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讲述蚂蚁奇遇记》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词汇:"惊讶、顶、拉"
2、能够运用词汇:"惊讶、顶、拉"以及形容词来讲述故事感受故事结局的幽默情趣。
核心经验:
1、在讲述中注意运用一些生活中习得的形容词。
2、讲述时借助一些简单的表情、动作进行形象表现。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蚂蚁》、人手一套小型讲述材料,奖励贴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出故事主题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和小朋友问好!说一说你们在哪里见过蚂蚁。
--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个小动物呢?那有没有观察过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过,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去一个故事中寻找答案!
二、播放课件,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一)认识三只蚂蚁。
--这里有三只蚂蚁,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叫小红、小黄、小蓝。那它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二)观看第一幅图。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故事情节。
--它们来到了哪里?它们想干什么呢?
--这个时候小蚂蚁发现了什么?你们觉得它心里感觉怎么样?
(引导幼儿运用词语"惊讶"来讲述故事。)--那么发现线后,小蚂蚁会怎么说、然后怎么做?
2、教师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三)观看第二幅图。
1、现在三只蚂蚁现在在干什么?
2、线那么高,小蚂蚁需要怎么上去?(引导幼儿用:顶、拉来讲述故事)那么你们来学学小蚂蚁的动作。 (通过动作让幼儿来理解词语:"顶""拉")
3、三只蚂蚁这么辛苦地往上爬,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幼儿可自由结对讲述第二幅图,表现出蚂蚁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5、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第二幅图。
(四)观看第三幅图,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述
(1)三只蚂蚁越想越开心,它们越爬越快,它们看见了什么呢?
(2)这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它能吃吗?
2、个别幼儿完整讲述第三幅图。
(五)观看第四幅图,揭示结果,感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师:这黑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小蓝想:"一定甜甜的糖果!"小红想:"一定是香香的水果!"小黄想:"一定是软软的蛋糕!"那你们觉得到底是什么呢?(引导幼儿用一些形容词来讲述猜测故事)结果这个黑黑的东西到底会是什么呢?(通过故事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词汇:"惊讶"的理解)三、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师生一起观看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四、幼儿自主讲述故事五、结束活动。
你们说的真好,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小朋友听吧!
附自编故事:《蚂蚁奇遇记》
一天,天气晴朗,三只蚂蚁小红、小黄、小蓝出来玩,它们在花园里玩起了游戏。忽然,他们发现地上有一根长长的线。"咦,这是什么呀?"三只蚂蚁很惊讶,于是,顺着线往上爬。爬着爬着,掉了下来,爬着爬着,又掉了下来,这可急坏了三只蚂蚁。"这根线的上面一定有好吃的,我们可不能放过!"过了一会,它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小黄顶着小红、小红顶着小蓝,小蓝拉着小红,小红拉着小黄,你帮着我,我帮着你,终于爬了上去,边爬还边不停地想。小蓝想:"一定甜甜的糖果!"小红想:"一定是香香的水果!"小黄想:"一定是软软的蛋糕!"好不容易终于爬到了顶。呀,这黑黑的是什么呢?它们一起抬头一看,都惊讶地叫了起来:"啊呀,一只大蜘蛛的屁股!"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中班语言优质课故事教案《蚂蚁飞上天》
活动目标:
1.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愉悦。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认真倾听讲述。
3.学习讲述故事,丰富词汇“高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蚂蚁。
2.相关课件、音乐、图片。
3.贴纸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体验成功的快乐。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活动过程:
(一)歌曲《小蚂蚁》,教师与幼儿一起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二)设疑激趣
教师:有只小蚂蚁想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三)看图讲述
1.介绍作品名称。
2.逐幅讲述第一遍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小蚂蚁在草地上散步看到了谁?指导幼儿学习蜻蜓飞。
3.讲述第二遍故事,提问:小蜻蜓(蒲公英姐姐)做的对吗,为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丰富幼儿词汇:高兴。
(四)迁移经验
1.“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鼓励幼儿想象。
2.在钢琴曲《童年》声中,师幼互动。
(五)情感教育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幼儿学好本领,飞到天空去遨游。在歌曲《我要飞》中结束活动。
(六)延伸活动
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其他小伙伴听。
附故事内容:
蚂蚁飞上天
一只小蚂蚁在草地上散步。他看到小蜻蜓扇动着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可神气了!小蚂蚁说:“小蜻蜓,你能带我飞上天吗?”小蜻蜓看了看小蚂蚁,没有说话。小蚂蚁仰着头,心里想: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该多好!
