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相等的爱
发布时间:2020-09-27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美工课上,我教幼儿做小青蛙,这个小青蛙是从纸工材料上剪下来的,色彩鲜艳,折叠后还会按一下跳一跳,很是生动形象,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孩子们这样高兴,我也很开心,马上发给他们每人一张材料纸,让他们满足一下自己的动手欲望。
轮到松松了,松松跟别的小朋友比起来,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明显的差一截,所以我平时对他的要求都比别人低,像这样的纸工课,我常让他剪一些简单的形状,一段时间下来,进步也挺大,从原来的不会握剪刀,到现在已经能够剪一些简单的形状了。今天的纸工课,我也像往常一样拿出一张白纸,温柔的对松松说:“松松,今天我们还剪白面条,练练你的小手好吗?”没等松松答应,我便递给了他一张白纸,因为在我想来,松松是不会拒绝我对他的“好意”安排的,事实上他也从来也没有拒绝过。可今天却出乎我的意料,松松竟然推开我给他的纸,边看边指着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材料纸,用不熟练的语言说:“一样……纸……”。这是松松第一次提要求,看着他充满渴望的眼神,我停在半空中的手慢慢地收了回来,拿出一张材料纸给了松松,松松高兴的接了过去,剪了起来。看着他那比平时更认真的样子,我陷入了深思。
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儿,我们可以降低对他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平时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对他进行纵向的比较,一有进步就表扬和鼓励。但是如果让他在课上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事,时间长了,孩子纯真的心或许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意识也许会渐渐的形成自卑感。一个孩子如果有了自卑感,怎么能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此,不管教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能给予孩子不一样的待遇。虽然他们还很小,但是在他们的心中都渴望着平等。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爱孩子,等于爱自己!
作为小班的教师,刚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闹声络绎不绝,而且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吃喝拉撒,行为习惯,课堂常规都需要教师从零教起,同时他们又具备好动、好奇、好模仿的天性,常让我们有种焦头烂额的痛苦感,也喜欢对孩子们大喊,命令他们保持安静。很多事情都不能静下心处理。我们只有意识到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们,真正地去爱他们。学会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样呢?假如是我孩子,我应该怎么样呢?我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毕竟他们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此刻他们的心情一定是焦急不安的,我们应该像妈妈一样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赖感,经常抱抱他们,亲亲他们,给他们讲故事,唱儿歌,而不是对他们大喊,这样不仅把自己整得很累,对他们来说更是耳旁风。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游戏中的支持或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一个严慈相济的老师,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自己,信任自己,并且尊重自己!虽然他们还是孩子,但是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们还是能分清的,所以想要得到孩子们的爱,自己先要爱孩子!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事,但它肯定是一一点一滴积累的!我们要用快乐的语言去感染孩子,像朋友一样融入他们中间,面对他们犯下的错误也采取妥善的正面教育,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和我之间更亲密了,也更听话了,我们自己也感觉到更快乐了。原来懂得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他们的脸从挂满泪珠到充满笑容,看着他们的小嘴从不断喊着爸爸妈妈到能唱快乐的儿歌,回答老师的提问,能叫出其他小朋友的名字……’这是一份令人欣喜的礼物。原来,爱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用爱心感动孩子,孩子就会用笑声和歌声感染老师,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快乐!
爱孩子,等于爱自己!
