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
发布时间:2020-11-16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前几天儿子做作业时说自己肚子疼,我就让他休息,就这样那天的任务没完成。后来儿子自己天真地对我说:“妈妈,为什么我一做作业,就肚子疼,不做就不疼?”说完后的第二天,在做了一会儿作业后,就嚷嚷着又说肚子疼,其实我知道他不疼,他是不想做。他这样的做法,就有点说谎的倾向了,让我担忧极了。
说谎是什么意思呢?说谎是作弊与欺骗在言语方面的表现。这种欺骗与作弊是最要不得的,大而言之,直接的或间接的有害于国家民族,拿贪官污吏来说吧,就是一种惯于说谎的典型人物;小而言之,也可以使个人人格破产,即损失自尊心,又损失信用。
说谎绝不是偶然说说的,必定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说谎的习惯大多数又是自小养成的。因此,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呢?这很值得探讨。
首先我们揣摩一下小孩子说谎的原因,我以为:
一、怕父母或老师的打骂。有些父母或老师,在孩子做错事时,便打骂孩子,小孩子怕打骂,就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样一来,就往往会得到大人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时,便用是说谎来求得宽恕了。如有些学生不做作业,他会找好多借口,也是说谎。
二、逃避现实。有时小孩子为了不愿做或不能做某样事时,便叫头痛呀!肚子痛呀!用各种口实去欺骗大人,在我看来,就是“偷懒”。三、好虚名,要面子。一件事本来不是他做好的,但如果是他做的,,可以得到奖励,面子光彩,于是他说谎了。一件事本来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丢脸,于是说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说谎了。
四、贪利。很多小孩子因为口馋,要吃东西,便说肚子饿。有些孩子为了考高分或得奖励,便考试作弊,还硬说自己高人一等。这都是为了贪利的缘故,才说谎的。
那么怎样针对以上的原因纠正他,培养他诚实的习惯呢?
第一,要了解小孩子。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他的心理与能力,然后教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使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脚踏实地地去做。
第二,暗示。比如两个孩子在一起,一个诚实,一个爱说谎,你要对诚实的孩子嘉奖,使那个说谎的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路。再比如有孩子跑来告诉你一件事,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这样说,在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了说谎的种子,原来可以这样骗呀!我们必须用前者去感动孩子,不要用后者去刺激孩子说谎的动机。
第三,榜样。做父母的或做教师的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撒谎。
以上三点,我们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随时随地注意,务必使孩子不说谎,建立诚实的习惯。
后来,我陪着儿子一起做,他做得正确率高了,边做边批改,他得到了好多的表扬,开心得手舞足蹈。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最近,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经常说谎。这样的现象在大班幼儿中比较明显。比如,幼儿带了各种文具或者图书回来,有些孩子觉得漂亮,就想办法拥有,被别人发现,会找理由推脱。孩子说谎,家长生气,但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1、想象与现实混淆
他们常会将想像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如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说:“这是我的!”其实,他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以为玩过的就是自己的。
2、“虚荣心”作怪
很多孩子为了能“赢”而在游戏或学习中“撒谎”。明明知道规则,却偏偏违反,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再如,为了与同伴攀比,没有的东西却说“我家也有,可好玩了”。
3、取悦长辈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
4、逃避惩罚
“要真说了我不乖,爸爸妈妈会批评我。”这些都是孩子真实而又天真的想法,而“说谎”有时还真能躲过“一劫”!
5、获得“自由”
孩子看动画片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该写作业了!”于是孩子顺口说:“写完了”,因为说“不想做”往往不被接受,而随口一个谎话倒容易搪塞过去。
6、引起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可能用一些“谎话”来表达。“妈妈,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只是想让母亲陪他。“爸爸,我这里疼”——其实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下。
对孩子的说谎现象,不同年龄的孩子,含义不同,成人要善于合理分析,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与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不仅关心他们的行为,更关注他们的需求。不要因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定性,如对孩子说“你就是爱说谎”“你这个小骗子”等,更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把谎话编得更圆满。对于孩子说谎是因为不诚实或其他不够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应直接告诉孩子说谎不好,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并以身作则。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那么就力图完善自己的诚实:你可以在家中建立一套诚信规则,将诚实守信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说谎行为。面对孩子不同情况的说谎,作为家长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有关说谎,我们第一反应都是反感、拒绝。因为说谎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不真诚。对于听谎话的人,受到欺骗也是一种伤害。而且说一个谎话,需要用10个假话来圆。说谎,在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故意说假话”。既然这个世界这么排斥说谎这件事,为什么孩子还会明知故犯呢?
