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庭教育随笔:女儿,妈妈在努力!

发布时间:2020-09-21 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

我很佩服一些人,人家在做妈妈之前,已经完全明白了妈妈的责任与义务,而且对于妈妈应该做的事情,尽心尽责,严格要求,未雨绸缪。

人家在孩子还没有出生,就一直坚持给孩子做胎教,人家从孩子一落地,就有计划的进行各种熏陶,人家为了孩子的教育,抓住每个阶段的启蒙和敏感期,人家做的事情总是让我感觉到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倒霉,遇到我这样一个没有给予孩子更好状态的妈妈。

女儿小的时候,我秉承快乐教育,只要身体健康,玩的开心就好,所以,我和老公的育儿状态是吃和玩,总觉得学习是以后的事情。

女儿上一年级了,识字状态和数学思维是0基础,于是,当她拿到她人生的第一张考卷的时候,她控制不住的嚎啕大哭,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在狠狠的伤害着我的孩子,6岁之前,我错过了她的阅读培养,我错过了她的语言发展,我错过了她的思维培养,原来我觉得这都是小儿科,现在才知道,在我眼前的矿我都没有去挖,等我想挖的时候,我已经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

今年女儿十岁了,原谅她愚昧的父母才刚刚睡醒,并且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于是,两个无知的中年父母每天都在不停的磨合和探讨,哪点是对的?哪点是错的?可笑也可悲!

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我,开始要求女儿写好字,多读书,多背诵,多计算,抓细节,找问题,走走这条路走走哪条路,在这条没有捷径只有努力的道路上,虽然才短短的努力了半个学期,感觉还是有收获的。

我采用的最笨方法就是陪读,这是一个不被大众接受和甚至排斥的方法,原谅我只是想帮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当然,我陪读都是放假时间的课外班,从此以后,我周一到周五在单位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周六周日我如同小学生一样穿行在各个辅导班上,女儿上课,我看老师的讲课重点,我看女儿的学习状态。下课之后,我如同进行数据分析的点评家一样告诉女儿,上课你的状态哪里有问题?学习上你的方法哪里有问题?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你的状态更好?每节课后,我都和女儿事无巨细的讨论着,对于我的分析和点评,女儿很是认同,并在努力的更改着自己的问题,每次挑战后的成功,看到她欢呼之后的雀跃,我才终于找到一点点做父母的成功感。

半个学期下来,我再一次深深的意识到,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教育是他人生成长的基石,哪个孩子不渴求成功和进步,哪个孩子不想做更好的自己,一切苦果的酿造都是父母责任不到的欠缺,有靠天吃饭的成功,但是几率低的落不到我们的头上,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在这条前行的道路上,虽然我才刚刚起步,但我绝不放弃,我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孩子成为什么

,而是让她知道她只要努力就可以更好。

夜深了,我有千言万语吐不尽,但别人家偶尔的几段文字却表达了我所有的内心,没有知识真可怕,没有内涵表不清,分享我看到的文字,大家共勉:

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

爱是一种本能,但高质量的爱,

需要永不停息地自我成长。

若有一天,您懂得了四两拨千斤,

懂得了润物细无声,懂得了因势诱导,

懂得了共情与尊重,

您会发现——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晚安!

在通往智慧父母的路上努力前行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家庭教育随感


当“爱的教育”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时,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着、引领着,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家长写的“育女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小小的他们耳濡目染,默默地感受着家人的温情,模仿着家人的言行。

当我给宝宝89岁高龄的曾祖母洗脸洗脚时,宝宝静静地站在我的身边,不时用稚嫩的小手为曾祖母拉拉起皱的衣角,拍拍她身上的灰尘。我知道父母的行为在这个时候就是“教育”,无声胜有声啊!回到家之后,她居然拿来了一个空水盆,仰起她可爱的脸蛋笑着说:“妈妈,宝宝帮你洗脚。”说完缠着我要来帮我脱鞋袜,学着先前的我,有模有样地帮我洗起了脚。

有说有笑,那么快乐。呀,一个4岁不到的孩子,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她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稚嫩,那天使般的话语让我的内心在飘着小雪的日子里,仿佛涌进了一股温泉。我的宝宝在长大。

下雨天,母女俩乘着三轮车高高兴兴地往家的方向赶。到了吕公桥上,眼看着车夫吃力地上坡,宝宝突然停止了她优美动听的“我爱我的幼儿园”的歌唱,转过头来告诉我:“妈妈,我们下车吧!”

