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贝吟诵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
发布时间:2020-11-24 四月幼儿园工作计划 四月份幼儿园工作总结 四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为宝贝吟诵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为胎教找寻好的文字,今天重读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知到这是她为爱子梁从诫出生而作的。细细品读,吸取灵感,希望也能为自己的小宝贝留下些美妙文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天才宝贝是怎样造就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IQ(智商)其实遗传的成分并不大,极端的天才和极端的蠢材在人群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生智力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但通过后天的培养,这些智力平平的人的成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培养得好,他们中间会出现非常出色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相反,那些天赋异秉的天才宝贝,在后天的不良环境下,却极有可能情商缺乏、与环境格格不入,成年后反而碌碌无为。
一个智商IQ和情商EQ俱高的宝贝需要哪些心理基础呢?
1。稳定的安全感
妈咪对宝贝的爱会给宝贝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塑造宝贝稳定的人格,而稳定的人格将在发挥宝贝的创造性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浓烈的好奇心
任何宝贝在人之初都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产生浓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是,如果不引导好奇心进入理智的水平,那么好奇心就会退化或消散。培根说,为了进入科学的王国,我们必须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他的说法提醒我们需要有孩子般的虚心和灵敏的好奇心,也提醒我们,这种天赋的素质容易消失。
3。探索的欲望
当宝贝看见什么都要舔一下,都想用手去摸、胡乱敲打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用他的方式探索世界。聪明的妈咪不要盲目地阻止宝贝的探索活动,而要带着他一起去感知和探索这个世界。比如,你可以多寻找和选择一些既安全又材质不同的物品,让宝贝去摸一摸、闻一闻,只要是洗干净的,让宝贝舔舔也无妨,让宝贝了解世界是由不同的物体所组成的。
4。思维训练
这是天才宝贝之所以成为天才的最关键的环节。如果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加以引导,不提升到思维的层面,宝贝的天才可能也就慢慢被湮没了。只有上升到思维的层面,宝贝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宝贝,你那一刻很潇洒
今天,是清清送幼儿园全天的第二天
早晨起来后,她说我会想妈妈的。
我说,妈妈也会想你的。
她说,我会哭的。
我说,想哭就哭一会吧。
她说,你能变成一种东西来看我吗?
我说,好啊,你想让我变成什么?
她说,先变成一只小鸟,在窗户边,看老师没注意,就变成一只蜘蛛,在我的床边织网,让我能看见你织的网。
我说,好的。
到了幼儿园教室门口,在我和老师说话的功夫,她伏在我的耳边说,妈妈你一定要变啊。
我微笑着说,好啊,拉钩。
看她情绪比较稳定,我和老师的话没说完,就匆匆离去,因为,我想让这种好的情绪延续。
我说清清,再见!
清清说再见,就跑到卫生间去了。
当我走到走廊时,听见清清大声说:妈妈飞吻。
我回头送给你一个响亮的飞吻。
【定格】
那时,你也举起手,放到嘴边,微笑着,把你最甜蜜的吻放飞了,
妈妈看见你微笑的眼睛里,有一种晶莹的光亮在闪烁,但是你并没哭,
亲爱的宝贝,那一刻你很有魅力,也很潇洒,
我的孩子,长大了!
鸟儿长大了,就会离开温暖的鸟巢自由飞翔;
孩子长大了,就会离开妈妈的怀抱独立生活。
宝贝,如果有人欺负你
前段时间,我们妈妈群里十几个妈妈带着宝宝们办party,十几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会走的不会走的,满屋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突然,有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的就要打起来,我本能是要上前劝阻的,但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在旁边拉住我,说,让他们抢,这是孩子的天性,要不以后长大了他都不敢去争属于他的东西。我觉得这事儿很有趣,于是拿来说道说道~
关于“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大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这个话题,我遇见的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大致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个:1.告诉长辈;2.离远一点;3.要学会吃亏;4.打回去啊。
