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教我“以德服人”

发布时间:2020-12-28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 这天和以往的任何一天一样,孩子们午睡起床以后我习惯性的请他们穿衣、叠被、整理抽屉,孩子们也顺从的按照我的意思在进行着起床后的准备工作。这时候,伟伟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candy老师,我给你说句悄悄话嘛。”虽然我觉得他现在应该是去整理自己的抽屉,但是被他的神秘表情吸引,我蹲下来微笑着说:“你有什么秘密要和我分享啊?”伟伟凑近我的耳朵说:“要以德服人”,我一时间被他的这句话惊呆了,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伟伟,你刚刚给我说的什么啊?我没有听清楚,你再给我说一次吧。”第二次伟伟神情更加坚定的把“要以德服人”字正腔圆的说了一遍。这一次我听清楚了,同时也确信伟伟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句本应不符合他4岁这一年龄能说出的话语。我不知道伟伟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以德服人”,但是话从他的口里说出来,那么他一定有了“以德服人”的经验了。

班上的起床活动依旧在进行,但是我的心情已经没有先前那么平常了。在成人的世界里,“以德服人”是常常用于人际交往之中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自己的孩子让自己要“以德服人”的时候,我不禁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及和孩子接触的方法进行深思: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难道我没有给孩子说明原因的足够时间?在孩子的意见和我的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难道我没有真正领会到孩子们有这样想法的理由?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我是否有强加给孩子们一些活动结果?­……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幼儿教育要带着幼儿的问题一同漂流,如今,孩子把我的“问题”依葫芦画瓢抛给了我,我开始发现自己真正应该重新认识我的工作,以及身边的这一群孩子。我的工作被他人视为神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纲要》中也提到教师和孩子之间是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我认为已经拥有了前卫的教育理念,可是真正要将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才发现我的不足之处。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我在给孩子实施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也被我所教育的这群孩子教育着。我们经常会把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总认为我们能够和他们一同绘制出色彩斑斓的画面。或许我们在孩子面前有时候也会是一张白纸吧。成人总是在做事情之前深思熟虑,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在这样的场合是否合适,比起孩子的“直言不讳”,有时在孩子面前我们真的不妨试一试“直言不讳”,和孩子一同感受言语的“真切”。(心得体会大全 wWW.xd63.cOM)

终于在那句“要以德服人”之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中汲取经验,才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不忘向自己身边的孩子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将自己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孩子穿衣服


今天下午,我一上班便来到幼儿寝室,只见他们一个个跟“熊宝宝”似的呼呼作响,睡得香极了。虽然到了起床的时间,我还真不想惊扰他们的美梦,但想想接下来还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只好把他们叫醒,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熊宝宝们,天亮了,该起床了。”有几个早醒了的幼儿便一咕碌爬了起来,其余的幼儿便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嘟囔着:“老师,我还想睡。”有几个懒虫甚至连眼睛都不睁开,转过身接着又睡着了,这么冷的天,被子里实在太舒服了。于是我又故意对着那些醒了的幼儿说:“熊宝宝们,我们来穿衣服比赛好不好?”只听见一声:“好!”“熊宝宝”们一个个从被子里爬了出来,他们拿着衣服个个准备好了,只等我一声令下,有几个“狡猾”的家伙还没等我说“开始”便穿了。我举起右手做好发令的姿势说声“开始”。只见他们有的拎着衣服领子、有的拿着衣服袖子、有的提着衣服帽子,各种穿衣服的动作都用上了,一幅幅争先恐后的景象。可谁曾想,不到半分钟有几个幼儿便象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拎着衣服来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不会穿。”我接过衣服正准备帮他们穿上时,转念一想,可不能这样挫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教他们穿衣服呢。我说:“等等好吗,你们看老师。”我马上也把外套脱了下来,双手抓着衣领把衣服背面对着自己,一边示范一边念着:“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小朋友的注意全都集中在我身上了,一个个在认真地学着,我便让幼儿跟我一起边念儿歌一边学穿衣服。几分钟以后,大部分幼儿穿戴整齐地出现在我跟前,个个得意地说:“老师,我自己穿的。”我忙说上一句“真棒!”看来,今天的儿歌没有白学,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此不再依赖他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寻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升。

