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与并享受爱
发布时间:2021-02-24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笔记 幼儿园爱国教案 夏日炎炎,有时总会令人烦躁不安,所谓“心境自然凉”当我安静下来看一本书时,不时会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暑假中,我认真看了《幼儿教育》的核心期刊。对于书本中看到的一些知识,有些觉得很深奥,令人耐人寻味,有些是理论的内容,不免有些枯燥,还有些则是工作实际中的事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重庆市某所幼儿园的陈老师写的一篇文章《给与并享受爱》,不禁使我很佩服她。当看到《给与并享受爱》这个题目时,它深深吸引了我,顿时觉得自己也在享受。看了后才懂得其实无论什么事情在享受过程中,我们都是开心、美好的,但是在背后却离不开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只有付出了,才可能有回报。然而正由于陈老师的细心、忍耐及大度,才获得了成功。
《给与并享受爱》中
,陈老师重点观察了班里一位调皮的孩子杰杰的故事,在与杰杰相处的日子里,陈老师多次碰到了尴尬的场面,如离园时孩子把口水吐在自己脸上;在家长开放日那天,遭遇了孩子重重的一巴掌事件。我想不管是什么原因,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一个老师遇到这样的孩子除了觉得“倒霉”之外还能用什么词来代替呢,心里所受的委屈只有自己最清楚,正由于这些“挫折”,才让陈老师更加对孩子的重视,找出问题的所在。后来,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在园老师观察了他的一举一动,通过各种因素,让杰杰树立自信心及对老师产生信任等。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我最想感谢的人”为主题,孩子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放学时,令人惊讶的一句话出乎了老师的意料之外,杰杰居然跟老师说:“老师我想亲你”,当问起为什么时,孩子有点脸红,又大声的说:“因为我喜欢你”。老师非常感动,流下了热泪。同时作为读者的我,看得也深陷其中,深深为老师所付出的努力而感到高兴。“坚冰也会被爱融化”,原来教师只要付出真心和爱心,就能享受到孩子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此时,我突然想到我们班的孩子,虽然平时很顽皮、很捣蛋,但她们很可爱,如今的他们已经毕业了,记得毕业联欢会上,我问起孩子们:“毕业了,你最想跟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有些说:“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我要感谢你们。”有些说:“等我上了小学,我再回来看老师。”还有些说:“等我工作了,我要请老师吃饭来报答老师。”对于这一句句从孩子们口中亲自说出的话,我顿时感到他们懂事了很多,长大了不少,如今已离开他们,不免有些怀念。不过,很开心有这样一群天真聪明的学生,想想自己所付出的,也是值得开心的。
回想曾今的一幕幕欢声笑语,似有感悟,虽然我的付出远远不如陈老师,但至少也有付出过,虽然收获不是最大,但也有成果与喜悦。总之,不努力是没有收获的,付出了才可能有回报。我们都希望享受,因为享受的过程是最舒服,最值得留恋的。让我们一起给与孩子需要的爱,同时给自己享受更多的爱吧!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爱并快乐着
还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吗?“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
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不要有过多的禁令束缚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责怪孩子,更不要打骂体罚孩子,要让孩子自由发展,尽情挥洒他们的天性,展现他们的才华。这样他们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开开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乐。
其次,在游戏中,要让孩子尽情展示自我。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而现在的孩子好象丢失了尽兴玩耍的条件和勇气,他们在玩耍的同时担心父母的责骂。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未来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孩子将来生活过得高人一等,能胜人一筹。在现阶段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培育孩子,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培养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长的寓言,对孩子干预和控制太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事例: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一位母亲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见她的一对双生子浑身都粘满泥浆,正在兴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种各样的汽车,他们玩得非常尽兴和投入。这位母亲却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将所有的泥塑汽车踩了个稀巴烂,面对突然遭到的袭击,两个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母亲每当想起那一幕,内心时常充满了一种深深的自责。可见,不管对于父母还是我们教师而言,这种做法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吗?那怎样才能让孩子玩得尽兴,玩得快乐呢?首先,我们要拥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察他们的需要,归还他们游戏的权利,创造有趣的空间和环境,让孩子尽情地释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给他们青春的回忆录上画下童年的天蓝色和快乐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动中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幼儿年龄虽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因而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改变以往分组游戏的模式。选取了四个游戏区,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各个玩得尽情尽兴,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续的时间也较往长长很多。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乐的原因吗?