“为什么呀?”

“你看,老爷爷骑车这么累,我们下车他会不累的。”宝宝稚气的小脸上透露着大人般正经。

“噢!”我欣然同意。

我的宝宝,你长大了,你懂得关心、照顾别人了。

想想以前,每当爸爸要离开平湖几天的时候,总会告诉她:“宝宝,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你要照顾好妈妈。不要顽皮噢!”这时候的她,总是又蹦又跳地叫着:“爸爸,你放心,我知道啦!SEEYOU~”

在家中,每晚睡前,宝宝总会吻一下我们的脸,有时会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然后听着故事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我们平时也经常将“你好”“谢谢”“要我帮忙吗”“……”这些话挂在嘴边,每当宝宝帮我们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书本时,我们总会说声“谢谢!”

这些不经意间的对话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而我的孩子也正在用她的成长告诉着我们她的懂事、她的乖巧。虽然我们能做的有限,但是我们只要把能做的做好,用最好的自己去做一个四岁孩子的父母,让她可以很骄傲地跟大家说: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时间过得真快,叶子上幼儿园了。

还记得他出生时的小小模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开始学爬、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开小脚走路,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现在叶子快四岁半了,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感觉变化很大,经常给我带来惊喜,家里的积木和魔方他百玩不厌,每天都会做出一些不同的造型。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看动画片,从中学到不少成语,并能活用到生活中,这说明他是好学的孩子。只要儿子做了什么让我惊喜的事情,我都会毫不吝啬的表扬他,这会让他觉得很快乐,也越来越自信。

如果儿子做错了事,我也一定会批评他,但“批评”这方面我做得不好。我这个人脾气急,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动手打过他,看着他用受伤的眼神望着我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母亲是失败的。我知道有效的批评是就事论事,表情严肃,语气平和,一定要蹲下看着他的眼睛,这样才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这方面我会学习改善的。还有就是以后一定得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在人前批评孩子。其实别看孩子小,他也是要面子的。

另外,我做得最多的就是拥抱孩子以传达我对他深深的爱,我对他的奖励也多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一个吻,我还经常对他说“妈妈爱你”。我不想做那样的母亲:当有一天想拥抱自己的孩子时却发现他根本不需要了,那该多遗憾啊。

这就是我的育儿经中的一部分,感谢儿子给我带来的骄傲和快乐。妈妈也要多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努力做个好妈妈。

家庭教育:仙妈育儿记


仙妈育儿记

下个月我女儿小仙就整八岁了,她呆萌的小样子仿佛就在昨天呢,一转眼,今天她就变成大姑娘了,我不得不感叹,时间过的真快。

仔细想来,在小仙成长的道路上,我是个懒妈妈。为了她能尽快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晚上只有在她哭狠了,我才会开灯抱抱她,一般的哭,就让她哭几声,然后自己再接着睡;再大点开始训练她独立吃饭,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更是了,看她很费劲的才能把一勺饭送进嘴里,把衣服穿反了的时候,我按下那颗想过去帮忙的心,躲起来偷看,直到她自己尝试成功之后,再走出来对她进行表扬,鼓励她下次继续。她仰着花猫似的脸冲我笑的那一刻,我们彼此都是很高兴的。因为我的不帮忙,我曾无数次被仙姥姥说懒,没有动摇,我依旧坚持继续,仙爸也全力配合。

十个月的小仙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婴儿画报,最初我对她的要求仅仅是不撕就好,愿意听我念书,那当然更好。没想到她不但不撕,反而很快就喜欢上了书。我频繁的出没于书店书市,给她买各种各样的书,回家念给她听。我有过一口气念五本书,念完差点晕过去的经历。一岁多的小仙对书的热爱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厉害的高度,睡觉的时候头底下枕着一本,怀里还得抱着一本,还得听睡前故事。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她说不清楚书的名字,只会说个大概,比如,小猫,那就是得听小猫的故事,好多书里都有小猫啊,这就辛苦我和仙爸了,每天晚上翻箱倒柜的找有那个故事的那本书,仙爸负责陪睡,全念完。

