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经—爱子先爱妻
发布时间:2020-11-20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育儿心经—爱子先爱妻
“爱子先爱妻”,准爸爸在创造良好的胎教环境、调节妻子的胎教情绪等方面,有着别人代替不了的作用。准爸爸应加倍关心、爱护、体贴怀孕的妻子,让妻子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主动承担家务,保证妻子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尽量给妻子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不要吸烟,要节制性生活;与妻子一起听愉悦悠扬的乐曲,共赏优美的图画;经常陪妻子一起散步,到公园或户外去欣赏自然美景。
从医学上说,孕妇愉悦的情绪可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使孕妇血压、脉搏、呼吸、消化系统的分泌均处于相互平稳和相互协调状态,有利于孕妇身心健康,同事改善胎盘供血量,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十月怀胎,是促进夫妻感情的最佳时期。爱子先爱妻。怀孕期间,准爸爸。准妈妈都要以开心、愉悦的心情来迎接新生命。快乐,是会相互传递的,胎儿感受到微笑,感受到快乐,也受到良好的影响,会在生理、心理方面健康发育。YJS21.cOm
美国优生学家认为:胎儿最喜欢爸爸的声音和爱抚。
当妻子怀孕以后,丈夫可隔着肚皮精彩轻轻抚摸胎儿,胎儿对于爸爸手掌的移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男性特有的低沉、宽厚、粗狂的声音更适合胎儿的听觉功能,也许是因为胎儿天生就爱听爸爸的声音,所以胎儿对这种声音都表现出相应反应的能力,这一点是妈妈无法取代的。
有这样案例:移位美国的准爸爸,在胎儿7个月开始,精彩一边对胎儿说:“小宝贝,我是你的爸爸”,一边抚摸着妻子的腹部。每当这句话从爸爸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胎儿就会表现出兴奋的蠕动。当这个宝宝出生以后,因环境的突变而产生不安情绪的时候,这位爸爸只要说:“小宝贝,我是你的爸爸!”宝宝就像着了魔一样立即停止哭泣。以后,每当宝宝哭闹时,这位爸爸只要说:“小宝贝,我是你的爸爸。”宝宝也立刻会从哭闹中安静下来。
达芬奇在手稿中曾经写道:“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肉体,母亲期盼的事情,在她有这个愿望的时候,就不断地影响着胎内的孩子,母亲所特有的意志、希望、恐怖以及精神上的痛苦,都对胎儿的影响远远大于母亲自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怎样爱才是爱
育儿心得:怎样爱才是爱
儿子快要十周岁了,照顾了他十年,宠了他十年,爱了十年,我突然疑惑了,怎样爱才是爱?才是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职责?看过资料,咨询过专家,和其他的妈妈们无数次的交流育儿心得,仍是百般不得其解,以至今天,还在“怎样爱”这个话题的道路上踯躅而行。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从见到他的第一眼起,我就无比坚信,我的儿子,是天下最可爱的孩子。
生儿子是剖腹产,当时没有现在所谓的止痛泵,加上我一贯对痛格外的敏感,手术过后,一度痛得冷汗直流,打过止痛针仍是无济于事,我就一直要求:给我看看儿子,让我摸摸他。凝望着他熟睡的小脸,摸着他的手:好软啊。我毫不怀疑,这是一个天使,赐给我的天使,那么,多么的痛,都值了。
儿子两岁半就开始上幼儿园了,他总能不哭不闹的依着大人们把他送到那个显然一开始他并不适应的所在,每天晚上下班,总忍不住无比怜惜的亲着他的脸,流泪,为了一天不见的儿子,我做了所有不理智的母亲都会做的事,加倍的宠他,溺他,由着他啃我的鼻子,死命的碰我的头。
尽管少了父母的陪伴,他仍在健康愉快中成长,有着小男孩共同的特质:调皮、活泼、好动。自然,我更认为,他聪明、懂事。他熟睡的时候,我会守在床边眼也不眨的看着他,亲他,他日益成长的轮廓让我感慨,这么好的一个儿子,我要拿什么来爱他?和大多数母亲一样,面对儿子,总会缺乏几分理智,即使他犯了错,声色俱厉的外表下也是一颗无比柔软的心——有时,声色俱厉也做不到!每一个聪明的孩子都能找到母亲的软肋,那就是爱!
可怎样爱才是爱?面对这个天赐的宝贝,作为母亲,我要给他什么?我要怎样才能不辜负他来到我身边、和我做这一世母子的情缘?
让他快乐无忧是爱吧?生命只有一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尽享生命的无限美好和乐趣,我愿儿子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能够处处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有一天,即使偶处污浊,他的心底,也自会有一份洁净!
