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
发布时间:2020-05-29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读书笔记 幼儿学习故事 教育学习笔记 我们班的插班生黄雪枫是本学期刚转校过来的男孩子,刚进园在班里和同伴们也能友好的相处,但是发现在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习惯较差,又正值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因此我们特地对黄雪枫做了一次上门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各方面表现。雪枫的爸爸介绍:家里做生意的,平时都要出门干活,在家就是妈妈一个人负责带,老家还有姐姐,孩子在家和隔壁的孩子很玩的来,活动能力较强,停不下来,希望老师多多培养。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同时爸爸很自豪的告诉我们,孩子尽管皮,但是从来不会欺负弱小,被打后也不会还手,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的一些良好品性的肯定。同时由于孩子在家玩的时间占据了大多数,所以在阅读方面就静不下来,包括不善于倾听,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些绘本书籍,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家长要为幼儿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月亮,生日快乐》《生气汤》等。并向雪枫妈妈介绍亲子绘本阅读指导的几个方法。(1)声情并茂引读法,即用有感情的声音进行讲述(2)讲讲议议提问法,与孩子一起讲讲说说,再有的环节上进行必要的提问.(3)说说做做扮演法,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的扮演.激发幼儿的兴趣(4)独立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阅读,然后家长反问.(5)玩玩乐乐游戏法,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6)辨辨辩辩认错法,故意讲错或者在某个环节遗漏,以此启发孩子的思维.(7)猜猜认认积累法.可以采用遮住图片或者文字等方法.(8)随机及时引导法.发现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阅读一些相关的绘本,比如《黑夜不可怕》等等。
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能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这对于孩子有很大的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雪枫的能力有所提高。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父母的共同参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致的家庭教育意识,有效的家庭支持,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都是不可缺少的。希望雪枫在书香的陪伴下更快乐!更自信!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怎样了解孩子的智力情况?
法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比奈,他是一位医生,早在1905年,就与他的合作者西蒙制定了一个智力测验的量表,称比奈西蒙量表。法国教育界应用这个量表测出了智力低下的儿童。后来这个量表传到了美国,经史坦福大学的一个教授修订后,称为史坦福一比奈量表,成为世界上最标准的智力测验量表之一。另一个最标准的智力测验量表是韦氏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主要有以下内容:
1、知识的保持和广度;
2、实际知识和理解及判断力;
3、心算及推理能力;
4、抽象概括能力;
5、注意力和暂时记忆力;
6、词语的知识广度;
7、学习和书写速度;
8、视觉记忆和视觉一空间理解力;
9、视觉一视觉空间的分析综合能力;
10、对故事情境的理解能力;
11、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能力。
那么智力测验能预测孩子的智力吗?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个体的智力水平相对稳定。心理学家认为7-8岁的孩子测得的智力水平,与他们未来的智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单纯测查孩子的智能水平的高低,对父母来说不过是增加了喜悦和添加了烦恼而已。应该认识到智力仅仅是反映儿童智能水平的情况,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如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等等都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况,所以儿童的将来发展还取决于是否能刻苦学习,否则只有好的智能水平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成材。
培养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
每一位妈妈在谈到自己的孩子时,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话要说,孩子的吃饭睡觉,兴趣爱好,教育学习等等,都能让妈妈们讲上半天,当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得。
其实育儿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当宝宝们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到5个月的时候,他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肚子外面的声音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听一些音乐或者童话故事,还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们说话聊天,他们都会给你一定的回应。我在怀孕5个月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听一会儿钢琴曲或者轻音乐,所以儿子现在对音乐的感觉以及节奏感都还不错。
宝宝大概出生42天,能够看见1米以内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我经常会拿一些彩色玩具给他看,虽然他还没有分辨颜色的能力。在我儿子大概5,6个月的时候,每天我都会拿卡片上一叠有水果动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诉他,卡片上的什么东西,慢慢的,我提问题,他能用眼神告诉我,苹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当他会用手指指东西的时候,几十张卡片同时放在他面前,根据我的提问,他可以很准确的告诉我答案。偶尔下楼散步时,我也会有意识的告诉他,小草大树,汽车楼房,小河垃圾桶分别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给我看,还能嗯啊的指给别人看,虽然他还并不会用语言表达。其实,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们解释,孩子们都能听懂,也能理解。
