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加餐时间不再为准备水果发愁,花式剥柚子的绝招等你get!

发布时间:2020-01-13 水果的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水果的游戏 幼儿园时间的游戏

又到了吃柚子的季节,柚子具有清火预防感冒的功效,同时柚子皮还有去除异味的作用,可以说里里外外都是宝,这么好吃的水果幼儿园的营养师当然要为小朋友们准备了。

每天早上厨房的师傅给班级送加餐的时候,老师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拉长脖子看看水果桶里是什么水果,如果遇到那种好剥好洗的水果老师们都会对着师傅说今天的水果好,省事。可是一旦遇到柚子君,老师们嘟着嘴说又吃这种好吃难剥的水果,每次剥柚子我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剥完后手又红又疼,哎......

别不开心了,小编很理解大家的不易和辛苦,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带来如何轻松搞定柚子皮。让老师们不再为准备幼儿水果而发愁。

需要准备的工具就是水果刀

首先用一把小刀片沿着柚子皮一直横向划开,就好像盘山公路,但是老师们需要掌握好力度,不能划的太深也不能划的太浅,太深了果肉就被划破了,太浅了果皮可能会跟果肉粘连在一起哦,所以说剥皮也是个技术活哈。

好了,划完整个柚子之后,从最上面开始往下剥,柚子皮就会像螺旋黄一样被你们扒光啦。

当看到剥好的柚子你是不是想着为孩子们连籽都掏干净呢,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体验和探索新事物的机会,小编知道老师都有强迫症,想剥的干干净净的让孩子们吃,可是呢,我们的孩子虽小,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能一味的包办代替,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学会放手,掏籽这样的小事相信小班孩子都能自己完成哦。

好啦,等孩子们午睡醒来后看见老师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水果别提有多开心啦。原来剥柚子皮也可以这么简单,看完这篇小文后你还会为每天孩子们吃什么水果而烦恼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花时间与你的孩子一起玩耍


在与孩子的玩耍当中,你会了解孩子身上的很多东西,也会更多地了解你自己。花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带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值得我花时间。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孩子们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的。你应该利用游戏时间来对培养孩子的品行进行投入,而不是把同孩子一起玩耍看作无聊的琐事。

正面的表现

负面的表现

持续的目光接触,微笑,拉着宝宝的手并拥抱宝宝

匆匆的一瞥,眉头紧锁,心里总在想着自己的事

把宝宝“穿”在身上

让宝宝长时间地独自躺在那儿

把换尿布看作一种乐趣

讨厌换尿布

根据宝宝的暗示及时喂食

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喂食

和宝宝一起打盹和睡觉

让宝宝独自入睡

给宝宝讲故事

成天想着拥有一座完美的房子

把宝宝抱起来,或者父母坐在地上,和宝宝一起欢笑

心不在焉地抱孩子,太严肃,闷闷不乐

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地给予拥抱和亲吻

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情

语言上的鼓励

疏远孩子,说话时羞辱孩子

经常性地做一些身体触摸

不经常进行身体接触

总是用目光接触和孩子沟通

不会进行目光接触

在感受到正面的表现时孩子会有什么感觉

在感受到负面的表现时孩子会有什么感觉

我是很宝贵的。

我根本没有价值。

花时间与我在一起一定很有趣。

我很乏味。

做我这样一个人让我十分快乐。

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我的照料者很喜欢我。

我的照料者宁可去做些别的事情。

有我在身边,爸妈感到很快乐。

我只能一个人待着,我不是个好孩子。

生活让我感到兴奋。

我很困惑、很害怕。

游戏应该让孩子来发起。父母们必须始终牢记这样一条很重要的学习原则:由孩子自己主动地发起的一项活动比由成年玩伴提议的活动更能长时间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在选择玩什么的时候,他会进行比较多的学习。此外,由孩子自己发起的游戏还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爸爸喜欢做我做的事情!”当然,当时你可能会这么想:“噢,不,别再玩积木游戏!”或者“那个故事我们已经读过二十遍了!”这正是对教养孩子的考验。在孩子对“小猫躲在帽子里”的游戏感到厌倦之前,你早就感到厌烦了。如果你想给那些总是重复的老掉牙的游戏带来一点新意,你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自己加入一些新的变化,或者找出另外的新办法来玩旧玩具,比如:“我们把这座积木搭的塔改造成一个停车库,好吗?”

