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5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精选12篇)

发布时间:2025-03-06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观察小蛇吞进不同水果后肚子的变化,大胆想象,乐意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ppt、水果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测:这是什么

1、ppt激趣。

主要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从局部开始猜测,教师可适时追问)

要点:幼儿对小蛇局部特征的感知。

2、小蛇律动。

要点:幼儿随音乐模拟小蛇动态的行为表现。

过渡:小蛇很饿啊,它扭呀扭呀来到了果园,果园里会有什么水果给小蛇吃呢?

二、观察:小蛇吃苹果

1、第一次观察:吃一个苹果

主要提问:

(1)小蛇看见一只圆圆的苹果,会怎么做?

(2)一只苹果被吞进小蛇的肚子,小蛇的肚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2、第二次观察:吃三个苹果

主要提问:

(1)小蛇吃到苹果了吗?为什么?

(2)小蛇吃了几个苹果?

(3)小蛇吞进3只苹果,它的肚子变成什么样?象什么?

三、操作:小蛇吃水果

1、自主操作(每桌常见的水果、小蛇的图片若干)

要点:提醒幼儿将小蛇吃完水果后的图片翻过来观察展开想象。

2、交流分享。

四、延伸:

小蛇吞进不同的水果,肚子就会变得不一样,真有趣。有时间我们可以再去看看《好饿的小蛇》这本图画书,看看这条小蛇还吃了什么,它的肚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语言)《好饿的小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活动过程:

开始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进行: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结束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的睡觉呢。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体验模仿小蛇的乐趣。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想跟小朋友们分享一本图书!书里有一只小动物,你们猜是谁呢?(做扭来扭去的动作)原来是小蛇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蛇吧?小蛇为什么要把嘴巴张的大大的?(因为它肚子饿了,它是一条好饿好饿的小蛇)

二、根据水果的特征,想象小蛇肚子的变化

1、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的在散步,(做扭来扭去动作)这时它看见一只圆圆的苹果,你们猜猜,它会怎么做呢?小蛇“啊呜——咕嘟!”一口吞下了圆圆的苹果,哈哈,小蛇的肚子也变得圆圆的。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不同的东西,肚子也会变成不同的样子。

2、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只听“啊呜——咕嘟!”小蛇好像又吃了一样东西,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啦?(弯弯的、三角形的、刺刺的)你觉得小蛇可能是吃了什么?(弯弯的香蕉、三角形的西瓜、刺刺的菠萝)你怎么知道的?小蛇“啊呜——咕嘟!”一口吞下了水果(香蕉、西瓜、菠萝),哈哈,小蛇的肚子也变得。

三、回忆绘本内容,再次欣赏故事

1.回忆绘本内容:

师:今天小蛇都吃到了什么东西呀?吃完这些东西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来学一学。

2、再次欣赏故事

师:这么好看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再看一遍?这次我希望小朋友们能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四、引导幼儿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小蛇今天吃的东西多不多?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吃太多的东西?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小结:小朋友可不能像好饿的小蛇一样吃太多的东西,因为吃太多东西肚子会涨涨的、很难受,我们小朋友吃饭要细细嚼慢慢咽,用牙齿把食物咬碎了再咽下去。

五、结束活动

师:你们看,小蛇现在在做什么呀?它的眼睛闭了起来,靠在石头上“呼~呼~呼~”的睡着啦。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夸张滑稽的情境氛围。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观察讲述、

1、播放ppt1。

(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播放ppt2。

(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三)猜测游戏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

(四)观察讲述。

1、 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最后由吞下了什么?结果小蛇怎样了?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再去看看吧!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最近,我园在全园范围内大力推行“阅读与悦读”活动,全园开展园内、家中“餐后悦读十分钟”、“亲子月读、悦读活动”、“阅览室悦读活动”等阅读活动。在阅览室阅读时,孩子们发现了《好饿的小蛇》这本绘本,并非常喜欢这本绘本。在我的反复阅读与思考中,我发现《好饿的小蛇》这本绘本画面简单,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故事中小蛇贪吃的模样吸引着孩子,特别适合小班的孩子进行阅读。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契机选择这个绘本故事来生成语言教育活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

