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小细节 坏习惯

发布时间:2020-11-09 幼儿好习惯故事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好习惯说课稿

育儿观念:小细节坏习惯

周日早上,一家人商量好到新开的“天上掉馅饼”去尝尝鲜。

来到店里,儿子负责找座位,我和老公便开始点饭了。我们由东往西开始点,先要了点小菜。当服务员端菜的时候,不小心碰了盘子里的一把勺子,便顺着玻璃滚到了地上。这时,老公便帮忙捡起来,递给了服务员。服务员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很随便又很熟练的把勺子放到了盛放的盘子里。我们又去点粥和馅饼了。

吃完饭,老公说:“以后说什么也不来吃了。”儿子问:“爸爸,怎么了?”老公说:“刚才我帮服务员捡起勺子,她也没洗就放到盘子里,动作那么熟练,就像习惯了一样。如果别人来了,用上那把没洗的勺子,那多不讲卫生啊。”儿子也说道:“是呀,太不讲卫生了。以后咱不来了。”我不禁为饭店感到悲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丢失了一家客户,太不值了。

是呀,有时候一些小细节变成了一种习惯,真的很难改。我不由想起了自身。在班里,有时候点名或者休闲的时候,总是喜欢翘起二郎腿,自己也没当回事。可当上课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有一两个孩子不知道是受我的影响还是怎么,翘着二郎腿上课。每当这样,我总是强调:把腿放好了,小脚朝前。可是只管几分钟的事,过后他们照旧把一条腿放到另一条腿上。因此,我总是用眼睛示意这几个孩子。孩子们的模仿力很强,也许他们觉得老师这样做一定很舒服,便跟着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了吧。谁知,学动作简单,当形成一种习惯,而且是坏习惯的时候,改掉坏习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和孩子们制定一个约定:决不再跷二郎腿。并且要互相监督,把这个快习惯一起改掉。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知识:父母会惯坏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措手不及。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

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

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8。当他的摇钱树

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为了活跃学生增添生活色彩,又能教导、启发学生。在午托或课后时间,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孩子不坏》。

看了电影《孩子不坏》,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很简单的东西,但他们就是没有。误入歧途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缺乏温暖,小小心灵受伤无数,尤其是对父母从失望到绝望到恨之入骨甚至不共戴天,又求助无门,那种痛苦的煎熬只好透过另一个管道来发泄。很奇怪的就是,接触了黑暗,利用黑暗来平衡心理的伤痛,往往就是绝路的开始。孩子会变坏,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源头,父母爱孩子天下每个父母都知道,但是执行起来的过程中,有那麽多的干扰和影响,正因如此父母要守着一个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不容易的。

从电影中学生们深深地被主人公所打动。即使输了,我们一点也不气馁。因为我们学会了看好的一面,再坏的事也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事也有坏的一面,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正如电影中刘老师所说的,自己变化了怪社会怪父母,他们可以代我们挨鞭坐牢吗?怨恨父母其实是在惩罚自己,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只要没有放弃自己,这个社会也不会放弃你。

我想告诉大家:是的,孩子不坏。只要没有放弃你所相信的,不管什么事一定可以获胜!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接受能力有点差,老师教一次,别的小朋友都学会了,但他必须教十次而且是将答案死记硬背的结果,他有些自卑,他很上进,可是结果总差强人意。

小涵的妈妈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修车店老板,据说他老家有一排的厂房,那是涵妈妈自己说的,他还说教育局局长是小涵的干爹,有一次在放学时与远远妈妈聊天,大班的孩子能认识多少字,刚巧小涵的妈妈来了,他问远远妈:“你们家远远认识多少字了?”远远妈含蓄的说道:“200多个吧,是包括上下左右,大中小等简单的字。”小涵妈妈:“你们有送去培训学校学吗?我们小涵已经认识2000多个字了。”远远妈不可思议地说:“这么说,那你儿子很厉害啦!”涵妈得意地说:“那都是花钱买的一块钱一个类,我们学了一个学期2000多块钱呢,别说小涵会2000多个字,他的弟弟没去学过,也认识500多字。”小涵的弟弟现在在小班,作为小涵的老师,他认识多少字,相信比妈妈更清楚。

