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牵老师的手
发布时间:2020-10-30 幼儿园我想说课稿 幼儿园手的教案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这学期,我发现每天户外站队时,总有孩子争着吵着要站第一个,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我们想牵老师的手。
乖巧的孩子能得到教师的喜爱,调皮的孩子能得到教师的呵护,那么默默无闻的孩子能得到什么呢?一天之中,总有一部分孩子没机会与教师语言交流,有的甚至与教师没有眼神交流。
尤其是在公开活动中,教师亲切的笑脸、表扬的话语常常只给能为活动增添光彩的孩子,鼓励的眼神、爱护的动作又给了那些调皮的孩子,75%的孩子只能是看客或听众。
【zFw152.Com 趣祝福】
孩子的行为是天真的,孩子的语言是纯真的。
在孩子的心目中,一次牵手就能传递一份温暖,让孩子体会到教师的慈爱。
转自小精灵儿童网站别忘了牵起每一个孩子的手!不要因为教师的忽视,使原本神采飞扬的小脸蒙上失望的阴影;也不要因为教师的忽视,使孩子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熄灭了渴求的火花;更不要因为教师的忽视,使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阴霾。
牵起孩子的手,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一份鼓励,与孩子牵手拉近了我与孩子的距离,跟每一个孩子牵手将爱传递下去!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感动:老师,我想和你牵手
平常,课间活动我常选择和表现好或者是特别调皮的孩子牵着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不知从何起,有几个小朋友到时候就排在队伍前面,等待我和他们牵手,我呢也没在意,一手牵着一个往前走。
过了一些天,渐渐地,我发现这支队伍不太对劲了。开始口令一喊,孩子们还能按我的要求两个两个手牵手排着队伍有秩序地走,后来,孩子们撒腿往前跑,你推我挤,要上厕所的不去了,要拿衣服的也不去拿了,吵吵闹闹,乱轰轰的。
我又急又气,大声地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排队?”“老师,我想和你牵手。”“老师,我也想和你牵手……”这时,何悦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他们说你偏心,总不和他们牵手,他们抢第一,就是想和你牵手。”听了这些话,我心头一震,孩子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老师与他们亲近呀!牵手,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孩子心中得到这么大的关注、这么大的满足。我常和这几个小朋友牵手,有多少孩子的目光透着羡慕和失落!而我却忽略了别的孩子的情感世界,我深深责怪自己工作的粗心。
我重新设计了牵手方案,想和老师牵手,必须遵守纪律,谁有进步、表现好、老师就和谁牵手。这样,每天轮流请两个小朋友与我牵手,走在队伍前面,队伍又恢复了往日的整齐。我相信,再次和孩子牵手时,孩子会感到老师的温暖、老师的爱!我相信,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随笔:你我手牵手
跋山涉水时,有手于手的搀扶;患难共苦时,有心与心的靠拢,这是美好友谊的真实写照。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彼此手拉手,用真心与笑容建立友谊的堡垒。
进入中班以来,与幼儿园里的同伴不再陌生,牵手更是平凡。平日里老师的手牵着孩子的手,孩子的手牵着同伴的手……我们彼此手牵手,是接纳,是友好,是关怀,是尊重,也是合作。
本月主题活动《你我手牵手》从引导幼儿感知美好友谊的开始,知道友谊对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故事《夸夸好朋友》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愿意夸奖、肯定他人,会用语言、肢体动作肯定他人。再体育游戏《有你真好》中,幼儿三人一组合作前行,统一步伐,学习迁就彼此的行进节奏,感受朋友之间互助互爱的友情,体验“有你真好”。
相信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孩子们在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基础上,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知道一些交往礼节,将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中。
角色游戏手记:老师,我也想……
孩子们,也有很多的共同爱好。在角色游戏的时候,最近小警察就特别火热。这不,当我问起:“谁愿意做小警察的时候,许多孩子都举起了手。”当选好了两个孩子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落寞地放下了手。有的孩子说:“老师,今年我还没有做过小警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也要做小警察。”;还有一个孩子,他的情绪比其他的孩子都有激动一点,他激动地站起来,嘴巴里“哼哼”了两声,用力地在地板上跳起来,然后“哇……”的哭出来了。
我说:“你怎么了?”他不说话,然后一股劲地哭着。“是不是也想做小警察呀?”他使劲地点点头,于是,我说:“下次,老师请你好吗?”他开心地点点头。此时,另外一个女孩眼里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我说:“怎么了楠,是不是也想做小警察?”她点头,委屈地说:“我这学期还没有做过小警察。”我说:“班级里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没有做过小警察啊,他们有没有哭?”她说:“没有。”“如果你表现好,下次老师就请你,好吗?”她点点头,便去做小客人了。
正在这时,钧钧的眼泪也夺眶而出。我无奈地问他:“这么了?”他委屈地说:“我也没有玩过小警察,我也想当”说着继续留着委屈的泪水。我说:“如果你表现好,下次老师就请你,好吗?”他顿时破涕而笑。
我想这就是孩子们自然而然的需要吧!他们的心底,都流露出对做小警察的需要。可以看出,他们很愿意去做小警察。然而,是不是每个游戏都如此吸引孩子们呢?并不是。有些游戏对孩子们来说兴趣度不大,比如:理发店。如何把孩子们冷门的游戏炒热,让孩子们对这个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想,是需要在游戏中去思考的。
教育笔记:《老师,我想当升旗手》
教育笔记:《老师,我想当升旗手》
孩子们,进入了大班以后都想着当升旗手。一天早上,思译小朋友的奶奶对我说:“许老师,思译小朋友天天晚上睡觉都喊着要升旗。你可不可以让他升旗,满足下他的小小愿望。”我对奶奶说:“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加升旗的。”
在业余时间休息时,我告诉孩子们,想参加升旗手的小朋友,要看他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从课堂表现、玩游戏时是否遵循游戏规则、上厕所、喝水时是否排队来评比。如果老师说的这些你都做到了,就可以当升旗手。