从小书看的多,道理懂的就多。只要你能说出不给她买这个东西的理由,小仙是从来不会哭闹的。书比玩具多的多,一直是她成长中的一大特色。现在也还是这样,几本书,几张纸再有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写完作业的小仙,可以这样自己玩一晚上。

听话懂事自理能力强,幼儿园的老师普遍都那么评价小仙。第一个大班一开学,我再次犯懒跟小仙说,以后书包自己收拾,作业自己记,少写了如果被罚,你自己承担。两个大班上下来,我真没管过她,老师也没找我,偶尔问起来,老师都是一片赞美之声。

去年九月小仙上一年级之前,我突然觉得不放心了,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对小仙进行各种嘱咐,终于有一天小仙忍不住了说:‘妈妈,你别说了,我都明白我都懂。’她还真明白真懂,书包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别的同学的家长忙着在群里问作业,帮孩子找课本找文具的时候,她已经写完了,她没丢过东西。每个课间她都会在学校里转转,没几天就把学校的情况摸熟了,算是打消了我对她会在学校里迷路的担心。

幼小衔接,对小仙来说几乎是无缝的,她好多方面比高年级的一些孩子做的都好。语文数学老师对她的评价都很高,上学期成绩册上,小仙被班主任老师给了希望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下课能多和老师同学交流的评语,这学期成绩册拿回来,我一看全变了,全是老师对小仙的肯定以及鼓励,也就是说她改正了,这种强大的执行力,连我这个大人都自愧不如。

说了那么多,小仙就没缺点吗?当然不是了,她很犟,骨子里就犟,书看多了想法一多就更犟,犟的令人头疼。之前我没少为她的犟生气。后来我想开了,转变方式方法,这件事情出来了,我会把我的意见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跟小仙说清楚,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怎么做让她自己去选择,让她积累处理事情的经验。有时候她会非常高兴的跑来跟我说,妈妈你说的是对的啊。不来找我也没关系,我不生气,她虽然是我的孩子,但更是个独立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和做事情的方法,只要在绝对安全,不违背道德的状态下就好。

养孩子对所有父母而言都是一场修行,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我觉得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放手,不要急需否定孩子,给孩子一个尝试锻炼的机会。我们都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废物式育儿真是万万要不得的。与其羡慕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孩子懂事,谁家孩子优秀等等,真不如时常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成长的每一天,作为父母的你,做过些什么?!

育儿随笔:妈妈,我想天天赢


育儿随笔:妈妈,我想天天赢

入园第一天,每个宝宝都可以带一个毛绒玩具,麦苗选择了心爱的米老鼠。恰好,同学娴娴抱的也是米老鼠,一模一样,但大小几乎是麦苗的两倍。

老师说:“麦苗,你的这个小,是宝宝。娴娴的大,是妈妈。”麦苗满脸不高兴地说:“不,我的大。”

老师蹲下来,指着米老鼠说:“麦苗,你看,是娴娴的大,你的小。”麦苗更不高兴了:“就是我的大。”

老师无奈地冲我笑了笑,我也觉得尴尬,只好转移话题。

以麦苗的认知,当然知道什么是大和小,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回家以后,我问麦苗:“玩具大有大的好,大的醒目漂亮;小也有小的好,小的精致,抱着方便。你为什么不让老师说你的米老鼠小呢?”麦苗想了想,和我聊了一会儿,确认并非什么东西都是大的好,这才肯承认自己的小。

3岁前后,麦苗特别喜欢和我玩争抢东西的游戏。“妈妈,我们俩抢东西吧。”麦苗一边说着,一边把玩具递给我。吭哧吭哧,小家伙使出全身力气。我一松手,她险些摔倒,随即喜笑颜开,大呼“我赢了,我赢了”。

有时,我故意不让她赢。小家伙就会瞪眼、噘嘴,伸出小手要打我,甚至委屈得直哭:“妈妈,我想天天赢。”我把她搂在怀里,安慰道:“麦苗,玩游戏就是这样,总会有输有赢啊,一直赢就没意思了!”“不,有意思!”小家伙抹着眼泪,仍不服输地缠着我继续玩。若是再输,依旧哭鼻子。

尽管很不愿意面对,但是不得不承认,麦苗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这究竟是优点,还是缺点?

