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再多看一眼
发布时间:2020-07-29 幼儿老师故事 中班老师教育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实习的时候,听一位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孩子总反穿着鞋,衣服扣子总是扣错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家长的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是啊,孩子要离园了,我们应该要多看他一眼。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衣食起居更是我们的大事。
很多看似平淡的小事里面包含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离园前我们应该看什么?这里面有大学问。有经验的教师在孩子离园前,一看服装,孩子穿戴整齐了没有!别让孩子在冷天冻着,在夏天晒着。把每一个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这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看孩子的精神面貌。一天下来,孩子心情怎么样?心里有什么变化?有经验的教师都能洞察出来,并及时和家长聊一下,与孩子谈一下,消除孩子的不快,解开孩子心里的小疙瘩,深入到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里去,这种细微的观察,有着更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更深入的教育效果。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了一天,就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了,我们怎们来衔接呢?——“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是那么充满关爱的一“看”,提醒孩子扣子扣整齐,衣服领子翻好,检查一下孩子的鞋子是否穿整齐等等,谁又能说这里面没有一种师生互动呢?正是这种无声的交流,孩子体味到了老师对自己“母爱般的深情”,从中懂得爱、学会爱。这也是一种礼仪教育,孩子和教师之间的“明天见”不是习惯用语走过场,而是有了鲜活的实际内涵。yJS21.Com
希望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在每一天活动结束的时侯,都不要忘记这个看似细小而又重要的教育环节:快回家了,让老师再多看一眼!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
刚开学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若换作是平时我大概还有些闲情逸致来欣赏这江南独特的春来。可是现在,现在我遇到大麻烦了。我的教研课都没有办法上了。这鬼天气把一切都弄乱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不下雨了赶紧带着宝贝们出去活动,由于操场还没有干。这节课的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没有办法开展,而本来这节课的活动环节就有点空,再删掉一个我怕孩子们会乱。果不其然没有匍匐前进这一环节,课上的节奏就快了很多。我原想那就算了吧!就这样好了吧。没有想到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我们肯定能赢的。”浩杰说的很大声,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都纷纷附和。于是我决定战局重新开始。既然孩子们想继续
,又有时间继续为什么不呢?
重新开始比赛,孩子们表情一个个都很严肃,仿佛是吸取了上次比赛的经验。这次整个比赛的流程顺了很多,孩子们少了很多在一开始出现的不知所措,多了几分自信。而且速度明显比第一次比赛时快了很多。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加油,呐喊的声音。整个活动的气氛热烈而有序。
我原先以为这节课可能就会那样在快节奏中平淡的结束。但是没有想到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这节课又活过来了,重新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多采纳孩子们的意见,或许我们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老师的眼睛》《多多肯定孩子》
老师的眼睛
幼儿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会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室墙角处,用柔软的地毯、可爱的动物靠垫、低矮的小型书架、各种各样好看的适合中班孩子阅读的图书等,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图书角。闲暇时,我和孩子簇拥在一起快乐地阅读,轻轻翻,仔细看,慢慢说。
午餐后的散步是我和孩子最自由、快乐的时光。我带幼儿投入到大自然的环抱,让幼儿观察花园、草地,捕捉其变化。并且提一些幼儿既熟悉有感兴趣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小蜗牛是怎么爬的?”“小蚂蚁在干什么?”让幼儿有声有色的讲,老师还不失时机的丰富幼儿的词汇。多观察,使幼儿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幼儿语言的内容,幼儿说起话来就会“言之有物”。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幼儿的语言富有创造性,但模仿、学习在语言获得中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孩子创设促进发展的环境,更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意愿和感受,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需要。
多多肯定孩子
我班的周智澄小朋友是一个患有心理焦虑症的孩子。小中班时来园哭闹现象很严重,到了大班上学期的后期,情况才渐渐好转。
开学第一周的周五,周智澄的奶奶又来向我反映今天早上他又不想来园了。我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针对他的情况后,在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消除了他来园的后顾之忧或者可说是借口。果然,下周一来园是似乎情况有所好转。
这一段时间,班级中在学习做操,周智澄不太用力,我批评了他,转念一想,又表扬他很认真。
在孩子的心里,教师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教师的话具有权威性,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关系到幼儿在集体中的形象。教师的语言、表情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面对着幼儿,教师用正面、积极、恰当地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地良好表现。因为教师地一句贴切地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地良好情绪,有些还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个新的开端。
有时候,我总在想:教师何必要“吝啬”使用肯定、赞美的语言,何不多给孩子一些具有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肯定、赞美语言。其实,这是一种最简便的爱的表达方式。
教育随笔: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
刚开学没有多久,就迎来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若换作是平时我大概还有些闲情逸致来欣赏这江南独特的春来。可是现在,现在我遇到大麻烦了。我的教研课都没有办法上了。这鬼天气把一切都弄乱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不下雨了赶紧带着宝贝们出去活动,由于操场还没有干。这节课的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没有办法开展,而本来这节课的活动环节就有点空,再删掉一个我怕孩子们会乱。果不其然没有匍匐前进这一环节,课上的节奏就快了很多。我原想那就算了吧!就这样好了吧。没有想到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老师再让我们比一局吧!我们肯定能赢的。”浩杰说的很大声,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都纷纷附和。于是我决定战局重新开始。既然孩子们想继续,又有时间继续为什么不呢?
