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女儿拥有一颗宽容心
发布时间:2020-12-01 幼儿园我的一家说课稿 我的一家说课稿幼儿园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上学期的一天,女儿回到家,大惊小怪地说:“妈妈,我们班有小偷。”我以为是外面有人到他们班级去偷东西了,因为在学校这种事情很多的。
我连忙问:“怎么进去的?偷去了什么东西?”
女儿说:“是我的饼干被人偷了。”
“哦——大惊小怪什么呀!”我失望地说。
“不是呀,是我们班有人偷了我两次饼干了。”
我说:“不可能吧,你可能记错了。”
女儿说:“没错,上次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今天肯定没错,昨天我明明把一包饼干放在抽屉里,今天没有了。”
------
女儿是个馋猫,每天上学都要带吃的,而且她每次去超市都会挑好东西买,新上柜什么好吃的她都要买来吃,所以她对超市里有关零嘴的货架很熟悉,一眼就能发现新品种。我想:可能是她的同学对她带的零食好奇
,想尝尝鲜吧。
可女儿气愤地说:“我明天要把这小偷抓出来!”
我说:“一包饼干值得大呼小叫的吗?”
“不行,我不是舍不得我的饼干,我是对他(她)负责,贼都是从偷小东西开始的。”女儿就是不依不饶。
我看她这架势,真担心她明天会把她们班级弄得鸡犬不宁。虽然我承认女儿说的也有理,但我不希望她对同学剑拔弩张,更希望她能包容同学的小过错,就耐心地与她分析:“你们班级是不是有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他(她)可能肚子饿了,没有东西吃。你平时看到街上要饭的人都送他们面包吃,觉得他们好可怜(有次女儿在街上看到两个要饭的小孩,特意将身上带的钱全部买了面包送给他们),现在你看到你的同学饿肚子,难道舍不得送包饼干吗?”
“不是呀,如果他向我要,我肯定毫不犹豫地给的,可他为什么偷偷拿呢?”女儿还是有点愤愤不平。
“傻孩子,你想,你这么大个人了,跟人要东西吃,还有没有面子呢?他如果因为家里贫困吃不饱肚子,已经这么可怜了,要是还被你明天当小偷查出来,那他以后还怎么在你们班里呆下去,他多没有面子。严重的话还会因此影响他的前途的。”女儿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连连点头。
“再说,知道孔乙己的‘窃书非偷也’的故事吗?”
“知道。”
“如果你的同学本来也不是想偷吃你的东西,只是迫于肚子实在很饿,才跟你借吃了你的饼干,那多冤枉。”
“对呀,那怎么办?”女儿忍不住同情起这位同学了。“可我平时也没有发现我们班哪个人很贫困呀?”
“你这马大哈怎么可能知道(),再说,他们即使条件很困难,也不会张扬的。”
“那妈妈你说怎么办呢?”
“妈妈建议你以后带吃的到学校去时,带个双份,一份自己吃,一份就留给这个‘小偷’吃吧。”
就这样在我的劝导下,女儿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了这位“小偷”,后来几天女儿还真带了双份的零嘴,不过,“小偷”一直没有再来偷吃,这反而倒成了女儿的遗憾。YJS21.cOm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教孩子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教孩子学会用宽大的胸怀包容别人,与人和睦相处,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同情心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人、损害人、使人痛苦,如果能宽容地对待他人,宽恕他人,帮助他人,那么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证。
在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的今天,孩子的某些个性也在不适当的“膨胀”。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爱,却不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他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那种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表现,已经明显得凸现了出来。比如,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们会哈哈大笑;看到路边的蚂蚁,会毫不犹豫地踩踏;看到小花,会顺手折断……
家长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这正和家长自身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都是溺爱的错
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的满足,一味的迁就,百依百顺,孩子就会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性的、有原则的。对于孩子自私、任性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生气和不满,让孩子感到自己这样做是得不到肯定和赞扬的。当孩子体会到这点以后,才会意识到关心他人是会受人称赞、是自己应该这么去做的。
你的坏榜样
有些父母对别人的困难和不幸总是无动于衷,他们不欣赏也不理解孩子的同情行为,怪他多管闲事,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感受不到人间珍贵的友情,幼小的同情心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扼杀了。
家长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孩子同情心的发展最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模仿性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所以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4个方法
虽然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得同情的真正涵义,但是家长可以鼓励和教育孩子去关心、帮助他人,将同情心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让它茁壮成长。
1.鼓励孩子关爱别的小朋友
孩子在1~2岁时,尚未形成“自我”概念,对自身感觉和他人的感觉不能区分出来。比如,别的小朋友摔了一跤,哭了,他自己也露出痛苦的表情,跟着哭了起来。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家长不能取笑和责怪他。虽然孩子因为年幼而分不清自己的痛苦与他人的痛苦,但这却是他日后产生同情心的重要心理基础。假如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苦痛,同情心也就不可能产生了。
因此,要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鼓励孩子多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孩子做了帮助别人的事情就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2.培养孩子对动植物及物品的爱护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把玩具富予生命,和它们说话。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时,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比如,当孩子在折树枝时,家长以小树的口吻说:“哎哟,我的胳膊好疼呀!呜呜呜呜……”家长模仿小树的哭声,很容易使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时再因势利导,让孩子想想自己的身体如果受伤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他们去体会别人的痛苦,理解别人的感受。
3.引导孩子关心体贴长辈
