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片叶子的秘密----绘本中的生命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09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 幼儿园绘本教案

早读的时候,我听到依依在和好朋友小可说:“我外婆要死了。”小可说:“没事的。你外婆要去天堂了,天堂可美了!什么都有。”依依说:“是吗?那我也想去。”小可说:“我也想去,可我妈妈说,死了才能去呢。”依依说:“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死啊?!”小可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两个孩子语气里满是遗憾和期待。

 我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有一种变故却是最令人心痛的,那就是亲人的离去。

在中国,“死亡”一直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父母们一般不会主动对孩子有这方面的教育或引导,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意识到了这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学着用一些西方的方式来解释,比如“天堂”“另一个世界”等等。但是有的孩子年纪小、经验不足,面对亲人的离去,孩子心理的变化大人很难体会。而对于家长给出的这些词汇不能正确理解,而是片面的认定,错误的感知生命的意义,如果任由孩子这么理解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好的结果。YjS21.cOm

生命是神圣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应该珍惜这宝贵的生命,使生命更美好、更有意义。

因此,幼儿的生命教育,我们必须重视。从教育方面来讲,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如何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议题。

而一些了解死亡的绘本故事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我向孩子推荐了一本书《一片叶子落下来》,弗雷德是一片普通的叶子,他从新生、长大,经历了时光流逝,季节轮回,结识了好朋友丹尼尔,他热爱生活,像所有的孩子们一样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在读到“志愿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轩轩说:“志愿就是自己想做的事。”然然说:“志愿就是理想,是长大以后要做的事情。”看来孩子们对于志愿是有所理解的。轩轩说:“我以后的志愿就是当领袖,让所有的人都听我的命令!”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大笑。我没有立刻评价他说的对错。

故事随着书页的翻动一点点继续,孩子们越来越安静。丹尼尔说的话让他们若有所思“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快乐……”轩轩的脸色明显变了。他不再那么躁动的比手画脚,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看了看我,张张嘴,我冲他一笑。他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他明白了某些事情。秋天来临,叶子一片片凋落,死亡让他们有点伤心,有的女孩子眼睛开始红了。依依已经开始掉泪。丹尼尔说:“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们都害怕,这很自然,但是春天变成夏天,夏天变成秋天,你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随着弗雷德的追问,丹尼尔一个个对于死亡的解释,让孩子们皱着的眉头一点点解开。“生命是为了一起过快乐的时光。”孩子们都笑了,拉着自己好朋友的手开心的笑了。依依拉着小可,小可给她擦去眼泪,画面是那么温馨而感人。丹尼尔和弗雷德都离去了,但是孩子们关于生命的探索还没有结束。

作为教师和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要慢慢的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孩子以后健全的心智与人格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生命绘本恰恰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媒体,《獾的故事》中善良的老獾告诉孩子们:应该在自己的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让大家快乐的事情。《外婆去了香水村》……这一本本图书,帮助成人更好地向孩子们解释死亡的概念,也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和画面正确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叶知秋,今天,通过一片叶子的生长凋落、不光是让孩子了解一个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有爱的绘本,让孩子们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希望这种有价值的绘本故事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这才是生命绘本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秘密


教育随笔:秘密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对老师说老师好,不哭闹,来到班里就到处乱看,拿拿这个玩具,敲敲那个乐器……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浩浩,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到浩浩,是爸爸妈妈一起来送的他,当时感觉他黑黑的,小小的,一看就有一些调皮,跟爸爸妈妈再见以后他就开始自己的小世界了,为什么说呢,他不会问老师这个是什么,而是自己会去探索,我们也没怎么打扰他,要让他慢慢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不能急,更不要做过多的要求。

到了喝牛奶的时间了,他接过来我们问他,你知道应该怎么说吗?他不说话,你应该说谢谢,这时他有些害羞的说了一声:“谢谢!”当他坐到小凳子上时还跟身边的小朋友说这说那,这就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流。