好胜心强,意味着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小升初、中考、高考,处处都是赛场,一路过关斩将,奋勇拼搏,只有攒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才不至于弃甲曳兵、一败涂地。初入社会,优胜劣汰,更是需要不断增强实力,才能脱颖而出,从而谋求一个职位。

人生初期,“赢”是那么重要,它意味着生存。

这听起来很残酷,是吗?当然不是,青春年少,在他们的眼中,世界多姿多彩、纷繁复杂,也因此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不管竞争有多惨烈,也无法抵挡迎面而来的,浓烈的友情与爱情。

但是,在逐渐稳定之后,我们会发现,输赢的标准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一味地沉迷于和别人比输赢,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小的时候,懂事、成绩好就能得到夸奖,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如果再多才多艺,就会轻而易举地成为同龄人眼中的榜样。现在,长大了,小时候的赛场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接下来的人生要从哪里比输赢呢?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是不是我想要的?哪些事情,看似赢了、离成功更近了,但并未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喜悦?当大家都认为米老鼠“大的好”时,自己是否还能坚持“大的小的都好”?当认同“大的好”,却不能拥有时,将如何面对?

这时,我们会把眼光转向自身。我是谁?我能否客观地看待自己?我有没有足够的理智来面对欲望?我有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恐惧?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认识自己,并不断和自己作斗争。人生,绝不是赢别人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赢自己比赢别人更难。

周末,麦苗陪桐桐姐姐去上舞蹈课。到了教室,看到姐姐们换上漂亮的舞蹈衣,而自己没有,哇地一声痛哭起来。听着麦苗哭,我心疼不已,恨不得立即变出一套来,穿在她的身上,然后,看着她开心地跟在姐姐们身后,有模有样地学着。抱着伤心的麦苗,离开教室。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来哄她、讲道理,但是终究忍住,没有承诺她一套漂亮的舞蹈衣。

看着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对一个孩子来讲,这份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它还远谈不上虚荣、攀比,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本能的对于物质的占有欲。作为妈妈,我能够理解,但绝不纵容。每一次面对欲望,都是了解自己、掌控自己的机会。

孩子,没有人能够天天赢,天天赢的人生也注定单调而无趣。如果你想赢,就从赢自己开始吧!这一生,你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永远努力追求最好的自己!

妈妈教育随笔:这感觉真好


昨天确定的事情,今天没能兑现。原因是昨晚丈夫告诉我有一同学的帐需要还!我向来主张欠债还钱,绝不让人家说三道四。我当即答应了。第二天上午九点过后我凑够那笔钱后清理了钱包后,总共还剩二百二十元钱,这是最近我和孩子的生活费,下午还需要看一病人。现在的感觉真好!今天星期天给孩子们做些可口的饭菜,想法让孩子洗洗澡,清理一下个人卫生。人从妈妈的阴道里出来后,稍微停顿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注定要与世界抗争。咱们真够勇敢的。否则有人问过谁敢从来一次,哈哈珍惜生命吧!你甘心当懦夫吗?吃国家的救济,依靠别人怜悯,那是最让人瞧不起的。所以对现在的我来说,这种感觉真好,确实够刺激的。他让我全身麻醉,每根筋骨都在紧急集合,召开紧急会议,采取应急措施。用全心身的劳动改变生活现状。民以食为天,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些事那些人们,我会永远牢记在心的!!!

孩子们你俩也许不理解我的所思所想,但总会等到有一天,你俩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你俩都是聪明过顶的孩子,只愿我没给你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好的生活方式等等等等一切都是妈妈的错!我有信心用我的耐心引导你们一步步走上正轨的。妈妈是当面唠叨背后操劳,同时我衷心的奉劝天下的所有父母:没有准备,别做妈妈!!讲究健康,珍爱生命,孝敬妈妈,一切都不是妈妈的错,怨妈妈没有做妈妈的经验,没经过专业培训,妈妈永远想做的完美无缺,让自己的孩子过天堂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祝大家快乐!