在家中,可以培养孩子对家长的体贴和关心,比如,帮爸爸倒杯水,给妈妈递东西,吃水果的时候挑大一些的水果给爷爷奶奶等。每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父母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许,为孩子感到自豪,让孩子察觉到自己做了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家人以外的成人。可以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在小区里遇到熟人亲切地进行交谈。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习与别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所有这一切都会每时每刻影响着孩子,使他们从小培养起与人友好相处,对人具有同情心的情怀。
4.通过游戏情境培养孩子同情心
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可以通过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病人、医生、爸爸、妈妈等角色,体验生病时的痛苦,体会医生给人治病的快乐;感受妈妈做家务的辛苦、爸爸下班归来后的劳累等;从而懂得要热爱、关心自己的父母,去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
另外,也可开展其他的情景游戏,如在下雨的时候和没有雨伞的人共撑一把伞、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等,来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精神,使孩子懂得只有众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孩子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1、在家里她(他)最重要
2、很少承担或不愿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
3、经常会和小朋友打架或者闹别扭
4、对自己的物品很敏感,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
5、会看不起幼儿园里的某某小朋友
6、看到老师批评犯错误的小朋友会表现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请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的心与友善的心
请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的心与友善的心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生存危机。现在,小镇上最富有的人就要数面包师卡尔了。卡尔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渡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人家的20个孩子叫来,允许他们每人每天来取一块面包。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大块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根本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才从篮子里拿出最后一小块面包,她总会在离开前感谢卡尔为自己提供食物。女孩拿到面包后,舍不得咬一口,就跑回家去了,她要与家人一起分享面包。
第二天,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向面包师道谢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当妈妈掰开面包的时候,一枚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女孩决定把金币送回去。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对他说:“先生,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币掉进了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枚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这枚金币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应该得到的奖赏。你选择了那块面包,现在这枚金币属于你了。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
看了这则故事,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拥有感恩的心,有时会有异想不到收获。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在他还很小的时候,是我们做父母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要让他明白这都是父母天天辛苦上班所挣来的。只有劳动了,才有所得,才有钱买得了他所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他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才会心疼父母的付出,感谢父母的付出,从而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幸福。
现在许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而生了两胎三胎的家庭也都是条件不错的,家长们会无形当中溺爱孩子,什么都给他最好的。长久下去,孩子稍不如意就会哭闹,耍赖,打骂父母,完全不懂得感恩。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的心,不但感恩父母还要感恩社会与国家。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要丈夫学自己怀孕的妻子,肚子上绑一个几斤重的沙袋,体会孕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体贴照顾自己的妻子。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做这样的试验,让他们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感恩父母带给他生命。
我们不要太惯孩子,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帮他们做好。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给他们一些家务任务,让他们体会平日里父母天天做饭,洗衣赏,打扫卫生所付出的劳动,才会让自己天天有好吃的,穿得永远干净漂亮,住的房子才会这样舒服。
当然,做父母的永远都要言传身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有多好,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久了,自然就懂了。
当我们吃饭时,偶尔可以告诉孩子,要感谢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就不可能在超市买到所有想吃的。有条件务必带孩子去农付体验体验在农田里干活的生活。
当我们外出时,要感谢公交车司机给我们提供出行的方便。找个时间跟孩子一起徒步走了三四个站,让他体会如果没有司机们的付出,自己走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看到打扫街道的环卫工,要让孩子懂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街道上支处都是垃圾,苍蝇蚊子老鼠满地都是,让我们无法生存。
看到警察叔叔,特别是节假日,要告诉孩子,没有他们,我们就不会这么放心地走在街道,我们只会提心吊胆担心什么时候又会碰到坏人。
要感谢学校里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都是文盲,什么字也不认识,什么漫画卡通片都看不懂,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也找不到工作,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再存在,一家人只有喝西北风了。
......