教育随笔:和孩子平等相处
教育随笔:和孩子平等相处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时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所以,教师首先要摘下大人的面具,做孩子的新朋友。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并与其交流思想;其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管理,听取并采取孩子的合理化建议。再次,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其改正不良习惯,最后不能溺爱孩子,不要让孩子有“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感。
平下身子和幼儿共同玩耍,共同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师生的感情,不让孩子对老师有种恐惧感,认真关心每个孩子,无论丑美,干净和脏的,当孩子学不会时,都要平静,耐心地去教幼儿。
记得新孩子刚入园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杯和毛巾放在哪里,通过讲课,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多少号,然后在多给予鼓励,当孩子忘记自己物品位置时,适当的给予提示,耐心的指导孩子。现在每当看到孩子都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毛巾和水杯时,我们都挺开心的。有的孩子还能帮别的小朋友拿水杯,真的是很让我出乎意料。
其实生活本就很简单,平等、和蔼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进步。
爱心面前孩子平等
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老师的爱,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们有偏爱。
不能说我喜欢某某孩子,就对其多加关心,使其处处享受优厚的待遇,时间一长,就会使其他的孩子感觉老师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了。
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平时不以家长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与否、衣着来有分别的爱孩子,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了划分等级,甚至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总是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楷模。
再者,爱孩子,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包揽。
要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
总之,拥有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
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
当我们因感冒而嗓子沙哑时,孩子们不会在教室大声地吵闹……让我们用爱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学会等待的孩子更可爱
孩子们吃完午饭后,有人提议:“老师我们玩皮球吧。
”“好的,小朋友儿们坐好,我叫到名字,你们过来拿球。
”于是,我开始按照球上的名字给孩子们发球。
突然有个孩子说:“老师,XX哭了。
”“XX,你为什么哭啊。
”“老师你还没有给我发球呢?”“我知道,因为还没有轮到你啊?”可是那个小朋友还是在那哭。
我只好先给他找到球。
无独有偶,第二次户外活动,也是发球的时候,那个小朋友又哭了起来。
这次我没有及时将球给他。
而是告诉他:“XX,因为球都是放在箱子里的,老是必需一个个的拿出来,等看到你的名字的时候,老师会把球给你的,所以你不用着急的哭,老师不会不给你的,再说你看这么多小朋友,都在等待呢。
我觉得你也可以等待是吗?”他似懂非懂的眼睛里转着泪珠。
------终于看到他的球了,我也按照约定的将球交给了他。
当看到他转变的笑容的时候,我兴奋的告诉孩子们:“看XX学会等待了,而且他等到了他的皮球。
看现在的XX是不是更可爱啦。
“轮流”、“忍耐”、“等待”孕育着尊重别人、同情他人、克制自己、相互谦让的品德。
从小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让他们学会忍耐和等待,会对幼儿今后交往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地影响。
我庆幸我发现,而且我的孩子们也做到了。
爱是相互的给予
平时总认为,是我们方方面面在体贴照顾着孩子,对于孩子,我们是给予的一方。可那天中午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使我开始重新定位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那天中午,孩子们都吃完了饭。我在洗刷间忙活着洗碗,几个小值日生也跟着在洗刷间出出进进,一会拿抹布,一会儿拿条帚,也忙得不亦乐乎,干活的劲儿十足。哲哲是那天值日生中的一员,哲哲进洗刷间拿抹布,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就跑进厕所给我搬来了我的“专座”,我的洗碗专用高凳,轻轻地放在我的屁股后头,说:“张妈妈,你还是坐凳子上刷吧,你不是说你腰疼吗?”,望着孩子的脸,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愣了半天,我说:“谢谢哲哲,,哲哲真懂事,还知道给我拿板凳!”哲哲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做事情讲究秩序,慢条斯理,我总和他开玩笑说他是慢吞吞先生,他听了总是开心地笑,说,啊?慢吞吞先生。)
其实,我们给予孩子们妈妈般的照顾,而孩子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回应着我们。哲哲的举动,让我明白,爱就是相互的给予。
给孩子不同的爱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没有感情的老师,不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老师只有通过慈母般的爱,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取得好的效果。尤其,要对那些性格孤僻、不融于集体的孩子要更加百般呵护和疼爱,使她们敞开心扉,找回她们的自信!‘
小班有个叫婷婷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只自己闷在活动室里,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让我感到非常苦恼,我曾多次跟她交谈,但收效甚微。我想对于这种孩子,老师就要给予更多的爱。
一、用爱鼓励幼儿融入新的团体
小班孩子刚刚从家中走进幼儿园,“家”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爸爸、妈妈对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幸福。所以,我想用爱来鼓励婷婷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请小朋友来做“娃娃家”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把活动室当成“自己家”,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来扮演角色。我趁机到婷婷身边,用亲切的话语和她交谈,让她从我的眼神、表情、语言中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并精心照顾她,使她体验到老师对她倾注的慈母般的爱,消除她的恐惧心理,让她感到安全、温暖。婷婷似乎感受到了我对她的爱,也拿着布娃娃做起了“妈妈”,我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爱孩子,呵护他们。孩子自然会用“意外的惊喜”来回报我们,这是多么的温馨和幸福啊!