最后,允许孩子犯“错误”。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例如:在吃点心时,欣欣将自己杯子里的热牛奶都倒进了鱼缸,这是因为她特别喜欢和关爱小鱼儿,认为自己每天吃点心喝牛奶,也应该给小鱼儿喝杯牛奶,结果造成小鱼儿死亡。这类错误在幼儿身上经常出现,但经历了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知道,小鱼儿不能喝热牛奶,孩子可以从类似的错误中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从上可以看出,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快乐!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阳光!我们共同努力吧!
是你让我感受到了爱与被爱
丛佳欣是个长的小小的、大眼睛、非常可爱、乖巧的小女孩儿。但是她有一个特点:胆子小,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上下楼梯。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小宝贝儿,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爱与被爱!事情要从刚入园的时候说起。
丛佳欣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哭,想妈妈,再由于她长的小,胆子也小,所以我就特别关注她。开始想妈妈的时候我就抱着她,再后来就慢慢开始领着她。每次妈妈来送她的时候我总是过来欢迎她,拉着她的小手,把她送到小朋友的中间。她的乖巧让我非常喜欢她。
在此期间,由于生病的关系,丛佳欣小宝贝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幼儿园。
有一天,门口出现了一个可爱的身影。我一看,哦,原来是丛佳欣来了。今天是姥姥领着她来的。“佳欣
,早上好啊。“我蹲在门口笑嘻嘻地说。”“佳欣,你跟着孙老师进去玩吧。”姥姥笑眯眯的说。小家伙对我一点也不陌生,走进我的怀里。令我惊讶的是:她竟然说:“老师,我想亲你一下。”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我的脸上就被亲了一口!天啊!当时我的世界都静止不动了。说实话,在家里我经常和儿子你亲亲我,我亲亲你,互相表达着母子之间的爱意。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还会被别人亲。在我的潜意识中,我认为孩子亲,是对母亲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那是不是…?我的内心被强烈的震撼了!抱起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天使,此时此刻,我感觉到我是那么的幸福。
有人说:“爱是可以互相感觉到的,你为他付出了多少,他就会为你付出多少。”是我,让她感受到了母爱,也是她,让我感受到了放飞爱与被人爱的幸福。“老师,我想亲你一下。”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耳边,让我心生怜爱、心生感激。
爱美,并没有错
很多家长向我反映,自己的宝宝早上要自己挑衣服穿,并且不只限于女孩。瞧,尽管天气有点凉,可琪琪和晴晴都穿着裙子来幼儿园了。琪琪白裙白袜,映衬着白嫩的肌肤,就像白雪公主;晴晴穿着牛仔裙,配上“酷”劲十足的发型,很是时尚。我也亲眼所见我才一周岁的小侄女,因为不喜欢别人送的颜色暗淡的衣服,说什么也不穿……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都上初中了,穿着打了补丁的裤子竟然没有觉得不好看,与现在的孩子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如此“臭美”呢?
首先,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表现。孩子对衣服的颜色、式样有自己的喜好,而大人往往以自己的观点左右孩子,孩子不愿服从,而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穿在我身上的衣服,为什么要别人说了算?我要自己选择!于是,一大早,妈妈和宝宝就发生了争执。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向孩子说出你的建议,但不要强制。
其次,这是孩子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的表现。“我”觉得什么颜色穿着好看,什么式样穿着好看;“我”觉得女孩子穿裙子才显得漂亮……不是有这么一则故事吗?妈妈和女儿去商场买帽子,妈妈看中了红色的,认为小孩子穿红戴绿才好看,可女儿非要买那顶白色的。妈妈问女儿原因,女儿说:“因为我有白衣服,白鞋子,就差一顶白帽子了!”这位妈妈平时穿着讲究,女儿也潜移默化受到了熏陶,知道服装搭配要协调才美。所以,当孩子选衣服时,我们可以乘机教孩子一些美学知识,帮孩子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其三,这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现在人们着装,更多的讲究美观,哪位爸爸妈妈不是这一套那一套的,经济条件好的更是讲究品牌、品位。现在的孩子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一件衣服哥哥穿了弟弟穿,姐姐穿了妹妹穿,好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衣橱。不像我们小时候,想挑也没的挑。
爱美,并没有错。但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不把奢侈当作美,不把排场当作美,不把怪异当作美。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
成长与快乐并不矛盾
家长们忧虑孩子的未来,因此总是关心如何让孩子成长成才,为孩子设计着满满的学习日程表;谈起快乐,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仿佛快乐是成长的天敌。其实,成长与快乐并不矛盾,研究发现,快乐的孩子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素质。我们整合专家意见,提供12个诀窍,让你养育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特朗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
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拋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等,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用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
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象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教育随笔:奖与罚要并存
