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用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愉快情绪

发布时间:2021-01-27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 幼儿园小班的户外游戏 幼儿园有趣的户外游戏

用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愉快情绪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会把自己对父母的依赖、要求和期望都转移到老师身上。生活上要老师给予体贴、照顾、和帮助;情感上需要老师给予亲情、理解和支持;学习上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只有当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发出欢乐的笑声,才会露出愉悦的神情。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班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刚离开家庭那无拘无束的生活不久,长时间待在教室里会感到拘束和压抑。因此,我们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孩子走出教室到户外活动

,有时在院子里玩,有时带幼儿去草地上玩,一块块松软的沙土地,一堆坚硬的石子,一个热闹的蚂蚁窝,一片飘落的树叶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和兴趣,令他们兴奋不已,欢呼雀跃。

户外游戏活动可以解除室内的一些“清规戒律”,在这里孩子们完全放松自己,自由自在地玩;老师以童心、童趣与幼儿相随相伴,这样幼儿会感到老师格外亲切,师生关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户外游戏活动还可以让幼儿摆脱孤独,学会交往,建立友谊,获得成功的快乐。

户外是孩子们的天堂,老师应充分给予他们追求快乐的自由,让孩子们在这种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烦恼的氛围中,心情舒畅,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孩子们从不冷漠的观察生活,他们能够生动地捕捉印象,尽情地表达快乐、痛苦、悲伤等发自内心的情感。只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表达方式有限,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时,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于图画来表达。

一个孩子在听了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儿》后,非常同情故事里小女孩的遭遇,晚上在家里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不停地描呀画呀,为小女孩画了很多糖果、面包、还有一双漂亮的鞋和一座大房子。也许这个孩子画的并不太好,但是他有一颗同情心,他是在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幻想和感受,我认为这样的画就是最好的画。

现实生活中,也许孩子们画的山、水、虫、人等物并不十分精致,甚至严重比例失调,但这并不重要,你看,那画上的小人手比脑袋还要大,它那么旁若无人的站在画纸上,依然可亲可爱,充满了孩子式的天真。

看到孩子们画的汽车一个轮子粗一个轮子细,我们认为是孩子粗心,但是如果你问他原因时,孩子自由孩子的理由:那个细的轮子是没有气了,所以才变细的,如果给他打上气,两个轮子就一样大了,他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

日常绘画时,我们常常教孩子画“蓝”色的大海,而孩子笔下的大海却是灰色的,海浪汹涌,细想想可不是吗?大海颜色变幻无穷,岂可只委屈于单一的蓝色呢?

世界只有一个,看世界的眼睛却有无数,孩子们自有独特的眼光,

消除“不许”背后的诱惑

刚做好的一件手工作品,摆放在窗台上准备供幼儿欣赏,对三岁的小班孩子说:“不许动老师的东西。”,可是刚一转身,却被调皮的徐徐撂倒地上改变了模样,对着水龙头对孩子们说:“不要随便拧水龙头,要节约用水。”,可是一会儿几个淘气的小家伙就把水摆弄的满地都是……我很气恼,这些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许动的东西他偏要动?

由此,联想到一则趣闻:一间酒吧门口摆着一只大酒桶,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偷看!”过路行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看个明白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反思:跳绳


幼儿园自开园以来,一直很重视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训练。我们大班将跳绳引入了体育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孩子探索绳的多种玩法。因为跳绳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以下诸多好处: 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绳的玩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合作跳,跳绳器械简单,场地到处都是,简单易行,是一项适合大众的体育健身运动。活动前,恐怕人数太多会使幼儿因分组不便而无所适从,先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培养幼儿对绳的兴趣,我暂时规定幼儿四人一组参加游戏,以降低幼儿寻找游戏伙伴的难度。首先引导幼儿玩民间游戏“跳皮筋”,形象地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主要规则:游戏中两人扯绳,两人跳绳。跳的一方边说儿歌边跳,一旦说错儿歌或踩绳,就要被罚互换角色去扯绳。

但就这么个简单的游戏,孩子有时候却为什么玩不起来呢?