让孩子感到他是独特的。在游戏过程中,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孩子身上。如果你的人是和孩子在一起,而心思还在工作上,孩子会觉察出你已经心不在焉了,这样,你和孩子都不会从共同度过的这段时光中受益。孩子会感到你和她在一起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最终她会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而对你来说,你失去了了解孩子、享受孩子带来的乐趣、以及重新学习如何玩游戏的机会。我还记得和6个月大的马修一起玩“围圈子”的乐趣。我让他坐在我的前面,面向着我,在旁边放上一些我们喜欢的玩具(有我的,也有他的),我用腿围成一个圈子把他围起来。这个空间把他围在了里面,而且为他提供了保护,防止这个刚刚会坐的小家伙倒向一边。我全神贯注在马修的身上。他感到自己是独特的,我也一样。他发出婴儿那种傻里傻气的叫嚷,真是很逗。

父母们也需要游戏。作为一个忙碌的人,我很难把自己降到婴儿的层次去享受那些缺乏系统性的、看上去没有任何意义的游戏。毕竟在我的日程安排上还有许许多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一旦我意识到我和孩子都能从游戏中获益,那么这段特殊的时间对我就变得有意义了。游戏对我来说成了一种治疗方法。我需要从成年人的事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一段时间,把注意力倾注在这个重要的小家伙身上,正是他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我如何去放松自己。游戏帮助我逐渐地了解了马修,比如他的性情,还了解了他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所具有的能力。在游戏中,孩子向父母展现了自己,反过来,父母也把自己展现给了孩子,这样的关系在整体上带来很大的好处。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把我们放在了与孩子一样的水平上,帮助我们用孩子的眼光、用孩子的想法来看待事物。因此,抽时间去享受一下和孩子玩游戏给你带来的质朴的欢乐吧。

你是否对孩子自尊心尽到了责任?

如果一本关于教养孩子的书籍中没有专门一节讲述孩子的自尊,那这本书就不是物有所值。然而,我们担心父母们会误解上述这个概念,会认为在一日三餐和温暖的冬衣之外他们还必须额外地多给孩子一样东西。父母们保护孩子,使孩子免受任何自尊心的伤害,有时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比如父母会对孩子说:“噢,比利,你唱歌实际上并不走调,你只是高音唱不上去。”)。他们每天都估量孩子的自尊心,就像有人每天要量体温一样。(“今天朱莉叶的自尊心比较低,她大哥昨晚下棋赢了她。”)

如果需求得到了满足,每个婴儿都会在内心建立起自尊心。就像园艺师栽培一棵树一样,你的工作就是养育孩子,尽你的所能为孩子营造环境,好让她长得粗壮挺拔,使那些幼嫩的枝条免受伤害。你做不到在每一次称赞中、每一个活动中都树立孩子的自尊心。许多父母们都会为在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做得不够而深感内疚。实际上,培养一个有自信心的孩子并不要求你拥有心理学学位。大部分的养育工作是容易的,并且充满了乐趣。多抱一抱你的宝宝,敏感地对她的需求作出回应,享受宝宝给你带来的乐趣,然后你就可以在一旁歇着,欣慰地看着孩子的自尊心自然地建立起来。

游戏是一种投资。如果你有一些“其他事情”可以做,或许你就会觉得搭积木是在“浪费时间”。许多大人都在努力地让自己忘记那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当然你不必把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玩耍,而且你的孩子也不希望你这样做。18个月之后,孩子对你的需要会越来越少的。你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你在做着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在养育人类的一员。你看起来没有意义的活动对你的宝宝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你应该把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时间看作是你最好的投资。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和孩子一起做事时表现得越是兴致勃勃,孩子长大后就越会有兴趣和你一起做事。随着孩子的成长,你可以让他参与到你的娱乐和工作中去,因为与你在一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

为什么孩子哭时,你不能笑


为什么孩子哭时,你不能笑。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区里面两三个孩子在一起玩,玩着玩着发生矛盾冲突了,开始吵架,互相抢东西,推搡,哭闹,甚至打架。周围大人的反应一般是如下几种:

一、“调停”:努力劝架讲和。有的家长能够就事论事地公平处理,但也有很多谦逊有礼的家长,不管是不是自己孩子不对,都会要求孩子“放让”,万一真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对,可能还会当着被“欺负”的孩子的家长的面,狠狠地教训自己的孩子。

二、“看戏”:家长笑着看孩子打闹,不干预,不参与。小孩子往往会为了成人看来连鸡毛蒜皮都不算的事情吵闹起来,一吵情绪还都很激烈,大人看了,觉得幼稚,所以会笑,甚至还会说孩子“羞羞羞”。