教育随笔:以后,我会和孩子们这样“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聆听到了虞永平教授的“追求生活化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不但被他做为幼儿教育专家所具有的沉稳的外表敏捷的思维所打动,更被他具有内涵的讲座内容所吸引。一看到这个讲座主题我就欣喜若狂,一个很实用的话题。想赶快静下心来聆听专家的解读,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来滋润我干涸的心田。

虞教授指出“生活的教育、生活的原则、生活的理念是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名话足以说明了“生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以前我很少接触到这种理念,这次让我对这些词汇铭记在心,看完视频后我通过网上查询深入地研究学习了这些词汇所蕴藏的生活道理,以后,我会和孩子们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成长进步。

虞教授指出“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们教材上的内容,老师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找幼儿教育的方法,才能让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听完这段话,我让视频暂停了片刻,久久来回味这名话的内涵。平时我们在这块做的相当不够好,对生活中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我们身边到处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却视而不见,抛开现成的朴实资源去追求时尚地前沿地东西,老师天天从网上找一些孩子们连见都没见过的一些实例来教学、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们买一些高科技产品当玩具……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家长范的教育错误吗?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现成的资源来教育。秋天到了,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种植园里上一节关于树叶的课,让孩子们在观察真正的树木中去探索树木的变化以及生长规律。科学课上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我们可以让幼儿到走廊里拿着方便袋捉空气、回家后让孩子们和妈妈在公路上捉空气、在家里的厨房里捉空气、在家里的客厅里捉空气,第二天回幼儿园让孩子们再来说一说空气无处不在的事实,效果肯定的不错的……材料来自生活当中,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资源。

虞教授的讲座中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名话就是“老师教育孩子就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活,老师在参与孩子们生活的过程中去指导孩子们需要进步的东西。”我想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过程也不会觉得有压力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当我们在和孩子们生活的过程中肯定能发现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孩子们语言上的进步、情感的丰富、动作的熟练、心情的愉快……这样的教育该是多么的幸福!

难道这不就是一线老师们所追求的幼作教育吗?这不就是一线老师们平时所缺少的教育吗?这不就是一线老师平时应该提高的教育点所在吗?于是我边听边记边反思反总结。将这些实用的“法宝”逐字逐句的内化为自己知识,做为以后工作的指南。

孩子们,我会和你们一起“生活”!

随笔: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刘老师!王雨霏抢我积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刘老师,王雨霏又抢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状声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们,了解争吵的情况,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盈盈:“你们怎么了?”她皱着眉头苦恼着说:“她抢我的积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抢我的。”

此时,我拿起她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盈盈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盈盈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抢玩具的小朋友不是个礼貌的孩子哦。你们看,琴琴和晓彤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戏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问盈盈:“应该怎么办呀?”她低着头不情愿的说了句:“那一起玩吧。”“我们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教室暂时没有争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来。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来。爸爸也经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她,总是顺着她的意思满足她的各种需求。有的时候,稍有不满意,她还对奶奶发脾气。在幼儿园里,她在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她所接触的外界事物。因而,她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时与她的家长沟通,把她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如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时,应该交换玩或轮换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提供幼儿一切锻炼的机会。比如:组织一次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谦让和分享。

教育笔记:《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教育笔记:《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午睡后,孩子们正在穿衣服,我忙着帮助几个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刚起身,险些踩到坐在旁边穿衣服的小朋友的手,于是一个趔趄没站稳,我差点摔了一跤。旁边的果儿小朋友看见了,急忙说:“老师,小心点儿。”

看着孩子担心的模样,我不禁心里一暖:不知不觉孩子们就要升入大班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孩子的心里,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心他们一样。果儿小朋友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和叮嘱孩子的话差不多吗?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渐渐变得懂事了。有些事不需要我们刻意的去教导,他们自己也会从成人身上学习并模仿。在班级,孩子对于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留意。在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教师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孩子学会,并在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正如:我们关心孩子,孩子也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表现得不友善。因此,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教师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不要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误导了孩子。

