话,我恍然大悟:这几天让孩子回家每人拿一个沙包来园,说了好几天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带来,因为每次让家长配合带点东西时,总是有这么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所以在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有点生气地对孩子们说要是再拿不来沙包,就让他站着。我想仲宇的奶奶也是因为这个吧!
中午放学时,我和仲宇奶奶解释了一下,仲宇奶奶也很通情达理,说会尽快给仲宇做一个沙包,也很愿意我们帮他管教孩子之类的话。
没想到自己一句无心的话惹来了一场风波,幸好解释清楚了,要不然和家长之间又多了一个误会了。
老师“迟到”了
今天,因为要参加驾驶证的理论考试,向幼儿园请了上午半天假。
待近中午时分才回归了班集体当中。
刚刚踏进班门口没多久,王梓浩小朋友便来到我面前一本正经的说到:“我才看到你,你怎么才来呀?”面对他突如其来的问题,还真是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呢!小家伙的表情严肃,语气也属于质问的一种,仿佛此时我是一个上学迟到的孩子,老师正等待着我的一个合理理由呢。
“对不起哈,我是去考试的。
”我比较简短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只见王梓浩更加兴奋的看着我,直直的问:“那你考得怎么样?”哈哈,看着小家伙的兴趣如此之浓厚,我就更愿意与他分享这份属于我的快乐了,“我呀,考过关了呢!”“过关了呀!小玉老师你真棒,来,亲一个!”说完,王梓浩就双手抱着我,在脸上留下了一道口水印呢。
为什么我觉得这段表扬的台词如此熟悉呢?原来,这都是我平时对他们予以肯定时的一种表现,一种回应啊。
而从今天的这件事上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平日的工作。
在这件小事上,内心泛起一阵感动。
感动之余,又对自己重新审视了一下,孩子们与我们相处的每一刻,都在潜移默化的模仿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他们与我们越来越像,好的如此,坏的亦如此。
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让我,与你,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吧!
做幸福的幼儿教师
近来,我们经常听到“幸福指数”一词,用来衡量人们幸福、快乐的水平。幸福就是人的总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快状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先天的遗传素质,二是环境因素,三是能控制的心理力量。其中,我们所能掌控的是第三个,即我们内心控制自己的程度。近日网上一项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没有幸福感。笔者也曾做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认为影响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紧张劳累,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个别家长对教师期望过高等。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体验程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从事业中找到幸福感?我认为“学会享受”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要学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时刻发现工作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享受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的职责从过去的“看孩子”到今天“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幼儿教师职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更让广大家长对幼儿教师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因此,幼儿教师职业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尊敬。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劳动创造着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悉心体会到这一职业的神圣感、高尚感,就可以感受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享受工作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其中也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要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工作难免会变成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倦怠感。幼儿教师的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比任何物质材料都精密、复杂而又富于变化,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的每一天都有变化,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批量生产”。如果你带着爱的情感去观察,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孩子们每天都有新变化、新进步;如果你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探索,每天都会有新的进展:新内容、新方法、新收获。你会发现幼儿教育博大精深、其乐无穷,只有以充满感情的、艺术的、审美的、创造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才能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身成长的幸福。享受孩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体现是孩子的成长和他们的真情回报,孩子的天真无邪能让你看到人性最本源的美,孩子的点滴进步会使你感到愉悦和欣慰。看着孩子们由一个个蹒跚学步、任性、淘气的小娃娃成为懂礼貌、善交往、乐助人的小精灵,那种由爱的付出而收获的喜悦,能得到自身价值的满足,使人获得一种超越物质、超越生命的幸福。魏书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享受失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进程加快,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还受到批评,这让他们感到沮丧、气馁,有时甚至愤怒。面对一时的挫折和暂时的失败,教师要换个角度去审视它,学会勇敢地承受每一个挫折,微笑地面对每一次失败。让我们学会享受,多一些从容淡定,多一些豁达,多一点微笑。这样,孩子会亲近你,同事会喜欢你,家长会尊重你,领导会欣赏你。幸福,因为我们是幼儿教师;幸福,因为我们每天忙碌而充实。幼儿教师要幸福,就要先学会享受!
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老师的朋友”
上午,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攀登架,听到绮绮和佳佳的这样一段对话:
……
绮绮:“小白白,你爬得快一点啊!”
佳佳:“你干嘛叫我小白白啊?”
绮绮:“因为你长得白嘛!”
