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渴望被爱的大宝
发布时间:2020-09-23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中午,硕宝妈给我打电话,问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不开心,怎么最近经常不愿意上幼儿园?其实我也早就想和硕妈谈谈了:关于硕仔,关于做二宝妈。
硕仔在小班时,是个挺可爱,很阳光的小宝,那时候,他是独生子,家人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他身上,千疼百宠。升中班后,妈妈生了二宝,生活节奏一下子改变,手忙脚乱有些顾不上他,每次都是邻居帮着接回家。去年冬天二宝感冒了,更是把他送回老家,放在爷爷奶奶家待了十多天,那时候幼儿园正好换新早操,他回来之后,一看新操不会做,就再也不愿动手了,无论你怎样劝说,就象征性的动一下,你不站在他身边,他就不做了,这次的影响,几乎保持了一年,现在,班上的孩子中,他是肢体动作最不协调的一个。硕仔平时总是把唾沫吐得到处都是,和小朋友有纠纷唾沫也成了武器,为此不知多少家长找过我,我只好苦口婆心的教育,可是效果不明显,我建议宝妈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脾胃不和导致爱吐唾液,宝妈一再疏忽,前些天家里二宝生病被误诊,宝妈青岛、北京的到处检查,更是顾不上他了,看着硕仔灰突突的神情,我们也暗暗着急。那天硕仔又把唾沫吐到小朋友脸上,家长私下找到宝爸告状,硕仔被爸爸揍了一顿,在外面学车的妈妈到家看到孩子的样子,又心痛又难过,渐渐的开始关注孩子的表现。
妈妈开始关注孩子,本来就渴望被爱的孩子,就会时时想腻在妈妈身边,会出现不想去幼儿园等各种表现,而不是因为在幼儿园发生什么事情!电话中,我详细的介绍硕仔的幼儿园表现,帮助分析原因,宝妈基本接受老师的建议,说让婆婆来住着,帮助照顾二宝,自己多抽时间陪硕仔,亲自接送上幼儿园,让孩子开心,阳光起来!听着宝妈的决定,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自私的爱
育儿观念:自私的爱
秋季运动会开如期开展了,天气晴朗,特别适合开展运动会。我班上大部分家长都来参加了,我感到很欣慰,说明还是很配合老师工作,关心小孩的,这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小班第一个项目是皮球接力赛。按照事先整顿好的队伍,我们进行了4场比赛,第6场是决赛,家长很配合,秩序很好,偏偏这个时候,XXX的妈妈跑来要求我让XX多参加比赛,决赛一定要参加。谁先出场我已经全部安排好了,如果让XX出场多了,别的小孩就会没机会上场,我跟她解释了很多,她却不听,硬是把一个家长没来参加的小孩拉出队伍,换上她家XX,对这个举动我很是反感,我继续跟她说明情况,她好像没听见一样,一心指挥她儿子比赛,我对这种无理的家长很是无语。只好取消了比赛,拉着队伍,带着我班所有的小孩离开了赛场,因为比赛也快结束了,又太热,小孩受不了。虽然事后她特意跟我说,她是想让她儿子多锻炼,可是,我觉得这家长太自私,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别人的孩子也需要机会。如果都这么自私,孩子都会跟着变得自私,还要学校教育干吗?自私的爱。
育儿观念:爱的分享
育儿观念::爱的分享
这几天在电视里看到有几个孩子由于想不通而跳楼自杀的事件,一个是我们旁边小区的十六岁初中学生;另两个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看到电视里的报道我的心是沉重的,真的为他们感到惋惜,正值风华正茂让人羡慕的年龄,却这样放弃了生的权力。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感到痛心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在我小的时候,没有吃没有穿,生活很艰苦,有许多孩子由于营养不良得了小儿麻痹症,但幸福感却很强,而现在的孩子有吃有穿的幸福感却下降了,总是说压力太大。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易中天一段话让我有些顿悟,他说:“显然,金牌,不该是体育的目的:诺奖,也不该是教育的目标。发展体育运动,应该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发展教育事业,则应该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远比奥运金牌重要;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才是教育的头等大事。盯着这奖那奖不放,把能不能得奖看做成败的标准,恰恰证明中国教育出了严重问题。什么问题?丢掉了根本,搞坏了脑子”。
分析现在的家长从小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在小的时候就设置了远大目标,但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这就是现实!