到后来慢慢的每天孩子都来的不是很早,自己带来早餐老师再专门看着他吃早饭,书瑜吃饭时有点不专心,东看看,西看看,这时我就会多多跟他交流,在家睡懒觉了?你叫什么名字?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都知道你的名字你要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会伤心的,那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以后有什么事要跟老师说,好吗?他答应着,我是王老师,那是胡老师,还有郝老师,杨老师。刚开始的前几天他还分不清都是哪个老师,他的妈妈跟我们说,我还想怎么会呢,差不多该分清了啊?这时我想,书瑜属于那种心里清楚,在家人面前不是很愿意表现的孩子呢?还是真没有分清,是我们的关心不够?有一天中午起床,我给他穿衣服,我就问他:“书瑜,我是哪个老师?”他有些不清楚的说萌萌老师,即使这样我也很高兴,后来我又清楚的跟他说了一遍每个老师的名字,我们都是好朋友,所以书瑜要记住好朋友的名字对吧?

聪明的孩子后来分的很清楚了,慢慢的也都知道了其他小朋友的名字,还拿来好吃的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在活动中还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听到音乐就想动起来,腿上很有劲,蹦蹦跳跳,做出了几个动作,好帅,当时我的想法就是长大后肯定是个跳舞的好苗子啊。很带劲,有那个范儿,实在是太可爱了。希望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行的优质课展评还是区域活动。听到这个信息后,心里还是挺担忧的,因为是托班孩子,又是一个新班,他们的交往、合作能力还达不到,进行区域活动会不会玩不起来,或者会不会乱玩一通,各种担心涌上了心头。后来,经过对孩子们的指导和积极的准备,心里还是有了些许的自信。

本次区域活动,我给孩子们开放了四个区域:分别是建构区、甜蜜妙妙屋、创意坊、益智区。活动开始,我去游乐场玩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积极地开着小火车跟我一起去游乐场,在给孩子介绍完了活动的材料、目标和注意事项后,就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扮演者各种角色,都玩的很开心,一会让我看他们搭建的宽宽的马路、一会让我们看他们做的好吃的彩虹糖......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快乐地玩着,我也很开心,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实现活动的目标。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尽情地释放、尽情地构思他们的奇思妙想。在此过程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唯一的一点就是最后总结的环节比较弱,由于孩子们玩的太高兴了,就有点收不住了,我就草草的总结了一下就结束活动了。

通过这次区域活动的深刻感受,其实,放开了,孩子还是玩的很开心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的实力,他们还是能够做的很好的。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会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探索,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在活动中把握住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一次,在美术活动《秘密花园》中,我带孩子们欣赏了大量的美丽的花卉图片,孩子们可喜欢了,纷纷用语言讲述出自己发现的美。在轻柔的音乐中孩子们开始创作了,令我非常欣喜的是:很多平时构图、涂色都不是太强的孩子,也画出了他们心中的花卉。我把孩子们的画拍下来,放到电视上,孩子们共同欣喜同伴的画,看到了同伴的进步,大家都开心极了!

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幼儿需要鼓励与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动结束时,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语言,及时发现其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积极想象。让孩子们更好的在美术彩绘活动中感受活动时的快乐!

教育随笔:不爱吃饭的秘密


案例背景

九月入园时发现小宇是一个挺能干的孩子,每次吃饭都能很快的吃完,而且吃的非常干净,从来不要老师盯着。可是,一个国庆假回来了以后,发现他变了。

案例描述

每天中午吃饭,只要老师和阿姨不看着,他就会做在那里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不想吃。”“为什么不想吃”。“饭太干了。”“那你要怎么吃”。他说:“泡汤吃。”无奈我们只好让他泡汤吃。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我们中午吃鸡腿的时候,我们没有说什么就看到他在那啃着自己手里的鸡腿,特别香。这是为什么呢?竟然还有一次,小宇放学在大门口对着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汤泡饭把饭吃的干干净净。”他妈妈说:“好,真棒。”

分析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爸爸、妈妈都是比较惯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只要是他们不想吃的家长就会不给他们吃。可是这样他们有没有想过好不好呢?只是一味的顺着他们,带来的后果只有害没有利。多次和他的爸爸、妈妈沟通了,他的爸爸、妈妈都这么说:“他想吃汤泡饭就让他吃嘛。”我们并没有一直给他吃汤泡饭,而是每次在吃饭的时候多鼓励他,表扬他,效果不一样,就像那天在吃鸡腿的时候,我么多鼓励他,他一会儿就吃完了。