2.理解故事,学说句式: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语句创编活动。

重点难点

学习句式: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

活动准备

小蛇玩偶、草地背景布置、故事图片、袜子人手一只、蔬菜水果玩具若干、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主体部分 1.引入活动(引出小蛇)

师: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有一只小动物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它准备 出来活动了,看看,谁来了!(神秘出示小蛇玩偶,先露尾巴,引导幼儿猜猜。)

师:小蛇是怎么走路的呢?来学一学!(抓住幼儿动作,提炼出扭来扭去。)我们 一起来学学。(引导幼儿模仿小蛇扭来扭去)

2.讲述故事主体部分

师:小蛇睡了一个冬天,醒来觉得好饿好饿,今天沈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名字叫做:好饿的小蛇。(配上图片和动作讲述故事)

故事: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发现一个大苹果,啊呜啊呜,变成一条苹果蛇。 小蛇吃饱了,回家了。

二、理解故事主体部分,学习句式: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

1.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蛇?它在干嘛?(用动作表情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式回 答: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

2.师:它发现了什么?然后把苹果怎么样了?怎么吃的?变成了一条什么? 三、理解故事主体部分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式进行故事发散性语句创编。师:刚才小蛇吃了苹果,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它还会吃什么。

1.香蕉

师:第二天,谁?(教师用动作来引导幼儿说出: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 发现了?(出示香蕉图片)啊呜啊呜,变成了?(出示香蕉蛇图片)小蛇吃饱了,回家 了。(引导幼儿来完整讲述)

2.菠萝

师:第三天(教师用动作来引导幼儿说: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小蛇吃 了什么东西呀,变成了这样。(神秘)(出示菠萝蛇图片)

引导幼儿根据形状来猜出吃了菠萝,再进行完整讲述。 3.棒棒糖

师:第四天(教师用动作来引导幼儿说: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又吃 了什么,变成了这样。(出示棒棒糖蛇图片)

引导幼儿根据形状来猜出吃了棒棒糖,再进行完整讲述。 4.苹果树

师:第五天(教师用动作来引导幼儿说: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看,它 发现了(出示苹果树图片)猜猜小蛇把什么吃了?

5.幼儿发散联想

师:小蛇刚才都吃了些什么呀?除了这些,它可能还会吃什么?变成什么蛇?(幼 儿发散猜想,模仿故事中语句回答。)

四、游戏

1.引导幼儿变成袜子小蛇。

师:沈老师这儿还有一条神秘有趣的小蛇,(把袜子套在手上,神秘出示)

师:我是蛇妈妈,你们愿意来当我的蛇宝宝吗?(幼儿人手一只袜子,套在手上变 成袜子小蛇)

引导幼儿用袜子小蛇相互亲亲抱抱。2.游戏:好饿的小蛇

师:宝贝儿,妈妈现在肚子好饿哦,你们饿不饿?现在请宝贝儿们都到蛇妈妈这儿 来,我们一起去找好吃的吧!(边走边念: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带领幼儿来 到蔬果园。)

师:哇,宝贝儿们看,那儿有好多好吃的,待会儿我们一起去吃吧。找到了告诉蛇 妈妈和小伙伴儿你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蛇。(引导幼儿边游戏边模仿故事中的语句)

五、结束

师:宝贝儿们吃饱了吗?到蛇妈妈这儿来,我们一起回家吧!扭来扭去回家了!(带领幼儿一起离开活动室。)

活动总结

《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它的内容简单,画面有趣。孩子们通过猜一猜、 看一看,根据小蛇吃下不同食物后肚子的形状,让孩子们来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体 验故事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小蛇玩偶来引入故事,让孩子们猜测、模仿小蛇,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并通过故事图片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理解故事的主题部分,然后进行创编,最后再采用袜子小蛇的游戏来让孩子们对故事进行巩固加深,这样的形式特别能吸引孩子, 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地高。