又一次,关于时钟整点,半点的认识,班上所有的孩子都会了,只有小涵还不会,晚上妈妈来接了。老师与妈妈交流:“小涵,对时间的概念不是很敏感,整点,半点还不认识,你回家让他练习练习。”妈妈惊异地说:“不会吧,我们家里都会的。”老师婉转地说:“那就回家复习一下。”第二天早上,老师又问小涵关于整点,半点的认识,小涵还是打不上来,晚上老师又一次和妈妈交流:“昨天,小涵回家复习时间了吗?怎么还是好像搞不清楚。”妈妈说:“不会吧,复习了,今天早上起床让他认的,他都会了。”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早上太匆忙了,他有点搞混,回家再给他复习一下吧。”第三天,小涵的妈妈风风火火地来了,边走边对老师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教也教不会,笨死了,还是他弟弟聪明。”小涵就在边上。

为什么小涵有这样的反应和这样的习惯大部分来源于妈妈的教育,妈妈对自己小孩的知识见识不清楚,定位不明确,对于两个儿子的不同能力,以整体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当小涵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时,就遭到了“歧视”。希望小涵的妈妈能认识到这点,注意小涵的心理变化,提早帮助小涵扭转思想。

育儿观念: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体会


育儿观念: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体会

上学期快放假前的一天,班主任杨老师说起,让我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交流育儿经验。我真是很惭愧,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能称的上是“经验”的用来交流,在这里,我将我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这个过程讲述给大家,同大家分享一下。

1.自然引导孩子进入故事乐园。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他才能自觉并坚持阅读,而听书则是培养阅读兴趣必要的第一步。在孩子的识字量还很小,理解力也很有限的时候,让他读书肯定读不进去,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识字上,没读几个字,情绪还没有进入到内容中,就已经累了,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地阅读呢?因而过早强迫孩子读书,只能把他的胃口搞坏,看到书就烦。听书却可以毫不费力地让他了解书中的世界,从而被书中故事吸引,进而激发他阅读的兴趣。说起刘希圆开始阅读,我们原本也没有经过什么精心的准备,套句老话可以说是“无心插柳”了。刘希圆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也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她喜欢这个东西碰碰,那个东西动动,是一刻也不得闲,还不听劝告,一天下来我们全都筋疲力尽。怎么能让她安静下来,让大家在体力上休息一下,让我很烦恼。开始时我试着坐下来和她多说话,说说天气、小树、花草等等,身边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些效果,但是时间维持的很短,因为所说的内容很单一散乱,孩子很快就失去了耐心。后来我又试过唱歌、背诵古诗等等,最终我发现看图画和讲故事的效果最好,孩子很感兴趣,而且即使每天重复看同一幅画、听同一个故事她也不厌烦。这一发现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开始为孩子选择书籍。

2.精心选择图书让孩子关注阅读世界。

要帮孩子选适合他阅读的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什么是孩子喜欢的书籍?一般来说,1岁前的孩子看的图书要画面清晰、干净,最好一物一图,如一只苹果、一只鸡、一条狗等。1—2岁的孩子可以看由大幅图画组成的书了,内容最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房屋、日常生活用品、动物、玩具等等。图书的画面要简单,色彩要鲜明,配的话语、儿歌要简单、押韵、有节奏,适合孩子听、学、说。3—4岁的孩子需要内容上更丰富多彩的图书了,如有关动物、小朋友的故事。故事里不仅要有孩子熟悉的事物,还要有一些新鲜事物,要有较多的细节和情节,以便孩子在看书听故事时能学到新知识。当然书中仍然要有较多的图画,以适合孩子的胃口。4—5岁的孩子可以看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图书,其故事内容可更复杂些,还可以让孩子读一些真实故事,以使孩子了解较多的生活细节、生活常识、简单的待人接物方式、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当然,具体的孩子还要具体对待,我们开始时就没有刻意买图画书,因为刘希圆喜欢听故事,她的第一本书是故事书《丑小鸭》,还是刘希圆自己选的。在逛超市时,她看见这本书上有一只小鸭子,同她的玩具小鸭子一模一样,她伸手够到后,死抓住不放了。这本书我们反复读给她听,印象很深,可以说,我们家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将全书内容倒背如流。记得有一天吃过早饭后,我反复给她读了六遍。慢慢的,我们才开始有意识的选择各种图书读给孩子听,简单的形状卡片、识字卡片、图文都有的简短故事书、儿童、古诗、地理等等,有时,我们就拿着广告词、药品说明书、家用电器指南读给她听。除了阅读内容广泛,还要照顾到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记得有一次,刘希圆在幼儿园借阅图书,借到的是张米瑞的《宝宝的一天》这一本书,她非常喜欢,总缠着我们读给她听,从封面到封底,每一处都不放过,还一个劲追问封底的其他系列图书在哪。之后的借阅,这本书被刘希圆借阅了三次。最终,我给她买了这套书,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3.亲子阅读与孩子共享故事乐趣。

