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学习国学给我带来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11-18 幼儿学习故事 教育学习笔记 幼师读书心得 育儿心得:学习国学给我带来的改变大家好!我是南京若涵妈妈,宝宝现在1岁9个月了。我是在6月15日加入了我们幸福育儿的大家庭的。
经过2周的学习,按照老师的要求,今天来跟大家分享我的第一次作业“人生必修课——国学经典”
在多多七个月左右,我就在这个群里学习了。那时多多还小,吃饭睡觉都是大问题。每餐喂辅食都非常不好喂。
晚上睡觉也总是醒,可能也是没吃饱,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都要醒一次,弄得我筋疲力尽,晚上睡不好,早上就没办法准时起。
如此一来,我的日子就成了恶性循环,总是十点吃早饭,三点吃午饭,晚上十点吃晚饭。
每天就是弄个一日三餐洗洗刷刷,吃不好睡不好。因此我对老公颇有怨言,他除了每天回来睡个觉,家务、孩子是一点也帮不上忙。
当然我心里也明白,他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且工作上的压力也很大,我也帮不了他。
他经常是到家十点多还得给我烧好第二天的菜,除了我白天没时间烧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压根不会炒菜,自己烧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愿吃。
我几乎成了我们小区人尽皆知的“弱势群体”,当宝宝不舒服或自己不舒服时,对老公的怨恨就更多了。
看看周围别人家,一般都是两个人带宝宝,就算白天是一个人带,晚上还有换手的,家务也有人分担。
而我们家呢,无论白天黑夜都只有我自己。为了让老公休息好,从多多出生,老公就睡小房间,因此晚上也是我一个人照看多多。
因为白天、晚上都在照顾孩子,有的时候坐在床上都觉得天旋地转的,真的让我的心情糟透了。
别说看电视、娱乐、看书,就是好好洗个澡都没可能,那时候想的就是,真是嫁错人了。
特别伤心的时候甚至都想过死了算了,也想过不如离了吧。有婆婆和没婆婆一个样,这日子过得太没意思了。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和困惑之下,国学经典走进了我的生活,每天看着妈妈们的分享,让我的心慢慢地恢复到平静。
因为孩子小,我并没有系统地开始读经,只是在基础学习群偶尔看看网友们的学习心得。
就是这样,慢慢的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开始审视自己,固然现实环境是这样,但我自己真的努力了吗?除了抱怨就不能干点别的吗?
学习经典第一个收获就是学会感恩,如何才能让自己知道感恩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到老公的优点、列出对方的优点。
红叶老师说我们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隐恶扬善,那我就隐去对老公有怨言,那就写写老公的优点。
如果我想把日子过好,我就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对方的缺点上。
固然老公的缺点也不少,但当我逐一列出老公的条条优点,再回头看看老公的缺点就发现缺点都是小问题,何况人无完人,金无赤金。
这个时候的感觉就像我从土里挖出了金子,除去上面的浮土和灰尘,原来老公是这么的优秀的。
再回头看看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不是百分百优秀的,为什么要苛求对方这样那样呢?
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想改变对方这种想法是很愚蠢的。真够聪明的话,那就先做好自己,再慢慢的影响对方。
要说我对婆婆的怨言,那真是海了去了。可是当我现在不去想婆婆的种种不好,而是专门去看婆婆好处的时候,心里也像搬走了一块大石头,透亮了很多。
原来有怨言的时候,还想过婆婆不帮我看孩子,有这个婆婆跟没有婆婆一个样,这是我前面说的。
可是真是这样吗?老公是一个孝子,公公已经因病过世了,现在有婆婆在,我们就还是一个完全的四口之家,如果婆婆真的不在了,老公的心情会怎样?