让他坚毅勇敢是爱吧?即使父母亲人拼尽全力,也不能保证他遇到的就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成长,更多需要的是历练。尽管,我多么希望,我的儿子,无需深刻,无需厚度,只要简单的快乐。可我更知道,他更应该充满力量和勇气,迎接太多的不可预知!
让他宽容大气是爱吧?人生有限,胸怀无限。好男儿对生活,对情感,对他人要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不计较。。。我并不奢望,他有一个多么恢弘壮阔的一生,只是在这些理解、宽容、不计较中他会更快乐、感受更多的幸福——请原谅,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那个自私的母亲!
让他丰富充盈是爱吧?请原谅,我让他学外语、学书法、学画画,给他买太多的书,让他听更动人的音乐,甚至陪我淋雨吹风。。。当然,更多的时候,我让他疯长——谁都没有权利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我的儿子,只是无数个普通孩子的其中之一,我不要求他“忧国忧民”,出身泛泛,更不要充当什么救世主,他只要普通到做好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是饱满的。
学习爱、被爱,更是倾其一生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吧?不管是“大爱”、“小爱”,我希望,爱,是儿子一生的主旋律!只有爱着,被爱着,才是生命最最真实的存在啊!
育儿心得:让孩子私心变爱心
育儿心得:让孩子私心变爱心
现在的宝宝都是家里的独苗,宠着惯着在所难免,可当家长的有没有想过,当你用爱心呵护孩子时,是不是在有意无意间滋生了他们的私心。
第一次意识到儿子有“私心”,是在他3岁的时候。那天他过生日,我给他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很精致,上面还有诱人的水果,漂亮得大家都不忍心吃它,最后还是我,握住儿子拿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几份。吃蛋糕的时候,我和他的爸爸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儿子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他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最后儿子终于闹腾够了,不再理睬我们,躲到他的小房间里半天不出来,蛋糕也没吃一口,弄得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他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从那次开始,我们便格外留意起儿子的行为,果然发现他的“私心”在慢慢滋长。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来我们家里做客,看见他心爱的玩具车后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他立即大声发作:“别动!那是我的玩具车!”吓得那个孩子赶紧缩回了小手,邻居很不高兴地带着孩子走了,弄得我和丈夫一脸尴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不仅源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家教的客观环境造成的。看到儿子日益膨胀的“私心”,我们开始反思起儿子的教育来:难道是我们对他的教育出了问题?
儿子刚出生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我和他爸爸都是上班族,每个月还要还月供。尽管如此,在“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思想支配下,儿子喜欢的食物,我们一点都不吃,全部留给他;儿子喜欢的玩具,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买给他,哪怕自己勒紧腰带。爷爷奶奶更是倾尽所能满足他的愿望。虽然我们也明白这中间有溺爱的成分,但是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觉得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才是对他的爱。久而久之。儿子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好东西应该留给他吃,好衣服应该买给他穿,小小的“私心”就日渐膨胀起来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和丈夫赶忙商讨解决的办法,最后一致认为:爱孩子,应该保留一份爱,不能再滋生他的私心。以后再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和他分食,哪怕不喜欢的东西,也吃一点。刚开始,儿子看到我和他分享一块好吃的水果或者食物,自然很吃惊,很不习惯,甚至用各种方式表达他的不满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他慢慢地不再闹腾了。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和他爸也有意给他讲些文明礼让的小故事。讲到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时,儿子偏着小脑袋,稚声稚气地问我:“孔融为什么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呢?我没有哥哥和弟弟,我不用让。”我耐心地对他说:“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好孩子应该做到的,你虽然没有哥哥弟弟,可是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小伙伴,所以你也要向孔融学习啊!”他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有一次,朋友从外面回来带给我一些精美的水果。我随手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儿子从幼儿园回来,看见后,一把抱在怀里,用小鼻子闻闻说:“真香啊!”我以为他老毛病又要犯了,谁知他只是把玩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吃水果,咱俩一起吃吧!还有……”他歪着头看我,“我想留一份给妈妈,妈妈你同意吗?”这次轮到我吃惊了,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心里开始有别人了。
育儿心得:父母孩子的爱
育儿心得:父母孩子的爱
我家孩子从小比较内向,胆子小,不大敢与外人说话,为改变这种现象,做为父母,我想了很多办法,再配合幼儿园里老师的教育方法,终于初见成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爱、关怀,多加以锻炼、给予自信。
1、每天只要他想和我聊天,即使我的手里有事情,也要停下来,认真地来倾听孩子。
我们只是个被倾述对象,让孩子多说,我们也不多加意见,碰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时,才稍加指引,让他往正确的方向去想问题。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没有入睡的时候,是他最盼望的时间,我总会抱着他,聊着他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给他讲几个励志小故事。
2、谁家父母不爱孩子,但爱别深埋心底,要把爱说出来。
