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 悄悄长大的学习品质
发布时间:2020-01-09 教育学习笔记 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 幼儿园学习活动方案前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实施《指南》时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故事再现
2016年11月2日下午,观察者在贝贝二班观摩小组活动——探索小钢盔的玩法。当老师用1分钟的时间引导后,孩子们开始操作小钢盔(每人一小筐,量足够多)。
观察者把目光聚焦到小男孩那里:自下而上,小男孩摆放第一排小钢盔,颜色呈现灰-橙-灰-橙的规律,第二排是紫-红-紫-红,第三排是蓝-绿-蓝-绿。这个时候,他停顿了1分钟,眼睛一直看着小筐里的小钢盔。
然后,接着摆放第四排,呈现黑-黄的规律。再摆到第五排时,他停下来,双手放在桌子下,眼睛一直在筐子和摆好的小钢盔这两个目标上转换。1分钟后,他开始摆放灰-橙规律,最后橙色小钢盔不足,他便用黄色代替了。
接着,他把这些小钢盔收到小筐里。一边收一边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进行另一个作品,开始摆放小动物形状。
故事分析
?儿童对规律的运用
该男孩自下而上摆放彩色小钢盔,横向是5排,纵向是6列。小男孩摆放小钢盔每一排呈现的都是AB模式,其中第五排重复第一排的模式。纵向6列呈现的关系也是AB模式。儿童把AB模式进行了复杂地操作和创新。
?儿童的注意呈现
心理学家说注意属于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注意特征分为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本次观摩的老师大概有20人,该幼儿并没有被干扰,注意稳定性达15分钟。
注意的广度:他掌握小钢盔的颜色特点,已有AB模式的经验和知识,知道自己的操作目的。
注意的分配:操作时,他把注意力分配给了规律摆放和形状摆放,眼睛在筐和已摆成物品两个目标上转换。
注意转移:在结束规律摆放后,他开始了新的动物形状操作。
?儿童敢于想象和探究
本次的小组活动,目标是探索新材料的各种玩法。儿童在这个操作过程中,2次停顿思考后,创造出新的复杂规律。在随意观看旁边幼儿的作品后,探索出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造型。
?儿童的学习习惯
从本次的小组活动中,观察者发现小男孩喜欢独立思考,默默向其他同龄人学习。
总结
看似简单的小组活动,其实体现了很多学习的品质。
▪️学习品质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指怎样获得各种知识、技能。
▪️学习发展的实质在于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品质并不是一项技能、方法,而是强调如何使用技能、方法。
▪️教师的活动设计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在一日活动中,老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学习瑞吉欧、蒙台梭利、华德福、多元智能等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甜蜜的悄悄话
“老师,快看!我自己穿的衣服!”午睡一起床,晨晨就笑眯眯地扑到了我怀里,叫我检查他穿得衣服。呀!小家伙真能干!衣服穿整齐了,裤子塞好了,鞋子也穿好了。我捏了一下他的小鼻子,夸奖他:“晨晨的本领真大,真能干!”晨晨马上报我以甜甜的笑,咧开了小嘴巴,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并甜甜地亲了我一下,高兴地离开了。我渐渐发现了一个和孩子们沟通的有利时机——午睡起床后的整理时间。由于小班幼儿的整理能力差,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衣服穿整齐,所以每次午睡起床后我们都会用一段时间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慢慢地这段时间也就成了我和孩子们相互沟通、说说甜蜜悄悄话的时间了。瞧,企先来了!“企先,今天自己穿的?让我看看!呀,小肚子露在外面了!”企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一边帮他塞衣服,一边叫他看我是怎么塞的。跟我靠的这么近,企先说出了也许是憋了很久的话:“陈老师,这件衣服是我妈妈织的,很暖和。”他指着自己红颜色的羊毛套衫说。听着他奶声奶气的声音,看着他可爱的大眼睛,我微笑着说:“是啊,多好看的衣服!企先要赶快学会自己穿衣服,这样妈妈就会织更多好看的衣服给你穿了!”企先懂事地点点头。轮到聪聪了,他摇摇摆摆地走来,一下子扑到我身上,揍在我耳边悄悄地说:“陈老师,明天我也要听你讲故事!”看着他一脸期待的样子,我也凑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好啊!但是明天你要吃饭吃得快一点哦,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聪聪小小的眼睛眯了起来,脸上绽开了笑容。就这样,每个小朋友,无论整洁与否,聪明与否,我都会在整理衣物时与他说上一段甜蜜的悄悄话,有表扬,有希望、有建议……在帮孩子整理时,我和孩子们靠得如此之近,眼睛与眼睛对视,心灵与心灵交流,我们是如此地亲密无间。孩子是纯真可爱的,他们渴望与老师亲近,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抚与关注。而这些甜蜜的悄悄话,正是我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正是这些甜蜜的悄悄话,让我感受到了幸福。
孩子们的悄悄话
一天,正值中午班,大部分幼儿都已经进入甜甜的梦乡。忽然听见有两个小朋友正在说“悄悄话”,于是我轻轻走到他们的床边,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我告诉你,今天妮妮非要用她拿的西瓜霜换我带的药,但是她吃了我的药却说没有西瓜霜好吃,又苦又涩……”
听到这里,我心一震:药怎么可以随便换着吃?我马上叫醒妮妮小朋友问事情的原由,妮妮吞吞吐吐地告诉我“我看到小涵小朋友带的药是黄颜色和蓝颜色合起来的,非常好看,我就用西瓜霜跟她换了,可是吃到嘴里又苦又涩,吞进肚里里也很难受。”我把那个颜色漂亮药片拿来一看,原来是红霉素片。吃多了会恶心呕吐。幸亏妮妮只吃了一粒,我忙给她喝了几杯开水,又照顾她睡下了。