他还能这么乐观的工作生活吗?他还能一副好性子对我和孩子吗?光从这个角度考虑,只要婆婆健康地活着,老公心情好,我就能从中受益。是不是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当你对身边的亲人有怨言,有苛求从而引得自己不快乐家庭不和睦时,像我这样,什么也不想。
一个人如果知道感恩了,那他/她会很容易找到快乐提升幸福感。这就是我在幸福育儿团队里学习的第一点收获。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我的收获之二。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互动,感谢学伴们的相互鼓励和帮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性格上的改变
育儿心得:性格上的改变
杨杨还有2月就满5岁了,现在是XXXX中二班的学生,由于公司搬迁的原因,我家10年时搬到了石岩,儿子也换了学校,转到了XXXX,已经过了两年,在学校学习的两年期间,在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关心下,儿子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性格上的改变
儿子比较内向,性格上还有些孤僻,与陌生人沟通时比较胆怯。造成这样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在小孩很小时,常与大人呆在一起,很少与同龄的其他小孩一起玩耍,什么事都由大人照顾,且大人都用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去要求小孩,慢慢的,小孩的天性被压抑,而且不喜欢与人沟通,特别是不与同龄左右的小孩沟通。慢慢的性格上开始越来越内向和孤僻。针对此,要多鼓励小孩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每次小孩有半点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这样小孩慢慢会开始接受其他人。这两年来儿子在性格上有了很大的调整,这很大一部份取决于学校老师的帮助与支持,能够付出全部的爱心和耐心不断给予锻炼的机会,且在取得稍许的进步时不断的鼓励他。我想通过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努力,小孩的教育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2、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
儿子刚进入学校时,连自己上厕所吃饭都不能自理,在经过这两年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各方面的综合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会自己穿衣,吃饭,拿筷子,可以拿笔,而且姿势还很标准,可以书写简单的数字,而且也懂得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有天我与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来他告诉我,有好吃的要与大家分享,要把最好的给别人,听到这些,我还是比较开心,懂得分享的人,才是快乐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年学校不断的从基础的道德教育入手,让小孩从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对小孩后续影响将非常大。
3、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对学习态度的转变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每天下班回家比较晚,不能陪儿子复习在学校学习到得知识,所以经常不能完全记住老师教授的知识,一天早上起床后,儿子主动找我跟我说,叫我今天早点回家,陪他复习字宝宝,说昨天老师在陪他复习字宝宝的时候发现他很多回答不上来的,对儿子的主动我很开心,所以马上就答应他了,晚上也提前回到家了,陪他复习字宝宝,儿子很主动的学习,也很积极,在后续帮他复习字宝宝的时候,发现儿子比以前认识了更多字宝宝,为儿子的进步感到开心,儿子在学习上的转变,跟学校老师对他的耐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到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大到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大家都知道小孩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市面上有的人对教育重视不够,出现了教育无用论,这是可怕的,当然还有另外一部份人做过了,从小就过多的给小孩太多的学习压力,而且更多的注重一些技能层面上的培养,忽略了育人更应重视立德为基本。还有一部份人更是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忽略了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对于教育小孩,我们应对教育有正确的认识,过犹不及,而且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让教育变成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中国的教育方可得到改善,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强大。
育儿心得: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育儿心得: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中一班)
时间:2018-4-25下午04:27:41来源:小剑桥幼儿园作者:中一班
“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
“为什么呢?”
“我不要最后一个。”
“我保证,今天一定很早去接,以后再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了。”
“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还是不要去幼儿园!”我不要……
今年五月下旬起,一日之晨便始于女儿和我这样令人头疼的对话,接下来就是哭闹、斥责,这样乱哄哄的早晨持续了两周多。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到了六月的某一天,一直喜欢早起的女儿找了各种借口不愿起床,勉勉强强穿好衣服,又开始不要洗脸不要刷牙,然后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地哭,嘴里念叨着还是那句不去幼儿园。那天,女儿平生挨了第一顿狠揍,但是满屁股的乌青并没有阻止她的哭闹和强烈抵触幼儿园的情绪,反而破天荒地狠狠咬了强行抱她的爸爸;那天,女儿破天荒地不是因为生病留在家里,因为没有人勉强得了她踏进好玩的小三班教室;那天,女儿也破天荒地强烈反抗了她那么喜欢的妈妈、爸爸、外婆和老师们。
