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孩子总是很安静

发布时间:2020-07-24 教育孩子笔记 家庭教育心得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育儿心得:孩子总是很安静

我儿子5岁9个月,很多孩子都活泼外向,善于表达,我儿子却总是很安静,有时甚至会有一种被人忽视的感觉。我想了很多办法,让他参加小主持人班、学习讲故事等等,可孩子依旧喜欢安静地待着。我担心他以后进入小学会受影响。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表达方式,家长无需为此而焦虑,更不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我们常说性格无好坏,活泼外向的孩子固然受大家关注,这类孩子思维敏捷,但往往观察力较弱;安静的孩子虽然不太活跃,但往往观察能力比较强,因为观察是需要静下心来的。家长可能只关注到了其他孩子的优点,却忽视了自己孩子擅长的一面。

建议从几方面关注一下孩子的发展情况。首先,可以和他一起看一本书,或者外出散散步,结束后问问他看到些什么。如果他说什么都没看到,就要进一步观察孩子到底在思考什么。其次,可以和孩子就一个问题进行交流,看看他的语言发展能力如何。如果语言表达有困难,就要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和他交流。语言是需要练习的,说多了自然就流畅了。最后,带孩子和其他孩子玩一玩,看看他交往是否有困难。有时孩子是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只是不懂交往的方式。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引导他用一些方法去尝试交往。

假如这些方面孩子都没有问题,那就不必担心什么了,也许孩子只是喜欢安静地待着,这是他感觉舒服的一种方式,那就顺其自然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可是我还是想对各位爸爸妈妈说:不管您有多忙,不管您离孩子多远,记得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最亲的总是和自己待在一起时间长的人,多花一分钟陪孩子,孩子和你的感情会多十分。

孩子始终是孩子,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对于这个,我想说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一定要相信老师,相信老师可以教育好孩子,但是同时也希望家长可以多多配合老师,老师说再多话,做再多的工作,如果家长们没有完全去配合也许效果就不会有那么的明显。孩子们犯错,老师会有所批评,孩子本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很弱,他犯了小错没有人批评的话一定会慢慢地变成犯一些大错,希望所有的家长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怪罪于老师,我们都是为了孩子们好,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可以变成一个很懂事,很明事理的人。家长请放心,老师一定不会像网上有的新闻那样去虐带去体罚孩子,有时候可能看见孩子们做一些比较危险的动作,可能声音就变大了,其实那不是为了去惩罚孩子,那是属于一种担心一种害怕,担心孩子会因为他的动作而受伤,害怕孩子在自己的眼前受到伤害。

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都不过三岁或者大一点而已,在学习方面,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接受的那么快,孩子需要我们老师,需要爸爸妈妈去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在学校,孩子学习总归只有那么几个小时,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就十多分钟,在这十多分钟时间里作为老师会尽可能的多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家长们在家配合老师的工作,多多让孩子在家也能够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我就对英语来说吧,假如孩子们今天在学校学了四个单词,也许在放学后他们就可能有一点记不太清楚了,回到家之后把光碟或是一些图片给孩子看,他肯定会记得这是今天老师教过的,我也会哦,他会很骄傲的说出他记得但是又有点模糊的单词,这个时候就算孩子说错了家长也要鼓励他们,他们才会因为得到了鼓励而大胆的在学校说给老师听,老师才会给他纠正错误。反反复复他们对于学习才会更有自信,更有兴趣。

孩子始终是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包容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包容。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子真聪明啊”。

但这些“天才”之举,真的是无师自通吗?当然不是。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孩子跑过去跟奶奶说:“你一定要好好吃药,这样身体才会好起来。”我们都欣喜地发现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可是仔细一想,这个话不是他生病的时候,我们一直告诉他的吗?他现在逮到了机会,总算可以说给大人们听了。想至此,大家不禁莞尔。

其实,只要我们足够留心孩子平日里接触到的各种环境,我们就会清楚地联想到,孩子是在哪里学来的这些知识。可是孩子们是懵懂的,他们的模仿仅仅是天性使然,并没有是非之分。有的时候,我会因为孩子乱发脾气而苦恼。而孩子发脾气时候的一些“口头禅”也总是让我惊骇莫名,甚至会勃然大怒。但是当我静下心来,问问孩子,你的这个话是跟谁学的啊。孩子总会诚实地告诉我,是爷爷、奶奶、爸爸或妈妈。这样的回答又让我哑口无言,不得不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如何。

这样一反思,我才觉得,原来问题是出在我们家长身上。孩子就是一面镜子,总是反射出家长的言行举止,甚至惟妙惟肖。我们的“口头禅”,或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又或者是,我们是在一个相对轻松诙谐的语境中在使用,但是孩子却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于是潜移默化当中,他就会形成一些语言习惯。比如,妻子总是喜欢笑骂“你给我走开”。孩子学会了,在发脾气的时候,也来一句,“你给我走开”又或者更简短有力的“走开”两字,我就会觉得对长辈使用这样的措辞实在是太没礼貌。于是我就会批评孩子,但是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是非对错吗?这个不是妈妈经常说的吗?

