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幼儿园和家长怎么样共育宝宝
发布时间:2020-06-28 家园共育教育笔记 家园共育 家长教育笔记宝宝终于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谁知更多的问题接踵而来,首先宝宝对幼儿园的适应成了家庭的头等大事。
克服分离焦虑
一、产生的原因
家长的情绪是对孩子最重
要的暗示,家长的种种焦虑通过表情、通过身体和语言传递给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一脸的舍不得和难过,孩子自然也会变本加厉地感到痛苦。所以,作为父母,要坚强起来,把灿烂的笑容和充满力量的鼓励送给孩子,把自信和期待留给自己。
而对于宝宝来说,习惯了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绕呵护的感觉,习惯了在家里随便自由的生活方式,来到幼儿园,忽然变得一整天看不到爸爸妈妈,忽然有阿姨时不时会约束自己,有别的陌生的小朋友和自己争抢玩具,宝宝受不了了,于是他就要反抗,渴望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每年幼儿园都会迎接一批新的小班幼儿,在最初的一个阶段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哭闹不止的孩子拽着妈妈的衣角,而妈妈也早已泪水涟涟,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感动。但是,孩子终究是要一步步走出去的,初次分离的挑战就是这样不可逃避,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克服的,家长首先也要克服。
有的妈妈实在放心不下,一天好几次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有的甚至偷偷跑到幼儿园亲眼要看看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吃饭好不好,睡觉香不香;有的家长则对老师不信任,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有需要不敢说,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没人关心等等。
三、如何化解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
对于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分离焦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会产生生理性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 ,会降低孩子智力、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建议如下:
(1)早上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家长要控制好情绪,鼓励孩子对走进幼儿园充满希望。比如轻松地拍拍孩子的小肩膀,大声说:“瞧,小朋友们都在等你和他们一起玩呢!”“妈妈相信你,你最了不起,晚上给妈妈好好讲讲今天学到的大本事,好不好!”
(2)可以在最初的时候早一些接孩子回家,以后再慢慢推迟到正常时间,这样可以在开始时不至于让宝宝一下子受不了,家长一点一点习惯,孩子也一点一点习惯,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3)接孩子的时候可以不要急着回家,带着孩子玩玩活动区里的大玩具,家长还可借此机会多接触别的家长,互相交流,学习一些经验。而且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各自的爸爸妈妈们在一起聊天,他们之间也会很自然地走到一起,用不了几天,孩子们就会成为要好的朋友。当幼儿园里有了自己喜欢见到和一起玩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开始喜欢幼儿园了。
(4)回到家,鼓励孩子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比如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学会了几首儿歌等等,孩子在回忆讲述的过程中会重新体会其中乐趣,从而进一步加深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
(5)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多联系。家长需要多了解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亲子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和老师商量解决办法,共同协力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
至于分离焦虑会持续多久,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可能短些,一周就好,有些则可能时间长些,甚至长达两个多月,但如果家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首先从自身做出改变,那么焦虑很快就会过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园共育:怎样鼓励宝贝在幼儿园说话
在家里活泼好动,爱说爱笑的宝宝,一进幼儿园就化身卓别林,什么话都不说。宝宝在幼儿园为什么不爱说话呢?怎样才能让宝宝在幼儿园也开朗活泼、勇于表达自己呢?
