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合同愈发重视,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那么大家知道合同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款合同的起诉状,欢迎大家分享。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1
答辩人:
被答辩人:
__年11月4日,被答辩人____向贵院提交了一份《民事起诉状》,要求答辩人和被告___返还借款66.7万元,答辩人收到贵院送达后,认为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根本不能成立,其理由如下:
一、合同具有相对性,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要求返还借款。被答辩人要求答辩人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无据可依。
__年3月18日,被告___因往煤业公司送煤业务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向被答辩人提出借款,被答辩人考虑其亲戚关系遂借给被告76.7万元,被告___出具了《欠条》。____年2月20日被告返还了被答辩人借款10万元,并由答辩人就《欠条》的后续还款事实进行见证。由此可见,本案中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为:借贷人——被答辩人____,借款人——被告___。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被答辩人显然只具有向被告请求还款的权利,被告具有向被答辩人返还借款的义务。而答辩人作为该案的案外人既不具有请求还款的权利也不具有返还借款的义务。事实上,答辩人在该《欠条》上以签字纳印的方式所做的见证只是用来证明被告将于何时还款的事实,证明该事实的真实、有效、存在。然而被答辩人却在被告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向答辩人提出了要求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显然没有任何事实及法律依据,根本不能成立。
二、答辩人在《欠条》上签字纳印的行为并非担保行为,而是对该借款事实的一种见证。被答辩人将答辩人列为本案被告是错误的。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5种方式。在本案被告向被答辩人出具的《欠条》上,答辩人签字纳印的行为显然不属于抵押、质押、留置或定金中的`任何一种。那么是否就属于“保证”行为呢?根据我国《担保法》第6条的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可见所谓保证应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明确约定,该约定在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时实现。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对保证合同成立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同意的;虽未在主合同上签署保证条款,但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然而从本案来看,答辩人在被告出具的《欠条》上对“其中一部分伍拾万元于____年7月份底归还”这一事实签字纳印的行为,并不是答辩人将要对被答辩人出借的50万元进行担保的明确表示,也不是答辩人在被告不履行还款义务时答辩人将要履行还款义务或承担责任的明确约定,更不是答辩人以书面形式向被答辩人出具担保书或者答辩人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盖章的行为。因此,答辩人在《欠条》上签字纳印的行为并非是担保行为,只能说是对被答辩人与被告之间借款事实的一种见证。可见在本案中答辩人既未因与被答辩人发生借款成为借款人,也未因对被答辩人的借贷进行担保成为担保人,与该案没有发生任何利害关系。而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为参与案件审理的“被告”,应当是侵犯原告民事权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被答辩人将答辩人列为被告显然是错误的。
三、即使答辩人签字纳印的行为被被答辩人视为担保,该担保也已经逾期,答辩人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退一万步讲,即使答辩人签字纳印的行为被被答辩人视为“保证”,该保证期间也已经到期,答辩人将免除保证责任,不承担还款义务。我国《担保法》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对保证期间未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在本案中,被答辩人与被告约定50万元的履行期满之日为____年7月份底,那么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即为____年7月份底至____年1月份底。然而在该保证期间内,被答辩人既未向被告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请求还款,也未向答辩人提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因此答辩人以签字纳印的方式进行见证的行为即使被被答辩人视为“保证”,答辩人也不应当承担还款义务。相信人民法院一定会支持答辩人的答辩,驳回被答辩人要求答辩人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
综上,答辩人认为在被答辩人____与被告___之间借款而引起的纠纷中,答辩人既未与被答辩人发生借贷行为,也未有任何担保表示,并非本案的当事人。同时即使答辩人签字纳印的行为被被答辩人视为“保证”,该保证也已经逾期,答辩人的担保责任也已经被免除。因此,被答辩人要求答辩人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没有任何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人民法院认真审查,驳回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___市人民法院
答辩人:____
__年11月29日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2
原告:XXX,男,汉族,1980年4月20日出生,身份证号:XXX,住址:X。
被告:XXX,男,汉族,1969年7月8日出生,身份证号:XXX,住址:X。
诉 讼 请 求
1、 判令被告立即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贰拾万元(200,000.00元),并按
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逾期利息(自20xx年5月21日起至被告全部偿还之日止)。
2、 判令本案诉讼费用全部由被告承担。
事 实 与 理 由
20xx年4月21日,被告XXX向原告借款人民币20万元整,并出具了借条一张,双方约定于20xx年4月21日至20xx年5月20日期间一次性还清。原告向被告多次催要欠款,被告一直借故拖延至今。约定的最后还款期限(20xx年5月20日)已过,被告至今未还分文。
故原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准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 致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20xx年5月26日
附:1、本诉状副本两份;
2、原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被告户籍信息一份;
4、相关证据复印件一套。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3
答辩人:
被答辩人____________有限公司第一中心支行诉被告有限公司、____、____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被答辩人的起诉状副本已收阅。现作如下答辩:
一、被答辩人和被告____等私下擅自将答辩人____的家庭共同财产进行抵押,因未告知也未取得答辩人____的同意,故该抵押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解释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设定抵押,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无效”。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而该抵押有效的前提,必须是其他共同共有人的书面委托或亲笔签字。被答辩人和被告____在未告知答辩人____的情况下,私下擅自将答辩人____的家庭共同财产进行抵押,也未取得答辩人____的同意,故被答辩人和被告____将答辩人____的家庭共同财产进行抵押的行为及合同无效。
二、被答辩人提交的《最高额保证合同》和《无限责任担保承诺书》上的签名和捺印均不是答辩人____本人所为,答辩人亦未提供相关的书面委托,被答辩人对此均不知情。法院可对签名进行笔迹鉴定或调取银行的监控录像予以证实。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此致
______人民法院
答辩人:
日期: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4
原告:______欧______,男,汉族,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出生,______县______镇______村______组村民,身份证号码______,联系电话:______。
被告:______欧______,男,汉族,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出生,______县______镇______村______组村民,身份证号码______,联系电话:______。
案由:______民间借贷纠纷。
诉讼请求:
1、依法判令被告立即偿还原告借款本金______万元及利息(注:______利息计算至债务全部清偿日止。现暂从20______年______月计算至起诉之日即20______年______月、按月一分五计息、共______元整);
2、由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原、被告双方系同村村民。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被告因需资金周转,向原告提出借款。原告出于帮忙之心,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______万元和向他人借的______万元共______万元整一起借给被告,被告出具了借条一张。借条载明:______借现金______万元,借期______个月,月利息一分五,逾期利息八分。后被告共支付给了原告______个月的利息。截止同年______月份,被告分三次偿还了原告借款本金______万元。此后被告既未向原告支付利息,也未偿还借款本金。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清偿借款本金及利息,但均未果,被告现在还躲避原告。