通常孩子说谎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另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基本都是从这里来的。
真的会模仿大人?
虽然没有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但在家长与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家长不经意对别人说假话,孩子耳闻目睹,慢慢就学会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并无道德上的不妥,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然上面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太高。因为有说谎情况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被压力”,“被迫”。
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是压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然孩子是不会用武力反抗,但是他会用情绪以及一些行为,来说明他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家长平时很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会选择撒谎。我认识一对父母,两人都是博士,对孩子管教极其严格,孩子回家稍晚一会,就是一顿狠批。有一次,孩子贪玩,回家晚了5分钟,孩子怕父母训斥,就把自己的自行车胎放了气,撒谎说自己的车子坏了,推着回来的。
如果家长太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会撒谎。比如:放学回家,孩子想先玩一会再写作业,被妈妈果断拒绝,然后孩子用近乎祈求的语气,求妈妈宽容他一次,节后还是不奏效。结果,孩子装模作样地在书桌前写了一会,就宣布自己今天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为了不让父母对自己失望,孩子很可能就会选择撒谎。班里有一个孩子成绩一直很好,但有一次发挥失误,从班级前三跌倒了班级20多名。因为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对他的要求是不能低于班级前三名。所以,他知道名次之后很慌张,索性跟父母撒谎说这次考试没有计算成绩。后来,妈妈对他的话起了疑心,问了同学,他才说出了实情。
允许孩子犯错
犯错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做一个有原则又通人情的家长。家长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合理的期望加上适时的鼓励,是孩子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以身作则,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是根治孩子说谎的一剂良方。
怎样教育爱撒谎的孩子
你家的宝贝撒谎吗你是否也为此大伤脑筋妈妈们别着急,小宝贝撒谎,也有他的小道理。请你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其实,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说大话,因为他们不能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说大话完全不同于说谎;5岁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说大话的情况存在了,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说谎。
2—4岁:爱说大话
孩子为什么说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常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你带孩子从公园回家的时候,他告诉你他在公园里看见了独角兽。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骗你。换个角度想,这说明他的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你的孩子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他也同样不能把他的梦和真实生活区分开。
也有的孩子说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他们会指责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告诉父母是他们做出了这些错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
听到谎言怎么办:这么大的小孩子因为说谎就受到惩罚,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许还会有负作用。
事实上,你对诚实和正直的长篇大论,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只是耳边风;惩罚也不能使他知道问题处在什么地方。而且,以后他肯定也不愿意让你知道那些淘气的事了。所以,更加关注他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更好一些。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兴,所以不想告诉我真相。但是我亲眼看见你打了小朋友。如果你下次对他有礼貌些,我想他会把他的玩具给你玩的。
另外,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他想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属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场拿到喜欢的玩具就说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诉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拥有这个玩具,但是它并不真正属于你,它属于这个商场。”慢慢地,孩子将学会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但是,如果你对孩子的小小谎言过于在意的话,将会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与其揭穿孩子的谎言,不如把它看作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做父母的肯定不想压制孩子的幻想,因为有了幻想,才会有创造力。
因此,父母惟一应该做的就是确保孩子的幻想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比如说,父母可以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但是必须让孩子知道人是不能飞起来的,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如果孩子的话总是不着边际,那么父母最好给孩子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了,让孩子懂得待人诚实很重要。
5—7岁:逃避训斥
孩子为什么说谎: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们要让他们的谎言更加可信,所以他们的谎言就会经过更好的加工了。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他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
毋庸置疑,孩子肯定会不断提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慌、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的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听到谎言怎么办:告诉你的孩子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
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他的错误和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说谎了是不是就应该受到处罚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此,应该说处罚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如果孩子偷了别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为极其恶劣的事情,而且为了掩盖这些行为对你说了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必须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并且要让他知道第一天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是因为他的行为,第二天则是因为他说谎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惩罚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意识到他的错误;想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和父母的信任的。
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1、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
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
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
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
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
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2、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
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 “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3、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对孩子有些谎言不能说
2岁的彤彤特别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是什么,奶奶干脆告诉孙女:“那不是糖,是小锤子。”
这些谎言说着省事,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李园长告诉记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说一些谎言,但这些谎言首先要科学,其次要编些美丽的故事让孩子易于接受。类似于“棒棒糖是锤子”这种不科学的谎言是不能说的。
为了制止彤彤吃糖,奶奶可以讲个故事,“从前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兔子,特别喜欢吃糖,吃了一个又一个,吃了一个又一个,哎哟哟,它叫了起来,原来啊,它的牙齿都没了……”
孩子天生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故事中把道理告诉他们是最好的,不要以为孩子小不能理解。
●这些谎不能说
家长对孩子撒谎大部分都是为了图省事,觉得谎言比讲道理更能有效、迅速地抑制孩子的一些想法、要求。李园长提醒家长,教育不能省事,有些谎言不能说。以下三种谎言,无论是在孩子的情感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1.情感型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哭得厉害,家长不应该心烦意乱随口就说:“你再哭,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孩子会真的以为妈妈不想要他了。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糟糕。
2.吓唬型的谎言不能说
晚上9点了,可是宝宝还不睡觉。家长说:“赶快睡,再不睡,大鬼小鬼就来找你了。”此时,给孩子读几个故事可能比谎言来得更有效。
3.不科学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认知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答不上来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不知道,查好了资料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告诉孩子一些不科学的知识。
孩子说谎家长怎么办?