活动中,孩子们被绘本中小蛇可爱的形象深深吸引,跟着教师的思路一起津津有味 地阅读绘本。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体验模仿小蛇的乐趣。孩子们的模仿性强,都很乐意学小蛇的样子扭来扭去吃东西,并 且都变成有趣的小蛇。特别是游戏部分,让孩子来尽情地模仿小蛇吃东西,并且尝试用 故事中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在游戏环节,孩子们充分的表达,而且孩子们都玩得非常的开心,达到了活动的高潮,真正实现了“阅读、悦读”的境界。

当然活动中也有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故事进行发散联想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局 限在各种食物上,没有更多的发散开来。通过不断地提醒引导才有个别孩子有创新的想 法。所以需要思考该怎样引导才能让孩子更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其次我觉得在接下来 还可以有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再与“小蛇”亲密接触,碰撞出更多的精彩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教学,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快乐,感受绘本中带来的数学游戏的乐趣,愿意动脑进行思考。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初步理解故事,感受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更好的学习图形,同时了解两个图形组合后会变成另外的图形。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图片,各种形状的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小蛇引出课题。

1.出示PPT,

师:请问你们看到什么了?(蛇)它是一条怎么样的小蛇呢?(好饿的小蛇)你们肚子很饿的时候会干什么呢?(吃东西)

小蛇跟你们一样的,当它很饿的时候也会吃东西。你们猜猜它找到了吃的东西没有?

二、引导幼儿观察PPT,教师初步讲解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1.第一天吃苹果。

①小蛇和苹果的图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②吃下苹果小蛇的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因为苹果是圆的,所以小蛇吃了苹果之后肚子就变圆了。 2.第二天吃菠萝

①吃下东西的小蛇的图片:小蛇扭来扭去,小蛇吃了什么呢?肚子变成什么样子的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②小蛇和菠萝的图片:真的是菠萝,你们真厉害,你们看了小蛇的肚子形状就知道小蛇吃的什么了,你们真聪明。 3.第三天吃饭团

①吃下东西的小蛇的图片:小蛇扭来扭去,小蛇又吃了什么呢?肚子变成什么样子的了?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来看看小蛇到底吃的是什么?

②小蛇和饭团的图片:是饭团,它的味道有点咸咸的,这个饭团外面包着一层翠翠的海苔。

4、第四天吃西瓜

①吃下东西的小蛇的图片:小蛇扭来扭去,它东看看,西瞧瞧,这次它又吃了什么呢?肚子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弯弯的东西可能是什么呢?除了香蕉还会有什么呢?让我们来问问小蛇,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回答)

②小蛇和西瓜的图片:是西瓜,西瓜是圆圆的,怎么成了弯弯的呢?因为是切开的西瓜,一口咬下去,像弯弯的月亮,眉毛。有些东西原来是一个样子,咬一口又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三、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

1、师:小蛇吃饱了,它可高兴,它高高兴兴的去找它的朋友玩,我们来请出它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朋友们。快跟它们打声招呼,你发现小蛇的朋友有什么秘密啊?你是怎么发现的?

小蛇的朋友头上戴的帽子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三角形,它们头上戴的帽子的形状不同,还有一条绿色的小蛇,其它的小蛇都是橘色的,

2、请小朋友帮忙给小蛇吃它们想吃的东西。(图形分类)这些小蛇也很饿,你们帮帮它们,让它们吃些好吃的东西,好吗?但是这些小蛇还有一个秘密。小蛇说,我最喜欢吃我头上帽子形状的东西。

每个人来挑一条喜欢的小蛇,帮它去找它喜欢的东西去喂它。

3、集体检测操作结果,请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老师进行引导。图形宝宝的本领很多,它们拼在一起,可以变成不同的图形。

四、结束离场。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3.感受故事传达的幽默与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

难点: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课件,西瓜、香蕉、葡萄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呀!教师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前环衬。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森林里干什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初步讲解故事。

1、小蛇和苹果的图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吃下苹果小蛇的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3、小蛇和香蕉的图片: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好饿的小蛇看见香蕉会怎么样?