三、“参战”:护雏心切又有点强悍的家长,可能会出面帮孩子讨个公道。有的家长会质问欺负自己孩子的孩子,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辱骂或者打他们。

孩子之间有矛盾冲突,大人应该怎么办,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三两句话不容易讲清楚。今天我想讨论的是“看戏”型家长,这类家长往往不会激起多大的争议,因为他们的行为似乎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但在我看来,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自尊培养和行为塑造是有害无益的。

试想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遇到困窘的时候,我们会希望别人笑着看着困窘中的我们,说“羞羞羞”吗?如果我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某日不慎被小偷偷掉了几个月的积蓄,一个亿万富豪跳出来对我们说:才丢了这一点点钱,有什么好着急的,羞羞羞,我们会好受吗?会服气吗?

在大人的眼里,也许孩子和孩子的一切都是小的,孩子的追求,孩子的欲望,孩子的感受,也是“小”的。但是在孩子的眼里,玩具被好朋友抢了,表演节目不如好朋友招人喜欢,喜欢的巧克力被妈妈强制分给别人,妈妈只表扬别人不表扬自己,都是足以引起情绪急剧波动的大事。在孩子伤心的时候,孩子最在乎的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如果表现得对孩子的痛苦毫不在乎,对于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我痛苦,妈妈却不理解我的感受,她还笑话我,因此,她觉得我不好,她不爱我。

意见不一的妈妈也许会反对,说我们都是这样被笑大的啊,不也没事?我看我孩子还好啊,哭过以后照样玩。确实,没有哪个孩子会哭到天荒地老,哭完了孩子还是会回复平静,但是这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已经扎下了根。将来孩子再受到任何委屈,要么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要么他们会哭得更撕心裂肺,好让大人的表情由笑转为严肃,直到大人关注到他的需要。在被嘲笑的过程中,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孩子也没能从自己和大人那里学习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于是本来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的能力的教育机会,在大人的笑声中变成了一个打击孩子自尊,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增殖的过程。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认同以上我所分享的,那么如下几条建议,在下次您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可以参考。

第一,如果您判断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小case,孩子自己可以解决,那么您可以带着平静的心态和表情静观事态发展,或者干脆离开孩子的区域去做别的事情。

第二,如果您看到孩子之间很明显存在着欺负和被欺负的情况,而且孩子自己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需要您的介入,那么您的介入就要及时而迅速,处理的原则要公平而合理。公平和合理就意味着,对自己孩子执行的规则和对别人孩子执行的规则应该是一致的。

第三,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愤怒、伤心等)非常激烈,这个时候跟孩子讲任何道理孩子都很难听得进去,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可以采取的办法有:跟孩子共情,帮助孩子释放或者平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具体用哪些方法,怎么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第四,规范孩子的行为也许需要奖惩,但最终我们希望孩子在一次次冲突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来运用,如何通过沟通来帮助孩子内化群体交往的原则和情绪管理的办法,才是父母最需要了解和熟练掌握的技巧。

每天早晨为儿子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


今年儿子年满十二岁,我做到了十二年来始终如一的是:每天早晨,为儿子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

早晨,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早餐才是最需要精心准备的。然而有太多的人却把它忽略,甚至草草打发了之。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大多数人因贪图被窝,宁愿在床上多呆几分钟,而不愿把时间花在早饭上。

我经常看到有的年轻人在路上边走边吃,这样既不文雅又不卫生,还会影响消化。还有的人在小摊上坐着,不顾过往的人群,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

我不赞成吃小摊上的东西,我很少买早饭。我是自己给孩子做,而且是精心的为孩子营养搭配。

我做到了每顿饭都变着花样给儿子做汤、粥、稀饭、豆汁等等,儿子从未上过火。

每天清晨,我洗刷完毕,就直奔厨房。做起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青菜

,而且一周也要经常换花样。而且每天早晨炒一至两个菜。有时给儿子做手擀面,有时制作油饼,有时为儿子做汉堡。总之,除了炒菜外,还必须有汤、面点等。

一次,和朋友闲聊起来,她说她很少给孩子做早饭、午饭,都是给孩子钱,让孩子出去买着吃。听了我的做法后,她深感惭愧,佩服我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其实,我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妈妈!我只是做到了每天我以为应该做的事,通过我的勤劳的双手,用我自以为良好的厨艺,为儿子做点平凡的事。看到儿子每天大口大口地吃着我为他准备的丰盛的饭菜,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让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看到儿子比同龄人都高一些,我很欣慰!我的付出很值!