分析现在的孩子,由于只生一个,怎么看都是宝,经常听到大人讲得一句话:怎么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孩子在众多亲人的溺爱下,孩子往往只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将好吃的、好玩的独占了,不会想到要孝敬长辈。遇事只要稍不称心,就觉得身边的人都欠他的,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多家庭把孩子看作第一位,这样是不正确的。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和谐的家庭是一家人一定要有时间在一起。情感是一定要足够多的接触才能产生的。
我们幼儿园选择了“关心周围世界”,做为我们的课题进行研究,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有研究价值,现在的社会真的需要我们去关心,懂得关心的人才会懂得爱;懂得分享;懂得感恩。那些自杀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爱只有恨才会走极端的,如果我们经常给予他们爱的分享教育,可能他们就不会干傻事了。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的身边都是一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希望通过我们幼儿园关心课题的研究,能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珍惜生命。这是我的愿望。
一、爱是需要分享的
案例一:下午的时候,我组织小朋友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有的滑滑梯;有的骑木马;还有的玩自制玩具,玩的可高兴了。只有妮妮小朋友(2岁半)愁眉苦脸的骑在木马上,为什么呢?我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她手里拿着沙包、辫子和飞盘(这些自制玩具是小朋友家里带来的)不肯撒手给别的小朋友玩,因为这是她带来的,但是又想玩木马,两只手用来拿自制玩具了,木马因此也玩不起来,当我走到她身边时,她把手里的自制玩具交给我:“老师,你帮我看着。”我说:给别的小朋友玩吧?她说:“不可以,这是我的”。我说:“你给别的小朋友玩,小朋友会感谢你,而且你还能用腾出的手来玩你喜欢的木马。这样不是更好吗”?她这才同意。我表扬了她。
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自发生成的,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怎样做。让分享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对自己所喜欢的物品所表现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龄段孩子固有的特征。教师要保证每次的分享不是在成人的强求和专制下进行的。要努力做到,用快乐的情绪真实地和孩子分享,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慢慢习惯并乐意分享。
二、在分享中懂得爱
案例二:菲菲小朋友(2岁半)带来了一套扫地的玩具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和菲菲一起合作,教班级里的孩子如何将碎纸屑扫进垃圾桶,对于托班的宝宝,他们特别喜欢玩这个扫地的工作,当他们用迷你型的扫帚把托盘里的纸屑扫的干干净净,倒进迷你型的垃圾桶时都咧开了小嘴特别的开心。这时我就会问孩子们,这个玩具真好玩,是谁让我们玩的这么开心的呀?他们都会回答我:“是菲菲”,我说:“那么我们每次玩好后都去谢谢菲菲小朋友好吗?告诉她你玩的很开心。”孩子们去说时,菲菲脸上也洋溢着快乐的笑脸。
给孩子的心灵插上爱心和分享的翅膀,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会生活、会学习的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让孩子在吃点心和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的轮流引导孩子将饼干、水果分发给小朋友,告诉孩子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还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给别人吃,而在接受时鼓励别的孩子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
三、分享是双向的