家庭教育:吃货妈妈的坚持


家庭教育:吃货妈妈的坚持

当Ethan呱呱坠地的那一刹那,我的内心是很紧张的。35周+2天,这让儿子有了第一个名字:早产宝宝。

生完他后,我顾不上手机对眼睛的伤害,不断的发信息和打电话给老公,询问孩子有没有什么先天疾病、要不要进暖箱、要不要吸氧等等。推出产房,我的担心胜过了兴奋,直到在半天后,医生告知孩子一切平安,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算落下了。

不久孩子就送回了病房,由于早产的关系,儿子的声音比同病房的其他孩子要弱一些,每三小时一次的喂奶,我通常都会早醒一些,生怕听不到她的哭声。幸运的是宝宝一切都很正常,在三个月时体重已经达到了足月宝宝的重量。

外婆和奶奶都十分的疼爱儿子,生怕他冻到冷到,所以在Ethan六个月添加辅食时,是大人喂的,那时想想也正常,孩子还小嘛!但这一现象,到了八个月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从怀孕到现在我看了听了不少的书籍和课程,我相信正确的事情都会有共鸣的,老一辈也知道让孩子自己吃,这对他的精细动作的发育和心理都会有很大的益处。但是不知为什么,只要我一上班,他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去喂他。看到这状况,我心想一定要找一些法子了。

首先我们要承认老人帮助你白天带娃,已经很辛苦了,千万不能一味的指责以及发表立规矩式的言论。

其次,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所以套做一套,这可不是一位好妈妈该有的样子。

让老人客观的承认孩子确实是可以的。

这三点说起来简单,要是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那时我仗着想和孩子共进晚餐的名头,每天都让孩子等到我下班一起吃饭。在吃饭时我会给他一把勺子,围上围兜接下来就让他自由发挥了,起初是非常失败的,孩子手眼口的协调还没有到达能自己吃饭的程度,往往勺子伸个半天,一口都进不了嘴里,这时老人可是着急了,担心孩子饿着就不断地喂食。

我笑着对婆婆和妈妈说:“让他试试,他可以的。”那时的她们脸上的表情满是无奈。不过孩子就是这样,你说他可以,他就可以,八个半月开始,Ethan已经可以把部分的食物送到嘴里了,并且他知道吃东西是不可以打翻的,因为打翻了就没有啦!

到一岁的时候,Ethan已经做到了完全自主进食,的确,他还是会有一些饭粒掉在地上,但是想想我现在有时也会把饭粒掉在地上呢!老一辈的看到了Ethan的进步,也不再阻止他自己吃饭,滑稽的是她们实在看不下去就不看他吃。等吃好了,再过来收,虽然我认为孩子三餐饭都需要有仪式感,但是不容否定的是老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现在Ethan已经16个月了,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他每一次都掌握着自己的饭勺权,看得出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在餐厅里常常会收获到陌生叔叔阿姨的赞扬与惊讶目光,我相信这对他自信心的建立,是相当有好处的。

反思这点,孩子自主进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为,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惊讶?这和我们学龄前喂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己吃饭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不然,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精细动作和身心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的坚持,有时你的妥协是伤害放任孩子的第一步。让我们从孩子吃饭这件小事做起,做一位温和且坚定的吃货妈妈!

育儿随笔:做个爱讲故事的妈妈


育儿随笔:做个爱讲故事的妈妈

自从听了“小兔乖乖”里的“不开不开就不开”,麦苗把这个句式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吃不吃就不吃”“不穿不穿就不穿”“不尿不尿就不尿”。大人若有一点逼迫,她马上拧着脖子、声嘶力竭地喊着“不*不*就不*”,俨然为自由和人权而战的勇士。

传说中的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就这么来了?