虽然这些要求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过于苛刻,但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们。不通过努力,是参加不了升旗手的。果然,小朋友在上课、户外游戏时都表现地很好。原本在户外游戏不遵循游戏规则的小朋友,现在也开始遵循游戏规则了。当个别孩子认真遵循游戏规则时,都兴致勃勃地跑过来说:“老师,我遵循游戏规则了,我可不可以当升旗手。”我说:“可以呀。”孩子立马跑过去又开始认真地玩了起来。
参加小小升旗手这一简单的事情,孩子们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后,参加了当升旗手。孩子们当了升旗手后,站在国旗台的那一刻,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见孩子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参加当升旗手。
老师我想当“小老师”
孩子们都长大一岁了,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表现的欲望尤为突出,但是也有个别孩子不善于表现自己,鉴于现状,为了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于是我就请孩子来当“小老师”,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但是总是那些听话的孩子来当小老师,而很少让那些调皮的小朋友。这一次,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忽然,我听到了一个很大的声音:“张老师,让我当一次好吗?”我回头一看,是平日里活泼调皮的哲哲,正眯着俩只小眼睛看着我呢,“那,你愿意做一个乖孩子吗?”“愿意,我听话了,(*^__^*)嘻嘻”,“如果从现在开始好好表现,下一个,就请你当小老师,好不好,要说话算话呀?”“好吧,张老师”边点头边答应着。结果很好,哲哲很乖的当上了小老师,也遵守纪律了,而且我在集体面前还表扬了哲哲,哲哲高兴的笑O(∩_∩)O~了。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都需要表扬和鼓励。老师应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表扬,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教育随笔:牵手
教育随笔:牵手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老师,我不想睡觉
案例分析:老师,我不要睡觉
案例背景:小轩小朋友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由于他是试管婴儿,所以全家都对他特别的迁就,特别是外公外婆对他是万般的宠爱,这造就了他独特个性。这不每天中午的午休就成为了一老大难题。
案例描述:
“小轩小朋友,你怎么又没睡呢?”,每天中午这个问题都会困扰我,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他还在床上床下的爬来爬去,不时的发出一些声音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这一天中午他又不愿睡觉了,我走到他的身边,对他说:“小轩小朋友,你说话会吵到别的小朋友哦,你是大哥哥了哦,可以安静下来吗?”可没想到他更大声的对我说:“我哥哥每次都会很大声的吵闹,他比我大多了!”
案例分析:
幼儿每天应保证不少于两个小时的午睡。充足的睡眠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但午睡对小轩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小轩不愿午睡还会打扰别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哥哥的“榜样”作用,他的堂哥也不睡觉,这给他照成了非常坏的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二是由于他是家里的唯一宝贝,六个家长围着他转,所以家长们对他不睡觉的行为更多的是纵容,而不是引导改正。三是通过了解还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很需要老师关注的孩子,如果你陪在他旁边,他还是会很快睡着的。
案例措施:
为了小轩养成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我采取了一下几种办法:
一、家园共育,向家长说明情况,共同努力
幼儿教育并不只是幼儿园的教育,而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的教育,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合作以及共同努力。针对小轩小朋友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最溺爱他的外公外婆那里开始,跟他们一起来聊一聊不午觉的危害,讲一讲养成良好午睡的好处,告诉他们一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二、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针对他想堂哥学习不睡觉还打扰别人睡觉这一情况,通过收集相关的教育视频全班幼儿共同欣赏并讨论,在讨论中由别的幼儿说出那些事是不对的,让他从同伴那里了解到他做错了,并表扬一些中午午休休息的很好的小朋友,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用榜样示范的作用去影响他。
三、多一些关注与陪伴
刚开始陪他睡,坐在他的旁边,让他安心入睡,慢慢的采用物品代替老师,慢慢的发现,他可以自己在没有陪伴的情况下也能安静的睡觉了。
老师,我想妈妈了
锟锟是一位能说会道,又带点幽默感的小男生。这个星期妈妈打来电话说有点喉咙痛,请假两天。今天一早,锟锟出现在教室门口,一看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今天的心情:阴。和孩子们问候了一阵,我回到午睡室开始备课。正当我埋头苦干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我想妈妈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锟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想起因为身体的原因,锟锟已在家休息了两天,可能是有点不习惯。“怎么了,锟锟?喉咙不痛了吧?”没想到,我故意引开话题,他的回答却仍是刚才那一句“老师,我想妈妈了”。连续两遍的“想妈妈了”说得我心里都有点酸酸的感觉。“好吧,我来抱抱你,你把我当成是你的妈妈,好吗?”锟锟和我紧紧地抱了有两分钟,一句话也没讲,他似乎怕一开口,“妈妈”的温情就会溜走一般。随后,他留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一蹦一跳地去了活动室!
多可爱的孩子,他们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在我们能够给予的范围内,为何说“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