其实,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我也是一个学习者,我知道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孩子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要做到如此,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褒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尽相同,因而每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就再正常不过了。使我们每个人变得开朗、开放、开明,去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对于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宁静的心绪,对于我们的修身和养心,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加油的,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育儿观念:懂事的宝贝
育儿观念:懂事的宝贝
昨天我下班一进家门子豪马上跑过来说:“妈妈,你快过来,我给你准备了礼物。”我换好鞋来到客厅,子豪用前些天买的串珠玩具做了两条项链,他说:“妈妈,这条大一点的给爸爸,小一点的给你,这是给爸爸39岁和妈妈37岁的礼物。”然后他指了指旁边他摆的图案,有一盆花和一条小船说:“妈妈,这也是给你的礼物。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说:“我感觉心里很温暖,刚一回家就受到礼物,谢谢好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子豪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会给我准备礼物,有时是一幅画,或者是一个小纸片,甚至有时是一片小树叶,反正每次下班回家孩子都会给妈妈惊喜。
晚饭吃涮羊肉,我为了照顾给孩子夹菜一直站着吃饭,子豪看到后说:“妈妈,你来坐我站着吧。”我说:“没关系,妈妈不累。”子豪说:“妈妈,我坐着一点也不舒服,还是你来做吧。”说着他端着碗站起来,我只好坐下了。子豪说:“我小的时候妈妈很辛苦地照顾我,现在我长大了,必须要照顾好父母。”子豪真的是一个感情很细腻的孩子,有的时候他在吃好吃的东西,一般我都舍不得吃,留给他和姐姐吃,但是通常情况下他为了让妈妈吃会说:“妈妈,我都吃不了,太多了。”或者说:“妈妈,我都吃够了,你也尝尝吧。”
孩子真的是上天带给我的天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无比幸福。
育儿观念:让宝宝爱上阅读的几个小秘方
育儿观念:让宝宝爱上阅读的几个小秘方磨子从九个月大时我陪他开始亲子阅读,到今天磨子即将3岁了,在感叹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也从磨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坚持亲子阅读带来的成效:磨子现在已经是一个超级爱读书的小宝宝了。这是最值得我欣慰的。在和宝宝实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到一些小问题:如磨子有时不爱阅读、有时读着读着就跑了等一些情况,我不断摸索着,读一些妈妈们的帖子学习他们的好方法,读一些关于阅读理论的书籍:如《朗读手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幸福的种子》(松居直)、《阅读秘方》等等,从前人的经验中我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一路走来,总结一下,我觉得很多很多理论书结合到实践上,我让宝宝爱上阅读的小秘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选择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固定的时间坚持给宝宝读书。宝宝天生有一种秩序感,这种天生的秩序感让他们特别能够遵守一定的秩序。从开始亲子阅读起,我选择的最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是睡觉前,睡觉前,我们一起靠在床前读书。现在,临睡前的亲子阅读是必经的一道程序,即使我想改变哪怕是一次的中止,都会遭到来自磨子的巨大反抗。有一次,磨子洗澡后要求玩水,我同意了,就让他在浴盆里玩,中途叫了他几次起来了,不然读书时间没有了。磨子同意洗完后直接睡觉,不讲书了,我让他继续玩。接着要求他直接睡觉,他哭着要讲书,我要求他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讲书时间因为他玩水而过去了,所以到睡觉时间了直接睡觉。磨子哭呀哭呀,足足哭了20多分钟,到了半夜还哭醒了要求讲书。我和磨子的亲子阅读还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午睡前。