教育随笔: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只要我一发出“请小朋友们传小椅子到走廊上排队”的信号后,就像是点燃了混乱的导火索,我班幼儿就一窝蜂地往教室外面跑,有的孩子连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拥到我身边。经常听到小朋友在喊“老师。他挤我!”“老师,他推我”。特别是黄振豪小朋友,每次排队总会挤在前面,吵着要排第一个”。

有一次,我就忍不住问他:“站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不同吗?”他笑着对我说:“站第一个可以拉着老师的手,可以先玩,而且老师可以看见我。”

想不到,在这个小小的排队里面还隐藏着孩子们这样的小心思,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的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所以老师也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懂得互相谦让的排队呢?

于是,我尝试着编了一首儿歌“脚站线上,不推不挤,前面后面,我都喜欢”。我引导孩子排队时沿着走廊上地砖上的线进行站队,这样孩子就能整齐的排好队了,并且告诉他们如果发生推挤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后果,最后告诉他们,不管你们站在前面还是后面,老师都会喜欢他们的。所以,每次排队时都引导孩子们念一遍儿歌,让孩子们巩固排队的纪律。

其次,对主动谦让的孩子我会进行及时表扬,奖励他一个大拇指,并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懂得谦让。

最后,如果发现故意抢“第一”的孩子,我会对他进行引导,告诉他先站到后面去,在后面老师也能看见他,老师更喜欢懂得谦让、会排队的小朋友。

经过一周的练习,我发现孩子们的排队纪律明显好了很多,也希望我的宝贝们能够继续坚持。同时,孩子们的小脑袋中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掘呢!

教育随笔:棚子的故事


午饭后,带孩子们去种植园地看一看,已经成了我班的必修课之一。

“老师,怎么蒙氏班的小苗苗上面有好多小棚子啊?”李绅宜小朋友首先大声嚷起来。随着他的喊声,孩子们立刻围到蒙氏班的种植园地。“老师,蒙氏班种的是什么呀?”“老师,为什么上面要搭个棚子啊?”“这谁不知道,搭个棚子是怕小苗被太阳晒死啊!”“不对,搭个棚子是怕小苗被雨淋了。”“不对,老师说过,小苗生长需要阳光,它才不怕太阳晒呢,小苗生长还需要水,它也不怕雨,搭个棚子是因为它想在里面藏猫猫。”听到孩子们的话语,我真是佩服他们的奇特想法。“老师,你说,为什么要给小苗搭个棚子啊?”孩子们的争论没有得到统一,他们一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蒙氏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种的是辣椒和茄子苗,他们给小苗搭个棚子的原因是……”我刚要给孩子们解释,立刻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啊,于是我就找来蒙氏班的老师进行了商议。“孩子们,我们把其中的一颗小苗的棚子撤掉,我们每天都来看看,搭棚子和没有搭棚子的小苗的生长变化有什么不同,好不好?”“好!”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答应。在他们的注视下,我把其中的一颗小苗的棚子撤掉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和孩子们每天都会去种植园地看看,并且在记录本上记录下天气状况和小苗的生长情况。

一天天过去了,搭棚子的小苗渐渐茁壮起来,而没有棚子的小苗已经渐渐枯萎。对于枯萎的小苗,孩子们很伤心,有的孩子还建议说再给它搭上棚子……虽然棚子又一次搭在这颗小苗上方,但是小苗到最后还是死掉了,孩子们难过了好多天……

当我再一次问为什么小苗的上面要搭个棚子时,答案已经是非常的统一,可见,孩子们通过对比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在栽植的小苗上面搭个棚子的原因了。

有的时候老师不一定每一件事情的原委都要告诉孩子们,给他们留个悬念,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这样会带到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要他们亲自试过,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印象会更加深刻。

幼教随笔:一半的故事


一日生活无小事,我们要把孩子的每件小事都当成大事,凡事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体现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一、一半的故事

每个班都有能力差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成功后的神采飞扬,他们内心的失落溢于言表,更加畏畏缩缩、更加自卑,越发觉得自己不行。

为了让能力差的孩子树立自信,也和别的小朋友一样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不再包办,用跳一跳就能吃到果子的方法,老师先帮他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然后循序渐进,逐渐让其掌握有关技能,使他们能自豪地说:“我能行!”