我记得大概在儿子十个多月的时候,抱着他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小女孩拿了一个吹泡泡的玩具,儿子恩啊恩啊的指着也想要,然后我看着他,反复告诉他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是属于姐姐的东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须经过这位姐姐的同意,解释的好几遍,儿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儿子长那么大,从来不会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会随便主动问别人要东西吃。所以好的习惯都应该是从小养成的。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出生头几个月的小孩都喜欢吃手,到了大概6,7个月会特别喜欢撕纸,或者故意扔东西,让大人去捡,一岁多开始会喜欢打人,两周岁左右的一段时间会特别喜欢黏着妈妈,而且不允许妈妈抱别的小孩;也会有一段时间变的特别小气,谁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的一个正常发育过程,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够耐心的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一般都不会落下什么坏习惯。
记得儿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着,不知道什么情况,儿子突然拿着一个玩具棒朝一个小女孩头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来了,我见状,什么都没问,拿起棒就朝儿子头上回敲了一下,儿子摸着头哭着看我,我问他:“疼吗?”他点点头,“那能不能用这个敲头啊?能不能随便打人啊?”儿子哭着说:“不能。”我继续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下次还这样吗?”儿子摇着头说:“不了。”于是我再让他跟小女孩道歉,并帮她把眼泪擦干。那次以后,儿子再也没有随便主动打人了。我觉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对的时候,大人必须立刻制止,加以正确引导,小孩基本上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儿子大概两岁半左右,有一段时间特别小气,他的玩具谁都不让玩,哪个小孩要碰他的东西,他就生气的叫,这是我的东西。后来我就把他带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当他看到那个小孩家里的玩具时,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诉他,“这课可不是属于你的玩具哦,”儿子巴登巴登看着我,我接着说:“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车给这个小朋友玩,那么他的这个玩具你应该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们分享
家长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身为孩子最爱的爸爸妈妈您对于自己的孩子了解有多少呢,相信会有很多的家长都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一些情况。这样怎么能算是最爱孩子的呢,如何才能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据研究调查显示,3-12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内向、害羞、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心、爱发脾气、带攻击性、适应能力差、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分享、过分依赖家长、无法接受批评等。而其实这些都是情商弱项的表现。本期,我们邀请龅牙兔情商乐园的专家为家长解读3-12岁孩子的“性格信号”。
情商训练的关键期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这就需要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给以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7-12岁:情商界称为正凝固的水泥。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也更大程度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
“性格信号”解析
专家提醒父母们:孩子如果有以下几种常见现象的话,应该及时进行情商训练。
害羞:孩子在家的时候声音洪亮,能唱能跳,可一旦在外面就表现出羞怯。这就是害羞的孩子的典型表现。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感到紧张或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自信。
同伴压力:7-12岁的孩子开始渴望友谊了,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强化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认可,不仅仅来自家庭和老师,更多来自同学。从与同伴的交往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成绩差,他还不至于讨厌学校。但如果孩子在校园里没有朋友,形单影只,或与人冲突不断,受人排挤,就很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了。“同伴压力”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需要警惕这个信号,并要观察孩子的交往模式,分析原因。
坏脾气: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哄劝,呵斥,打骂等各种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作业拖拉:磨蹭,速度慢,东张西望,边写边玩,一个多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往往要拖到很晚,孩子耗得精疲力竭,家长也陪得耐心全失。孩子的睡眠不充足直接影响到了第二天的听课效果。
专家建议
孩子有以上情商弱项主要是缺乏教育方法和环境。儿童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技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而每个孩子都需要进行情商训练。
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根本没有多困难,重要的是家长可以找到可以了解孩子的方法。只要是家长善于观察,就可以通过孩子日常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了解到孩子的健康问题。需要家长了解内容有很多。
以孩子的思维想问题
妈妈:“宝宝已经四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
孩子:“爸爸都那么大了,为什么不自己睡?”
偶然在读博客的时候,被这一对话激起很多的思考。孩子单纯的脑袋里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语出惊人,这绝不是什么偶然,也并非什么病态。孩子的思维方式单纯到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只看到一面!
孩子考虑事情很简单,所以问出的问题也很简单,但是大人却想得很复杂,所以本应简单的答案,经过大人曲线式思维的加工,变得就复杂了,而小孩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答非所问”中长大并变成大人一代又一代的继续。这是大人对孩子思维的影响。至于小孩的思维,那是人本有的纯真,也就是所谓的“性本善”只以事论事,不会考虑事情所发生的客观存在的环境。也可以说他们只是以大人的问而答,答而问,或者是见而谈,所以其实往往答不出孩子提问的我们,其实是复杂了现象,同时也就复杂了自己的思维。从而会对孩子的教育收到影响和限制!
观点: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活跃而单纯的,在受了框架教育的人们可能真的无法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往往被问的哑口无言!其实,孩子这样是他成长的经历,他们在不断地提问中,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成熟!所以作为家长要是遇到让你哑口无言一对的问题时,尝试着和孩子站在一起去看问题,或许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