教育随笔:奖与罚要并存
最近,我们班的孩子情绪都特别的高昂,每天,中午午睡的时候睡不着,游戏的时候,总是大声的嚷嚷,吵来吵去,甚至有的都到了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向的地步,每天都有小朋友流着眼泪跑到老师这里来告状,这个被踢到了,那个被碰到。很让人头疼,每次事后,都会说说孩子,但是基本上都是当时记住了,知道了,可是,一转身,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后来,找到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其他的小朋友,老师劝说还不听,他们说是反正老师就只是说说我们,没什么事的,这下,总算明白了,看来是自己处理事情的力度还不狗,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孩子才会记不住,才会反反复复的发生此类的事情。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以后,总不能再任由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于是,开展了一次活动,专门讨论如何对待这些中午打扰别人睡觉,游戏活动时总是欺负小朋友的现象,孩子们都很积极,有的说把他们送走,有的说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有的说……。经过大家的讨论和最后的商量,最终做了如下决定:以后每天下午的区角游戏,老师会先请中午休息的好,没有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的同学去选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区,中午不睡觉的就只能最后去了,在游戏的时候,如果有欺负别人的,那么,就请这个小朋友向别人道歉,并休息五分钟不能再游戏进行自我反思。
制度制定好了,下面就是执行了,在一开始,孩子们也不是那么在意,之前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可是,每次发生以后,我都会积极的按照我们的协商的制度进行执行,慢慢的孩子们都知道了,制度是要执行的,就这样,孩子们渐渐的都明白了,大家也都想要奖励,而不是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的表现进步了很多,来告状的人也越来越少,对孩子,不能一味的奖励,也不能一味的惩罚,奖与罚要一起用才有效果。
感受童真 享受幸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每天和孩子们在朝夕相处中发生的事情也特别多,有许多都已淡忘,唯独这两件事让我久久难忘……有一天我上主班,在上完两节课后,孩子们围着我说个不停,刘梓辰拉着我的手说:“宋老师,我和你说说过年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过的吧?”“好啊!”我随口一说,刘梓辰打开了话匣,说个不停,可是这时我却特别想上厕所,我忙打断他:“对不起刘梓辰,我想上厕所,回来后你再接着说,好吗?”“好吧!”梓辰认真地说。就在我关上厕所门时,刘梓辰还趴在门底下的洞口处喊:“宋老师,你拿纸了吗?我给你撕了一块。”我哈哈大笑:“谢谢,我有!”他这才回到了教室。在一个周六上午,我们进行了我们班的“每周一折”活动,当孩子们在吃桔子时,我还在一边忙碌,把他们的作品穿在一起,装点我们的教室,就在这时王浩林拿着半块桔子往我的嘴里塞:“宋老师,你也吃一块吧!”我一边干活一边微笑着对他说:“谢谢你,儿子!”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结果很多孩子响应他都往我嘴里塞桔子,我连忙说:“谢谢,老师不吃,你们赶快吃吧!”这两件小事一直影响着我的情绪,这种幸福的感觉始终萦绕在我的身边,在家中、在幼儿园我屡次提到他俩,当夜深人静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两个孩子这么善解人意?其实这俩孩子是非常调皮的,平时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提醒,有时还得批评。看来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批评过后要鼓励和肯定,并给他指明方向,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非常喜欢他们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先抑后扬的方式,让他俩在肯定中提升了自我,所以和老师的关系会越走越近。小小的孩子有着丰富的自我世界,恰似一张张五彩缤纷的画,等着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添画、去涂色、去描绘。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像细雨润物一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体验孩子的感受,为孩子的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寻根问源。
感受孩子的爱
刚开学时,班级上的事情特别的多,身体也吃不消了,我的喉咙失声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一天上午,我一到班上,孩子们便马上发现我的声音沙哑了,一个个都跑过来关心我,老师:你怎么了,老师你的喉咙会不会很疼,老师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吧,老师你要多喝水,多喝水会好的很快的,孩子们的关心让我心里暖烘烘的,被病痛折磨的倦意也消失了不少,我告诉孩子们,老师这是话说的太多,喉咙受伤了,这时,我从孩子们眼中看到了不舍,这一下午,孩子们却特别的安静,让我非常的感动。下午,我坐着弹子琴,一个孩子从我身边走过,一双柔软的小手爬上我的脖子,轻轻地抚摸着我:老师,我帮你揉揉就不疼了,我笑着看着他,这个平时总是让老师操心的孩子,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我说:嗯,你帮我揉一下,老师就好多了,这一阵子他总要来到我的身边,用他的小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喉咙,并不忘问我,老师,你好点了没有。是的,这孩子每天上课总不专心,玩具也不爱护,也不收拾,睡觉时也不好好睡,总是给老师惹出很多的麻烦,但他却有着不同常人的关爱之心,这些都在他一次次的话语中表现出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的地方,他对老师的关爱就是他最闪光的地方,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孩子们身上的爱时,我们就能更好的去疼爱这些孩子。
感受孩子的爱之语
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心底有了一个声音:“看,她有多像你。”我恍然回到了童年,顽皮淘气的个性使我受到多少指责,又真正得到过多少接纳?多少人想要改变我最终却是不能。昨天的我今天的Lily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为什么今天我又不能接纳她,尊重她的天性,并顺应天性去引导她?