重新开始比赛,孩子们表情一个个都很严肃,仿佛是吸取了上次比赛的经验。这次整个比赛的流程顺了很多,孩子们少了很多在一开始出现的不知所措,多了几分自信。而且速度明显比第一次比赛时快了很多。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加油,呐喊的声音。整个活动的气氛热烈而有序。
我原先以为这节课可能就会那样在快节奏中平淡的结束。但是没有想到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这节课又活过来了,重新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多采纳孩子们的意见,或许我们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再多玩一分钟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可高兴了,一路欢呼着进了沙坑,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使出浑身的尽数尽情的玩着,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和孩子们尽情的玩着,挖着、说着、我们垒了一个大城堡,城堡四周还有高高的围墙。我和孩子们围着城堡不停地转着、唱着、笑着、孩子们还不时的用小手去摸一摸、拍一拍、可高兴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时间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吃晚餐的时间快到了,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把玩具赶快收起来,我们该回教室吃饭了。”我连喊了三声,可是孩子们一点反应都没有,没有一个人理会我,都在尽情的玩着,,我又喊了他们一声,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不,我不会教室,我还没有玩够呢!”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张雨涵,只见他一脸严肃的表情,非常认真。“老师,让我们再玩一玩吧”“老师,我们玩完了再吃饭吧”-------孩子们一声声的要求让我无奈的笑了笑,转念一想,是啊孩子们正玩的很兴奋,让他们收拾玩具,他们怎么能接受呢?
我想了一想说:“那好吧,让我们再玩一分钟好吗?”
“好,谢谢老师!”孩子们又高兴的玩了起来,张雨涵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难免会遇到孩子们爱玩不肯收玩具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强行压制。
“再多玩一分钟”,当然未必就真的一分钟,可使孩子们在心理上有一个缓冲的作用,让活动结束不至于太突然,这样,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多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
人们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前几天,让孩子们到户外去活动,汗臣小朋友和森森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扭在了一起,汗臣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点皮。当时我的心里是又生气又紧张,分别将他们两个人训了一顿,并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玩,还打架? 汗臣委屈地说:“我是和森森好好玩的,我们想看看谁的力气大,摔交玩了,就摔倒了。”森森说:“对,都是那个地不好,硬硬的,把汗臣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我又觉得好笑了,是啊,孩子们并没因为鼻子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摔交的乐趣中,摔交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更何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诸如此类的挫折的,俗语说;吃一鉴长一智。孩子们都这样想了,我干吗还要训他们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皮了
(老师眼中的孩子)让人爱让人恨的小男孩
徐XX,白白的,特淘气调皮的小男孩。真正一个让人爱让人恨的宝贝。刚来幼儿园他是地面当椅子,窗台、桌子当床,不管是坐、立、走,毫无夸张地说,他周围五步之内不能有别的人和物,要不,人遭殃,物受损。可是小家伙嘴巴特甜,比如:教师节打电话给妈妈,“老师都给我们过节了,大礼包,做游戏,我也要给老师送礼物,送花吧,老师最喜欢花!”“过年啦,老师我给你磕头,你接着!”……左一个王老师右一个王老师,叫的人怎么忍心批评他?
