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4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观察狐狸拔掉老虎牙齿有关的图片,理解故事内容,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有安静倾听的意识,愿意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狐狸拔掉老虎牙齿有关的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有安静倾听的意识,愿意参与活动。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的难点是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图书图片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出示主要角色图片,激发幼儿看图书的兴趣。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3、引导幼儿想想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

分别出示有牙齿和没有牙齿的老虎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熟悉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老虎最厉害的地方是哪里?后来它的牙齿为什么会没有的?到底是为什么?(通过猜测,看图书知道真正的答案)

二、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找出小狐狸不怕大老虎的图片。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狐狸不怕大老虎?学医学它的样子。为什么它不怕大老虎?

2、阅读第三到第九幅图片。提问:狐狸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办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的对话。小狐狸为什么要送糖果给老虎?老虎喜欢吃吗?从哪里看出来?一个一个的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知道故事的发展,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内容。

3、找出图片10~13,提问:老师把老虎找大夫的故事讲出来,请小朋友们找找是那几幅?为什么大夫不愿意帮大老虎拔牙?通过倾听知道大家都怕大老虎。

4、共同阅读最后两页故事,提问:小狐狸是怎么样走来的?又是怎么样帮大老虎拔牙的?通过讲述和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想象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通过讨论的方法想象没有牙齿后大老虎会怎么样?由此引导孩子创编故事的结局,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这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兴趣特别深厚。通过我绘声绘色地故事讲述,让孩子们在欣赏完两遍故事后就能主动地跟着我一起讲述故事内容了。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大多数幼儿都只是围绕“我们不能吃太多糖,不然牙齿会坏掉的;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来回答,没有一名幼儿拓展到故事中的其它角色(如:中心角色——狐狸)来思考。于是,我问他们:“你喜欢故事中的狐狸吗为什么?”经我这么一问,大家才敞开更深入的话题:“狐狸很聪明,会想好办法;狐狸很勇敢,不怕大老虎;狐狸很狡猾……”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生成了又一个新道理:我们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能害怕或退缩,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困难,接受挑战。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又一一分析了故事中的其它几个角色,孩子们真是收获不少,受益非浅。幼儿通过故事中的各个角色结合我们的活动实际,学习到更多知识和经验,从而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幼儿百科: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内容一文。让幼儿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3、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初步理解潜在的哲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小猴、小兔、狐狸、老虎、狮子、牛大夫、马大夫、指偶若干、录音带(录有“老虎”的叫声),小金星若干,排练好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放录音)听,这是谁的声音?(老虎)

2、(出示多媒体画面)

问:你觉得大老虎的什么地方最厉害?(引导幼儿说出牙齿)

3、(出示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画面)

问:这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牙齿)

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提问:

(1)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

(2)谁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做的?

2、利用课件,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故事,并结合课件提问:

(1)小猴和小兔为什么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引导幼儿模仿并学说对话)

(2)狐狸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说的?

(3)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4)这时候,谁来劝老虎?它是怎样说的?

(5)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

(6)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7)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丰富:瘪嘴)

3、请幼儿欣赏情境表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问:

(1)小狐狸拔掉了大老虎的牙齿,说明小狐狸怎么样?大老虎呢?

(2)为故事取名字

4、教育幼儿要保护牙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

5、幼儿戴上纸偶进行自由讲述。

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教师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优点:

首先,教师创设的森林情境使幼儿仿佛置身故事情节之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较好的配合了整节课的进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认识。而教师编排的由幼儿演出的情景表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另外,教师对小狐狸的评价引导,改变了传统的“狡猾、滑头”等观念,而引向了更新一层的“机智、聪明、爱动脑筋”,是一项勇敢的改革。

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时间过长,问题不够简洁明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更加绘声绘色,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

幼儿百科: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幼儿园《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没有牙齿的 大老虎》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故事也蕴含了很多的道理。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本节课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及倾听能力,同时要孩子明白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遇事多动脑筋等道理。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 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大概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住故事大概情节,理解内容

