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懂分寸的句子(范本69句)
发布时间:2025-06-03 道德经懂分寸的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经》好句摘抄69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2、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经》
1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6、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1、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章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5、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2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2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9、天地不仁是天地不仁还是道的原则不仁?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母,道与人通过物建立关系。天地合而万物生,这是自然的过程。因此这个层面上,天地不仁实际上就是说道不仁。
30、清净为天下正。
3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2、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3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35、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3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3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40、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41、第部《道德经》老子(春秋生卒年不详)
4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3、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6、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4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4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9、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51、“天地之间,其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可以独立出来吗?与前后文有关系吗? 与前面,都是在说天地的问题;与后面就是道的本质是无,是虚的,以虚来喻道,中喻道,守中就是守虚、守道。
5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5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54、奢侈不是什么,节俭才是一切。善比恶好。
5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5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5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6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6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6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6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
66、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6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8、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6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道德经懂分寸的句子网内容,请访问道德经懂分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