游戏开始了,幼儿跳的一方,玩得很兴奋。可仔细一看,却有很多问题:扯绳的幼儿有的将绳子抬得很高,跳绳的幼儿就会被绊倒,有的幼儿将绳子扯着乱跑;跳绳的看到同伴扯着绳子跑,不知道制止而是追着跑;有的则毫无危机感地站在场地中间,局外人似地看着他们跑;有的干脆躲到了场地的尽头处,等到绳子抡过来,常常来不及转身就打在身上了。很快,幼儿在游戏开始时的兴奋劲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放弃游戏自己玩了起来。第一次“跳皮筋”游戏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从幼儿的表现看,他们似乎不太明白游戏的规则,可一问,他们却讲得头头是道。那么幼儿是怎么想的呢?为了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原因,我组织了一次讨论。

师:为什么你们不喜欢游戏了?

幼:我怕绳子很高会绊倒。

师:那怎么样就不会绊倒呢?

幼:有的说,可以将绳子放低一些;有的说可以跳的时候用力往上跳。

师:嗯,我们按规则要求进行游戏,那么游戏才能变的好玩。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事情才能顺利进行。

最后我建议幼儿把刚刚提过的方法都用到游戏中去,然后分组按游戏规则开展 “跳皮筋”比赛,

游戏渐入佳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把绳子摆成小河状,做“过河”的游戏;幼儿们时不时传来快乐的欢呼声。

渐渐地,有一名幼儿突然说:“我不玩了。”四人一组的游戏因他放弃又无法继续了。还想继续游戏的另外三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入了另一组,没料到他们的参与使这组的游戏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因为中间有五个幼儿,跳皮筋变的更加有趣,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幼儿愉快地变换着角色,热闹的游戏场面引来不少围观的幼儿。

由于游戏的方法都是幼儿自己提出的,这使他们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玩起来也更加兴致勃勃。 我启发他们想一想玩过的游戏里有什么好办法,幼儿想到了“锤子、剪刀、布”“手心手背”和“点脚”等方法,我同意他们按自己的想法玩。

幼儿都愿意成为游戏的中心人物,在他们眼里做这件事的人越少这件事就越重要,而且他们也愿意轮换角色进行游戏。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则,游戏将无法正常进行。游戏就要结束了,幼儿却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开心地说:“今天真开心,下一次我们还要这样玩。”

反思: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只有不断的引导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当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教师要“顺”,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真实原因,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方法的权利交给他们。这样,给了幼儿更大的自由度。

总之,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我庆幸,在快乐的“跳皮筋”游戏中,幼儿得到了发展。

培养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


培养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

经常听家长讲孩子脾气很大,每次用尽方法“镇压”下来,但过不了几天又“还原”了。

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

在人际交往上,3—6岁的孩子还不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

但是家长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也有些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比如故意“撩”别人,激怒别人;游离于游戏之外,很难参与进去。

在情商训练中,这部分所涉及的方法相当具体,包括如何接触陌生人、如何与人开始对话、如何加入集体、怎样结交新朋友、如何面对嘲笑、游戏中应该遵守的规则等等。

自信心从经历中获得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在家的时候声音洪亮,能唱能跳,可一旦在外面就表现出羞怯。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他们对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和恐惧,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

由于害羞孩子很少在公众面前表现,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自信……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平时应多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对结果做出肯定的评价。

3—6岁通常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塑形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至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因为父母的希望而自然形成,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培养的。

幼儿教育笔记:户外娃娃家游戏的创设


幼儿教育笔记:户外娃娃家游戏的创设

参观了胥口中心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后让我感触很深。其中户外娃娃家游戏的创设更是深受孩子喜爱。室内娃娃家游戏到了中班下学期孩子明显不感兴趣,往往成了孩子购买商品后的堆放处。而户外娃娃家游戏的创设孩子们可以从搭建围墙、灶台、桌椅开始,就像我们小时候去户外野餐一样。为了更好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准备从几个方面开始,1、场地的选择,我们准备放在我们中四班下楼那块草地上。2、材料的准备,我们尽量都用原始材料,为孩子准备一些搭建的砖头,收集几个废旧电饭锅、烧水壶,小床。3、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作,大胆深入游戏丰富游戏情节。如烧的石材可以用草、树叶等进行替代。