我经常抱着孩子说:“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成长,妈妈会在你身边陪伴、支持你的。”有几次孩子回来说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打他,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那个小朋友是故意的吗?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原谅他,如果他是故意的,宝宝要先学着自己来解决,可以先告诉那个小朋友‘打人是不对的,好好团结友爱我们才能玩得开心快乐,但如果你还打我,我就不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了’”。一般这样说也就能解决了。当儿子这样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他会很高兴的回来告诉我,这个时候我会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你好棒,真有男子汉的风范,这样处理事情你们俩个都不会再生气了对吗?多快乐呀!”也有这样做还是处理不了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可以适当的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孩子从小学会从容平和的自己处理问题,如此成长,对健康的性格是一种保障。
3、多与其它家长沟通。
现在这些孩子,让我们做父母的很无奈,我在四处寻找着和我有相同情况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通过网络,我在本地找到了十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网友,我们经常在网络上讨论问题。记得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地方还不适应,包括孩子,也包括我们家长,这样情况下,有一些家长送孩子去过幼儿园,她们给我讲了很多常识及注意事项,还有如何渡过孩子初上幼儿园的适应期。这些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解决了不少困惑,所以,多与其他家长交流,多借鉴其他家长的经验,真的很必要。
4、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现在很多家长感慨孩子没有礼貌,对长辈没有尊敬心,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在教孩子文明礼貌的同时,也要严于律己,例如:当着孩子的面不能骂人,说粗鲁的语言,对长辈都要用尊称,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争吵,时时刻刻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自己做到,孩子自然也学到,何况礼貌用语也是道德品质的体现,希望孩子做好这一点,自己一定要率先而为。
5、拥有健康的心灵,才会过得快乐的人生。
从小教孩子学会感恩。一个人是不能独自在社会上成长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他人的相辅相成,所以教孩子学会感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当孩子学到古诗《悯农》的时候,对种地的农民伯伯,要学会感恩,从而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当每一年的老师节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忘记所有教过你的每一位老师,是她们一点一滴的、辛辛苦苦的教会你很多的知识,还有身边的很多人,时常教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让孩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也是快乐的源泉。
6、创造机会,带孩子出去,多多加以锻炼。
适当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亲近自然,看看青山绿水,也可以适当去放松,去游乐园玩玩,还可以有意地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让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自己找小伙伴玩。总之,我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在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时更能得到成长中的锻炼。
7、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归功于他有一对懒得出奇的父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的这种懒,是一种刻意懒,其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不能老依赖父母。
(2)要有一个弱势的妈妈,就会有一个强势的孩子。
我经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弱者,寻求孩子对我的帮助,让孩子帮我,使他有一种保护感,从而锻炼出他的那种“强势”。
孩子的成长步步是关键,就像是种下的小树苗,要将其扶正扶直,将来才能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爱孩子,千万不能忽略童年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心呵护,用爱陪伴。
以上是我的几点做法与感受,或许有失妥当,希望能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育儿观念: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孩子
育儿观念: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孩子
宝贝上大班后,开始学习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由于是初次接触,所以大部分幼儿都还不能很快地去完全接受它,比如3的加法:1+2=3,当你问幼儿1+2=口时?幼儿会知道答案是3。但是当你又问到1+口=3时,有的宝贝便回答不出来了,这时候有的家长便会很着急,这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我的宝宝太笨了,不如别人,是不是其它孩子都知道,只有我的宝贝最笨?
希望当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心急,让孩子大胆的去说,说错了也没关系,之后再想方设法去引导他。教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找到解决这道题的方法。而不要当孩子回答错了时,便毫不吝啬地预以训斥,家长殊不知,正是这种不轻易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你越是这样,孩子便越会心急,之后当你再去问他答案时,我想孩子是不敢再说话了,因为他原本就是不是很懂这道题,本来就不会做这道题,当你问他答案时他说了,但答错了,你便打他。如果不说话吧,你还是会打他、骂他,这样他宁可不说话,只有去哭。而我们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这样只会哭,便更加生气,认为孩子没用,这时便只会去责怪孩子。
教育孩子是需要很大耐心的,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一些集中教育活动,同时也希望当宝贝回到家后,比如在作业这一方面,尤其是数学,希望家长对孩子投入更多耐心,去辅导孩子。如果幼儿不会做数学题,家长可以让宝贝来画图形宝宝,来摆一摆,数一数,再来算一算。同时家长也可寓数学教育于日常生活中,比如让孩子在观察蔬菜:竹笋和大白菜的形状大小的同时,又在不经意中比较大小,高低,长短。这样,也可以提高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希望今后家长一旦发现问题,或者对我们的工作有疑惑,可以与我们几位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真正实现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