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品5篇)
发布时间:2025-05-18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2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3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
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
N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
(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
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
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
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静摩擦力分析
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
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2.三力合力最小值
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4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例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运动图像的'含义和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了解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5
合成和分解力
1、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物理问题的分类研究。
-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推荐:
-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 高中必修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知识点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循不同的操作规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一直线矢量的合成可以转换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个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方向代人,相反用负方向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终结果的正负反映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然分为正负,操作规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终结果的正负不代表方向,比如:功率。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和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其效果与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种力称为那些力的合力,那些力称为这种力的分力。
(2)共点力合成:
1、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那么这些力就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合成。
①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
a.同向:合力方向和方向一致。
b.反向:合力、方向和力中较大的力。
②互成θ角-力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来表示两个力的向线段作为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一般规律。
注:(1)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行的规律。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注意事项:
(1)力的合成和分解反映了物理问题的研究.
(2)合成和分解是研究问题方便的一种方法。当用合力代替几种力时,合力必须与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不能考虑分力。同样,分解力时只考虑分力,而不是同时考虑分力.
(3)共点两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F合≤Fl F2。
(4)共点三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为零。
(5)力分解时,应根据实际效果对物体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方法是将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垂直坐标轴上,最终分解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个方向或总合力)。
易错现象:
1.没有掌握静摩擦合成的可变特性
2.不能正确分解力的作用
3.不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
-
推荐阅读:
[精]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5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集锦4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集锦12篇)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系列5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通用十三篇)
-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欢迎访问: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