语言区游戏的丰富和指导

进入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更加喜爱看书,书上的一些情节也能慢慢看懂。慢慢的孩子喜爱创编故事,于是我为孩子准备了一些白纸,鼓励孩子把自己想画的画下来,然后装订成一本书。一开始,孩子们画的时候很没有目的,我引导他们确定出一个故事中心,然后讨论故事里有些什么,并在墙面上展示了自制图书的一些步骤的示范。孩子们看到可以自己进行装订兴趣更加浓厚了,对于自己制作的故事书也更加喜爱阅读了。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如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对生活无着落者的帮助等。同情心是人道主义的基础,可以使人有博大的胸怀,使人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然而当今社会环境中有一些不良风气,如对老人不尊重、欺负弱者等,均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显得很专横,与别人没与共鸣。

在指导幼儿进行交往中,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怜悯别人的不幸,能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当孩子关心了别人,应及时予以表扬,使他心中懂得自己行为的正确性,成为他继续帮助别人的动力;孩子如果做错了事

,欺负了弱小,就要及时批评,让他明白欺负别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教会他表示感谢,同时也应时时诱导他热情地、真心诚意的去关心同情他人。教育者还应让孩子懂得只有真诚的同情才是一剂良药,既能医治痛苦、也能抚平以往的矛盾,建立友善的关怀,使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更顺利。

幼儿园探索能力培养:户外活动好处多多


导读:于是我就引导旁边的孩子安慰他,“炜炜很伤心,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别难过,我们再去捡一片。”有的说:“你让我看看你的叶子。”比较后说:“你的叶子太干了,又轻又脆,一碰就碎了,我的红叶子比你的软。”边说边弯了弯手里的叶子。这一说,引得很多小朋友做了相同的举动。

一阵秋风吹起,各种各样的树叶随风飘落,有的在疾风中飞跑、有的在空中上下盘旋、还有的时而结成团,时而散开,象团体操表演;这是多么生动的课堂呀!

于是我就带着孩子来到了户外的草地上,这面草地里来了很多新伙伴,它们是高高的树妈妈送给小草的礼物,它是谁?幼儿看看身旁的大树都想到了树叶。怡怡想到了大树妈妈与树叶娃娃的歌,大声地对我说:“树妈妈的宝宝离开了她,她会哭的。”于是我就说:“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安慰大树妈妈呢?”她说我们一起唱歌给她听吧,在她的建议下我们一起唱了大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歌。这时韬韬说:“我们帮大树妈妈找孩子吧。”我说:“好啊!哪里能找到树叶娃娃呢?”有的说:“我看见了在我的脚底下。”有的说:“我看见树叶在飘。”有的说:“树叶在跑。”我说:“你们的眼睛真尖,这些树叶娃娃是谁的孩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和孩子们正在寻找时,就听见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找到了一片红红的叶子。”有的孩子说:“我的树叶是黄的。”有的孩子说:“我的是绿的。”有的孩子说:“我的叶子很大。”有的孩子说:“我的叶子很小。”有的孩子说:“我的叶了中间红的边上有的黄了。”有的孩子说:“我的树叶真奇怪,两片连在一起的。”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咦,还真有这样奇怪的叶子。”这时炜炜说:“我的树叶是咖啡色的。”边说边递给我,就在这时,树叶坏了,炜炜很难过。于是我就引导旁边的孩子安慰他,“炜炜很伤心,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别难过,我们再去捡一片。”有的说:“你让我看看你的叶子。”比较后说:“你的叶子太干了,又轻又脆,一碰就碎了,我的红叶子比你的软。”边说边弯了弯手里的叶子。这一说,引得很多小朋友做了相同的举动。

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和我已经在草地上待了快半小时了,可是孩子们还在不断地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这让我感受到丰富的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大课堂,里面到处都是有趣的知识点,只要细心巧妙地引导,会让孩子有很多新发现;同时我也感受到我们主题活动没有安排得很满是很好的,有利于当活动充满可连续性时的有机协调。

教育随笔: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地成长,熙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呢?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以适宜的行为影响幼儿的表现