我做到了十二年如一日的三餐,虽然看上去很普通,也是需要坚持的,需要一种毅力的,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我会做的更好……

回家请关手机,因为孩子不会等你


回家请关手机,因为孩子不会等你

1、这一个周,我和孩子爹的行为都处于闺女的严密监控之中。

只要我们任何一个人拿起手机,闺女就会向另一方控诉:“妈妈,爸爸又在看手机。他都说了马上不看了,他还在看。”“爸爸,妈妈还在看手机,不跟我们玩。”

有了这样的监督,我们也不好厚脸皮再拿手机,乖乖的把手机放的远远的。我发现,放下手机之后,时间多了不少,每天晚上能做很多事情。

吃过晚饭之后,陪着孩子玩一会,做做游戏,一块想想她在幼儿园学的什么,有时候教她背首诗,听她唱儿歌,陪她搭积木,看她画画,给她读故事,一晚上过的很充实。

孩子以往有晚睡的习惯,现在九点左右就开始上床讲故事,然后睡觉,早上不用叫,大多数时间能自然醒来。

这一切,与我们上周跟孩子的约定有关。上周,我们郑重其事的跟孩子说,以后她只能周末看paid,她不看paid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不看手机,她答应了。

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些艰难,我们也忍不住看手机,但在互相监督下,也坚持了下来,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以往,我们家的画风是,孩子独自看动画片,爸爸一部手机,妈妈一部手机,几乎零交流,偶尔爸爸妈妈想跟孩子说句话,她连头都不抬。

虽然规定她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但往往看着看着就成了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晚上的大部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春节之后,孩子嘴里老吐出一个词,那就是“无聊”。

动不动就“妈妈我好无聊啊”,初听这句话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她才五岁,整天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后来,我觉得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做家长的出了问题。

白天我们上班,孩子上幼儿园,回家能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就是晚上,而晚上这宝贵的时间我们也没有当回事,孩子自己看动画片,我们看手机,各玩各的,挺好。

但孩子慢慢出现的一些问题却是我们造成的,除了看动画片,很少跟父母交流,晚上不睡,早上不醒。

2、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不好好陪伴孩子,她就长大了。今年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去年的时候,孩子上小班,每天早上,她都软磨硬泡的希望我能背着她上学。这样坚持了有一年,每天早上她在我背上会叽叽喳喳的说很多话。

但是,我一直希望她能自己下来走路,一是背着太累了,二是路上很少看到别的小朋友背着。所以,我软硬方法都用,就是希望不再背着她。

那个时候,孩子爹说,你就知足吧,现在还让你背着,你能背几年,到时候你想背人家也不愿意了。

孩子爹的这句话很快就应了景,自从怀了老二,我告诉她妈妈不能背她了,有时候时间来得及,就让孩子爹送她去学校,这样她爹可以背她。

前几天的时候,她起的早,她爹等着她说要背她上学,她说:“不用了爸爸,你先走吧,我要跟妈妈一块走。”

后来几天我观察她,不仅是跟我一块,即使我们三个一块走,她也很少提让别人背她的事,自己蹦蹦跳跳的走一路。

终于不用背她了,我心里却有种小失落,原来她这就要长大了,与去年的她相比,大了那么多。

仔细算算,我们能陪伴她的时间还有多少,她今年5岁,顶多能陪我们到18岁,到时候上了大学,我们再想陪,那得看孩子给不给机会。

3、曾经有几个孩子妈在后台咨询,孩子学习越来越紧张了,但孩子却不喜欢学习,我们做家长的干着急,帮不上忙怎么办?

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你是刚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的吗?大部分答,以前工作忙,觉得他还小,也顾不上他,那个时候学习也不紧张。

我自然明白,孩子小的时候没上心,觉得不着急,还有很多时间呢,一旦等发现孩子有问题了,就是短时间难以改变的大问题,因为这都是长时间积攒下来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小毛病会变成大毛病,偶尔的行为会变成习惯。

4、龙应台在《父母是有有效期的》中写了一个女孩的事。

女孩8岁的时候,她第一次见孩子,女孩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她送的一瓶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的画出来。她看了感到惊奇,就怂恿女孩的父母,让他们送她去学艺。但女孩的父母一面推脱,一面又炫耀孩子的画画天赋。

十年之后,女孩18岁,龙应台再一次见到她,她已经在外面跟一个男孩同居,手上拿着烟,穿着暴露,露着小肚子,腰上还有一个刺青。

很显然,这十年,她的父母已经错过了很多,错过了对她的教育,现在她已经长大了,父母再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其实想想,如果我们不用心陪伴孩子,我们错过的东西太多了。