每天早上,麦苗醒来都要在床上赖一会。有时,说啊,唱啊,跳啊;有时,从床头拿一本书,没完没了地让大人念,就是不肯换衣服、下床。来硬的显然不是好办法。怎么办呢?我决定通过讲故事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麦苗,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我把书本一扔,开始进入演讲者的角色。

“嗯。”麦苗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山脚下,住着一位小姑娘和她的好朋友兔兔。有一天,兔兔生病了,小姑娘决定到森林里帮助兔兔去采蘑菇。森林好大啊,小姑娘一直往森林里走啊走啊,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蘑菇。这时,袋鼠妈妈出现了。袋鼠妈妈问小姑娘,你看起来好像很不开心啊?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吗?小姑娘就告诉袋鼠妈妈,要给好朋友采蘑菇的事情。袋鼠妈妈说,越过森林,有一个湖,那里有很多蘑菇,来,钻到我的袋子里,我带你去吧。小姑娘钻进袋鼠妈妈的袋子里,看着呼啸而过的花、草和树木,还和小鸟打着招呼。湖里的水真蓝啊,岸边长了好多好多的蘑菇。袋鼠妈妈累了,先饱饱地喝个肚圆。小姑娘把采来的蘑菇装进包里,等袋鼠妈妈歇歇再出发。这时,羚羊出现了……羚羊把小姑娘驮到山脚下。小姑娘为兔兔做了鲜美的蘑菇汤……”

“妈妈,蘑菇肉肉。”

“哦,好的,蘑菇肉肉。”我一边讲着故事,一边给麦苗换下睡衣。她像个木偶一样,在我怀里乖乖的,对我的行为似乎毫无察觉。故事讲完了,小麦苗也已穿戴整齐。

麦苗也不喜欢洗脸,毛巾刚放到脸上就挣得跟泥鳅似的。嗯,妈妈不来硬的,讲个小鸡找虫虫吃的故事好不好?

该吃饭了,麦苗不让戴围嘴,怎么办?如法炮制,再讲一个小鸭子学游泳的故事吧。呵呵,讲故事简直是必杀技,招招制胜。每次小麦苗都仰着脸,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大人做什么她都不反抗。

而我讲的故事呢,有时是书本上的“小猫钓鱼”“小兔乖乖”“乌鸦喝水”“三只小猪”,有时是胡编乱造的,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更没有什么主题,语言来不及雕琢,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扯到哪里算哪里。有时看任务完成了,草草地一句话就收了尾。有时,赶着上班,还会糊弄她说“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小家伙一脸迷茫地看着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故事就已经结束了,妈妈转身忙别的去了。所谓的“下回分解”,自然是了无踪影了。

麦苗现在还小,不会分辩故事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合乎情理,只要有小朋友、小动物,顺便再和她的生活扯上一点关系,她都听得津津有味的。这么低级的讲故事水平,能糊弄到什么时候呢?再大一点,怎么办?难道我要每天背个故事给她听吗?

我不希望麦苗过早地识字,至少在她上小学前,我不会指着字给她读书,更不会主动教她识字。但是,我知道她一定不可避免地会学到一些。我希望她多听儿歌、童谣、故事和音乐,多看绘本或图面。幼儿时期,关键是培养孩子的“感觉”体验,“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知”的一半。要不断培养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得就越深,语言也越生动(松居直)。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妈妈。如果不能,那就给孩子买好多好多的绘本吧。然后,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声音,努力把别人的故事讲好。

育儿随笔:宝贝儿,我是你的好妈妈


育儿随笔:宝贝儿,我是你的好妈妈

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和研究如何当一个"好妈妈"。我参照真人模板,我翻看育儿手册,我是那么迫切地憧憬着我的宝贝儿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快乐、乐观、向上的成长着。可在儿子已六周岁多的今天,我却越来越发现,好妈妈的概念太宽泛,好妈妈的类型太多样,好妈妈的标准太复杂。其实,只要宝贝儿认同你是个好妈妈,那你就去幸福地当好这个好妈妈吧。

经常,我无厘头地便一腔怒火朝儿子丢了过去,事后压根儿不记得他究竟犯的哪个错误惹我如此不快,也许是我自己在为某个心事儿烦恼?时常,我在竭尽全力地用耐心细心教导儿子时,却被他的一个不经意的、心不在焉的表情激怒,以至于最终变得毫无耐心可言。有时,我在生完气后,自省不妥时,看着那一双关切的含着泪的小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我,我那个悔啊,心都快碎成一万块碎片了。

对于缺乏耐心、缺乏恒心、粗线条、欠技巧的教育方式,我几度失去了当一个好妈妈的信心。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认为,在儿子眼里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坏妈妈。