虽然知道孩子都是追求完美主义者,也知道四岁是一个典型的逆反期,但是真正面对孩子独立意识发展过程中头一次出现的强烈负面情绪,我却倍感困惑和无力。道理讲了很多遍,家中和幼儿园也没有其他原因可寻,难道成长就一定是要把乖宝宝变成执拗不讲理的小魔王吗?当时,女儿的情绪已经引发了我的负面情绪,我越焦虑越担忧,就越失去耐心,我的急躁同时又在加深她的负面情绪。从那天她挨打以后破天荒咬爸爸可以证明,这种情绪上的互相感染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以暴制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直至有一天,有段话出现在我面前,如醍醐灌顶:“如果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次晚接让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你是否能接受这件事?这无所谓好事还是坏事,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孩子就是有这样的感受,关键是,我们是否可以接纳它,而不是因此产生很多的担心?是否可以坦然面对孩子每次去幼儿园时的哭闹,接纳她每次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那件事的负面感受?”读完这段文字,深吸一口气,内心就突然轻松下来,迷惑困顿了许久眼前终于豁然开朗。“接受”“接纳”“坦然”,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因为爱很简单,真理同样简单!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要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变化,接受她可能长时间的情绪反复,接受她的不完美。自觉自愿地接受即接纳,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怀坦然,真正的平和淡定,因为孩子其实非常敏感,他会敏锐地感受到父母的内在情绪(尽管我们觉得可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内心很烦躁,就算没有对孩子声色俱厉,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我们的焦虑和担忧,常常会加重或压抑孩子们所经历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允许孩子哭,接纳孩子哭,孩子的负面情绪随着眼泪释放出了,孩子也就自我疗愈了。其实,真正脆弱、恐惧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经常担忧着孩子成长中的变化,焦虑着孩子成长后与我们的分离,淡定而坚定是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他们是来帮助我们内在变得更强大更充实,他们就像我们的镜子,如果我们内在宁静平和,孩子亦会宁静平和。所以,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强大孩子的内心力量,首先要强大自己的内心力量。
女作家鲁雅在《正能量让孩子的内心强大》一文谈到:爱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关注孩子是否吃饱喝足,其次是舍得花时间陪孩子,然后是思考教育的目标,四是能帮助孩子,五是父母肯提升自己,并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在爱女爱子的路上,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我们都应该努力前行的方向。漫漫的修炼之途,让我们一起共勉。
育儿心得:孩子的点滴改变
育儿心得:孩子的点滴改变
周二收到老师的通知,请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写一篇育儿经验。呵呵,说实在的,收到这个短信,我还是很头疼的,育儿经验实在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也不知道自己这些日子对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刚刚与孩子接触时,自己是信心满满的,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也买了很多育儿的书籍。但是,有时候会发觉,实际要按照书中所教那样去教育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儿也要家庭成员都要配合这个举动,相信这个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难上加难。
琦琦在家里是很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但是就是太好动,干什么都有点座不住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带孩子学习古筝,能静下心下做事。
孩子刚上幼儿园,作家长是最担心的,就特别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哭闹,可让我吃惊的是,第一天送琦琦上幼儿园,看着那么多的新生都围着老师在哭,她竟然没有哭,当然我们之前也有和她做过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说,到了幼儿园,就是自己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妈妈去上班,下午会来接她回家,她答应了,到了幼儿园她真的没有哭。这个情况对于妈妈来讲,真的是很吃惊的,同时也知道孩子其实自我的内心调节功能是挺强大的。从一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快毕业了,琦琦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表现得积极,阳光的。
在琦琦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得到她的一点点的改变,她非常喜欢学习,每天上学都会早早起床,也很喜欢老师们。每天回家都会像只百灵鸟一样的传播,每天在学校里发生的快乐的事。琦琦最大的优点就是传播快乐,阳光自信,在第一次参加拉丁舞比赛时,就充分表现了出来,一点也不怯场。琦琦大多时候很坚强,受一点伤痛都能忍受,但是面对困难有时会退缩,会找些理由,我知道孩子都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通过慢慢的培养,所以只要给她一定的时间,相信琦琦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育儿心得:孩子带给我们什么?
育儿心得:孩子带给我们什么?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养育他,教育他,照顾他,帮助他。。。。。。看起来,好像是我们带给了孩子很多。于是,我们便自认是孩子的主宰。因此我们会觉得,孩子更应该一切都听大人的。然而,仔细一想,仅仅是我们带给孩子了吗?孩子带给了我们什么?