孩子由于不识字,让他一开始单独阅读是不可能的,作为家长,要在这方面负起责任。一是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孩子的阅读主要依赖于父母的朗读或听录音磁带,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固定阅读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白天上班,我们通常选择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读故事,孩子特别积极,一吃过饭就问什么时候开始睡觉,久而久之,我们有了自己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还让孩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在朗读中,我们并没有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而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她能听清、听懂、爱听,更好地培养专注的倾听能力。二是引导孩子认真看画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我们在与孩子一起看书时,不仅要求她认真听,还要求她认真看画面,帮助她理解故事内容。我们还用手指随着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提出一些观察性的问题,如:他又换了一件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地方,手里拿着什么等故事语言以外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可以为孩子独立阅读打基础。三是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孩子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结合日常生活,对孩子看见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积极引导他从书中得到答案,激发他阅读的兴趣。平时,我们常带孩子去安徽大学的鹅池玩,起初我们告诉她那白色的是天鹅,那黑黑的是小天鹅,刘希圆反应就是一般的好奇。当刘希圆阅读过《丑小鸭》这本书后,看见小天鹅时,兴奋极了,连忙大声告诉我,那是“丑小鸭”!四是我们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不要像成人翻阅一样一遍而过,孩子的基础毕竟有限,他需要时间来认识与记忆,而且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

4.与文字结缘让孩子留恋故事世界。

有些看法比较绝对,比如说孩子喜欢读图,不喜欢读文字。其实不然,读图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管多小的孩子,他虽然不认得那个字,但其实他很希望知道这个字在说什么。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画在角落里或者画在景物上的什么字,孩子都想知道那个字是什么意思。当然,让从来就没有接触过文字的孩子开始学习文字,如果不跟孩子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文字对于孩子来说只能是再枯燥不过的东西,孩子不会对它们产生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能够巧妙地把文字引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使他体验到文字能给他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带来方便,那么他就有了学习的动机。例如,我们带孩子外出游玩,看见小区路灯上挂着“xx贡酒”,我们就告诉他,这是“xx贡酒”。我们买来饼干,盒子上写着“饼干”,我们就告诉孩子,这就是你吃的“饼干”二字,通过这个文字,我们就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此外,阅读时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地方,让他自己读一部分,哪怕只读一个字,他也会很有成就感。经常地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不用多久,孩子反而会主动地问你这个字怎么念,那个字是什么意思,认识的字会越来越多,这时,阅读图书对孩子来说就已经不在是一件枯燥无味甚至是痛苦的事了。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需要长期坚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孩子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育儿观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育儿观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父母的希望。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和点点爸爸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格。

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民主、和谐家庭气氛能使孩子生活态度积极、主动,这样孩子就能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如果生活在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经常吵架,孩子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家庭中有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和点点爸爸约定:1)决不能在孩子争吵,有问题事后都静下心来一起再好好解决;2)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决不能迁怒于孩子;3)工作中再苦再累回家后也一定要打起精神随时随地给孩子做好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孩子,决不能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4)决不打骂孩子。对孩子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的进行教育。5)细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生活中,有的父母为了当时哄骗住孩子,经常轻易对孩子许下诺言,但又经常忘记去实现它。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信赖非常重要。对孩子要绝对遵守诺言,让孩子懂得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兑现,只要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请求,比如什么时间买什么东西,或者什么时间带她去哪里玩,我们都一定会坚持做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没有做到,我们会主动的给点点说对不起并解释原因,并且及时去补救。家长不能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就可以忽视自己许下的诺言,孩子会耳濡目染,你在孩子面前守信了,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守信的人。

如果孩子求一件我们不能给她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是无理的要求。我们就坚决说“不”,然后解释为何拒绝她,绝不随便答应。