4、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嘟,”一声把香蕉吃到了肚子里“啊—真好吃。”小蛇的肚子像什么?

5、小蛇和饭团的图片: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发现什么?什么形状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那小蛇会怎样吃饭团呢?(带幼儿模仿)

6、吃下饭团的小蛇图片: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7、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吃下葡萄的图片)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小蛇和葡萄的图片)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8、第五天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吃下菠萝的图片让幼儿看图猜测)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

9、小蛇和菠萝的图片: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声音)

10、葡萄肚和香蕉肚图片:你是怎样猜出小蛇吃的是什么的呢?

11、小蛇和苹果树的图片: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苹果是那么高,小蛇该怎么办呢?小蛇张大嘴巴会怎样呢?

12、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13、最后小蛇会怎样?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的睡觉呢。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游戏环节:贪吃蛇

1、规则:幼儿扮演小蛇与水果的角色,小蛇吃掉一个水果宝宝,这个水果宝宝便站在在小蛇的身后拉着小蛇,直到吃完所有的食物。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指导。

五、结束环节:带好饿的小蛇们去外面找食物。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故事《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形象生动有趣。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画面,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似的表现,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因此我设计了《好饿的小蛇》,同时结合《指南》精神在活动中幼儿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尝试根据提供句式描述简单的故事过程,让幼儿做到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句式叙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2、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语言活动,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小蛇等的图片若干,自制图画书flash动画,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出示故事封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请你说说故事里有谁?(幼儿通过观察封面,联想到故事主角是小蛇)师:对的,这是一条小蛇,一条好饿好饿的小蛇。如果你饿了,会去干嘛?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跟着这条好饿的小蛇,去找找吃的吧!看看好饿的小蛇都能找到哪些吃的吧!

二、讲述故事讲述情节一,引导幼儿了解情节一的大致结构,了解好饿的`小蛇觅食的关键信息,初步积累讲清一个情节的经验,并根据说所内容张贴相对应的图片。

师:谁来了?(好饿的小蛇)师:他找到了什么吃的?(他找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师:她把苹果怎么样了?(一口把他吃掉了)师:吃完以后,他的肚子变成什么样子了?(变得圆圆的)教师根据所贴内容完整讲述一边师:谁能跟老师一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好饿的小蛇找到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一口把他吃掉了,肚子变得圆圆的)

三、讲述情节二,引导幼儿在一边观看动画,一边听教师的提问下,能尝试连贯讲述。

播放情节二,引导幼儿集体观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根据句式张贴图片。

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出来了,他又发现了什么吃的?他是怎么把它吃掉的?

师:吃完以后,小蛇的肚子怎么样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句式说一遍。

师:谁能一个人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好饿的小蛇找到一支弯弯的香蕉,啊呜一口把他吃掉,肚子变得弯弯的。)

四、讲述情节三,引导幼儿自行观察动画,尝试讲述。

播放情节三,引导幼儿集体观看,尝试自行讲述。

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又发现什么了?(三角形的饭团有点难,教师适当提醒)尝试用完整的话讲述。根据幼儿讲述出来的内容张贴,帮助幼儿更好的讲述。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一讲。

五、播放情节四,幼儿自行观看动画,尝试连贯讲述。

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发生了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下吧!

幼儿一边讲,教师一边贴图片。

六、教师根据图示讲述故事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图片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教师讲述第一情节,第二情节开始,请幼儿上前讲。

七、化身小蛇,外出觅食师:看小蛇吃了这么多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你们饿吗?让我们像小蛇一样去班级找找好吃的吧!但可千万不要像小舍一样,啊呜一口吧它吃掉哦!要细嚼慢咽哦!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推荐: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猜读画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并参与到猜想游戏表演中。(重点)

3、体验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的风格。(难点)

【活动准备】

“好饿的小蛇”ppt课件,小蛇、香蕉、苹果等图谱卡片,小蛇头饰。

【活动流程】

一、出示故事的封面,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呢?