蒲公英看见了,对小蚂蚁说:“别着急,抓住我,我带你上天。”一阵风吹来,小蚂蚁牢牢地抓住蒲公英。慢慢地,小蚂蚁飞上了天。白云在它的四周飘荡,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你,小蚂蚁。”小蚂蚁高兴极了,他欢呼着:“我真高兴,我终于飞上天了!蒲公英姐姐,谢谢你帮助了我!”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蚂蚁和西瓜》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1、准备: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2、准备: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来源教。案网;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中班幼儿语言绘本故事教案:蚂蚁和西瓜
活动目标:
一、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活泼快乐的情趣。
二、能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三、知道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蚂蚁与西瓜、皮球、游戏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他是谁啊?(小蚂蚁)
2、今天小蚂蚁遇到了一件好事情,你们猜猜她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想象)
3、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边讲边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1师:来看这张图片,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好事啊?(对,遇到了一块西瓜。)
2、出示2师:今天小蚂蚁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块西瓜,他们可高兴了,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他们吃起来,西瓜真好吃,我们赶快把它搬回家吧。
提问:如果你是小蚂蚁的话你会不会把它搬回家啊?(会)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3、出示3师:嘿呦嘿呦,一只蚂蚁,两只蚂蚁,四只蚂蚁,他们推呀推,却怎么也推不动,都累得趴倒在地上。
提问:就这四只蚂蚁他们能搬动这么大的西瓜吗?(不能)为什么不能?(突出小蚂蚁的"小"和大西瓜的"大"。)那搬不回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一个办法吧?(幼儿自由想象。)我们来看看小蚂蚁想的办法。
4、出示4-12师:其中一只小蚂蚁说快把大家喊过来吧。他们让一只蚂蚁去蚂蚁城堡里搬救兵,这只蚂蚁大呼:"喂,我们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了。" 蚂蚁们来到这后看到这么大的一个西瓜太高兴了,他们高兴的说:"太棒了",开始一起搬起西瓜来。只听见他们的口号声"一二,嘿呦嘿呦"的声音,可是,怎么不动呀?西瓜太大了,他们还是抬不动,他们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用铲子,把西瓜一块一块的缠铲成小块,蚂蚁们再一起一块一块的运回家。这个办法好不好?(好)你看他们有的负责铲,有的负责把铲下来的西瓜块从西瓜上运下来,有的负责往家里运。他们分工合作。忙的可而热闹了!家里每个地方都放满了西瓜,太多了都快放不下了。
讨论:(1)、小蚂蚁聪不聪明?(聪明)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困难解决了啊?(动脑筋,想办法。)我们也要学习小蚂蚁这样。
(2)、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那四只蚂蚁搬不回家,而这么多蚂蚁把西瓜搬回家了呢?
(西瓜对蚂蚁来说就像是一座大山,光靠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有很多的蚂蚁一起合作,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力量才会更大,团结力量大。)
小结:所以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要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和小朋友们要团结,团结力量才会更大。
5、出示13--15继续讲故事:他们决定把剩下的西瓜都吃了,他们的肚子已经涨的要爆炸了。最后还剩下一块西瓜皮,蚂蚁用剩下的西瓜皮做了一个西瓜滑梯。
6、出示封面那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蚂蚁与西瓜》。
三、游戏《双人夹球走》。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的合作的游戏《双人夹球走》,这个游戏只有你们一起团结合作才能成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小蚂蚁坐大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掌握和理解儿歌内容,并进行认读。
2、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以及体会和同伴合作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美丽的幼儿园》图书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3、儿歌录音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背景图上出现蚂蚁问)
幼A:蚂蚁。
幼B:一只小蚂蚁。
师:对是蚂蚁。(边说边在蚂蚁图旁出示词语“蚂蚁”)
师:小蚂蚁呀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听,他在讲些什么呢?
2、幼儿听录音:儿歌《小蚂蚁坐大船》
(评析:背景动画的出现,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引出儿歌内容时我将他设置成了一个小悬念:听,他在讲些什么呢?再次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想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后以蚂蚁自述的形式让幼儿解儿歌的内容,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3、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结合幼儿回答进行课件演示)
(1)师:小蚂蚁说他在干什么?
幼A:小蚂蚁说他坐在一只大船上。
幼B:小蚂蚁说他坐大船。
师:小蚂蚁呀坐的是大船,我们来看看他坐上大船神气不神气。(课件演示,并出示“小蚂蚁,坐大船。”)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幼儿齐读“小蚂蚁,坐大船。”)
(2)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你知道小蚂蚁的大船在什么地方行驶呀?大家可以一桌上的几个小朋友相互说说看。(先交流后提问)
幼A:大船在河里行驶。
幼B:大船在池塘里行驶。
幼C:大船在小溪中行驶。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不过刚才小蚂蚁自个说的是“顺着溪流驶向前。”(同时也示这句话)“溪流”跟“小溪”差不多。有谁知道这里的“驶向前”是什么意思吗?(理解词语意思)我们把这句话也一起来读一读。
(3)师:大家都知道小蚂蚁有一只大船,那你知不知道小蚂蚁的这只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幼A:是用花瓣做的。
幼B:它是一片小花瓣。
师:对了,小蚂蚁的这只大船原来只是一片小花瓣,(出示: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片小花瓣。)对于一只小蚂蚁而言,小花瓣也可算得上是一只大船了是不是,有趣不有趣?我们把这两句也来读一读。
(4)小结:原来小蚂蚁给我们讲了他坐船旅游的故事,他坐上大船在溪流中行驶,多么的开心,多么快乐,而这只大船也只不过是一片小花瓣,小蚂蚁拥有这么一只大船,觉得是一种幸福,所以他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你们替他高兴吗?
(评析:以多种提问的形式,结合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帮助幼儿观察画面,,进一步了解儿歌的内容,并进行完整的讲述。在学习理解第二句“顺着溪流驶向前”时,采用相互说说的方式,让幼儿共同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时的愉快。)
4、两两合作,认读儿歌
师:小蚂蚁把这个故事用儿歌的形式告诉了我们,我们再来认一认,记住这首儿歌,帮小蚂蚁把这个故事说给更多的人知道好吗?
(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同看一册《美丽的幼儿园》,以互相合作阅读的形式开展活动,认读儿歌,教师可巡回指导。)
5、集体念两遍后,鼓励幼儿进行表演(幼儿表演朗读时,教师可再次演示课件,帮助幼儿记忆。)
6、总结全课,结束活动。
附儿歌:《小蚂蚁坐大船》
小蚂蚁,坐大船,
顺着溪流驶向前。
要问大船有多大,
原来是片小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