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蛤蟆种瓜》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蛤蟆种瓜》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16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小班教案《蛤蟆种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种子能发芽的句子,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蛤蟆种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种子能发芽的句子。
2.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西瓜图片,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西瓜?你知道这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哪来的吗?西瓜其实是种出来的,那会是谁种出来的呢?原来是青蛙种的。
2.师:一天蛤蟆看见了青蛙种得这么多又大又圆的西瓜,他会怎么想呢?
3.出示蛤蟆的想法,师:蛤蟆是怎么说的呀?我们也来说一说。
4.师:那蛤蟆会不会去种瓜呢?我们往下看。
二、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场景二:蛤蟆在劳动,师:蛤蟆有没有种瓜?他是怎么种的啊?蛤蟆趴在地上好象在对种子说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蛤蟆是怎么说的。
2.听蛤蟆的话,师:蛤蟆对种子说什么啊?蛤蟆喊了种子有没有长出来?青蛙听见了蛤蟆的喊声,他怎么告诉蛤蟆的?
3.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睡在地里,阳光照着它们,小雨浇着它们,才会长出来。并学说这段话,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4.师:蛤蟆有没有听青蛙的话?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5.出示场景蛤蟆在夜晚做的事,师:你们看见在蛤蟆在做什么啊?
6.师:蛤蟆唱着歌讲着故事,不知不觉地怎么了?在他睡着的时候,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那天亮了,青蛙是怎么对蛤蟆说的呢?
7.幼儿一起做做青蛙喊蛤蟆,师:看见这些苗苗长出来了,猜猜蛤蟆会说什么?那蛤蟆种的西瓜能不能象青蛙一样长出又大又圆的西瓜呢?
三、讨论。
1.师: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吗?
2.师: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充分的提高了幼儿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这个活动的重点不是理解种植的有关知识,而是让幼儿在校生领悟一个道理;种瓜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因而,蛤蟆种瓜时的焦急心情与滑稽可笑的行为应该予以充分渲染。
幼儿百科:蛤蟆也叫蟾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癞蛤蟆吃西瓜》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丰富词汇:砸、砍、扛、插、吸。
3、体验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悦感。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视频《癞蛤蟆吃西瓜》、西瓜教具若干、癞蛤蟆、青蛙教具、一根竹管、教学挂图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2、指导要点:通过聆听故事、观察图片、启发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夏天来了,小朋友都爱吃西瓜。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么吃西瓜的。有一只癞蛤蟆,它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了好多吃西瓜的方法,最后它是怎么吃到西瓜的呢?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癞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吗?故事里有谁?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现在再来听一遍吧!
3、结合图片,分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癞蛤蟆心里真着急”)
提问:癞蛤蟆种的西瓜长的怎么样?(学习并用动作表达:又大又圆)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方法,心里真着急啊。请你们帮帮癞蛤蟆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进述)我们现在来听听癞蛤蟆有想到了哪些办法。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第一天”到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提问:有谁来帮癞蛤蟆想办法了?
青蛙想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丰富词汇:砸、砍、扛)我们来看看癞蛤蟆有没有吃到西瓜。
(3)读讲故事至最后,提问
后来癞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它是怎么吃的?谁来学一学?(学习动词:插、吸)现在我们来看看《癞蛤蟆吃西瓜》的视频。
(4)观看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视频我们看完了,癞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西瓜汁。癞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那甜甜的西瓜汁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故事里的癞蛤蟆吗?为什么?
小结:只要肯动脑筋,任何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我们有了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5、出示西瓜教具,结束活动
看,这些是癞蛤蟆种的西瓜。现在我们一起搬出去吃吧!
故事:
癞蛤蟆吃西瓜
有一只癞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可是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癞蛤蟆心里真着急呀!这一天,癞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癞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癞蛤蟆想了一下,说:“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癞蛤蟆又想—下,说:“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癞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癞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癞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癞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癞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龙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癞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反思:
教师教具准备充分,能够合理运用丰富的教具激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但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显得少些,还不太善于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幼儿百科: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蛤蟆种瓜》
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准备1.挂图。
2.故事磁带。
3.西瓜(哈密瓜、甜瓜)一只。
过程1.倾听故事。
――出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请幼儿说出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有一只蛤蟆也想种瓜,我们来听听蛤蟆种瓜的故事。
2.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倾听。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二遍。
――蛤蟆见种子没有长出来,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青蛙告诉蛤蟆,种子怎样才会长出来?
――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来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讨论。
――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吗?