孩子在快速成长。在这一时期,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尽量清晰地去了解他或她学习模仿的轨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古语云: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知道“以孩子为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树立早期的行为习惯,培养基础价值观。同时,也促使我们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次塑造自己。总之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小孩子哭是好事,哭多了不容易生病,之前婆婆也这么说,就针对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不少,不容易生病我觉得应该无关吧,适当的哭可以增加宝宝的肺活量,和声带的打开,不能宝宝一哭就去哄,这样宝宝会有依赖,虽然说婴儿哭是锻炼身体,但也要注意个"度".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我觉得不一定要用哭来取代这些,梦婷现在很喜欢叫,特别是一个人躺着的时候,很喜欢啊啊啊啊好大声的叫,我觉得这样应该就可以取代哭了吧。

梦婷一直以来就不怎么哭闹的(无理取闹的那种),我不像很多家长那样,孩子一哭不管什么情况下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抱起来,哦哦哦的哄得没完,因为我知道那样一旦习惯了,就老是要那样整天抱着孩子哦哦哦哦个不停,婆婆就特别喜欢抱起宝宝就转啊转的,哦哦哦得没完,所以我基本不喜欢婆婆带孩子,我都是想尽办法自己带着,现在很多差不多和我一起生的朋友,他们总说宝宝太粘人,整天就在妈妈手上还要抱着,不然哭的不得了,因为宝宝一直也是我带的,很少让婆婆他们带的,不过梦婷不粘人的,现在谁都可以抱她,因为我平时就没怎么抱着她,都是把宝宝放床上的,月子里基本都是睡觉,就是吃喝拉撒才起来,满了月还是很爱睡觉,我基本不去打扰她,都是给她睡到自然醒,为什么呢?这孩子只要是睡到自然醒来她都不会哭的,反而醒来看到大人就笑,这点是我最喜欢的,特别喜欢她甜甜的笑容。

开始妈妈还说我,宝宝开始认生认人了,多让婆婆抱去,不然到时候我会很辛苦的,到时候老粘着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但是我坚决我自己的意念,怕就怕在一旦一些不良习惯一养成,那时候的辛苦应该要比现在这种辛苦要重不知道多少倍,我无法去想象,呵呵现在五个多月了,快六个月了,从怀宝宝到现在每天都过着很充实,甚至感觉不够用,时间也过得飞快,宝宝开始和我做着拍手的动作了,我现在只要做拍手的动作她就跟着来:宝宝来,看着妈妈,和我一起拍拍手,拍拍手······她也动起来,只是两只小手手不对拍,哈哈~~~动得很有劲,让她趴着,看似没有爬,拿东西放前面手手勾不到的,不过一会她就拿到了,应该是慢慢往前挪了的,嗯宝宝的每一个进步妈妈都很开心。

育儿心得:孩子不是不懂事


育儿心得:孩子不是不懂事

智商除了遗传之外,其实还需要培养。但是有些孩子本来天赋很高,但是缺乏后天的培育却最终平庸无为,比如伤仲永,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发现宝宝身上的天赋,然后采取措施积极的培养,这样才不会耽误宝宝,但是就是有一些家长没有正确的认识宝宝的这些天赋行为,认为是宝宝调皮,而使宝宝失去了可以发展发育的机会。

家长们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宝宝有这些特征,一定要积极的培养,否则真的就把宝宝埋没了。

一、注意力集中

宝宝喜欢观察一些新鲜的事物,在观察或者欣赏这些新事物的过程中宝宝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很认真的观察或者观看,最终,他能从他的观察中明白一些小小的道理,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下雨前,蚂蚁的集体搬家,宝宝认真的观察这些蚂蚁的动向,明白了下雨前蚂蚁会有大行动。

二、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你给他解释永远都解释不清楚,其实这个时候是宝宝在思考的时候,思维在拓展的时候。宝宝凡是遇到新鲜的东西就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不问个十十九九,他是不会罢休,其实你应该庆幸宝宝喜欢问为什么,正因为他在思考,所以才会问。

三、喜欢玩弄小东西

宝宝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宝宝通过想象把一些小的东西拼凑成一些新的东西,凡是能够被宝宝抓到的小东西,宝宝都喜欢把它挤压揉拧在一起,组合成新图形,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想象思维能力。

