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位新朋友》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21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教案《两位新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培养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两位新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刚入园,什么都不懂,对于幼儿园里的一切都很陌生,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照顾,有的孩子哭闹不停。这时老师就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里的人和事,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爸爸妈妈一样的爱。所以,我设计了这次语言谈话活动,目地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贴绒玩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红红很爱干净,东东却相反,让幼儿说一说你喜欢谁,为什么?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东东,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在此,应用食物鼓励表现好的孩子,同时也激发性格内向的幼儿大胆发言。

这次活动基本还算成功,孩子们都能够畅所欲言,兴趣很浓厚,只是表达不太完整,在老师的提醒启发下,有很大的好转,而且活动以后,孩子们特别爱讲卫生了,有的幼儿还帮着老师做一些事情。

这次远程研修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每天我都认真的学习,听老师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我会把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到教学中,争取更大的提高!

幼儿百科:朋友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两位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 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 认识红红(1) 介绍红红(2) 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 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 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 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 认识东东(1) 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 友爱教育 ,劝说东东。

(3) 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 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 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 说说夸赞的话。

4、 介绍自己(1) 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2) 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小脚的朋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小脚的特征,学习穿脱鞋袜,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脚的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2、了解小脚的特征,学习穿脱鞋袜。

3、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脚印人手一对、《小脚的朋友》教师教学资源、雪花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郊游》带幼儿入场,律动《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小脚丫。”开始本次活动。

二、过程

1.认一认(脱鞋袜,认小脚)

师:“小手爬到了小脚丫上,现在,请小朋友脱下我们的小鞋子(提醒幼儿,两个鞋子是好朋友,要让他们亲亲热热在一起)”

脱袜子:师:“请小朋友一块脱下我们的小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拉长小鼻子,弯起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看一看(观察小脚)

(1)师:“看一看你的脚上有什么?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只脚趾?另一只呢?”

(2)让幼儿在脚底轻轻挠一挠,说出有什么感觉?

(3)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走路、跑步、跳绳、踢球)

3.走一走

教师带领幼儿光着脚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冷),然后再带领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凸起的积木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刺脚)

教师总结: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那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引导幼儿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每天洗脚、勤剪脚趾甲)

4.听一听

师“可是有一个淘气的小脚丫丫就是想要光着小脚到外面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小脚丫丫有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小脚丫丫离开好朋友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鞋子、袜子是小脚的朋友?

5.找一找

师:“摸摸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感觉?(凉)怎么办呢?给小脚丫找朋友吧。”

穿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起小鼻子,穿好小袜子。”(在幼儿穿袜子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特别注意脚后跟,避免穿反了)

穿鞋子(穿完后与地上的脚印对照,检查是否穿对)

6.比一比

穿着鞋袜在地上和雪花片上再次体验,感知并比较(舒服)

三、结束

现在请小脚丫带我们去更好玩的地方吧,出发!

活动延伸:

带幼儿去玩沙池、鹅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脚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引导幼儿辩认袜底,分清鞋子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他们从自身开始来探索自己的小脚,找找小脚的朋友。我创设了一个探索的场景让孩子感受,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探索兴趣,并让幼儿能大胆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表述,启发、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去寻找小脚的朋友。

幼儿百科:脚,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条彩虹》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两条彩虹》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两条彩虹》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关切之心的重要,激起阅读兴趣,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两条彩虹》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起阅读兴趣。

(2)感受关切之心的重要。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静图画书《两条彩虹》和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1)解读封面

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你们分享。

请仔细看看书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熊和花的图片,花为七色)

一猜猜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想象)

一到底这本书中藏着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出示第2面,引导观察。

一图片上有谁?

一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生病的熊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②出示第3~5面,体验关切之心c

一第一个来看望熊奶奶的是谁?他给奶奶送来了什么?

一第二个来看望的是谁?他送来的是什么?

教师套戴熊奶奶的头饰,请幼儿在情境中学说关心他人的话。

~每个人都会有生病难过的时候,所以关心很重要,记得多表示你对朋友的关心

③出示第6~8面。

一青蛙大叔为什么发愁啊?

一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①小组讨论,合作记录。

②各小组选代表集中交流。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青蛙叔叔到底想了什么好办法,熊奶奶真的看见彩虹了吗?我们下次再来听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

故事通俗易懂,情感深厚,对是非规则概念刚刚萌芽的小班孩子来说,建立一种纯真、互助、友好的情感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角色对话式方式来表述,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建立一种为善唯美的情感元素。在互助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与他人交流、交往的初步尝试。

幼儿百科: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快乐,在对应、匹配、寻找的过程中,了解事物间简单的关系,尝试用儿歌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对应、匹配、寻找的过程中,了解事物间简单的关系,尝试用儿歌的语言进行表达。

2、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快乐。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牙刷、牙杯、锅子、锅盖、鞋子、袜子、花和华盆等一些能相互匹配的实物

活动过程:

1、儿歌欣赏《好朋友》

——提问: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他们是好朋友?

——学念儿歌《好朋友》两遍

2、找朋友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但它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请你为它找一个朋友。(请一幼儿在准备的材料中找出一样东西和它匹配做朋友。)

——提问:为什么他们是好朋友?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东西都是很孤单的,现在要请小朋友们帮忙,为它们找朋友。

——幼儿各自挑选实物,并为它匹配找朋友。

——交流匹配情况,并说出理由。

3、为“杯子”找朋友

——出示“杯子”,请幼儿根据事物间的简单关系,为“杯子”找朋友。

——师:杯子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情况用画笔及时在黑板上进行展现。

4、为自己找朋友

——师:皮球有自己的朋友,你们也有好朋友,在我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

——(幼儿自己在班里找朋友,并说出理由)

——延伸:请你们回家找找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感受《好朋友》这首简短的儿歌,从儿歌中了解谁和谁是离不开,最匹配的,它们是好朋友。儿歌虽然非常地简短,但小朋友的兴趣比较高。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并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讲述“谁和谁是好朋友”,初步感知匹配。紧接着再拿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相匹配的物体,让幼儿了解了只有有关联的物体才能匹配在一起,才是好朋友,进一步感知了匹配的概念。随后通过实物匹配操作加深巩固,要求他们将两个有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在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能正确配对,懂得了匹配,操作正确,找到和自己实物相匹配的物品,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但有的孩子显得比较盲目,不知道如何去找出与之匹配的实物。

幼儿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活动重...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小脚的特征,学习穿脱鞋袜,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

2020-10-28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两条彩虹》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关切之心的重要,激起阅读兴趣,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

2020-10-27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快乐,在对应、匹配、寻找的过程中,了解事物间简单的关系,尝试用儿歌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大...

2020-10-31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看朋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看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2021-01-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