难点:使幼儿能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理解遇事要多动脑筋的道理

活动准备

有牙齿的老虎和没有牙齿的老虎的挂图 ; 小狐狸,小兔子等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可怕的朋友(出示有牙齿老虎的图片)你们看它 是谁呀?”;(老虎) “大老虎厉不厉害呀?”;(厉害)。 然后出示没有牙齿的老虎 “小朋友再看看这只老虎和刚才的那只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这只老虎从有牙到没牙吗?下面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讲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2:讲述故事,提问: “故事里都有谁?”; “小猴子小兔子害怕大老虎吗?为什么害怕?狐狸害怕吗?它是怎么说的?”; “狐狸是想了个怎样的办法给老虎拔牙的?”;(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对话来理解内容)。

3: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请幼儿看着挂图和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复述一遍故事

5:分别找小朋友说说故事里哪个小动物最勇敢,它是用什么办法来治大老虎的,其他动物是怎么做的,以此来加深小朋友对故事的印象。

6:请小朋友们带着头饰一起表演故事

二:结束部分

教育小朋友们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动脑筋想办法,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延伸部分

请小朋友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初步理解潜在的哲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小猴、小兔、狐狸、老虎、狮子、牛大夫、马大夫、指偶若干、录音带(录有“老虎”的叫声),小金星若干,排练好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放录音)听,这是谁的声音?(老虎)

2、(出示多媒体画面)

问:你觉得大老虎的什么地方最厉害?(引导幼儿说出牙齿)

3、(出示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画面)

问:这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牙齿)

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提问:

(1)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

(2)谁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做的?

2、利用课件,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故事,并结合课件提问:

(1)小猴和小兔为什么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引导幼儿模仿并学说对话)

(2)狐狸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说的?

(3)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4)这时候,谁来劝老虎?它是怎样说的?

(5)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

(6)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7)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丰富:瘪嘴)

3、请幼儿欣赏情境表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问:

(1)小狐狸拔掉了大老虎的牙齿,说明小狐狸怎么样?大老虎呢?

(2)为故事取名字

4、教育幼儿要保护牙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

5、幼儿戴上纸偶进行自由讲述。

(三)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教师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优点:

首先,教师创设的森林情境使幼儿仿佛置身故事情节之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较好的配合了整节课的进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认识。而教师编排的由幼儿演出的情景表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另外,教师对小狐狸的评价引导,改变了传统的“狡猾、滑头”等观念,而引向了更新一层的“机智、聪明、爱动脑筋”,是一项勇敢的改革。

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时间过长,问题不够简洁明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更加绘声绘色,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

希望教师以后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声音及肢体语言的运用和展示,力求语言教学的新突破。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语言描述老虎的样子

2.出示挂图。

一只老虎以前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这只老虎和你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只老虎没有牙齿?

3.老师讲故事,认识老虎厉害的牙齿。

(1)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那小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老虎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

4.疑问解答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2)老虎是怎样做的?

(3)狮子怎样劝老虎的?狐狸又是怎么骗的?

5.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2)遇到了老虎,小狐狸害怕了吗?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6.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幼儿要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对这个动物很感兴趣,而且故事也蕴含了很多的道理,活动以图片的方式导入,让幼儿观察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幼儿都很认真的听故事并能说出故事中的老虎牙齿痛的原因。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都能够知道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少吃糖果和甜食,不吃过硬过冷的食物,饭后及时漱口等知识。

整个活动幼儿通过故事的引导,操作活动和在游戏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从中巩固正确的知识经验,在阅读中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幼儿百科:老虎,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不知道本文“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内容一文。让幼儿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教育幼儿遇...
    2020-06-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故事也蕴含了很多的道理。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本节课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及倾听能力,同时要孩子明白要保护好自...
    2020-03-06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
    2021-07-24 阅读全文
  •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
    2020-05-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没有牙的大老虎》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没有牙的大老虎》。 2.了解牙齿的作用,学习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重点、难点 生动地...
    2020-12-09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内容一文。让幼儿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教育幼儿遇...

2020-06-03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而且故事也蕴含了很多的道理。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本节课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及倾听能力,同时要孩子明白要保护好自...

2020-03-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

2021-07-2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及教学反思”!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

2020-05-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没有牙的大老虎》。 2.了解牙齿的作用,学习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重点、难点 生动地...

2020-12-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