四、爱模仿

宝宝真是新一代的新秀演员,特别喜欢模仿,宝宝出生8小时左右就会有模仿妈妈吐舌头的行为,你的一个小举动都有可能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宝宝通过模仿大人的一些动作来了解大人的世界,所以,父母有空的时候要多和宝宝交流,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宝宝学习,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信心很重要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信心很重要

我们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共同意愿,当今社会用来形容有本事的人,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多才多艺。经过这次的港澳两地的论坛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每个家庭中都有一到两个小宝贝,我们家也不例外,随着漫长的成长,小宝贝变成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小姑娘,这七年就像放了一场电影,那一幕幕仿佛像昨天一样都呈现在眼前。

这七年的过程就像一张白纸,做父母的在上面写上了问答题,有打钩也有打叉,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不同的教育培育不同的孩子。

其实每个小朋友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赏。倩怡也不例外,从一开始的看图写话,不知道从何下手,到现在,一看就会,这离不开表扬和认同,记得有一次,我要她写一篇文章“我的妈妈”,当时她哭着说:“妈妈,我不会写。”我找了一些题材给她看,然后我出去了,把门关上让她自己思考,过了40分钟,她低着头,样子不很好看{估计是怕受打击,又或是自己没信心},第一次拿了写好的文章给我看,其实,这次她写的不是很好,语句都不通顺,我拿着一看,笑着说:“哇,好棒哦!写的真好,妈妈都没有你这样的文采哦!此时,她的脸上笑容满面,后来她对她的小伙伴说:“我妈妈说我的作文写的很好,她都没有我写的这么好呢!”其他的小伙伴说:“你真棒,真了不起!”从那以后只要老师说要写作文,她都会把自己关进房间认真的写,写完了再拿给我看。但我看完了,我也会说,哦,又有进步了,你看,你多棒呀,我像你这么大时,我什么也不会。表扬对于倩怡来说,,是一种能量,培养她的信心很重要。

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在倩怡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她的领航员,在她不自觉的时候,我们对她严格的检查督促;在她遇到困难时,我们及时的进行指导同时,我们也注重发现她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我们希望她今后的生活中,能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能更多地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我们深知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辛苦的培育,和滴滴汗水,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帮助我们孩子获得知识快乐的老师们!

育儿心得: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德育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她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攻击性就很强,喜欢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个性强一点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我想在她上幼儿园前一定要想办法治好她。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妈妈过来告状说我女儿昨天又打了她的孩子,抓破她孩子的脸。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来问她:“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是不是?”(因为我平常都会向她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敢肯定她一定会说“是”)。她果真说:“是啊。”我继续说:“你要是被别人打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很伤心!但同样的,你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妈妈也会很心疼,很伤心啊,因为她也是她爸妈的小宝贝啊!”这个时候她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她开始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会令别人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们这条街上的孩子都愿意跟着她,一起玩,一起笑,偶尔闹点小矛盾也很快会和好。

二、独立性,有主见,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颜色,什么时候看书、画画、玩耍、弹几遍古筝、看多久的动画片、玩多久的游戏,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由她自己选择决定。当孩子跟我在一起时,她会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时还会指出我做得不足的地方。也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诉她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过的东西要记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动画片或电影,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是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大人讨论问题,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大人有哪些你认为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她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信任她

家长育儿心得:我是孩子的地


家长育儿心得:我是孩子的地

我的宝宝叫张XX,已经七岁了,时间在不经意间已经流转了7年,恍若昨天。记得怀胎9月的辛苦,记得第一个爬起,第一次跌倒,第一次叫妈妈。

孩子出生不久,由于奶水少,坐月子时间长,就一直跟着奶奶,3岁以前都是奶奶辛苦操持,那段时间我跟着孩子爸爸在深圳,但是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我对孩子的牵挂,经常在公交车上打电话给孩子,当众泪流满面的场景也上演了很多次。回来之后,孩子慢慢就跟着我了,一有机会我就教孩子儿歌,教孩子说话,可以说我孩子说话比走路好,当然我也是一个不“完美”的妈妈,孩子的点心,主食我一样不会做,总是在网上面或者书上面搜寻之后告诉孩子的奶奶,咸了、淡了、甜了、干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我也没有及时去总结和改进。

真正和孩子腻乎在一起的是2014年,孩子的爸爸出国,我感觉天塌了,我没着没落的,以前一家三口形影不离的影子没了,苦闷了很长时间,那段时间工作上桀骜不驯,回到家无精打采。但是孩子是天真的,她已经知道安慰我,在道理说服我,有一次吃饭,我吃着就流泪了,孩子放下筷子,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妈妈,你这样不开心,你知道嘛,宝贝也会不开心的,你要想着开心的事情,这样我们大家都开心起来了。我破涕为笑,我意识到:孩子是我的天,孩子是我生活的动力,是我明天的希望。以后的日子我打起精神,送孩子学兴趣班,带孩子去游乐场,跟孩子一起过只有两块臭豆腐的圣诞节,我们之间是朋友了,孩子告诉了我生活的真谛。孩子给了我勇往直前的动力。