一次,训斥完儿子,自己陷入无尽悔恨时,我拉过儿子问他,“宝宝,妈妈是个好妈妈吗?”儿子疑惑不解地看着我,“当然是了,妈妈,你为什么这么问呢?”他接着说,“你一直都是最好最好的妈妈了,我最最喜欢你。”“那妈妈打过你骂过你呢?”“当然是好妈妈了,打我骂我没有关系的,你还是好妈妈呀。”我已无法抑制激动幸福的泪水,狠狠地将小东西拥入怀里。当我在自责和不自信的时候,儿子却给了我一个万分肯定的评价,我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个好妈妈,毫无疑问,无需探究。

孩子的世界真的有无穷大。孩子读得懂爱的故事,孩子理得清爱的思路,孩子明得了爱的付出,孩子参得透爱的宽容。我不再翻书阅报四处搜刮育儿心得,更不再“处心积虑”地摆出一副“好妈妈”的姿态了,因为爱本来就没有标准,孩子的要求本来也就不高。在生活中陪着孩子经历每一个点滴瞬间,和他为同一个笑点大声欢笑,和他为同一个感动默默流泪,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尊重他提出要求时的诚意,不随便批评孩子的做法,更不用为自己偶尔对他发脾气而自责。任何时候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妈妈,快乐地陪着孩子,用向上的心引导孩子进取,用平常的心影响孩子生活,用真诚的心培养孩子感恩,用热切的心期盼孩子成长。

宝贝儿,因为有你,我确定我是一个好妈妈。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漂亮妈妈 教育随笔:漂亮妈妈 为妈妈画一张像,涂抹上粉红的胭脂,让妈妈神采奕奕;选妈妈最喜欢的色彩,折一条公主裙,系上一条漂亮颜色的腰带,让妈妈漂漂亮亮;折一朵彩色的百合,送给妈妈,愿妈妈的心情永远像这百合般灿...
    2021-05-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妈妈出差” 小班有几名新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在午睡时,涵涵突然哭了起来,我走到涵涵床前,对她说:“怎么了,涵涵?哭什么呀?”涵涵没有说话,看到我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 “涵涵,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2021-04-30 阅读全文
  •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家庭教育随感 当“爱的教育”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时,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着、引领着,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家长写的“育女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常说家...
    2020-10-27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时间过得真快,叶子上幼儿园了。 还记得他出生时的小小模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开始学爬、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开小脚走路,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现在叶子快四岁半了,经过了半个...
    2020-09-2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妈妈笑一下 早晨,小朋友陆续来园了,我们班的“小胖子”是妈妈背着来的。一放下孩子,他妈妈就滔滔不绝地数落“小胖子”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听话。“小胖子”的神情逐渐由欢喜变的惶恐起来,睁着大眼睛四处望,想要寻找一种温暖...
    2021-03-1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漂亮妈妈 为妈妈画一张像,涂抹上粉红的胭脂,让妈妈神采奕奕;选妈妈最喜欢的色彩,折一条公主裙,系上一条漂亮颜色的腰带,让妈妈漂漂亮亮;折一朵彩色的百合,送给妈妈,愿妈妈的心情永远像这百合般灿...

2021-05-02 阅读全文

小班有几名新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在午睡时,涵涵突然哭了起来,我走到涵涵床前,对她说:“怎么了,涵涵?哭什么呀?”涵涵没有说话,看到我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 “涵涵,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2021-04-30 阅读全文

当“爱的教育”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时,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爱意,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着、引领着,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以下就是我班一位家长写的“育女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常说家...

2020-10-27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努力做个好妈妈 时间过得真快,叶子上幼儿园了。 还记得他出生时的小小模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开始学爬、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开小脚走路,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现在叶子快四岁半了,经过了半个...

2020-09-29 阅读全文

早晨,小朋友陆续来园了,我们班的“小胖子”是妈妈背着来的。一放下孩子,他妈妈就滔滔不绝地数落“小胖子”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听话。“小胖子”的神情逐渐由欢喜变的惶恐起来,睁着大眼睛四处望,想要寻找一种温暖...

2021-03-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