2、小蛇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学小蛇的样子?

3、我们来猜猜小蛇他想干吗呢?(吃东西、跳舞、游戏……)王老师来问问他,小蛇说“我好饿啊,想吃东西。”原来啊这是一条好饿的小蛇,他想去找东西吃。猜猜看小蛇会找什么好吃的呢?(苹果、饼干、米饭……)那我们一起跟着小蛇去看看吧!

二、逐页出示故事图片,让幼儿进行分段猜读。

1、(出示第一张图片)你们发现了吗,这会儿小蛇的眼睛变成什么样子了?你们猜它发现了什么?(苹果)

2、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3、(出示第二张图片)苹果怎么不见了,苹果在哪儿呢?(请幼儿回答)你怎么知道小蛇肚子里的是苹果呢?

4、(出示小蛇看到香蕉的图片)好饿的小蛇又看到了什么?翻页:小蛇吃香蕉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蛇吃会后会说什么呢?(啊呜咕噜真好吃)

5、(出示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发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他说啊呜-咕嘟,啊真好吃!)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下了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个别回答)

6、(出示小蛇看到菠萝的图片)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会怎么样?看看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猜猜看它吃了什么呢?(幼儿回答)往前翻页,从外形特征上验证答案。我们来看看小蛇到底是不是吃了菠萝呢。

7、(出示小蛇看到苹果树的图片)小蛇吃了很多东西,他说我还没吃饱,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怎么吃呢?苹果树这么高?(爬上去)小蛇扭来扭去爬上了树,啊呜咕噜真好吃。

8、(出示小蛇吃了大树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1、看水果图片回顾故事内容

好饿的小蛇吃了好多东西啊。(一次完整地说出来,如: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香蕉,葡萄、菠萝)

2、根据图谱(如图)把故事说出来

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啊呜咕噜真好吃(香蕉、葡萄、菠萝、苹果树)说1遍。

四、游戏《好饿的小蛇》

真棒!小蛇在教室内里还会发现什么好吃的东西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找一找,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贴西瓜、草莓、鸭梨、橘子图片在墙壁上,鸭梨和草莓可用黑色的影子来表现,增加活动的挑战性)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10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感受幽默有趣的情节。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故事。

准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究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现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老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游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

2、理解"吞"的含义,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长筒袜,实物苹果、香蕉、葡萄、菠萝各一个。

2、好饿的小蛇一份,故事mp3录音。

活动过程:

(一)采用倒叙的手法引出故事,吸引幼儿的倾听兴趣。

1、前几天老师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讲--有一条小蛇肚子好饿好饿呀,它就出门去找东西吃,扭呀扭扭呀扭,看到了一棵长满苹果的树,你们猜一猜,小蛇会怎么做呢?

2、我把故事从头开始讲给你们听,故事的题目叫《好饿的小蛇》。

(二)运用边表演故事边提问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引:教师带上袜子扮演小蛇:有一条小蛇肚子好饿好饿啊,它就出门去找东西吃。

1、幼儿通过外形、颜色,猜测故事中的水果。

师:第一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看到地上有一个红颜色圆圆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2、通过提问、模仿,学说短句。

师:咦,地上真的`是一个又红又圆的苹果,它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咕嘟,真好吃。小蛇怎么做?

(幼儿学习短句"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师(将水果藏入袜子表示被小蛇吃了):小蛇说:我吃了一个苹果,变成了一条苹果蛇。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看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看到一根黄颜色长长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师:让我瞧一瞧,咦!真的是一根黄黄的香蕉呀。小蛇马上就:啊呜--咕嘟、咕嘟,啊,真好吃。它怎么吃的?水果吃到肚子里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模仿)小蛇会怎么说呢?(学习短句:我吃了一根香蕉,变成了一条香蕉蛇。)

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看到一个浑身长满刺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师:啊,小蛇仔细一看,是个带刺的菠萝也。小蛇怎么做呢?小蛇怎么说?