他的小脑袋特别聪明,明明看他一节课爬在地上,气得专等他起来学不会,我好好批评他,可是叫起来回答问题,别人不会他却会,让老师怎么批评人家呢!语言发展好,但动手能力差,绘画根本看不出形状,明明涂的黑黑的,却说天黑了,明明是杂草无章,却说发生地震啦,灾难来啦,讲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想象力特丰富。
随班的陈老师、周老师、蔡老师、庄老师、于老师都建议我一定要跟踪调查,说不久的天才就诞生在我们大二班……
徐XX的调皮捣蛋不仅在我们班就是在幼儿园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对于他的行为我总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但有件事却提醒了我,千万不可戴有色眼镜看孩子,千万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孩子,更不能给孩子定性。
事情是这样的:我去洗手间看见徐XX在一个劲的按装水龙头,神色慌张,动作急促,我一瞧,原来水龙头已被拧断,他在想办法补救呀,于是气不打一处,声色俱厉地批评他:“一天到晚捣蛋、破坏,就不能让老师省省心……”他惊恐地看着我嘤嘤地哭了起来。我更来气,“你犯了错误还不许老师说呀,哭能改就哭吧!”。
这时,于钟凯扯了扯我的手说;“王老师,那水龙头是廖忠文弄坏的,徐XX在帮他按。”
我心里一惊,难道我这“国际警察”也有判错的时候?小朋友七嘴八舌,“就是徐XX,不然他着什么急!”“是徐XX,就是徐XX”
我转身走出洗手间,把廖忠文叫到面前了解情况。原来真是廖忠文,他看见水龙头坏了,吓坏了,是徐XX说要帮忙把它修好。可我没问清原因,不分青红皂白……
很多错事坏事,不知道是不是徐XX做的,孩子总会指到徐XX身上。这与大人的印象或成见有很大关系,徐XX有很多不足是千真万确的,但作为教育者的我整天喊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什么就不能换一种眼光看待他呢,随时看到孩子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一点,才能正确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呀。
我马上当着所有的小朋友的面郑重地向徐XX道歉:“对不起,徐XX,老师错怪你了。”徐XX脸上挂着泪珠,害羞的低下了头。我们一起为徐XX乐于助的好品质鼓掌,我也为自己能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大大舒乐一口气。
老师让你赢一回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让你赢一回”!
刚开学没几天,班里来了一名新幼儿叫小文,这孩子沉默寡言,几乎不和其他孩子交往,每天怯生生的蜷缩在座位上,上课时他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为了让小文早日树立信心,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教育班里的其他孩子不要歧视他,并主动找他玩,在提问时,我总是不失时机的叫他起来,由于紧张,他说话的声音很小,有时还会前言不搭后语,但班里没有一个孩子嘲笑他,渐渐地小文举手的次数多了,手也举得高了起来,我欣喜的关注着他的变化。
有一次活动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并把输赢的次数用玩具表示下来。
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找一个小朋友来和老师玩石头、剪子、布,孩子们都激动地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这时我发现小文的手也慢慢举了起来,于是,我大声叫:“小文,咱俩来做这个游戏”。
小文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怯生生的走过来,游戏开始了,刚开始小文赢少输多,下面的孩子不停地为他加油,小文神情专注,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的手,几次之后,我摸清了他的出手规律,他出石头的几率比较大。
于是我故意多出剪刀,这样一来,小文赢的次数变多了,孩子们为他加油的声音也更响亮了,小文的脸由于兴奋变的通红,十次很快结束了,看着玩具统计结果,我赢了四次,小文赢了六次,我大声宣布:“小文赢了”话音刚落,小文景忘情的双手握拳放在胸前,大喊一声:“耶”。
这一下,孩子也都被感染了,纷纷为小文欢呼起来,我笑着对他说:“小文,瞧,你有多棒啊,连老师都不是你的对手。
”
我看着小文满脸洋溢着幸福,头高高的抬着,和小朋友交流起自己打赢老师的经过。
从那以后,小文真的变了。
我知道,那节游戏已经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这颗种子正在适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但愿在今后的日子里,它能在孩子的心中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关于“老师让你赢一回”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教随笔:再多玩一分钟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可高兴了,一路欢呼着进了沙坑,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使出浑身的尽数尽情的玩着,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和孩子们尽情的玩着,挖着、说着、我们垒了一个大城堡,城堡四周还有高高的围墙。我和孩子们围着城堡不停地转着、唱着、笑着、孩子们还不时的用小手去摸一摸、拍一拍、可高兴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时间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吃晚餐的时间快到了,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把玩具赶快收起来,我们该回教室吃饭了。”我连喊了三声,可是孩子们一点反应都没有,没有一个人理会我,都在尽情的玩着,,我又喊了他们一声,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不,我不会教室,我还没有玩够呢!”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张雨涵,只见他一脸严肃的表情,非常认真。“老师,让我们再玩一玩吧”“老师,我们玩完了再吃饭吧”-------孩子们一声声的要求让我无奈的笑了笑,转念一想,是啊孩子们正玩的很兴奋,让他们收拾玩具,他们怎么能接受呢?
我想了一想说:“那好吧,让我们再玩一分钟好吗?”
“好,谢谢老师!”孩子们又高兴的玩了起来,张雨涵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难免会遇到孩子们爱玩不肯收玩具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强行压制。
“再多玩一分钟”,当然未必就真的一分钟,可使孩子们在心理上有一个缓冲的作用,让活动结束不至于太突然,这样,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