起床后我教育幼儿,药千万随便换着吃,如果哪个小朋友有病需要中午吃药,一定要把带来的药交给老师,放在药盒里保管。
“悄悄话”作用可真大,孩子们内心的话不想或是处于不敢跟老师讲时,他们会互相交流,变成他们好朋友之间的悄悄话。从这件事上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个细小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的变化,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母亲般的爱与关怀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每周一句悄悄话 学会礼让
每周一句悄悄话
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班里开展了每周一句悄悄话的活动,要求每个幼儿,在周末告诉老师一句话;这句话是他在这一周中最想告诉老师的一个小秘密,或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件有趣的事……。
为了说好这句话,老师费了很大的劲,组织孩子讲好自己的语言,说好一句话,即锻炼了口语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开始,有好多孩子说不好,把要说的话讲成故事,有的不用串联词,串联句子;经过我反复的引导,孩子们终于能说一句完整的悄悄话了。
学会礼让
在结构区活动时,我总是把积木平均分给每个幼儿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抢,每人都一样多,谁也不拿谁的;殊不知,这样却助长了幼儿的自私的心里,不利于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我改变了分积木的方法,把积木放在幼儿中间,谁需要谁拿。刚开始,我刚把积木放在桌子上,只听“哗”的一声,积木就让动作快的小朋友都抢去了,动作慢一点的,没有积木,就去告诉老师;我进行了教育,玩积木时用多少拿多少,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把积木都抢到你自己身边去,刚你自己玩,别人就没有积木玩了,那样做太自私了,通过强调和说服教育,幼儿逐渐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积木进行拼插,没有了挣抢。
每周一句悄悄话 学会礼让
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班里开展了每周一句悄悄话的活动,要求每个幼儿,在周末告诉老师一句话;这句话是他在这一周中最想告诉老师的一个小秘密,或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件有趣的事……。
为了说好这句话,老师费了很大的劲,组织孩子讲好自己的语言,说好一句话,即锻炼了口语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开始,有好多孩子说不好,把要说的话讲成故事,有的不用串联词,串联句子;经过我反复的引导,孩子们终于能说一句完整的悄悄话了。
学会礼让
在结构区活动时,我总是把积木平均分给每个幼儿,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抢,每人都一样多,谁也不拿谁的;殊不知,这样却助长了幼儿的自私的心里,不利于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我改变了分积木的方法,把积木放在幼儿中间,谁需要谁拿。刚开始,我刚把积木放在桌子上,只听“哗”的一声,积木就让动作快的小朋友都抢去了,动作慢一点的,没有积木,就去告诉老师;我进行了教育,玩积木时用多少拿多少,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把积木都抢到你自己身边去,刚你自己玩,别人就没有积木玩了,那样做太自私了,通过强调和说服教育,幼儿逐渐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积木进行拼插,没有了挣抢。
“悄悄话”教育
子健是我班里的“小霸王”,因为他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总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害怕他,不喜欢和他玩。
每次他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他,他马上就会认错,可很快又会犯错,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一次,子健又把我班振辉玩具给弄坏了,我知道后非常恼火。
没问青红皂白就把子健当众批评了一顿,又让他道歉,这一次子健哭了。
事后我才知道,其实玩具一开始就坏了,子健想帮忙修一下。
谁知,别的小朋友以为子健又欺负人,所以……
这件事让我深深自责,为什么当时那么冲动。
我马上找到了子健,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抚摸了他的头,并向他道歉,希望他能原谅老师。
这一次子健又哭了,开心的哭了。
此后,子健再犯错误,我再也不会当众大声批评他了,我会对他进行“悄悄话”教育,细心耐心的开导他,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哪里做错了。
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去改正。
自从对他实行了“悄悄话”教育,子健慢慢的变了,变得懂礼貌了,听话了,爱笑了,朋友也多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爱,作为老师要在保护好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细心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悄悄话
教育随笔:悄悄话
教学活动前孩子们的纪律是最难维持的,有说的,有笑的,有闹的,这个时候是最难管理的。
一次正当其他孩子在吵吵闹闹时,我发现玲玲非常专注地注视着我,我灵机一动,请玲玲来到小朋友面前,我蹲下身体俯在她的耳朵边上轻轻地说到:“玲玲,我真的很喜欢你!你坐得真棒!”