在组织中班幼儿户外游戏时,我感到不论在什么时候,教师都应作为幼儿游戏中的大伙伴,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在实际中我发现,中班幼儿玩竞赛性游戏往往效果不好。比如在游戏中老师经常要不断地重复规则和维持队形,还要提醒幼儿协调好动作等等,忙的不亦说乎,费劲不小却赛不起来。这主要是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他们活动目的性较弱,往往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感兴趣,并不重视活动的结果会怎样。例如:在游戏“小白兔拔萝卜”比赛中,幼儿以当小白兔拔萝卜为满足,每个“小白兔”手里抱着“萝卜”高兴地一跳一跳的,他们并不在意快慢输赢。因此,在游戏中,老师可以扮兔妈妈和小兔们一起拔萝卜,一起享受劳动后的果实,与幼儿一起共享欢乐。

二、注意游戏的质量及指导。

教师通过指导游戏,能促进幼儿游戏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幼儿的身心水平不断发展。3岁幼儿正处于机体急剧发育的高峰期,因此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将使幼儿一生受益。比如,我和幼儿一起玩“小兔过狼窝”的游戏时,我扮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一个一个地钻过山洞。“小兔子们注意了,我们要过狼窝了!”并要求幼儿脚步要轻,不能出声音,悄悄地走过狼窝。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照老师指令去做,只有几名幼儿觉得好奇,高兴地叫了起来。第一次狼窝失败了。“小兔子”们回到家,“兔妈妈”又重新讲清游戏规则并告诉小兔子们:“如果在过狼窝时发出声音,就会把窝里的老狼吵醒,老狼就会跑出来,把我们抓住,一个一个地吃掉。”第二次过狼窝时,“小兔子们”都能按要求去做。这次顺利地过了狼窝。“小兔子们”欢快地跳了起来。

实践证明,只有选择内容符合幼儿需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和强烈愿望的户外游戏,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培养幼儿兴趣的游戏:好玩的沉浮实验


导读:我高兴地表扬他们:“你们真聪明!塑料瓶子能浮在水上而玻璃瓶子和瓷瓶子比较重就会沉下去的,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把塑料瓶子和玻璃瓶子都拿在受礼,比一比哪个瓶子重。”孩子们马上就比较了一下。“真的是玻璃瓶子重”孩子们都说。“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会沉下去呢?”“石头、铁块、勺子--------”孩子们充分地想象着。

在《各种各样的瓶子》这一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瓶子的不同之处,我进行了一次实验“瓶子的沉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把一大盆水端进活动室里,孩子们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好奇的问:老师,你想干什么呀?“老师今天要和你们用瓶子做一个游戏。”“好”!听了我的话,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拍起手来。我先让孩子们每人选一只塑料瓶子,把它放入水中,“你们看看它像什么?”李艾蓉大声地喊:“老师,我的瓶子像船能浮在水上,用嘴一吹,它还会动呢。”其他的孩子也纷纷说起来:“我的船也动了,真好玩!”“我的瓶子像小鱼一样还会在水里游!”“咱们来比赛,看谁的船游得快!”

看着孩子们的兴趣这么浓,我趁机又说:“现在你们可以来换个瓶子玩玩。”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小朋友跑上来换了玻璃瓶子、瓷瓶子。但是刚放下去就有人喊到:“老师,我的瓶子沉下去了”

“我的也是,我的也沉了!”孩子们都随声附和者,脸上个个都充满着疑惑。这下正好中了我的圈套,我也故意问:“诶,怎么这些瓶子会沉下去呢?”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都好奇地望着我,这时知识面比较广的陶哿着急地说到:“这些瓶子是玻璃做的,很重,所以它们会沉下去。”陈哓似乎也受到了启发:“是的,还有的瓶子是用塑料做的,所以他们很轻就不会沉下去了。”我高兴地表扬他们:“你们真聪明!塑料瓶子能浮在水上而玻璃瓶子和瓷瓶子比较重就会沉下去的,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把塑料瓶子和玻璃瓶子都拿在受礼,比一比哪个瓶子重。”孩子们马上就比较了一下。“真的是玻璃瓶子重”孩子们都说。“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会沉下去呢?”“石头、铁块、勺子--------”孩子们充分地想象着。