二、用孩子爱做游戏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和朋友之间友好相处的培养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练习,渐渐的婷婷小朋友变了,她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活动课上有了她朗朗的读书声,户外场上有了她活泼的游戏身影,她终于接受了新的家园!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小班有个叫浩浩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只自己闷在活动室里,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让我感到非常苦恼,我曾多次跟她交谈,但收效甚微。我想对于这种孩子,老师就要给予更多的爱。小班孩子刚刚从家中走进幼儿园,“家”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爸爸、妈妈对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幸福。所以,我想用爱来鼓励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请小朋友来做“娃娃家”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把活动室当成“自己家”,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来扮演角色。我趁机到浩浩身边,用亲切的话语和她交谈,让他从我的眼神、表情、语言中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并精心照顾她,使她体验到老师对她倾注的慈母般的爱,消除她的恐惧心理,让她感到安全、温暖。婷婷似乎感受到了我对她的爱,也拿着布娃娃做起了“妈妈”,我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爱孩子,呵护他们。孩子自然会用“意外的惊喜”来回报我们,这是多么的温馨和幸福啊!
通过,这次活动的意外收获,我想了很多,有时让我们感觉很棘手的问题,或许在不经意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肯动脑、想办法,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我相信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相信孩子 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悦悦是这个学期刚从分园转过来的,这个小朋友平时比较胆小,特别是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有胆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晨间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在进行走平衡木,悦悦来了,她只是看着孩子们活动,我让她也去试一下时,她轻轻地说着:“老师,我不敢,我妈妈没带我玩过!”这孩子,一有什么不会的,都会胆怯的说不会,妈妈没教过。“没关系的,老师会教你的。”在我的再三鼓励下,她走向了平衡木,只见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平衡木,慢慢挪动脚步,身体还在晃动。在旁边给她加油打气,并是不是的扶下她,让她逐渐克服胆怯心理,虽然那次活动时,她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来,但我相信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她会慢慢变好的。
体育活动的时候,我注意观察悦悦的举动,发现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给予直接的帮助。我还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悦悦,有些本领不是人人天生都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彬彬的胆子稍微大了些,偶尔也会看到她开心的进行着体育锻炼。
相信悦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能跟其他孩子一样爱上各种锻炼活动,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宝贝加油!
教育随笔:对孩子的爱要平等
作为一名教师,在班里都会有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对于聪明伶俐、学习好、长得漂亮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孩子,要是在加上乖巧懂事,智商高的孩子,更是喜欢的没话说。爱孩子是老师应该做的,给孩子更多的表扬,爱护、鼓励,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爱孩子要是有偏见,只对优等生好的话,而对其他的孩子很冷淡,被教师冷淡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这就是在考验教师的爱心。
我班的陆路刚来园的时候,陆路没有入园的经历,在加上他先天性的生理的因素,他刚到幼儿园的头两个月,每天来园都会哭,哭完就会吐,因为都是我抱他哄他,所以一般都是吐在我的身上。班级里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影响,都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一桌,还不和他在一起玩。陆路刚来的前几天,我真是实在受不了,园长也有意想让他退园,因为其他的幼儿家长有来反应的。有一天,我听说其它的幼儿园不愿意接受他入园,转念一想,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孩子是我们教育对象,陆路虽然有点特殊,但是我们不应该怎么对他。于是,我和园长说了这个情况,园长说:“上帝对他不公平,我们要公平的对待他。”从此,我告诉了班里的孩子们,老师喜欢陆路就像喜欢你们一样。虽然陆路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但是班里的孩子已经接受他了,没人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