1、穿衣服:对能力很差的孩子,我会先帮他穿上一只袖子,让他穿另一只袖子,然后慢慢过渡到能独立完成。

2、扣扣子:先帮他系一个扣子,教给他方法,培养他“自己来”的意识。

3、吃饭:对于总是让家长、老师喂的孩子,教给他们方法的同时,可先喂他一半,鼓励他自己吃另一半。

4、操作活动:对于没有动手意识或能力特别差的孩子,可降低要求,先帮他做一半,自己再做另一半,逐渐树立自信。

你一半,我一半。你自信,我欢心。你成功,我欣慰。所以,我和孩子是一体的。

二、爱在细微处

“细微之处见精神”,我们从事的是爱的教育,他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尽在细微处。

在帮孩子提裤子时,总不忘和他们碰碰额头,玩个顶牛的游戏,不止是和他们增进感情,还是为了掌握每个孩子的体温。

在户外活动前,总是提醒他们提好裤子,戴好帽子,还不忘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卫生纸,以备为孩子们擦鼻涕。回来后,提醒出汗的孩子擦汗,提醒每个孩子喝水。

在为孩子们分饭时,注意不让米盖住勺子把,并提醒值日生分勺子要握住勺子把分。

孩子上床前,总不忘检查一下是否带异物上床,容易出汗的小朋友经常为他擦擦汗,并细心帮每个孩子掖好被子。

一日生活无小事,我们要把孩子的每件小事都当成大事,凡事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体现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教育随笔:藏在点名里的秘密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那种老师只管叫着名字,不管孩子乱喊一气的点名不要也罢。点名有助于促进孩子间的友爱情感。点名时可以试着跳过请假幼儿的名字(谁来谁没来,不需要依靠点名来确定,老师应该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点完后,问幼儿:“谁没来?”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注情感,同时还可通过点名鼓励坚持入园的幼儿。

点名可以渗透数的概念。小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点数自己组多少人,练习5以内点数。中班可要求多数几个,大班则可要求全数,还可练习默数,自己报数,进行偶数,奇数,相邻数等概念的渗透,并且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乘法概念。

点名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时间概念。年月日,星期,以及昨天,今天,明天等。每次点名前告诉幼儿日期,有没有特殊性,借以进行人文教育。点名可以促进师生感情。采用丰富多彩的点名方式,如被点到名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叫,或是用特别的方式与小朋友老师打招呼等。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秘密 教育随笔:秘密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对老师说老师好,不哭闹,来到班里就到处乱看,拿拿这个玩具,敲敲那个乐器……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浩浩,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到浩浩,是爸爸...
    2021-05-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我班...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爱吃饭的秘密 案例背景 九月入园时发现小宇是一个挺能干的孩子,每次吃饭都能很快的吃完,而且吃的非常干净,从来不要老师盯着。可是,一个国庆假回来了以后,发现他变了。 案例描述 每天中午吃饭,只要老师和阿姨不看着,他就...
    2021-05-2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只要我一发出“请小朋友们传小椅子到走廊上排队”的信号后,就像是点燃了混乱的导火索,我班幼儿就一窝蜂地往教室外面跑,有的孩子连椅子都顾...
    2021-07-05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秘密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对老师说老师好,不哭闹,来到班里就到处乱看,拿拿这个玩具,敲敲那个乐器……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浩浩,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到浩浩,是爸爸...

2021-05-2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

2021-05-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我班...

2021-05-08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九月入园时发现小宇是一个挺能干的孩子,每次吃饭都能很快的吃完,而且吃的非常干净,从来不要老师盯着。可是,一个国庆假回来了以后,发现他变了。 案例描述 每天中午吃饭,只要老师和阿姨不看着,他就...

2021-05-24 阅读全文

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只要我一发出“请小朋友们传小椅子到走廊上排队”的信号后,就像是点燃了混乱的导火索,我班幼儿就一窝蜂地往教室外面跑,有的孩子连椅子都顾...

2021-07-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