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也会痛——区角游戏随笔
发布时间:2021-02-26 幼儿园游戏区角 教育笔记区角 玩具也会痛孩子们在区角玩游戏时,起初孩子们还能够认真的玩耍,但是过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就不耐烦了,有的孩子在一起抢玩具、夺玩具,有的玩够了就扔过来扔过去。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拍着手,把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使劲的训一顿,强硬的使他们安静下来。但是这种强迫孩子的方式使孩子难以接受,毕竟他们只是3岁左右的顽童,挫败了孩子的自信心。怎样才能使孩子安静的玩玩具呢?
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走到他们中间,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要扔,碰着玩具也会痛的。”我再表扬几个表现好的孩子“你们看扬扬小朋友多懂事,拿玩具的时候可轻了,玩的多好。再看看晓灿,玩具摆的多漂亮。”这样一说乱扔乱抢的孩子就会安静的玩自己的玩具,也会向同伴学习。
教师的责任是:尽自己的努力教育好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环节,只要我们多花一点心思,就会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从而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更过的乐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角色游戏随笔
游戏一开始,阳阳就选择了银行的游戏,银行前面就排了长长的队伍,晨晨说:我要领100元。阳阳说:不能领这么多,你还是领10元吧。晨晨点点头,答应了。这时,后面排队等候的几个小男孩开始有点不耐烦了,有的往前挤,有的开始争吵。阳阳就站起来提醒后面的小朋友:你们再吵就不给你们取钱了。似乎很有效,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我听了就和阳阳沟通:你试试换种更好听的语气说,请大家保持安静!阳阳回答:这样说没有用的,他们不听的。活似一个小大人的口气,让我很吃惊。
平时的角色游戏确实很多幼儿之间会发生争执,或者吵闹,很多时候是由老师去处理,但是有时老师会顾及不到。所以请孩子来管理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孩子的管理方式或者说话语气可能不是很合理,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比如银行里的工作人员应该用规范的礼貌用语,请您保持安静!刚才发生的一幕也不能说孩子的方法不对,可能平时老师在这方面也没有特别的注意到。所以在讲评时我请阳阳小朋友说了今天银行的游戏情况,并一起讨论了工作人员要怎么招待顾客,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提醒幼儿作为工作人员不能大声的斥骂顾客,这是很不礼貌的。幼儿基本上都认识了这一点,希望在以后的游戏中能慢慢的改过来。
角色游戏随笔:点心店真好玩
今天有几个宝贝提议要开点心店,角色游戏一开始,H宝就像小老师一样的说:“我当老板,雯怡你当服务员吧,其他人你们电话接单吧。”于是孩子们就有条不紊地忙开了,只见接生意的孩子还不忘手头制作的点心,整个点心店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当讲评的时候,我表扬了点心店的小主人,夸他们很会模仿大人的生活经验,通过点外卖来促进自己的收入,很有想法,而且有一定的合作,这时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发出来,“老师,他们接完电话都没有洗手的,点心不干净”,原来是去吃点心的W宝提出来的,我仔细一琢磨,好像是这样的,我把问题回抛给孩子,“那你当时有没有提醒老板呢”,W宝说:“当时我也忘了”,说着摸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G宝在游戏中是习惯性的听从别人的意见来游戏的,喜欢跟着别人一起玩。
游戏一开始,H宝给他安排了接电话的角色,她心理也觉得不错就欣然接受了。接着孩子们用橡皮泥做手工了,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还是忽略一些基本的卫生准则以及环境要求,当然,这在孩子的游戏中出现还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孩子们会比较在意游戏中的相互交往的过程,而不太注重细节的处理。既然有孩子提出这样的卫生准则,说明有的孩子还是比较在意游戏细节的,在游戏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小地方处理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以免小客人们提出一些不满意的想法!