作为幼儿园外聘英文教师,当我第一次踏进中一班教室,代班老师便热情地向我介绍班级情况。“我们班有三大皮蛋,这是一个,还有这个也是。”边说边指着两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给我看。两个孩子像是对这样的介绍习以为常,直冲着我笑。“噢,这个你可千万别小看了。”从孩子群中拎出了一个瘦小的孩子。尖尖的小脸,短短的头发,一双大眼睛怯怯地看着我们,像是个受了惊吓的小动物。脚上的粉色凉鞋告诉我她是个女孩。“她叫Lily,是好话歹话听不明白,就知道皮,整个一个不懂事。”
接受老师的建议,我把那两个男孩的位置调到最靠近我的两侧(U型课堂)。至于Lily,我想一个女孩家,再皮会皮到哪去?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小看了她!我想她该是高度“I”型的孩子吧,就尽量在课堂多给她些机会,可这样似乎作用不大,任你如何解释,Lily好像总不能理解规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定意要给她立界限了。一天,Lily在与左邻右舍打的不亦乐乎的同时还不时跑到U型区的中间来跳上几个舞步。“Lily,请你听好,你现在可以自己选,要么遵守课堂纪律,要是再这样闹下去,下面的活动你都不能参加了。”Lily好像根本不在乎我说什么,依旧玩着闹着。“Lily,以下的活动与你无关了,这是你自己选的。”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Lily继续着她的表演,以至于这股热情终于感染了我身边的那两个男孩,一曲“大闹天宫”就这么隆重上演了……天知道那天我是怎么把下面的课进行完的。下课后,我收拾教具。Lily跑过来像没事似的冲我笑:“Goodbye,Ruth.”“你到底是怎么了,Lily?你怎么就是不懂事!”从她那诧异的眼神里我能看出我当时的情绪。没有拥抱也没有再见,我带着恼火离开了。
回到家里,我眼前总有Lily那双眼睛。是她真的听不懂?还是我做错了什么?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心底有了一个声音:“看,她有多像你。”我恍然回到了童年,顽皮淘气的个性使我受到多少指责,又真正得到多少接纳。多少人想要改变我最终却是不能。昨天的我今天的Lily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为什么今天我又不能接纳她,尊重她的天性,并顺应天性去引导她?我明白了,需要改变的不是她,而是我!
周三又来到中一班,一进教室便被一双小手从后面抱住,我一摸干干瘦瘦的,一定是Lily。“Goodmorning,Ruth.”Lily愉快地欢迎着我,好像根本不记得上次的事情。我坐下来,搂着她的肩膀对她说“上节课老师那样说你是不对的。”Lily脸上欢快的表情一下子不见了,她搂住了我,尖尖的小下巴叩在了我的肩膀上。“老师错了,我以后不再那样对你了,你能原谅我吗?”Lily紧抱着我,用力点点头,小手搓起了眼睛。那一刻我知道她懂了。我哭了。
接下来的这一课,Lily像是换了个人。每个活动她都积极地举手参与,并认真遵守着游戏的规则,即使是别人参加她也能够安静地等候。下课时,我把有我手掌般大的那个sticker贴到了Lily衣服上,她的肚子顿时成了全班最耀眼的地方。我看到了Lily的脸上显出我从未看到的自信与骄傲。
前些天教研时,我的一位同事这么说:“像我们这样的校外培训老师,也许无法改变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但至少在我的课堂上我要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平等的爱,没有歧视。”
我常以为是我在教孩子理解什么是爱,现在才发现是孩子让我更懂得爱,我以为我在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去爱,却发现我早已被他们的爱所感染、包围。孩子的世界是爱的世界,爱的世界里需要爱的语言,如果你用爱做语言,又有哪个孩子会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