爱挑衣服的孩子


常听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特别爱挑衣服,从语气中可以感觉到她们对孩子行为的气愤和无奈。相信不少的家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早上赶时间上班,你在那儿越是着急,他越是挑衣服。最终的结果不外乎是两种:和孩子生气,然后孩子服从,或者顺孩子心意。

今天我们班魏好彤的妈妈来反应孩子在家挑衣服的问题。她妈妈想让他穿的像小女孩一点。可是她就只挑小男孩的衣服。每天早上为穿什么衣服很头疼。我们班魏好彤小朋友性格外向,行举很像有小男孩,在以后几天里,有意识的赞美xx小朋友的红色、粉色等一些亮色衣服真漂亮,穿上像小蝴蝶,像什么等,有一天我对魏好彤说:明天把妈妈给你买的新衣服穿来让小朋友看看漂亮吗?果真以后魏好彤对早上穿衣服就不那么挑剔了.

适当地选择自己的衣服不过分

,也属正常。但如果孩子对衣服非常挑剔,就要引起重视了。下面有几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1、找出原因,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穿这件衣服,是不是穿着有哪儿不舒适或是影响到他的活动。例如:是不是衣服领子后面有商标,孩子穿着又痒又扎,或者衣服领子小,孩子不好穿脱;还有就是衣服太厚,孩子活动不方便,容易出汗。孩子喜欢的是穿着舒舒服服,能够得到小伙伴、老师称赞的衣服。

2、尊重孩子,不要看孩子小,但是他也有审美观,在为孩子买衣服时,可以认真听一听他的意见,问问他喜欢什么样式的,哪种颜色同时给他一些参考意见,如“这件衣服图案大大的,而且颜色也好看”、“绿色好象草地一样,多美呀”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情趣。

3、如果宝宝喜欢臭美,那么妈妈可以采取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每天早上给宝宝准备两套符合时令的衣服,让他自己选择。这样既尊重了宝宝自己的心理需求,又可有效地防止宝宝东拣西挑,养成一些坏毛病。

教育笔记:爱挑衣服的孩子


教育笔记:爱挑衣服的孩子

常有家长反映有小朋友特别爱挑衣服,从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无奈。相信不少家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早上赶时间去上班,你在那里越是着急,他越是在家里任性地挑衣服。

虽然来班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却见识到了不少爱挑衣服的主儿,大部分挑衣服的宝宝是女孩子。比如朱晶菁,有一次因为她很热就给她脱掉了外套,可是发现她里面穿的一个吊带裙,又太过单薄,所以在她的小书包给她找到了一个T恤穿上了,可是她非要在T恤外面套上那个吊带裙,因为那样搭配着很奇怪我刚开始没答应她,没想到她立马哇哇大哭,没有办法,最后还是依着她将吊带裙套在外面了,后来才知道,因为小女生都喜欢裙裙,所以她十分喜欢那个吊带裙不舍得让老师脱下来。再比如毛语娴,对裤子和鞋子经常“不满意”,总在班上说:“老师我不要穿这个裤子”,“老师,鞋子不舒服”等等。

适当的选择自己的衣服并不过分,也属正常。但如果孩子对衣服非常挑剔,就要引起重视了。下面有几点建议和大家分享一下:

1.找出孩子不愿意穿这件衣服的原因,有耐心的跟他沟通,是不是穿着哪儿不舒服或者是影响到他的活动的。

2.尊重孩子,不要看孩子小,但他也有自我意识和逐步形成的审美观,在给他买衣服时多征求他的意见,比如喜欢什么样式图案,或者喜欢哪种颜色等等。

3.如果宝宝喜欢臭美,那么妈妈可以采取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每天早上给宝宝准备两套符合时令的衣服让他自己选择,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又可以防止他东挑西捡而养成一些坏毛病。