逼迫反成沉默儿,追根溯源找解决办法
如果宝宝只是在幼儿园才保持沉默,而在家里就口若悬河的话,家长就不用太担心孩子有语言发展的障碍,也不必给“不爱说话”扣上“没礼貌”的高帽子。如果家长心情急切,强迫宝宝说话,他会更加紧张,说得磕磕巴巴的再被误解为口吃,情况就更加糟糕,家长也会更加慌乱了。所以家长一方面要重视宝宝的选择性缄默,另一方面又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宝宝马上就改变状况,而要循序渐进地从正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不是因为刚上幼儿园,孩子还不习惯而用沉默保护自己?是不是因为不自信而不好表现?是不是因为老师的责怪而存在自制的反应?在责怪孩子不说话前,不妨先找找原因,才可对症处理。
多吃肉和谷,调整激素平衡任何心理活动必有其相应的生理因素变化。当孩子体内的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孩子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缺乏自信,甚至会自闭。营养学家相信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能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进剂的产生,同时全谷食品也能提高血清素,所以多给孩子补充含丰富蛋白质的奶类、豆制品、鱼类、禽类,尤其是红肉类(牛肉、羊肉)。如果孩子贫血,也会造成懒惰,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脏和木耳、鸡蛋也能调整这一状况。
使用积分法鼓励宝宝快乐说话
积分法是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多多配合,积分法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积分法的好处有很多。因为孩子的正确行为需要积累到足够的次数才能获取对应的物质活精神奖励,所以他的动机和持久性可以从中得到培养。而且如果宝宝不能做到预期行为,就要倒扣积分,并不直接对宝宝的身心进行惩罚,它的客观性避免了对宝宝的伤害。
积分法的操作要领之一:用肯定句向宝宝明确目标行为。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要每天与小朋友说话。”不能这样说:“你不能整天一个人待着。”因为只有肯定句才能让宝宝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而否定句只是告诉他不能做什么,结果宝宝就无法明白他究竟能做什么。
积分法的操作要领之二:从比较容易做到的目标开始。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只要拿够3个积分就可以获得奖励,慢慢地需要5个、10个积分才能获得奖励。这样子会树立起孩子的信心。积分法才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育儿心得-怎样教育宝宝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来小白杨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在茁壮成长,再次评为明星宝宝,父母深感骄傲和自豪,我想说,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和将来勇敢面对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美,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朱小漠同学在中班的学习,还算是比较轻松,回家没什么作业写,所以双休日为他报了特长班,想让他更好的和同龄孩子去交流去玩,孩子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爱孩子就必须懂得孩子欣赏孩子,激励和表杨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和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就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要蹲下了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引导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但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和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以上是我的三点粗浅心得,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家园共育:宝宝精神不集中怎么办
家长:可乐三岁半,小女生,好动。幼儿园的老师反映不太遵守常规,不按老师的口令行事。去上舞蹈课,老师说:“老爱东张西望,搞小动作。”今晚我上舞蹈课时我从外面的大玻璃窗看她,只见她一会儿摸头发,一会儿跳高,一会儿又拿手指着玻璃窗上的字再念。反正,没跟着老师的动作做,也没有认真听音乐,不是因为她不爱跳舞,这点我能肯定,但为什么做她喜欢做的事情也这样呢?虽然不专心,但老师还是往可乐的额头上贴了小星星。回到家,我问他:“宝宝,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课啊?妈妈在外边看见你不认真了。”她答我:“我不认真为什么老师还给我小星星”我愣了一下,说:“也许老师是想给旁边的小朋友的,不小心给错了你。”可乐:“好吧,那我下次改正吧!”话是这样说,但我知道她又是:可以认错,永远不改。