一次科学实验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知道了物体的沉和浮的概念,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开阔了视野。使孩子们勇于探索,对科学实验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案例分析: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案例背景

建构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近来我们以PVC管为建构材料,孩子们很是喜欢,但仔细观察,发现部分孩子合作意识不强,他们总是各自玩自己的,致使搭建的效果不够理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浩浩是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在班级非常活跃,但与小朋友游戏时总是发生争执和矛盾。

案例描述

孩子们对这些新进的管子很是感兴趣,他们自由组合后,便各组搭建起来,可发现各组幼儿缺乏主题性,普遍存在搭建物品十分凌乱,个别小组幼儿还有各自收藏管子的现象,感觉他们的操作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盲目搭建。只有浩浩一人专心致志地拼搭出一架超级大飞机,当一旁的幼儿都发现浩浩的作品时,小闲说“好想和浩浩一起搭啊!浩浩我们一起搭飞机吧!”浩浩点点头,接着瑶瑶也要加入,就这样三四个小朋友一起帮助浩浩,开始了合作拼搭。

分析与评价

大班幼儿已具备合作意识,大部分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或在面对问题时与同伴合作解决,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却比较明显,只关注自己看到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意识不到如果别人在做一件事时,自己还可以做哪些事。他们欠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当合作遇到问题时不知怎样解决。如何能够让幼儿的合作高质量、见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幼儿合作的方法,对幼儿的合作进行科学的引导。

实施措施及效果: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各自商量组建小组,让幼儿在自主的环境下,在自发的体验中学会合作;这样小组内部成员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也是合作产生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氛围需要小组内部成员的共同努力,当然教师也要对分组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调整,正确的引导与调整是指教师要保证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取长补短,通过调整使每组幼儿的水平相当,保证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其次,幼儿在合作中愉快的情绪体验也是合作学习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教师应在活动中强化幼儿对合作成果的感知,可以在活动评价的过程中对能够体现合作成果的方面进行重点点评,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好处,激发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快乐的情绪体验。当幼儿看到了合作的成果,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自然会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合作能力打下基矗

另外,小组合作是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相关推荐

  • 幼儿园户外快乐小游戏 1、游戏:快活呼啦圈 游戏准备:小动物木偶若干、呼啦圈 游戏玩法:地上摆放若干小动物木偶,每个木偶之间的间隔为20厘米,游戏者站在规定的地方,才干向木偶扔圈圈,以扔中多少获得不同的礼物。 2、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忿怒、哀伤、惊怕、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往往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可以培养个人的勇气和毅力,增加自信心和自尊感。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户外游戏”,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8-0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户外小游戏 1、踩气球 玩法:幼儿在脚上系四个气球,家长去踩其他幼儿的气球(一分钟),最后看谁剩下的气球多为胜利,得星。 2、吹球进筐 目标:训练孩子的耐力,增强肺活量,增添家庭的欢乐气氛。 规则:桌沿下放只塑...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能增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性格、习惯的养成期。幼儿如果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之中,就会养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从...
    2021-04-30 阅读全文

1、游戏:快活呼啦圈 游戏准备:小动物木偶若干、呼啦圈 游戏玩法:地上摆放若干小动物木偶,每个木偶之间的间隔为20厘米,游戏者站在规定的地方,才干向木偶扔圈圈,以扔中多少获得不同的礼物。 2、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忿怒、哀伤、惊怕、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021-05-27 阅读全文

户外游戏往往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可以培养个人的勇气和毅力,增加自信心和自尊感。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户外游戏”,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8-05 阅读全文

1、踩气球 玩法:幼儿在脚上系四个气球,家长去踩其他幼儿的气球(一分钟),最后看谁剩下的气球多为胜利,得星。 2、吹球进筐 目标:训练孩子的耐力,增强肺活量,增添家庭的欢乐气氛。 规则:桌沿下放只塑...

2019-12-16 阅读全文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能增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性格、习惯的养成期。幼儿如果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之中,就会养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从...

2021-04-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