我家宝宝有个小娃娃,我们总教他说那个是弟弟。上个月,带宝贝回姥姥家,?宝宝玩着玩着突然过去在娃娃的脸上狠狠的连抓带拍,即使他只有一岁,还不会表达,但是也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满满的恶意,他是故意的,因为做妈妈的我刚刚在抱着娃娃。这时候,姥姥在旁边看到全程,一直怂恿着宝宝,说:打,就这样打过去。我说,妈,不能教他学着打人啊。姥姥说,他是男孩子,你不要太让他克制,要不以后长大了,性格绵软的像女孩子,被人欺负都不懂还手。我觉得似乎这样不对,但又很难反驳。
上周,还是和这个娃娃之间的事,但是是在奶奶家,还是类似的情景,奶奶的反应是,一把抓住了宝宝的手,说,诶!宝宝,这样是不对的啊,不能这样欺负小朋友,要学会友好。
有一次,带宝宝去早教中心,宝宝正在玩一个玩具,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过来,推了宝宝一把,还把玩具抢过去,宝宝想过去跟小哥哥一起玩,但是手一搭上玩具?就被打回来,这时候宝宝才意识到这个哥哥的恶意,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整个过程,我在旁边只是保护着不让这个“小哥哥”把宝宝打伤,但是全程在观察宝宝的反应,并没有做太多的干预,直到他坐在地上开始哭。“小哥哥”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低着头但仍然紧握着玩具。我跟“小哥哥”说,你是哥哥却跑来抢弟弟在玩具玩具,而且玩具也不是你的,这时,他的妈妈过来,他跟妈妈说玩具是他的,弟弟抢他的。我觉得我得说一下过程,
第一,玩具是大家的,
第二,你儿子冲过来抢玩具还打人,
第三,我儿子不计较要和你家孩子一起玩,结果还被推开。
她面上也说让他道歉,但小男孩并不愿意而是扭头跑开了,他妈妈也没说什么转头就走了。宝宝在我怀里得到了安慰也没在哭,重新拿到玩具又继续开开心心玩他的了。
也曾经,看到过各种“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
某某高中女生被同班男生施暴;
某某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拿笔扎伤了眼睛;
类似种种……
百度了一下,“孩子被同学欺负这么办”,有1,310,000条结果,还有专门的书籍教家长在孩子被欺负之后的做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我认为,孩子自有孩子自己的判断,不要过多干预,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他额人充满好感,对伤害他的人也会懂得回击,而这,也是人最初最珍贵的棱角。
所以,宝贝,在受到欺负时一定要懂得还击,而不是一味忍让,也不是以德报怨。要让欺负你的人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让伤害你的人不敢再伤害你。这是人性之中对自己最本能的保护,不要一味忍让,而让孩子失去最初对好恶的判断。所以,如果一旦有人欺负你,我的宝贝,一定要尊重精神与身体的意愿,勇敢的反抗。但是要注意自我保护和懂得分寸,不要让别人伤害你,也不要伤人太过。
我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孩子,要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孩子,不暖到烫伤自己,也不冷到冻伤身体。
宝贝,没有人能罩你一生,所以,要学会爱着自己。
家校之间为何宝贝变现迥异?
奇奇是个刚上幼儿园的小男孩,聪明、好动,他可是班级里的“小能干”:小朋友哭了,他会跑过去安慰;有时会帮阿姨摆放桌椅;中午吃饭他会主动帮忙分餐具。在幼儿园,奇奇不断地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伙伴的信任。他不仅是很多小朋友的好朋友,还是老师和阿姨的得力助手。可是,就在新学期开学前的家庭访问中,奇奇的父母竟为奇奇在学校的表现很吃惊:奇奇在学校真的是这样吗?真的会做那些事情吗?他在家里可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呀。
奇奇父母的质疑和意外地表情,让老师心生奇怪:奇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孩子呢?为什么他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表现会如此的截然不同?
追根溯源
奇奇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家里人很是宠爱,几乎所有事情都由大人包办,别说做事,就连吃饭都是保姆喂到嘴里的。家人最怕奇奇出危险,所以,从奇奇出生家人就给保姆定了规定,安全最重要,不得有半点闪失。
宝贝心声
在家里,我也想做事情,想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可是,每次只要我想做,妈妈就会说:不行,那样会很危险的,或是这会弄脏的,反正就是不允许做!妈妈总是担心我出错,或是做不好,或是怕我弄伤了自己。
有一次我偷偷拖地板,晚上妈妈回来说:“那个大手柄万一戳到身体很不安全的。”还说我不会拖,也拖不干净。
每次我偷着做事情,还总是害的阿姨被妈妈批评,真没劲!
妈妈总是不相信我能做好,真讨厌!
在家里,我什么都不能做,也总是挨批评,所以我就什么都不做!
可是在幼儿园里就不一样,老师愿意我给她帮忙,还会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我还有很多好朋友,他们都喜欢我。
案例剖析
我们能够体会到奇奇父母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对于这个三代单传的掌上明珠,家长即给予厚望,又害怕担心。所以,总是尽可能给奇奇所有的保护。但是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又怎是父母所能躲避或是遮挡的呢?