老师:看了你的描述,可把我笑得不得了。你宝宝可真是太“聪明加可爱了”了。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三岁半左右的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就五分钟,一般上课时都要“调动孩子的无意注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孩子东张西望很正常,如果想宝宝上课时更加专注一些,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地告诉宝宝,上课时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说出宝宝没有做好的地方。
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告诉宝宝,上课时眼睛看老师,耳朵听老师说话,小手不乱动,和老师一起做一起说等等,这些上课时的“常规”是要多多提醒宝宝的。如果还没有很认真地帮助宝宝明确上课时的正确做法,那孩子当然会出现儿童的正常可爱行为啊,所以,如果大人还没有明确地告诉宝宝正确的做法,就不要先怪宝宝没有做好。
2、家长和老师的鼓励性语言
具体地说,叫做“描述性表扬”,就是当宝宝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及时进行描述性表扬:“宝宝,老师说宝宝上课时,眼睛认真的看着老师,能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随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小手没有动来动去,而是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上课没有看别的地方念字,而是看着老师,听老师说,认真的听音乐。”
以上这些就是描述性表扬,说的具体,具体到手、眼、脚怎么放,说出具体做法。这样具体的说出来,是为了让宝宝更加清楚的知道正确的做法,我们常常会说:“上课时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上课时怎么做才是“一心一意”呢?说的具体一些吧!我们不是要让宝宝变得嘴巴会说“好好上课,认真听讲”,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宝宝能够做得到上课时认真听讲。所以,说的具体再具体,具体到宝宝真的明白妈妈和老师的意思。
除了及时的、鼓励性的,描述性的表扬以外,妈妈还可以用情感来鼓励宝宝:比如,妈妈说:“宝宝,今天妈妈听老师说宝宝上课的时候眼睛认真的看着老师,妈妈看到宝宝在做某某动作的时候,认真的跟着老师一起做,妈妈感到很高兴,我的宝宝上课真认真,我宝宝很努力的在认真学习,妈妈看到了,感到很自豪!妈妈希望宝宝以后上课都这样认真努力。妈妈相信宝宝一定可以上课更认真的。”
要明确告诉宝宝,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赞赏的,具体的描述性表扬会让宝宝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这比批评来的更有效。记住哦,说的时候请用认真的态度,看着宝宝的眼睛说话,还可以一边说,一边用手爱抚宝宝的身体或者脸蛋,这样子效果更好。
3、通过活动,增强训练和增强宝宝的注意力。
排球、夹豆,或在一堆东西中挑出某一样东西,这样的训练,都有助于八宝专注力的提高。特别是排球,道具简单又方便,一定要好好练习,当宝宝刚开始学习排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宝宝的眼睛是很难跟着球的方向而运动”的,也就是我们大人说的“排球时不看球”。这便是很明显的“手眼不协调”的表现。对于三岁半的宝宝来说,玩穿珠、油泥、自己端汤、联系夹豆、双手及单手排球等等,都是训练手眼协调,提高专注力的好活动。
家长育儿心得:“亲水”宝宝
家长育儿心得:“亲水”宝宝
从豪豪出生以来,我就一直很注意培养他和水的亲近感。每天去儿童泳池游泳,每天给他用温热并且香香的水泡澡,看着他很享受和舒服的样子,我也非常开心。洗澡过后,带着奶香味的宝贝,真的很可爱。因为我一直相信,水,是保持宝贝身体健康,强壮的必要因素之一。
久而久之,我发现,洗澡不仅仅是清洁了宝贝的身体,的确,也让宝贝的身体更加强壮起来。宝贝现在4岁,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严重的流感病毒,还是刚入园适应时的生病高峰期,豪豪的身体,基本都能轻松的应对呢。
期间,也有很多人会告诉我,小孩子不能多洗澡。理由:1)对皮肤不好,容易引起皮肤干燥。2)太干净不好,容易抵抗力弱。3)冬天洗澡还容易着凉。我个人认为,宝贝的皮肤,真心是天生的,洗澡过后,抹上润肤露,皮肤一定滑嫩哦。并且,嬉戏,运动,从户外回家,特别出汗以后,必须洗一个热水澡。这样才不会将细菌带回家,而且也不会因为大汗冷却后,张开的皮肤毛孔将寒气带入身体,引起感冒。所以,我个人认为,多多洗澡,还是有大大的好处哒。
为了让宝贝在洗澡时,感受到水带来的乐趣和享受,我都会做很多准备。首先,香香的浴盐,是洗澡的重头戏,从牛奶味,薰衣草味,玫瑰味,森林香等等,到有很多很多泡泡的入浴剂。还有就是泡澡时可爱的[玩具君们],以及舒缓,轻松的音乐,和暖暖的灯光。
这些,都会让宝贝爱上泡热水浴。
睡前洗澡,清洁身体。早上起床洗澡,则可以把身体唤醒。所以,秋冬天来啦,宝贝们,香香的热水澡,泡起来吧~做一个亲水的宝宝,让身体的能量,在水里释放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