师:第四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它看到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师:对了,是一串葡萄,那小蛇会怎么做呢?小蛇怎么说?

4、你们猜一猜,小蛇还会吃什么东西?

(幼儿自由发言)

(三)观看《好饿的小蛇》PPT,完整欣赏故事。

引:老师的电脑里也有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每个段落之间请幼儿学习短句:啊呜--咕嘟、咕嘟,真好吃。我吃了xxx,变成了一条xx蛇。)

1、小蛇最后吃了什么?小蛇是怎么吃的?(幼儿模仿小蛇吃水果的声音。)

2、它有没有用牙齿咬?没有用牙齿咬叫"吞",小蛇把水果一口吞到肚子里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和小蛇一样吞东西吃?为什么?

3、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否则肚子会涨的。

(四)请幼儿跟着电脑flash一起表演小蛇,在游戏中练习故事短句。

1、想不想一起来当一条有趣的小蛇?老师给每个孩子带来一只袜子,你想一想怎么变成小蛇?(引导幼儿将袜子变成小蛇的窍门。)

2、表演小蛇的动作:它怎么走路?我们试一试。(幼儿用手臂模仿小蛇扭的动作)小蛇的嘴巴在哪里?怎么吃东西?说话怎么说?

3、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小蛇好吗,学一学小蛇走路、说话、吃东西,比一比哪条小蛇表演的最好。

4、老师和幼儿坐在一起,跟着FLASH表演故事。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 感受夸张滑稽的情境氛围。

3.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 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 观察讲述

1.播放PPT1

(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 播放PPT2

(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三、猜测游戏

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

四、观察讲述

1. 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最后由吞下了什么?结果小蛇怎样了?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

教学反思:

1、《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模仿。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足小班幼儿"能听懂、愿意想、喜欢说、爱表现"的活动积极性。[笔稿范文网 GX86.cOM]

2、在教学重点环节处,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发散思维大胆猜测小蛇的肚子里到底吃了什么东西?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在孩子认真观察"身体变样了的小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猜测,鼓励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测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小蛇肚子的变化,而不单单只是引导宝宝猜对了没有。最后,教师出示图片揭晓答案,形象地归纳出变样后的小蛇为:苹果蛇、香蕉蛇、葡萄蛇、菠萝蛇、小树蛇……让孩子直接关注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幽默与滑稽

推荐阅读:
2025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精选12篇)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精品15篇 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推荐5篇
想了解更多【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
热门标签: 小班我的好妈妈教案 小蛇课件教案 好饿的毛毛虫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精选25篇 小班我的好妈妈 小班12月教育笔记

相关推荐

  • 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由来 小班阶段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和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此时幼儿语言模仿力强,特别喜欢说话。因此,要为3—4岁幼儿创设...
    2019-12-26 阅读全文
  •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推荐5篇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推荐5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4-08-13 阅读全文
  • 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模板 请你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敬请浏览本文内容。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
    2023-04-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好饿的小蛇》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 2、理解"吞"的含义,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长筒袜,实物苹果、香蕉、葡萄、菠萝各一个。 2、好饿的...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好饿的小蛇 小班故事---好饿的小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猜读的方法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大胆的表现力 3、体验作品幽默、有趣的风格,感受故事的意趣。 准备: ppt头饰手饰若干水...
    2019-12-12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小蛇》,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由来 小班阶段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和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此时幼儿语言模仿力强,特别喜欢说话。因此,要为3—4岁幼儿创设...

2019-12-26 阅读全文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推荐5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4-08-13 阅读全文

请你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班《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敬请浏览本文内容。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

2023-04-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 2、理解"吞"的含义,懂得好吃的东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长筒袜,实物苹果、香蕉、葡萄、菠萝各一个。 2、好饿的...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故事---好饿的小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猜读的方法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大胆的表现力 3、体验作品幽默、有趣的风格,感受故事的意趣。 准备: ppt头饰手饰若干水...

2019-1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