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吃、喝、玩的都是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如果让孩子在生活上完全依赖成人,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于孩子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又怎么处理好其她的事情呢,因此我们对点点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基本上一直在努力教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吃饭、穿衣到收拾自己的物品都教她自己来做。比如玩完玩具要主动地收拾好,东西在哪里拿的用完要放回哪里等等。有的时候点点并不能说一次就记住,这时要有耐心的教她,反复给她讲。有时候我也采取惩罚措施,比如有一次她画完了画就把勾线笔、油画棒随便丢在座位上了,我说你赶紧把它收起来吧,点点就是不听,我说如果不收拾好,妈妈就给你收起来了,你就再也不能画画了,说了几遍后她还是坐在沙发上不动,我就会给它收走锁了起来。后来她又想画画了,就对我说:“妈妈我以后保证画完了就把勾线笔和油画棒放好,你把他们给我,好吗?”我立即拒绝了她,并说“你还有很多喜欢的玩具,以后你都能把它们整理好,妈妈就把勾线笔和油画棒给你。”为此,我们还持续观察了她三天。

四、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

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我们的孩子能主动和熟人打招呼、能学会谦让,家长的心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呢?因此,我和点点爸爸也从生活点滴中教育点点关心别人。例如:我们常坐公共汽车出门,车上会有热心人让位置给我们坐,我们就会有礼貌的谢谢别人;有时我们也会让座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经过言传身教,现在,我们坐公交车出门,如果车上只有一个位置,点点是不会主动去坐,总是让给我们坐,她自己则站在旁边;如果有老人、孕妇上车,她会主动招呼她们过来,让位置给她们坐。碰到这样的事我们都会及时表扬她。平时,我们一起动手干家条,如晒衣服、扫地等等;出门点点还能帮我们提东西,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帮手。我们感到真的很欣慰。

五、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毅力。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吃苦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词。然而必要的困难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主张对儿童进行痛苦训练,并说道:“当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根植于儿童的心灵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感受的性质固然不明白,但一旦获得了,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彼此和谐的。”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必立即出面解决,而应该给孩子自己处理困难的机会。比如说,在点点刚会走的时候,经常出现摔倒,我们并没有大惊小怪地,又是扶,又是心疼,而是鼓励她自己站起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学会不要过早地出现,替孩子去解决问题。要养成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解决面临困难的习惯。所以,我家点点慢慢长成了一个能经受挫折的小女孩。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担任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本周阅读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的第三章节“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育机智”中的“让孩子在

劳动中享受快乐”,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到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

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想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应该先要让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但是,就目前的

现状看来,如今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别说完成什么劳动了,那么这就要我们从小帮助孩子树立

爱劳动的观念。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的孩子,和孩子相处已经两个多月了,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地发现

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届孩子不如一届,班里较多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不会穿鞋子,每次都等

着老师和阿姨穿,从来不主动学着自己穿。有些孩子吃饭的时候连勺子都不会拿,桌子上米饭吃的到处

都是,有的孩子脱衣服也不会等等,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么差呢?很大原因就是

因为家长的宠爱,在家家长们都帮自己的宝贝做好了这些事情,从不给孩子机会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完

成,或者很多的家长机会是给了,但是没有耐心让孩子一次次的学,看到孩子一次学不会就放弃了,自

己去帮助孩子,在家长的眼中孩子总是还小了,大一点会会的。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从小培养孩

子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中可以指导孩子简单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

如,让孩子帮助家长一起整理房间,学会叠衣服。帮助奶奶扫地,擦擦桌子、整理自己的图书和玩具等

等,家长们不要觉得孩子做不好,在给自己添乱。其实在孩子们劳动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成长、学习。孩

子做多了他自然会觉得累了,自然而然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爱劳动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帮助孩子们传承这种美德。培养好的劳动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

的帮助。老师们,家长们,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多给孩子劳动的机会,与孩子一起在劳动中成长。

育儿观念:学会放手,成就孩子好习惯


育儿观念:学会放手,成就孩子好习惯

时间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流逝,不经意间,女儿已经将近六周岁,看着女儿一天天地长大,虽说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欣喜,但又总有些抓不住时间的感觉,总希望能每时每刻把她拥在怀里,睁开眼睛能看到她灿烂的笑容,躺在床上能触碰到她柔软的身体,害怕女儿长大了就会离开自己,等到那时自己将无所适从。但孩子终究要长大,将要踏上五彩缤纷的世界,将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因此纵有再多的不愿,也要将她从怀里推出来,训练她学会这个,学会那个,引导她学会去面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困难。希望她能将人生的每一步坚实地走好。