有时,早上刚起床时我们也会读几本书作为一天的开始。出门坐车时我也会随时备着磨子爱读的书,在他穷极无聊时和读书给他听是让他安静的法宝。第二,给宝宝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的声音,即使妈妈的读音不那么标准,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最近,磨子拿出一套《宝贝听书》让我读,这套书一个故事特别长,是那种字多图少的童书,每本书都配有CD,听别人专家朗读多好呀,我也可以省点力。我放CD给磨子听,哪想到磨子不愿意听CD上读的,非要听我读不可。读英语也是这样的,《机灵狗故事乐园》这套英语分级读物,CD上读的多标准呀,可只要我放CD给磨子听,即使我一起和他看着书,磨子就是兴趣不大,如果是我读给他听,他会很有兴趣地一本本地听着。所以呢,尽管现代资讯发达,但妈妈们还是认命吧,不辞辛劳地亲自读书给宝宝听吧,哪怕你读得不标准也没关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注意的几个小问题是:其一,在读书的过程中,稍微运用一些小技巧:如不同的人说话把音调变一变,有时还稍稍加上些简单的表演。当然,如果是一本宝宝非常喜欢的书,妈妈可以省点力,不用这么煞费苦心,呵呵,小小地偷点懒。有时,读书时,遇到宝宝可能听不懂的词汇,也可以加上点表演,让宝宝好理解这个新词汇的意思。如我读《狼大叔的红焖鸡》给磨子听,其中一个词“蹑手蹑脚”我觉得磨子可能有不懂意思,就掂着脚轻轻走着表演给他看,在哈哈大笑时,他也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在读一本书时,发现磨子可能有点失去兴趣了,我也会加上一些表演和夸张的声调来吸引磨子的注意力。其二,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经常亲亲小宝宝,抱抱小宝宝,让他体会到亲子阅读是一个多么温馨的时刻。其三,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不要经常拷问孩子。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图画书就是带给孩子快乐的,如果你在读图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问这问那,时间长了孩子肯定会厌烦,从而讨厌亲子阅读这件事。这一点,我觉得有些童书的编排本身就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象《亮亮成长系列图画书》,每本书的后面都设计了好几个问题,让家长讲完后来“拷问”孩子。所以呢,作家长的得“擦亮”双眼。第三,给孩子选书的小技巧。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首先应该提供给孩子最优秀的图画书,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优秀作品的魅力。同时,那么多经典的优秀童书你不可能本本都提供给孩子,这就需要从那些经典童书中选出孩子最爱读的书来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磨子很小就很有主见,对他不爱看的书,从他一岁多会说话起,他会直接说“不”。所以,给磨子选什么样的书也是费了我一番苦心的。首先,我花了很多时间上国内几个有名的阅读网站读了许多妈妈的荐书帖,边读书边做笔记。另外,一些阅读理论的书籍也会推荐一些好的绘本,这些我都会记录下来作比较。其次,把妈妈和专家们的推荐与磨子的喜好结合起来为磨子选书。如磨子喜爱车,那么关于车的一些书籍肯定是磨子的最爱,我买了许多关于车的书籍:如《垃圾车来了》、《轱辘轱辘转》等。其三,有些非常有名的书籍,我也会买来屯着,等磨子一定年龄时再拿出来读读。孩子到一定年龄会读适合年龄段的书籍,有些书磨子年龄小的时候可能会不喜欢,但随着他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给磨子听时,磨子又会听得津津有味了。其四,利用宝宝喜欢重复的特点,让宝宝接受新书。磨子小的时候,一本书我们会反复读上至少一个星期,对于新书,有些非常有名但我觉得磨子可能不太喜欢的书,我会采用慢慢加入的方法,先在一大堆磨子已经读过好多遍并且非常喜欢的书中加入一二本新书,让他混个眼熟,慢慢地,磨子开始喜欢上这本书了。这就是我给磨子添加新书的小技巧。总之,亲子阅读,我觉得家长应该把最优秀的童书绘本呈现给孩子。第四,提供孩子充分并经常接触外在世界的机会。“我们对生活、宇宙及形形色色事物的了解越多,阅读起来也就越轻松简单。因此,我们如希望孩子学会阅读,而且能读更多书籍,接触更多不同、更深奥的体材,当然要提供他们充分并经常接触外在世界的机会。”对于这一点,在和磨子一起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是深有体会的。在读一本书时,如果是磨子经历过的事情或是看到过的事物,磨子对绘本的内容就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越容易对书本的内容产生兴趣。