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11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数学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能区分"1"和"许多",并能用语言表达,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小兔请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和"许多",并能用语言表达。
2、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大信封一个,信封上画有小兔子头像
2、图片:1只兔妈妈和许多小兔子、1个苹果和许多苹果、1个玩具和许多玩具(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3、蘑菇、萝卜每人1个,筐子两个
4、兔子头饰1个,请一位老师扮演小兔子
5、糖果每人1个
6、能直观辨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初步学习区分"1"和"许多"。
1、师:宝宝们,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你们猜一猜这是谁写的信?
2、师:信封里有什么呀?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表达图片上的物体。)
3、师:原来是小兔写的信。信上说:小朋友,你们好!我很想念你们!我的生日到了,请所有小朋友到我家做客!
(二)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宝宝们,小兔请我们到它家里做客,你高兴不高兴?小兔过生日,我们应该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呢?(请幼儿简单讨论小兔喜欢什么?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
2、师:小兔喜欢吃蘑菇,咱们去采些蘑菇送给小兔吧!
3、游戏:采蘑菇
(1)请幼儿观察,说一说地上有多少蘑菇?(许多)
(2)请每个幼儿采1个蘑菇,鼓励幼儿边采边说:"我采了1个蘑菇。"
(3)观察并讨论:地上还有蘑菇吗?你采了几个蘑菇?
(4)教师总结:许多蘑菇分成了1个1个……。
(5)请幼儿把蘑菇放到筐子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我放了1个蘑菇。"
(6)观察讨论:现在筐子里有多少蘑菇?
(7)教师总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蘑菇。
(三)进一步感知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宝宝们,咱们一起到小兔家做客吧!(到小兔家后,可以渗透简单的礼仪,如:敲门、问好等)。
2、游戏:拔萝卜
(1)小兔:我种了许多萝卜,你们愿意帮我拔萝卜吗?
(2)请每个幼儿拔1个萝卜,鼓励幼儿边拔边说:"我拔了1个萝卜。"
(3)观察讨论:地里还有萝卜吗?你拔了几个萝卜?
(4)教师总结:许多萝卜分成了1个1个……
(5)请幼儿把萝卜放到筐子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我放了1个萝卜。"
(6)观察讨论:现在筐子里有多少萝卜?
(7)教师总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萝卜。
(四)品尝糖果,进一步体验"1"和"许多"。
1、小兔子拿出许多糖果,每个幼儿分一个,请幼儿说一说:"你有几个糖果?"
2、请幼儿品尝糖果。
活动延伸:
(一)在区域中投放各种水果图片,请幼儿将许多水果1个1个……放在盘子里,再将水果1个1个……放回筐中。
(二)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或家里什么东西是1个,什么东西是"许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小兔请客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幼儿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兔的玩具店》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兔的玩具店》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东西分类摆放整齐,初步接触分类的概念,能尝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玩具进行分类,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小兔的玩具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尝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玩具进行分类。
2、知道东西分类摆放整齐,初步接触分类的概念。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兔的玩具店》
2、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引起兴趣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二、听一听,欣赏故事
1、我们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欢玩具,小兔刚开了一个玩具店,里面有很多不一样好玩的玩具,教师点击PPT故事欣赏,播放故事《小兔的玩具店》
2、幼儿讨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兔?
3、教师小结:我们把这些玩具都分开来,这样找起来就会方便很多了。
三、想一想、尝试分类
1、教师:我们再想一想,要把小兔的玩具店里的东西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开,我们可以怎么分。
2、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3、教师:老师这儿也有很多玩具,我请小朋友们来分一分。
四、做一做,复习巩固
1、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游戏,请幼儿将不同种类的玩具按颜色、形状、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2、教师:现在,小兔的玩具店里可整齐了,不同的玩具都在不同的货架上,一找就能找到。小朋友们,我们也回家去试试看,把玩具分分类。
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幼儿百科: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请客》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熊请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发展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熊请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2.初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引导幼儿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了解几句常用的礼貌用语并学会运用。
活动方式:
集体和个别结合进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熊、小猫、小狗、小兔头饰;小鱼、肉骨头、萝卜图片;课件。
知识准备:了解有关动物习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2分)
教师出示课件,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展开:(11分)
1.引导幼儿看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小熊图片及各种食物图片。
“今天小熊请客,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他要请谁呢?”
(2)教师利用课件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谁?