小班玩具区教育随笔
孩子们这学期区域活动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玩具区了。玩具区中的玩具都是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的最喜欢的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从这点来说孩子们还是很不错,都能够有分享的意识。开开心心的把他们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
每当开始自主区域的时候,孩子们都抢着要去玩具区玩,孩子们有一点还是挺好的,在玩具区,孩子们都不会应该抢玩具而打架,都能够互相谦让的一起玩。并且,在玩完玩具的同时能够快速的将玩具整理好。不过,在保护玩具这方面孩子们也有所欠缺。学期结束了,有些玩具还是破损的严重了些。毕竟玩具是全班小朋友一起玩,又是孩子,难免会。不过还是以后还是希望孩子们在玩玩具的同时能够好好的保护它们。
这次我重点观察的是玩具区,通过我们幼儿园已经开展的区域活动来看,在玩具区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起初,孩子们虽然能积极的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可在玩具区孩子们很少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跟其它小朋友分享,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我跟幼儿们的沟通交流,他们慢慢的开始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它小朋友玩,到后面大多数小朋友都愿意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觉得好玩的玩具。从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幼儿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延续了上学期我教给他们的很多好的习惯,还是挺不错,也挺值得我开心的,孩子们也随着长了一岁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不少。希望在下面的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也能玩得开心。
教育随笔:会滚动的玩具
教育随笔:会滚动的玩具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到各自喜欢的活动区自主活动……只见莹莹小朋友来到了益智区。选择滚一滚这个活动,莹莹认真地观察框子上的图片,并用手指指着小框上的图片说道:“这个是能滚动的玩具,这个是不能滚动的玩具。”莹莹将装有玩具的筐放到自己面前,开始仔细地进行分类。啊!找到了这个可以滚动的玩具,说着莹莹拿起了弹珠,放到了贴有可以滚动的筐子里,并将筐子中的所有弹珠都投放进去。继续寻找,好半天都没有进行下一次的投放。
于是我走到她的旁边对她说:“是遇到什么问题了么?”“老师我找不到可以滚动的玩具了。”“你可以先找不可以滚动的玩具,剩下的我们可以再进行下一步分类。”“嗯嗯,好的,老师。”只见莹莹低下头开始寻找不能滚动的玩具,正方形的积木不能滚动,长方形、三角形的积木也不能转动,莹莹将其投放到不能滚动的筐子里。
可是操作不一会又停了下来。“老师,剩下的这些我分不出来了。”只见筐子里还剩下陀螺、瓶盖、圆柱形小木块。“你可以分别拿出来试一试,看看哪个能滚动。”莹莹将圆柱形小木块放到桌子上开始试验,“老师这个是不能转动的玩具。”“莹莹,你可以再试试,把小木块儿竖起来试试看。”
“老师,老师,这个小木块可以滚动。”“嗯,莹莹你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试试玩具会不会滚动。”接着莹莹拿出瓶盖在桌子上尝试,并将瓶盖投放进可以滚动的筐子内。
莹莹又拿出了陀螺,在桌子上尝试后想要投放进可以滚动的筐子里。“莹莹,我们刚刚选择可以滚动的物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朝你推动的方向前进,你看小陀螺可以么?”她想了想说:“不可以,可是陀螺可以转动。”我说:“对,陀螺是可以转动的物体”。于是,莹莹将陀螺投放到不可以滚动的框里。
很快莹莹完成了分类投放,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莹莹很高兴地问我:“老师我厉害么?”“嗯,莹莹很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帮玩具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她满脸自豪。
《指南》中指出: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会遇到困难,教师适当地介入,在活动中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操作,感知物体是否可以滚动,尊重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科学性的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探究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尊重幼儿能力,对幼儿游戏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吸引幼儿目光。让幼儿喜爱益智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
教育随笔:建构区游戏
儿童行为表现:建筑角的积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有一柜子的积木,正好可以供多个孩子能够进入建筑角游戏。于是孩子们进入游戏后,各顾各的拼搭着,谁知王嘉怡的大楼被查怡婷孩子撞倒了,查怡婷伤心的大哭起来。于是马上跟她道歉,连忙说:“对不起,这里太小了,我不是故意的。”我看着建筑角,确实啊,六个人在里面是小了点,但是没有办法加大了。于是我给她们出了个主意:”你们两个一起搭好不好?这样可以节省一点地方,也不怕被撞倒啦!“于是王嘉怡和查怡婷很高兴的搭建了起来,结束的时候我给大楼拍了张照给小朋友欣赏。
分析:小班的孩子对于合作还不是很熟悉,她们只会自顾自的游戏,但是当问题出现时,合作往往会更容易解决问题。两个小朋友经过老师的提醒,很快的就开始了合作,其实这正证明她们不是不会,而是想不到要这么做。
措施:1、尝试调整建筑角的位置,设置的更宽敞一些
2、让孩子带一些小汽车来园,建构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游戏区角活动中学习
最近我们班开展的等分活动是如火如荼的,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中还是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我们无时无刻地都在让孩子认识等分。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图形的基本特征他们都已经了解了。于是,我们结合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剪纸”,让孩子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使孩子们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是对已知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这也能帮助孩子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于我们班的孩子认识掌握等分是通过折纸、剪纸等形式来学习的,这些活动是在平面纸上进行的,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分合的是否正确,教师在分合中引导孩子说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他们在剪剪、折折、拼拼中找到了许多等分的方法:横着分、竖着分、斜着分。
我们还根据区角中投放的各种材料来进行等分活动的认知,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熟练掌握了剪纸样等分方法后,我们几个老师经过商量讨论后,又让孩子用目测的方法每天来练习等分实物。比如每天在加点时对各种食物进行等分,如:香蕉、苹果、面包、火腿肠等实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进行了学习,逐渐掌握了多种等分的方法,使此活动更加有趣了。
教育随笔:小游戏,多玩法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玩游戏时没有耐心,很多时候家长精心准备的游戏,孩子们往往玩两下就没有兴趣了,这让家长非常头疼。
我认为和孩子们玩游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用心,其次家长还需要开动脑筋,让一种游戏适应多种场合,多种玩法。因为孩子喜欢奇思妙想。可能他在这一刻是这样的想法,在下一刻就变成其他想法了。
之前听家长说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坐公交和地铁时一直喧闹,只有玩手机能使他安静但是又觉得玩手机伤害眼睛。于是我建议家长在公交车上可以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若孩子赢了,孩子要求家长背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由孩子来定),若家长赢了,家长可要求孩子背任意一首在学校学的古诗或者是儿歌。这样孩子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就会学会很多东西。
在家里玩这个游戏,若孩子赢,孩子可以让妈妈给他做好吃的,若家长赢,家长让孩子做一项家务劳动。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可以掌握很多的劳动技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
其实很多游戏看似单调乏味,但是只要家长用心想出各种玩法,孩子们会非常喜欢,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小游戏稍加变化,加入家长的智慧,孩子一定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