让我们感情“突飞猛进”的还是在家里开店那段时间,爸爸没有时间陪孩子,甚至她最爱的奶奶也去店里帮忙了,我们娘俩放学回家有什么吃什么,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笑脸,从不下厨的我决心破戒,我一样一样的学着,想着怎么做孩子爱吃,怎么做孩子吃的健康,我喜欢看我的孩子吃饭香香,睡觉香香。这时候变成了:我是孩子的地,孩子依靠着我,小小的她日子才会舒坦,做妈妈的才放心。

平时我总是教育孩子,对人有礼貌,我鼓励她积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别人不理解,也要敢于“亮剑”。我的孩子很有礼貌,喜欢听故事,晚上和我睡觉前我有时会饶有兴趣的讲一讲几个绘本或者成语故事,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积累的,孩子像块海绵,你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孩子也是一块白纸,只要心灵快乐,必定是五彩斑斓。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虽然全家人有时没有一致的立场(缘于爷爷奶奶爸爸对她的溺爱),但孩子并不是“十恶不赦”,道理都懂得,但是难免要回上几句嘴,之前我有些要强力压制孩子的表达,但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孩子的情商和智商成很重要的比例,一般有想法的孩子情商都很高,智商也是不会低,所以都是在解决完了问题之后,允许孩子表达她的思想,甚至发现她说的话很有道理,因为她会拆穿你之前心口不一的承诺,她会告诉你行为不示范的错误。孩子是我的老师,我是孩子的学生。

我的孩子很羞涩,有时担当一点小角色的时候,总是放不开,我想原因有两点:其一,孩子对自己要求太高,放不开手脚,其二,孩子天生不是上舞台的自来熟。但我想每个孩子总有花期,慢慢地锻炼的多了,总会绽放,不要她绽放的美丽,而要她绽放的自然。有时和孩子的老师开玩笑:老师给我打打吧,家里没人打她,可能需要受点挫折。老师总是会嘲笑我,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同行,我的话显得那么不专业。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有时不要把大人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给孩子一些空间。

我的孩子最大的有点就是做事情非常的有逻辑,这和我的反面教材不无关系,因为生活中的我是个老马虎,但是我总是借此机会让孩子跟我反着做,慢慢地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有条理,比妈妈强。我也暗自窃喜,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待孩子,不要求孩子成才,我们要求孩子成人,我要求我的孩子独立,学会善待别人,学会孝敬长辈,乐观面对困难。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大班孩子很安静 教育随笔:大班孩子很安静 自从到了大班,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加强了,他们能自己穿衣叠被子,能迅速拍好队伍,能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也能迅速加入到游戏中去,遵守游戏规则。可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有一个很头疼...
    2021-05-04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可是我还是想对各位爸爸妈妈说:不管您有多忙,不管您离孩子多远,记得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最亲的总是和自己待...
    2020-10-10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
    2020-09-11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小孩子哭是好事,哭多了不容易生病,之前婆婆也这么说,就针对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不少,不容易生病我觉得应该无关吧,适当的哭可以增加宝宝的肺活量,和声带的打开,不能宝宝...
    2020-12-07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不是不懂事 育儿心得:孩子不是不懂事 智商除了遗传之外,其实还需要培养。但是有些孩子本来天赋很高,但是缺乏后天的培育却最终平庸无为,比如伤仲永,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发现宝宝身上的天赋,然后采取措施积极的培养,这样才...
    2020-11-0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大班孩子很安静 自从到了大班,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加强了,他们能自己穿衣叠被子,能迅速拍好队伍,能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也能迅速加入到游戏中去,遵守游戏规则。可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有一个很头疼...

2021-05-04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可是我还是想对各位爸爸妈妈说:不管您有多忙,不管您离孩子多远,记得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最亲的总是和自己待...

2020-10-10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是一面镜子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都会惊讶于宝宝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被孩子的言行举止“吓到”,然后感叹一句“孩子成长地真快”,亦或是“孩...

2020-09-11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小孩子哭是好事,哭多了不容易生病,之前婆婆也这么说,就针对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不少,不容易生病我觉得应该无关吧,适当的哭可以增加宝宝的肺活量,和声带的打开,不能宝宝...

2020-12-07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不是不懂事 智商除了遗传之外,其实还需要培养。但是有些孩子本来天赋很高,但是缺乏后天的培育却最终平庸无为,比如伤仲永,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发现宝宝身上的天赋,然后采取措施积极的培养,这样才...

2020-11-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