新加坡蜗牛特别是多,每次雨后天气凉爽了,很多蜗牛都会钻出来。每每这个时候,看蜗牛是磨子觉得最有趣的事情之一,磨子喜欢蜗牛,因而,绘本中有关蜗牛的内容磨子会特别关注也会特别喜欢那本书。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凡是磨子亲眼见过的东西,在书本中再出现时磨子会有一种亲切感,会拉近书本与他的距离。同时,给磨子读书时,如果书中出现磨子没见过的东西,而生活中稍加留意又可以见到,我也会尽量带磨子去发现去观察。如给磨子读《彩色的鸭子》这本书时,我带着磨子在傍晚的时候看“晚霞”,现在磨子只要看到映红的天空就会说“妈妈,看,晚霞!”另外,只要有机会让磨子看一些日常生活中难得看见的事情,我都会不厌烦地陪着磨子观看。我们小区的楼房外墙4年粉刷一次,我们住进新家不久就遇上小区外墙粉刷。磨子看着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用高压水枪冲洗外墙、用刷子沾上油漆粉刷外墙,看着工人们合水泥、砌磁砖,这些亲眼所见的事情让磨子很容易就理解了“工人”“工作”这些对于他的年龄来说较为抽象的词汇;平时生活当中有任何新奇的事物我都会注意到并带着磨子在一边观看,磨子每次都看得非常专注。我曾带着磨子看垃圾车收垃圾,即使其他走过的人都捂着鼻子快速避开;带着磨子看工人给大树剪枝;带着磨子看挖土机怎么把土挖出来再倒进翻斗车里,水泥搅拌车怎么把混合好的水泥倒进要修的路面修成水水泥路,轧路机怎么轧路;带着磨子看工人怎么给饮料售卖机装饮料。......所有这些生活体验让磨子阅读起来更容易。象我给磨子读的书如《垃圾车来了》、《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书中有关于修路的、种子成长的、各行各业的工作等各种故事,《YOUPI儿童小百科系列丛书》等因为有了这些生活体验,磨子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产生兴趣。总之,透过书本,孩子接触外在世界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时,孩子不仅从书本中认识这个世界,他们也从生活中了解外在世界。因此,带孩子去远足、旅行、逛居家附近的商店、公园,参观动物园或其他城市都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多方面拓展孩子的生活经验。从磨子九个月开始,我们同时进行的还有杜曼:每天每半个小时一次闪卡,什么圆点卡呀、字卡呀、百科卡呀。有人说小孩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可磨子天生就是一个特有主见的小宝宝,他不喜欢的东西很早就会表示拒绝。九个月大圆点卡只有兴趣了十多天,就再也不愿意看,哪怕一次只有几秒钟,他也是一看就会爬走;字卡的“命运”在他眼中和圆点卡片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尽各种办法还是坚持闪了一年,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放弃!读经,每天在磨子耳边灌呀灌,磨子大一点会拒绝后,也是直接说“不要”,读经也是同样的命运,放弃!唯一坚持下来的:亲子阅读。因为磨子喜欢,我们一直坚持下来了。在陪磨子亲子阅读的时光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很多。通过陪磨子读图画书,弥补了我小时候没有的缺憾,呵呵,我小时候哪有这么多绚丽多彩的图画书呀。同时呢,我对图画书的鉴赏力也明显提高了哟。现在,看到有朋友给小孩读那些粗制滥造的图画书,我会觉得受不了,忍不住要对朋友说:别给孩子看这些不好的图画书了,孩子时光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他们读最好的书吧。其实,说真的,说这些建议是有违我的性格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每个人的想法理念是不一样的,我一向不喜欢对别人的做法指手划脚的。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我们全家人一起感受了快乐,我们全家一起读过《皮皮放屁屁》,全家人一起笑得前仰后合(见博文《读皮皮放屁屁,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陪孩子阅读,在我和孩子建立了一种心灵互通的亲子关系。记得去年底今年初带磨子回中国玩了几个月,回新加坡后,不到三岁的磨子竟然还记得好几个月前读过的书,他一会儿说要找“昨天”(实际上是指以前)读过的DIGGER的书,一会儿要找“修路”的书,他说的这些书,只有一路陪他亲子阅读走来的我可以马上知道是哪本书,找出来重新讲给他听。总之,陪孩子阅读、读图画书给他听,看着孩子的点滴进步、听着孩子时不时说上一句“妈妈,我喜欢你!”,我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这真的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