(3)用毛绒玩具设置情境,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小猫来了,小猫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小狗来了,小狗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小兔来了,小熊怎样说?
三个小动物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最后对小熊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3)教师扮演熊,分别让幼儿当小猫、小狗、小兔表演故事,引导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
2.请幼儿分角色表演,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请几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讲故事,鼓励扮演小动物的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对话。
三、结束:(2分)
讲评幼儿的表现。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主题五:我的动物朋友中的次主题三能干的小动物。
小班语言故事《小熊请客》是优质课评比时选的内容,通过第一轮教学,发现孩子兴趣还是挺高的虽然这个教材很老了,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会请谁?通过食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猜出。然后让幼儿学习故事,知道有礼貌的重要性。表演游戏时大家很兴奋。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支撑下,我对这一课的教学也做了一些尝试,发现效果还可以。
幼儿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做客》
设计思路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本次活动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以故事"小兔做客"为主线,围绕小兔去好朋友小熊家做客而展开,在"小兔去做客"的路上,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的作用(电话亭、废物箱等),拓展和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小兔回家迷路了"的情节中,引导幼儿学习解读路线图,鼓励幼儿尝试用逆向思维思考,帮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线。这既是对幼儿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学习方法的挑战。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记住小兔做客的路线,尝试逆向排序,帮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胆表达,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周围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线图、各种公共设施的小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话题秋天到了,小熊家的苹果丰收了,小熊想和好朋友小兔一起分享,于是就打电话给小兔:"喂喂喂,小兔你好,我家的苹果丰收啦,我想请你来做客。"小兔高兴极了:"谢谢小熊,可是我不认识你家,怎么去呢?"小熊说:"从你家出发,经过废物箱、超市、电话亭,很快就能到我家了。"小兔牢牢地记住小熊的话,很快到了小熊的家,两个好朋友玩得真高兴。!!(出示PPT)小兔为什么这么高兴?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会经过哪些地方?(幼儿说不出的话,可出示第三张PPT提醒他)
二、讲述故事,理解情节,拓展经验
1.了解电话亭的作用。
(1)时间过得真快,太阳下山了,小兔要回家了。可是它忘记了小熊的话,有点迷路了。小兔走呀走,先经过了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电话亭?
(2)小兔给小熊打电话会说什么?
小兔在电话亭里打电话给小熊:"小熊小熊,我迷路了,我在电话亭里,接下来再怎么走呢?"小熊说:"笔直往前走。"什么是笔直往前走?小熊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超市、废物箱的作用。
(1)小兔听了小熊的话,来到了哪里呢?
(2)你们认识上面的字吗?"世纪联华"是什么地方?超市里有什么?你到超市去买过什么东西?走了那么久,你猜猜看小兔可能会进去买什么?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该怎么办呢(点击画面,出现"废物箱")?
3.了解人行横道、红绿灯的作用。
(1)小兔现在经过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停下来?
(2)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
(3)小兔什么时候才能过马路?
(重点引导幼儿讨论黄灯的作用。)
4.了解车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来到了哪里,应该坐哪一辆公交车呢?(疑问:PPT上好像没有车站?)
三、人人操作,集体验证
1.继续讲述故事,回忆情节。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为什么不高兴?
(2)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
2.师生共同解读画面(操作材料)。
(1)图片上有什么?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从小熊家出发,沿着箭头的方向前进,她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回到自己的家。请你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有顺序地为小兔做一张路线图。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时,多媒体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线图,帮助幼儿记忆路线--逆向思维。
4.分享交流,集体验证。
交流:小兔按照箭头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说说她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小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谢谢你们的帮忙。原来,只要记住出发时的路线,动动脑筋,反过来想一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线。(小结再斟酌一下。)
活动反思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明确、适宜,体现较好的价值取向整个活动在关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指向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连接,即"进一步了解各种公共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即"观察并记忆小兔做客的路线,尝试进行逆向排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即体验做客的快乐和帮助小兔找到回家路线(助人为乐)的快乐;同时,还感受到了思维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体现了目标与内容的"整合性""发展性"。
二、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双主体性"整个活动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帮助小兔回家"的情景中动手操作、自主建构。在活动中,教师能适度采用角色扮演、及时小结、操作体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积极迁移生活经验、拓展认知经验,尤其是最后环节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体验证的两种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个体操作与集体交流中感知、运用"逆向思维"的排序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做客》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做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做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教师掷有数字的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幼儿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