奇奇上幼儿园了,他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体系正在渐渐的完善,他更有尊重的需要,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却是家长不能给予的。如果我们站在奇奇的立场上试想,任何事情都由父母支配,哪怕是去厨房拿个碗筷之类的小事情,他也没有自主权,在家里就如同一个宠物宝贝,这样诸多限制、没有一点点空间的生活他能体会到快乐吗?他能拥有自信吗?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除了给予疼惜、保护以外,更重要的是尊重和自信,只有当孩子在不断的获得信任、肯定和鼓励以后他才会做得更好,而这种健康情感的积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7次为这首诗感伤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7次为这首诗感伤
当我十几岁的时候,邂逅了纪伯伦的写的散文诗《孩子》,我爸爸经常伤感的读着其中的内容“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首诗陪伴我成长。我一直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要向我们分享如此伤感的诗,也许是因为他年少时也常听这首诗?也许是因为爸爸喜欢这首诗?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过这首诗。
20多年过去了,我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最大的儿子已经16岁了,我成为了一名母亲,我也对这首诗有着更深的理解,我为纪伯伦的天才赞叹,他一生没有孩子,却仍能写出如此才华横溢的诗。
我并不相信那些没有孩子总是空谈教育的人,他们喜欢纸上谈兵,给不出什么实际意见,但是我很喜欢纪伯伦写的《孩子》,因为没有孩子,所以纪伯伦成了观察者,他冷眼旁观看到了真相,并把真相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毕竟对父母来说,和孩子分离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诗的第一句就刺痛了父母的痛点,让很多家长感觉到不适: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开始照顾孩子,喂他们吃饭,教他们知识,帮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家长认真的教导培养孩子,尽责的养育孩子,可为什么仍然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呢?
对,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属于我们,我们只能选择怀孕后要不要生下他们,但是却没办法选择,他们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孩子们借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却没有设计他们的人生,孩子是生命,生命只为生命自身负责,孩子只属于他们自己。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的孩子不属于我,他们属于我无法到达的明天。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在世界上扮演着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也无法想象孩子以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可以关心孩子,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孩子,但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强迫孩子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强迫孩子和我们用同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强迫孩子听我们的话,孩子们终要独立面对世界,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按我们的要求去活着。孩子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我们而活。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父母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时间”的意义,时间没办法停留,时间也没办法逆转,时间缓慢流淌,不以人的想法改变,时间之辗缓缓前进,而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我们想用孩子证明自己的印记,但是,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有我们的人生,孩子与我们的人生互相交织,但又彼此不同,与其勉强孩子,不如顺其自然,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发展。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家长保护着他们不受伤害。可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大,家长也到了极限。把孩子留在身边,要想把孩子“射”到很近的位置,家长爱的弓箭越来越难拉,就只能不断弯曲自己和孩子。逼迫孩子按家长的想法成长,只能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痛苦。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带着爱成长,带着爱飞翔。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他们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他们有自己的命运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不是我们的孩子。
你家宝宝是哪一类型的?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十几年的磨炼中,可能你已经练就了“一身本领”,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听话呢?这时你可要注意了,可能是方法出了问题,快来对照看看吧!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
主要表现: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
主要表现: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再焉。
教育方法:
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主要表现:“穿要名牌,吃要精品,”甚至还要车接车送。
教育方法:
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第四类: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主要表现: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方法:
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第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
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第五类: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主要表现: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方法:
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其次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总之,你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让孩子听话并不是很难。
宝贝,你可明白……
当你第一声啼哭响起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伟大的称呼:母亲!想给你天地间最无私的爱,却怕这份爱让你感觉太沉太茫然,会让你找不到成长的途径!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你是唯一,是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呵护的唯一,可是,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触目惊心的事情,让我们又多了一些迷茫,是不是只要有爱你就会茁壮成长?
宝贝,让我们拿什么来爱你呢?很想给你所有你想要的,却怕等你长大的时候发现,太多太多的东西不是唾手可得反而失去前进的勇气!很想告诉你玫瑰花下面有刺,却又怕你失去对美丽事物的追求,所以宁可让刺扎破你的手指,让心在哭泣,也保持沉默,宝贝,你可明白我们的苦心?很想告诉你
,路边乞讨的年轻人不值得我们去同情,那是因为他自己想不劳而获,却又怕在你幼小的心中失去对弱者的同情心,于是放你去施舍小小的爱心;很想把沉重的书包从你的肩上拿下,帮你背起,却又怕你会当成理所当然而忘记了勇于承担,所以只能在后面悄悄的将书包带子提起,以此来减少你的压力!
宝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给不了你太多,只能教会你宽容,尊重,自爱,善良和诚实。但是这些,也是你一辈子都取之不尽的宝藏,希望你好好珍惜!天空很宽阔,因为它懂得包容,花儿很绚烂,因为它懂得感恩!宝贝,我们很爱你,因为现在的你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一颗纯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