――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附:蛤蟆种瓜蛤蟆看见青蛙在种瓜,他也要种瓜。他刚把种子种在地里,就对种子喊:“种子,种子,快快长出来吧!”
过了一会儿,种子没有长出来。蛤蟆又趴在地上大声喊:“种子听见了没有,现在就长出来!”种子没有长出来。
青蛙跑过来,对蛤蟆说:“你那么大声地喊,会吓坏种子的。种子睡在地里,阳光照着它们,小雨浇着它们,慢慢就会长出来了。”
到了晚上,蛤蟆又着急了。他说:“种子大概怕黑吧,我给你们讲故事、唱歌。”蛤蟆点上蜡烛,给种子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唱了好多好多的歌。
蛤蟆讲一会儿,看一看;唱一会儿,看一看。种子一直没有长出来。蛤蟆累了,倒在地上“呼呼”睡着了,睡了很久很久。
“蛤蟆,蛤蟆,快起来,快来看你种的瓜。”青蛙叫醒了蛤蟆。蛤蟆往地上一瞧,哇,长出了许多青青的小苗。
青蛙说:“青青的小苗会慢慢长大,以后会结出许多许多瓜。”蛤蟆打了个呵欠,说:“种瓜真不容易啊!”
小班语言教案:蛤蟆种瓜
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准备
1.挂图。
2.故事磁带。
3.西瓜(哈密瓜、甜瓜)一只。
过程
1.倾听故事。
——出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请幼儿说出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有一只蛤蟆也想种瓜,我们来听听蛤蟆种瓜的故事。
2.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倾听。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二遍。
——蛤蟆见种子没有长出来,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青蛙告诉蛤蟆,种子怎样才会长出来?
——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来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讨论。——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吗?
——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幼儿园中班教案《给蛤蟆的信》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同伴间写信和读信的快乐。
尝试阅读三封不同类型(文字、图夹文、图片和数字)的信,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话题
1.(出示故事课件,见图1,帮助幼儿回忆情节)我们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信”的故事,还记得吗?故事里谁给蛤蟆写信?信里青蛙对蛤蟆说了
2.小结:青蛙用写信的方式向蛤蟆传递了一份真情,蛤蟆读了信以后感到有朋友关心自己真是太幸福啦!
3.过渡:瞧,这是谁的信?青蛙收到的三封信里分别会写些什么呢?
二、分组读信,理解内容
1.出示三封信,提出分组读信的要求:四人一组合作读信。
2.思考:青蛙收到谁写来的信,信里说了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阅读理解信的内容,教师巡视引导。
三、分享交流,集体读信(根据幼儿的选择确定先读哪封信)
1.出示文字的信(见图3):
(1)关键提问:好久不见是什么意思?蛤蟆在信中告诉青蛙一些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到哪里去,怎么样去?公园里除了可以放风筝,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亲爱的青蛙:
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6月1日儿童节的上午,我们乘地铁到公园去放风筝……
你的朋友蛤蟆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读信。
重点关注:好久不见、乘地铁、放风筝。
2.出示图夹文的信(见图4):
(1)关键提问:这封信里说了什么?蛤蟆和青蛙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去的?除了去东方明珠、中国馆,还可以去哪里玩?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表达。
重点关注: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图片和数字组成的信(见图5):
关键提问:图片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根据这些提示你能读懂信吗?蛤蟆想用这封信告诉青蛙什么事情?什么是化装舞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蛤蟆准备化装成谁?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青蛙你会带什么呢?
重点关注:什么是化装舞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4.总结归纳:
(1)关键提问:这三封信之间有关系吗?信的内容之间有联系吗?信中说哪件事情要先做呢?你会写信吗?你觉得写哪封信最难?
(2)小结:蛤蟆写了三封不同内容的信,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片和文字,还有的用图片和数字。
(3)能不能把三封信的内容组合写成一封信?
四、延伸
1.出示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一封信,教师示范读信。
2.小结:蛤蟆期盼着过“六一儿童节”,他想邀请好朋友青蛙一起过节,所以他写信把儿童节一整天的安排告诉青蛙。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打电话、通过网络沟通,还可以用写信的方法传递心意。
3.幼儿人手一份由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信,尝试看信、读信,巩固读信的相关经验。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为等不到信而难过时,及时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还回家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蛤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信比预期的时间来得晚,但是,当看到蛤蟆欢乐的笑颜时,青蛙自己也乐开了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写信对友情的重要性。
幼儿百科:蟾蜍,也叫蛤蟆há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