国内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7省13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50%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则更惊人:全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7岁,98%的孩子说过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大人总是以批评结束,其实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受到惩罚,所以以后不敢再说真话。另外,家长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孩子说谎。
孩子有时说谎是家长逼的!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沉默,大人在处境两难的情况下也经常选择沉默。如果家长非要孩子说出个道道,说真的要受罚,就只能说假的了。
纠正孩子说谎,家长应该做到五点:
一、不要轻易数落孩子,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轻描淡写。“小孩嘛,难免。”或是“呦,你还真能耐,把我俩都骗了。”都是不可取的。
二、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他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起初几次家长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撒谎次数会更多。
三、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帮助他认识撒谎的危害性。在孩子承认撒谎表示今后改正时,家长要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撒谎的毛病。
四、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德。
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保证书。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往往适得其反。
怎样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怎样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现况:如何让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是幼儿学习、游戏、生活过程中最受父母和老师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所谓“专心”指的是专注且持续地进行一项活动。根据研究指出,幼儿平均专注长度为:2岁孩子平均约为7分钟,3岁平均约9分钟,4岁平均约12分钟,5岁约14分钟。从这些数据看来,幼儿的注意力是不容易持续太久,也很容易被转移开来。此外,孩子本身的个性特质,学习环境的安排,及学习内容的有趣性,也都是影响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培养措施:
一、尽量安排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游戏,不要轻易去干扰或打断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有时间去培养专心的态度,或是以提出预告方式让孩子知道即将进行的事项。
二、以兴趣培养注意力: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把活动内容围绕在这些兴趣点展开,鼓励孩子多去接触,如此就能增加孩子对一件事的注意力集中度。
三、安排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过分嘈杂的环境(如电视机)或是干扰物过多时(玩具过多),孩子都无法专注于身边的事物,因此,良好的环境才能让孩子能免受外力干扰而分心。
四、尽可能避免让幼儿进行看动画片、看电视等类似被动注意的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使其主动、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如:和孩子一起玩拼图、走迷宫、背儿歌,这都是一些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育儿观念:孩子说谎怎么办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孩子说谎的时候,其实孩子自己在犯错之后,打算给父母说,他们自己内心也在进行一次选择。是选择说谎还是坦白,针对这些父母的处理手法应该有自己的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当我们遇到孩子说谎怎么办?
首先父母在孩子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要肯定孩子的认错行为,给予孩子诚实方面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之后再给孩子说一下做错事情的危害,加深一下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今后也不会再犯。如果孩子在给父母说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选择的是隐瞒和说谎的态度,我们就要分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说谎?说谎的原因有哪些,最后还是要给孩子说一下错误的危害性在哪些方面,一定要对孩子不诚实的行为提出严厉的批评,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说谎过后还是没有承担后果,今后也会再犯。
其次父母对孩子说谎要有适当的惩罚。对孩子的惩罚是一种非常不好控制的爱,因为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运用的合理那么孩子也会心悦诚服的接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把新学的课文抄写十遍,或者让孩子写一遍关于诚实方面的文章,取消一次孩子出去玩的机会等,这会都是比较合理的惩罚,对于孩子的帮助也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