孩子心里有了感谢的人,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人,珍惜生命与生活,待人友善,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与舒畅。他们会得到别人的喜爱与尊重,会更加被别人认同,使长大了以后,会更加容易融入到社会当中去。
育儿心得:宽容
育儿心得:宽容
在儿子班里有个特别调皮的小朋友,应该是班里每个小朋友的家长都人尽皆知的皮,但是他毕竟是班里的一员,大家总应该学会接纳他。在他们开学上一年级的前两天,两个孩子刚刚认识,并且还发生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在一个地方,我儿子刚刚搭好的一辆小火车,被这个小朋友一巴掌推到了地上,惹得儿子非常生气,但巧的是两个孩子竟然分到了一个班,更巧的是,这个小朋友上课时坐在我儿子前面,上体育课时站在了我儿子后面,并且还分到了一组。
所以在刚开学的那一段日子里,放学后每天都有有关这个小朋友的话题。刚开学的第一周,儿子放学回来,很生气的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上课时转身朝我儿子说话,并且还玩弄我儿子的文具,影响了他上课,我只好告诉儿子,他以后再这么做的时候,你警告他有什么事下课再说。有一天放学后,我看见另一个家长在给老师告这个小朋友的状,我想了想,就给老师简单的说了两句。应该说老师的话更管用一些,从此以后,这个小朋友上课时转身的频率少多了。
有一天,有个小朋友和儿子一起玩,在路上这个小朋友对我说:“阿姨,悦悦最不喜欢上体育课了,一上体育课,那个小朋友就在他后面挠他的背”。呵呵,有小朋友打抱不平了。我告诉儿子,他上课不捣乱你就行了,好不容易上节体育课,你应该允许他放松一下了。这个孩子确实让人头痛啊!但做家长的不能表现的比孩子更头痛啊!
有一次儿子放学后,一放下书包,儿子就很生气的对我说:“妈妈,我们班那个小调皮太让人生气了,真拿他没办法?”我以为,这个小朋友上课又逗儿子了,就问他怎么了?儿子说:“本来我们组可以拿到全组的卓越币,就因为他表现不好,影响了我们整个组的奖励。”呵呵,集体荣誉感还很强啊!我告诉儿子:“你们组里的成员要想办法帮助他,要共同提高,看一个人就可以影响你们全组吧,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你们要多多关心他!
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大致了解过,他是8月份生日,也就是在开学前刚刚6周岁,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大部分由爷爷奶奶带,所以比较娇惯、溺爱。但是既然分到一个班里了,就是缘分吧,我也不能因为孩子的事,整天找老师吧,况且老师应该更头痛,我觉得应该让他学会自己解决。
10月23号应该是个很特别的日子,不但是我儿子的生日,并且在这一天,我儿子被前一天的值日班长选为了10月23号的值日班长,在10月22号这天晚上,做作业时,儿子都会禁不住大声喊出他们队列的口号,可见值日班长对孩子们来说有多重要,并且他们班规定,第二天的班长由前一天的班长来选。于是在10月22号这天晚上,我问儿子:“10月24号的值日班长你会选谁?”儿子想了想,告诉我:“他身边还有两个好朋友没有当过,他会选那个比较老实的小男孩当班长。”我想了想,告诉他另外的一个小男孩应该更想当班长,虽然儿子不太喜欢他,小朋友们也觉得他太皮。但是我告诉儿子:“在班里,他最早认识的你,他年龄也最小,我们应该宽容他,他现在已经进步多了,上课也不捣乱你了,我希望你还是想一想?”尽管10月23号临上学前,我还没有做通儿子的工作,但我还是希望他能选这个小朋友。到下午接孩子的时候,为了纪念他的生日和当值日班长,我带着摄像机跑了过去,接到儿子的时候,他很神秘的告诉我:“妈妈,我想了一天,觉得这个小朋友还是挺好的,所以我最终选了他”。这就是儿子7岁最好的生日礼物,虽然是在我们的引导下,但他懂得了宽容。
刚开学的时候,上课他总是转身逗我家孩子,当时我也很有想法,时间长了,我也想明白了,这件事,对我孩子来说,未免不是件好事,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关键是看各人的定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不受影响,以后应该更优秀一些啊
育儿心得:我家有女
育儿心得:我家有女
“你家宝贝真有礼貌!”、“你家宝贝真懂事!”……见过我家宝贝的家长一边投来羡慕的眼光,一边赞扬道。作为一名母亲,当然自以为豪。但在育儿之路上投入的心血和精力也只有做母亲的才了解和有深刻的体会。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在她蹒跚学步时,她摔倒后,我从不主动扶她,我装作没看见,偶尔会鼓励一下孩子,孩子会迅速爬起来继续她的游戏;从女儿开始会走路时,我就让她帮我拿东西、找东西,她乐此不疲;孩子一周岁左右,吃饭时我帮她系上罩衣,把她的饭放在她面前,再给她一把小匙子,然后我基本上不管她了。虽然一开始她的吃相有点难看,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女儿的吃饭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我在洗衣服时,故意挑出几件小衣服让孩子洗,虽然洗的不干净,我还需要再洗一遍,但父母对她的的鼓励和她自己的实践会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在与人交往方面,我注意引导和提醒孩子,当然少不了父母的身正示范。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带她出去,通过实践告诉她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帮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上大班的女儿在家里是我的小帮手,各种家务活都帮我干,无论洗碗、扫地、收拾房间还是洗衣服,出门时她还叮嘱我注意交通安全;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小助手,我女儿一直是班长,还是学校“文明礼仪之星”、“知识大王”、“劳动之星”……
我的育女经验告诉我:父母不要过多独揽大权,孩子只有亲身体验生活,才会有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会有信心和勇气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将来才会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