孩子教育了我


午检点名时,我问:“齐齐小朋友怎么没有到园?”孩子们直摇头,于是我和上名册,带领孩子们出去进行特色活动。我时不时的轻扶刚做过的长发,飘逸的感觉使我不忍心扎起来。

下午活动时,当我再次抚弄长发沉浸于这份艳丽时,齐齐妈妈领着齐齐进来。我问她:“齐齐怎么迟到了,贪睡了吗?”她妈妈对我说:“老师,我刚给她洗过头,还湿淋淋的,无法扎小辫子,她非让让我等到头发干了,扎好辫子后才肯来幼儿园。”“噢,”我觉得琪琪妈妈的眼光似乎盯着我柔顺的长发看,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长发在孩子面前有诸多的不便。于是不自觉地把长发用手夹了起来,恨不得一下子快扎起来。

我想,在平常我是如何熬费苦心地教育孩子们,不留长发,不披散长发,却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并且在孩子们逐渐做到时,我却率先违反了,这是多不应该啊!

回到活动室,我赶紧把头发扎了起来,重新恢复了真我风采。是孩子教育了我,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难以入睡的孩子


睡午觉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放假回来,特别是有几个“顽固分子”精神高涨,情绪活跃,他们一会把手伸出被子,掰掰手指头,一会又瞪大眼看看那你的举动,更有的是还会影响到已经入睡的幼儿,去揪别人的被子,摸摸别人的头。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老师。”在一次值班的时候,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晨晨是我们班入睡很难的一个小朋友,他不仅自己不睡,而且还去打扰别的小朋友。

那天中午,大多数孩子都安静地入睡了,而晨晨依然没有入睡。我走到她的床边,揉揉她的秀发说:“晨晨的头发真好看,假如这个星期你都能睡着的话,老师就买一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发卡送给你!”没想到晨晨高兴地说:“好吧,我睡觉!”这一天她真的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都能自己入睡,而且睡得很香甜。

周五离园的时候,晨晨突然跑过来对我说:“刘老师,我今天也睡着了。”我明白她惦记着我的承诺,于是我从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粉红粉绿相间的糖果迷你小发卡,别在了她的刘海上。晨晨满脸的开心与满足。将规则要求变成孩子的自觉行为,有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小礼物,就这么简单。

相关推荐

  • 教孩子穿衣服 今天下午,我一上班便来到幼儿寝室,只见他们一个个跟“熊宝宝”似的呼呼作响,睡得香极了。虽然到了起床的时间,我还真不想惊扰他们的美梦,但想想接下来还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只好把他们叫醒,我轻轻地叫了一声:...
    2020-12-04 阅读全文
  • 怎样可以克服孩子的嫉妒心理 导读:嫉妒心理在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向着自己,好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再加上心理调节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羡慕别人,渴望受到师...
    2021-11-06 阅读全文
  • 以人为鉴增加孩子的阅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痛失魏征,留下了这千古名言。 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即使最有时间,最有精力,也总是无法体验这大千世界,虽然体验是认识世界的...
    2021-01-1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以后,我会和孩子们这样“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聆听到了虞永平教授的“追求生活化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不但被他做为幼儿教育专家所具有的沉稳的外表敏捷的思维所打动,更被他具有内涵的讲座内容所吸引。一看到这个讲座主题我就欣喜若狂,一个很实...
    2021-05-24 阅读全文
  •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
    2021-04-30 阅读全文

今天下午,我一上班便来到幼儿寝室,只见他们一个个跟“熊宝宝”似的呼呼作响,睡得香极了。虽然到了起床的时间,我还真不想惊扰他们的美梦,但想想接下来还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只好把他们叫醒,我轻轻地叫了一声:...

2020-12-04 阅读全文

导读:嫉妒心理在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向着自己,好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再加上心理调节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羡慕别人,渴望受到师...

2021-11-06 阅读全文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痛失魏征,留下了这千古名言。 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即使最有时间,最有精力,也总是无法体验这大千世界,虽然体验是认识世界的...

2021-01-12 阅读全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聆听到了虞永平教授的“追求生活化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不但被他做为幼儿教育专家所具有的沉稳的外表敏捷的思维所打动,更被他具有内涵的讲座内容所吸引。一看到这个讲座主题我就欣喜若狂,一个很实...

2021-05-24 阅读全文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

2021-04-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