作为妈妈,承担着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从孩子生下来那天起,就牺牲了自己所有的时间,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求回报的包揽了孩子所有的事情。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这个时候的我们应该学会放手了,这是孩子从嗷嗷待哺进入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尤为艰难,也尤为重要。从衣食住行到待人接物,不能事事都冲到孩子面前,为他们做这做那,为他们铺好一条条平坦坚实的路。否则,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了一个依赖心理。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所以我首先学会解脱自己,控制自己要伸出的手,狠下心来让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刚开始,女儿做得不够好,不够快,我忍着冲动耐心地等待,及时地给她鼓励,让她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记得女儿在收拾玩具这件事上,刚开始女儿玩完玩具就随手一扔,满地都是,叫她收拾,她也不干,因为她总认为妈妈一定会帮她收拾,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还是我帮她整理。我想老这个样子,没有实际行动的教育,只能让女儿越来越依赖。所以有一次,我提醒她玩具玩完了自己收回,提醒了几次,她依然不管不顾,我毫不客气地将她的玩具扫入了垃圾桶。而女儿一向将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要,当时一见,立刻不依不饶地闹起来,非追着我把玩具捡回来。这次任凭她如何闹,我就是没动摇,因为既然狠下心了,就一定要给她一个狠狠的教育,不能半途而废。最终这个玩具就这样离开了女儿,而似乎也是从那次开始,女儿不像以前那么难缠了。虽说再让她收拾洒落一地的东西时,她有再多的不情愿,但最后依然是整理好了。看到女儿的变化我自己也暗自欣喜,一次狠心也多少换回了一点成就。慢慢的女儿在一件件小事中独立性越来越强了。

真如书中说的,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就应该让他明白:“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等物品,应该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应该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应该自己收拾。”而作为父母不能永远为他们把事情想好,替他们把事情做好。

然而好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洗漱、自己洗小衣服、自己按时睡觉、自己制定计划等。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学会物归原处;自己安排和负责一些事务。如果孩子能随时随地地想着自己的的事情自己做,凡事不依赖别人,有了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自然会培养出自理自立的能力。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为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他将受益终生!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父母会惯坏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
    2020-08-03 阅读全文
  • 细数一岁多宝宝的坏习惯 导读:1岁的孩子渐渐长大了,也变得更可爱了,然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坏习惯也悄然而至。当孩子耍脾气时,你是否有高招来对付他呢? 尖叫、打滚、扔东西、撞脑袋……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刚刚几个月就开始耍小...
    2021-09-29 阅读全文
  • 婴幼儿的坏习惯 导读:吮拇指、拉头发、挖鼻孔……几乎所有孩子在焦躁、无聊或疲惫时都会做一些不雅的举动。 吮拇指、拉头发、挖鼻孔……几乎所有孩子在焦躁、无聊或疲惫时都会做一些不雅的举动。家长对此深恶痛绝,总希望能把它们...
    2021-11-1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为了活跃学生增添生活色彩,又能教导、启发学生。在午托或课后时间,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孩子不坏》。 看了电影《孩子不坏》,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
    2020-10-1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
    2020-10-15 阅读全文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

2020-08-03 阅读全文

导读:1岁的孩子渐渐长大了,也变得更可爱了,然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坏习惯也悄然而至。当孩子耍脾气时,你是否有高招来对付他呢? 尖叫、打滚、扔东西、撞脑袋……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刚刚几个月就开始耍小...

2021-09-29 阅读全文

导读:吮拇指、拉头发、挖鼻孔……几乎所有孩子在焦躁、无聊或疲惫时都会做一些不雅的举动。 吮拇指、拉头发、挖鼻孔……几乎所有孩子在焦躁、无聊或疲惫时都会做一些不雅的举动。家长对此深恶痛绝,总希望能把它们...

2021-11-16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是的,孩子不坏 为了活跃学生增添生活色彩,又能教导、启发学生。在午托或课后时间,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孩子不坏》。 看了电影《孩子不坏》,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

2020-10-19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

2020-10-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