5、《周末父母》讲了一对小夫妻学做父母的故事,其中刚开始有个小插曲。

妈妈周末带着孩子去逛商场,孩子提出要去游乐园,但妈妈还没有买完衣服,嘴上说着走,一直没迈开腿,孩子想往外走,妈妈就拉住他。孩子一急之下就喊“抢孩子了”。

孩子一喊招来一群热心人,拉住孩子妈,孩子妈说她是孩子的亲妈,孩子正在气头上,却不承认。大家都问,你怎么能证明你是孩子妈?孩子身高多少,穿多大的衣服,多大的鞋子,她都答不上来。眼看大家要把她当成人贩子动手打了,好在丈夫赶来才化解了一场风波。

虽然为了剧情的需要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还是反映出了一个问题,父母用心陪孩子太少。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周末父母,是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只周末陪孩子,平时都是姥姥姥爷管孩子,他们就是周末孩子的玩伴而已,要谈了解则无从谈起。

6、我们真的那么需要手机吗?

我想了一下,除了孩子爹晚上偶尔有几个工作电话,我的电话晚上几乎从来不会响。

那么我们用手机干什么呢?我有时用手机追电视剧,有时候看看公众号有没有留言需要回复,有时候看看关注的公号有没有更新,有时候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什么动态,真没干什么正事。

要做这些,完全没必要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拿着手机不放,而且大多也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只是,我们都把玩手机当成了一种习惯,一放下手机就觉得自己无事可做。我知道,肯定不止我们这样做父母,还有很多父母回到家也放不下手机。

现在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父母,回家请关手机,因为孩子不会等你。

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她)长大了,真的不需要你了,你的话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你的陪伴愿望得不到孩子的认可。

一晃孩子长大了,你还能陪多久?

相关推荐

  • 为孩子中考发愁睡不着的句子(必备32句)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有会准备一写需要用到资料。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为孩子中考发愁睡不着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1. 考试临近,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也...
    2023-06-14 阅读全文
  •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必备4篇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在上课之前拥有一份完备的教案课件,因此每天都需要按时按质地编写完善的教案课件。教案作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管理和组织工具,其质量也至关重要。如何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我相信这份“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可以满足您的需求,欢迎借鉴和学习,同时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05-25 阅读全文
  • 做足准备,幼儿园不再怕 做足准备,幼儿园不再怕 听说当地一个中日幼儿园下来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本来打算来年送贺宝宝去幼儿的决定又被改变了。对于,年幼的贺宝宝,正式里面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一个陌生...
    2020-11-28 阅读全文
  • 为钱发愁的句子200句 “恭祝您未来日子,健康愉快、一帆风顺!”那些让人一见钟情的句子是怎么样的?很多人借助聊天工具的方便性发表一些句子,句子是生命的标记,引导我们领悟生活的价值。本站致力于整理有关“为钱发愁的句子”的相关信息。阅读可以提升你的知识水平,您将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2023-11-30 阅读全文
  • 花时间与你的孩子一起玩耍 在与孩子的玩耍当中,你会了解孩子身上的很多东西,也会更多地了解你自己。花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带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值得我花时间。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孩子们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的。你应该利用游戏时间...
    2022-02-08 阅读全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有会准备一写需要用到资料。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为孩子中考发愁睡不着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1. 考试临近,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也...

2023-06-14 阅读全文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在上课之前拥有一份完备的教案课件,因此每天都需要按时按质地编写完善的教案课件。教案作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管理和组织工具,其质量也至关重要。如何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我相信这份“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可以满足您的需求,欢迎借鉴和学习,同时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05-25 阅读全文

做足准备,幼儿园不再怕 听说当地一个中日幼儿园下来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本来打算来年送贺宝宝去幼儿的决定又被改变了。对于,年幼的贺宝宝,正式里面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一个陌生...

2020-11-28 阅读全文

“恭祝您未来日子,健康愉快、一帆风顺!”那些让人一见钟情的句子是怎么样的?很多人借助聊天工具的方便性发表一些句子,句子是生命的标记,引导我们领悟生活的价值。本站致力于整理有关“为钱发愁的句子”的相关信息。阅读可以提升你的知识水平,您将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2023-11-30 阅读全文

在与孩子的玩耍当中,你会了解孩子身上的很多东西,也会更多地了解你自己。花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带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值得我花时间。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孩子们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的。你应该利用游戏时间...

2022-02-0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