佳佳:“满好听的,你以后就叫我‘小白白’吧。”
……
我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偷偷的笑:原来给同学起外号,在幼儿园小班就有了啊~呵呵。
到了集体活动时间,好动的佳佳注意力老师不能集中,不时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而我也总是要“佳佳”“佳佳”的提醒他。在提醒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他还是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时,我灵机一动故意说道:“小白白,我的故事很好听哦,你听到了吗?”这下子,佳佳愣住了,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我,吞吞吐吐的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叫小白白?”我也冲他眨眨眼睛:“如果,你以后能注意听老师讲话,我以后都叫你‘小白白’。好不好?”听我这么说,他笑着点点头。
也许是被人叫“外号”新鲜感,接下来的时间里,佳佳认真听着我说的每一句话,而我也不时的和他搭话:“小白白”怎样怎样、“小白白”怎样怎样。这期间,我发现一向喜欢调皮捣乱的佳佳,表现出乎意料的好。
第二天一早,刚来到幼儿园的佳佳就悄悄的问我:“陈老师,今天你还叫我‘小白白’吗?”我也悄悄的在他耳边说:“当然了,‘小白白‘是我的好朋友”,以后你也可以叫我‘陈陈老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佳佳开心地到区角里搭积木去了。我听到,一边搭积木的他一边开心的告诉坐在旁边的小弈:“你知道么,陈老师叫我‘小白白’……”
看着佳佳开心的样子,想到这两天他的转变,我的心里却不平静了。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我们可以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可是平时我们对于这些“小朋友”的称呼多数是直呼其名。孩子们感觉不出这份朋友之情,当老师和孩子之间用朋友之间才会使用的外号来称呼对方,就好像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样,发生了我当初没想到的变化。经过这样的一件小小的事情,我发现,孩子其实真的很容易满足,当这一切只发生了一点点改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称呼的改变,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老师的朋友”。
做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只要一点点小小的改变,你就可以让你的视线顿时变得开阔,就像有人说过: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关注你的关注;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惊奇你的惊奇;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感受你的感受;
老师您的奖牌做少了
一次,组织幼儿做“小问号”的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块奖牌,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轮胎都是圆形的?”“为什么夏天下雨时会打雷?”“为什么花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鸿鸿,敏敏,岚岚,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小朋友的热情和不伤害被提名小朋友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筱筱小朋友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筱筱。可以想象的到,筱筱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它时时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老师 您的奖牌做少了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 您的奖牌做少了”,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次,组织幼儿做“小问号”的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块奖牌,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轮胎都是圆形的?”“为什么夏天下雨时会打雷?”“为什么花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鸿鸿,敏敏,岚岚,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小朋友的热情和不伤害被提名小朋友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小小小朋友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小小。可以想象的到,小小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它时时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关于“老师 您的奖牌做少了”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让孩子做一次老师
半天的活动带下来,老师的身心都感觉疲惫了,特别是嗓子口干干的、痒痒的,声音哑哑的。每次餐前活动的15分钟,是最不愿开口说话的时候,我一般会组织孩子欣赏故事、名曲、动画片等活动,但是在欣赏的时候总会把故事、名曲、动画片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提出来教育孩子,而且总有孩子在欣赏的时候会开小会、做小动作,需要不断的提醒。所以在这个时候是比较难熬的,既希望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觉得不能放过教育的契机,所以还是忍不住用又干又哑的声音进行教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大个子”在问旁边的小朋友“什么东西越洗越脏?”“什么东西坐着睡,站着也是睡?”……一连串的问题,让我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让孩子来当一回老师,让孩子来管孩子呢?
今天餐前活动时,我问孩子:“今天谁愿意来当一回老师,给大家来猜谜语或者脑筋急转弯?”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第一次尝试我请了知识渊博的“大个子”,我坐到了旁边。小朋友都很期待的看着“大个子”,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不仅出谜语给大家猜,还学着我的样子说话:“我请举手的小朋友”、“好,请你”“你的答案不对”……整个就像个小老师,把课堂纪律控制的非常好。小朋友也很喜欢这个小老师,积极动脑猜答案,实在猜不出来的我就让“大个子”揭晓答案。几轮下来,幼儿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同时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也只是稍作提醒,不会觉得嗓子痛。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于是我就安排每周2~3次这样的活动,很多孩子回去请家长教了很多的谜语和脑筋急转弯,带来给小朋友猜。几周下来,很多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也得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我的嗓子也没有那么哑了。
有时候,要学会做一个“懒老师”,又不能冷落了孩子,何不尝试这种方法,让孩子管孩子,岂不两全其美?(梁丰幼儿园钱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