1、对生命的认识
我们在没有做父母之前,对于生命的认识大多是很自我的。生命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存在,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没有那么重。有了孩子以后,生命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延续。做了父母以后,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使命感更重了,责任心也更强了。在生命的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努力和奋斗,因为我们要用美好的生命陪着孩子走很长很长的路。我们要在这条路上,看着孩子长大,看着孩子成人,看着他成家,看着他生儿育女,如果可以,我们甚至希望看到他儿孙绕膝的样子。
2、对生活的认识
大部人人成年之后,终于摆脱了未成年时的诸多约束,在生活中变得更为释放,不再一定得晚九点睡觉,早七点起床,也不再一定是必须每餐定点吃,餐餐有营养。因为,我们终于自由了,可以对生活做主,熬夜,快餐,应酬。。。。。。感谢孩子,他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重归正常的规律生活。早上你想赖床吗?孩子醒了要让你陪,让你给他穿衣,给他做营养早餐,甚至要带她出去晨练。晚上你想晚归吗?等着你回家陪他玩陪他亲子阅读,孩子等着你带他上床睡觉。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们甚至连电视都少看了,电脑游戏也不玩了。每次做这样的事情,还得偷偷摸摸,确定孩子已睡着。但往往哄着孩子睡觉,会连带把我们自己也哄睡过去。
感谢孩子,他的到来,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成为一个生活更有意义的人,让我们成为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人。这一切,不都是孩子带给我们的吗?
育儿心得:食品安全手册改变幼儿习惯小记
育儿心得:食品安全手册改变幼儿习惯小记
“爸爸,这个是红灯食品,不能多吃的!”
我夹起一块红烧肉,正要往嘴里送的时候,儿子一句话拦住了我。
“没事的,偶尔吃一点也是可以的嘛!”
“不行的,《安全手册》上说了,红烧肉是应该少吃的食品,你刚才已经吃了好几块了,不能再吃了,你看我就吃了两块,爸爸让我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噢!”
“好好,听儿子的,不吃了,不吃了。”
哎,自从跟儿子学习了幼儿园发放的《食品安全手册》,我就过上了“苦日子”,家里多了个小管家,以前可以随心所欲吃的东西,现在都要受限制了。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大家都知道,儿子所在的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幼儿园,一向以安全教育见长,学校一直以来都注意幼儿安全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儿子在园的这几年,幼儿园陆续发放过关于玩具、消防、运动、食品、交通、居家等数套安全宣教手册,指导家长对孩子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应该说,这些手册都是从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出发,也结合了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在此基础上给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一些很有操作性和实用价值的指导意见。通过家校互动指导,手册的确帮助孩子们养成了一种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而对我们家来说,改变最为明显的还是关于食品安全的教育。
以前我们家里对饮食不是特别在意,一般是喜欢吃的都会多吃、常吃,不太喜欢吃的就少吃或不吃,也没有在意是否科学饮食。孩子成长在这种环境中,饮食习惯也跟我们一样,一些糖果、冷饮、饮料什么的,都是随他喜好去吃喝,结果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龋齿、消化不良等。但是习惯已然养成,儿子的脾气又像千斤的犟牛,不让他吃喝,就哭闹得不得了,我们好说歹说就是不听。
好在这个时候,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宣教手册到了,正苦于没办法的我们,拿了这个手册正式向儿子宣布了饮食纪律。可能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孩子在家里都是无法无天,不肯听话,但到了幼儿园就成了乖孩子,对老师的话、阿姨的话都是百依百顺。我们家的孩子更是如此,对老师那简直是奉若神明,所以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告诉他食品安全手册上说的就是老师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这一招还真管用,手册成了解决孩子饮食问题的及时雨。
要教人,自己先要会。我和妈妈先认真学习了家长手册上的要点,然后又跟儿子一起学习亲子手册上的内容。比如哪些食品是要常吃的,哪些可以吃但不能多吃,哪些是偶尔可以吃的,哪些最好不要吃等;还有过期食品怎么办,怎么看是否过期;还有怎么判断食品是否已经发霉变质不能吃等等。儿子学习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每一项都能积极参与,甚至跟我们进行讨论。比如对冷饮不能多吃,他有些半信半疑,说天那么热,吃点冷饮降温,让身体不那么热了,不是好事吗?每当碰到这种时候,少不了苦口婆心,急不得也气不得。好在儿子有一个做思想工作的爸爸和一个做销售工作的妈妈,搞定一个六岁小朋友还是不成问题的。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儿子的工作总算做通了,饮食上能够自我约束了。妈妈还曾经以他以前喜欢吃的巧克力进行测试,他也能抗住诱惑,我们总算放心了。
可没想到的是,儿子居然把自己学到的饮食知识也用到我们身上了,妈妈想吃个冷饮,被他批评了;我想吃块红烧肉,被他喊停了。每当此时,我们是哭笑不得。好吧,父母要做个好榜样,肚子虽然是苦闷的,心里却是甜美的。
一段时间下来,儿子的饮食有规律了,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一本小小手册,拉回了千斤犟牛,也在改变着我们家的生活。谢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