孩子们看到我这一举动感到很惊奇,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而玲玲听了我那番赞美的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美滋滋地笑了,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嘿嘿,效果出奇的好,于是我一连点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上来,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给予表扬。
第二天有许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特别高兴,他说老师在耳朵边说很喜欢他”。没想到我的无意举动却给孩子带来无比的快乐。
从那以后,我会时常利用耳语和他们说悄悄话,有表扬、有希望、有建议┉我觉得在这时我和孩子的距离是最近的,心与心是互相沟通的。
耳语有利于拉近老师和孩子、老师和家长的距离。
我对孩子们说的悄悄话
午睡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上完厕所,脱好鞋,进入午睡室。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特别兴奋,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个不停,我在一旁着急着,连说:“安静、安静!”可孩子们好像听不见,仍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可怎么办?
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他也很配合,笑眯眯地闭上了眼睛。不试不知道,一试还真有用,我的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其他的孩子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哈哈,谁闭上眼睛,我就告诉谁。”我对孩子们说了同样的悄悄话——快快闭上眼睛
,老师真喜欢你。你会做一个好梦的。”
就这样,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不可能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我看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大概都在期待着甜甜的美梦吧。
当孩子们吵闹的时候,或许老师的“安静”可以感染他们,而不需要像“河东狮吼”般的乱吼一气,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大吵大闹,而自己也累得“一败涂地”。和孩子们一起,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多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幼教笔记:请悄悄跟我说
有一次,午睡起床时,我正给女孩子梳头发。突然,周老师问我,第一张床下铺是谁睡的。我一听,那不是涛涛的床吗,出了什么事呀?上去一看,只见涛涛的垫被上有一大块湿的痕迹,原来小家伙尿床了。我连忙下楼,把涛涛叫到我身边,涛涛牵强地笑着看着我。我把涛涛叫进了盥洗室,悄悄地问他,是不是尿床了,终于,他非常尴尬地点了点头。于是,我连忙给涛涛的爷爷打了个电话,请他送条裤子来给涛涛换。第二天,涛涛的奶奶送涛涛来幼儿园时说:涛涛会尿床是因为老师说午睡时要少上厕所。为了避免孩子们在午睡上厕所时感冒。我们要求孩子们午睡前都解好小便,尽量不要在午睡时上厕所,如果实在太急,再去厕所。涛涛如此活跃的孩子面对此事会会如此胆小,让我不免有些吃惊。看来,对一个孩子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于是我便有意地观察着涛涛各方面的表现。
在观察中,我发现调皮的涛涛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有一次,在梳头前,一个女孩子搬来了孩子坐的椅子放在前面让梳头的孩子坐,于是我表扬了她。到了第二次梳头时,机灵的涛涛见我拿梳子就把孩子坐的椅子搬过来放好了,我开心地表扬了他,涛涛也开心地笑了。于是在后来梳头时,涛涛都非常积极地抢着搬椅子。有时,我找不到梳子,涛涛都帮着找,我也毫不吝啬地表扬他。这件事也让我找到了“治”涛涛的办法,那就是及时地肯定表扬他。于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当我发现涛涛的进步时就及时地表扬他。当涛涛在活动时坐得很好时,我表扬他,他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当我发现不爱吃饭的涛涛吃完饭时,表扬他,在第二天吃饭时,他能够坚持多吃些饭。
每个孩子都是多面的,作为一位老师要学会寻找孩子的长处,寻找孩子的可爱之面。作为一位老师要学会多表扬孩子,那么孩子们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