原告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债务应当清偿。被告躲避原告、拒不偿还借款的行为不仅违背诚信、构成违约,也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综上,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具状诉至贵院,诚望判如所请。
此致
_________县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5
答辩人:
被答辩人:
答辩人就____诉____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现提出答辩意见如下:
一、____借款行为系履行职务行为,债务应由____承担____与答辩人为____名下“新村园”项目筹集资金向被答辩人借款(被答辩人在诉状中已阐明),双方形成借款关系的原因、合同目的是为了“新村园”项目筹集建设款,其行为系履行职务行为,后果应由公司承担。
二、本案存在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主体、标的额、支付方式、履行时间等约定的.变更情形,因此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借款合同约定,由被答辩人____5月3日向____交付300万元现金,用于____与____名下的“新村园”项目建设。但实际履行情况为:__年5月24日,____向____转款270万元,____扣留此笔借款,未向____及答辩人转交,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____由保证人实质变更为债务人。
三、因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变更,债务转让,未经连带保证人____书面同意,答辩人不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由于债务转让于____,未经答辩人书面同意,答辩人不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四、被答辩人诉求存在高利借贷情形,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利息,不应予以保护
被答辩人诉求三被告支付借款利息99万元,双方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月利为5%,计算利息期限为__年5月8日至____年6月30日,共计418天。但借款合同实际完全履行于__年5月24日,截止原告起诉日期____年6月20日共计402天,本金为270万元,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6.15%的4倍计算为731529.86元,远远少于99万元,超出部分法院不应予以保护。
五、借款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又约定了延迟履行利息条款,被答辩人不可同时主张迟延履行违约金属于当事人预定的对违约产生损失的赔偿额,在性质上属于补偿性违约金;逾期付款利息属于违约方违约所产生的法定孳息损失,是违约造成损失的一部分。两者均具备惩罚性质,不可同时主张。
综上,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是没有根据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驳回,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此致
敬礼!
答辩人:__
____年_月_日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6
原告:__________,男,__族,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出生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请求事项
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从20__年6月到20__年8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26258元;
2、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9000元;
3、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法定节日加班费1800元;
4、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于20__年4月开始到被告处上班,任职保安工作。双方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从20__年5月16日起至20__年5月15日止。合同期满后原告继续在被告处工作,被告继续给原告发放工资并缴交社保,但双方未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20__年8月底,被告在未与原告商量,甚至未事先通知原告的.情况下,突然将原告辞退。
被告从20__年5月15日原劳动合同期届满后未与原告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应当从次月起每月支付原告两倍工资;一年之后视为被告与原告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单方辞退原告且没有法定理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原告支付赔偿金。
为此,原告于20__年9月向福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但该委置事实和法律于不顾,驳回了原告的大部分请求。
基于以上事实,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出如上诉求,望贵院能判如所诉!
此致
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_______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7
原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汉族,住南通市崇川区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南通市_________________安装工程总公司,住所地南通市__________路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室,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职务董事长。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
1、依法撤销被告股东会于20__年7月13日作出的《关于选举产生新一任董事长的决议》;
2、由被告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被告公司有33名股东,原告为股东之一。
20__年7月13日,被告公司的部分股东在没有通知全体股东的情况下,擅自作出了《关于选举产生新一任董事长的决议》。
该次股东会的召集程序违反了公司章程第十九条第一款“股东会的.召开,应于会召开前十五日通知全体股东”的规定;其表决方式也违反了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损害了原告等股东的合法权益。为此,原告特依法起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8
原告:_____,男,汉族,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男,汉族,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_____元(_____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逾期利息(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被告全部偿还之日止)。
2、判令本案诉讼费用全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____年____月____日,被告___向原告借款人民币_____元整,并出具了借条一张,双方约定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期间一次性还清。原告向被告多次催要欠款,被告一直借故拖延至今。约定的最后还款期限(____年____月____日)已过,被告至今未还分文。
故原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准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致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1、本诉状副本两份;
2、原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被告户籍信息一份;
4、相关证据复印件一套。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9
原告:______________,男,_____族,19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生,住__________市__________区__________路__________号院_____号楼_____号。电话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住址:_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区__________路_____号__________大厦__________层。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原告因不服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_____劳人仲案字{20__________}__________号仲裁裁决书,向贵院提起诉讼。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
1、请求法院对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_____劳人仲案字{20__________}__________号仲裁裁决书的错误裁决进行纠正。依法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赔偿金__________元、带薪年休假工资__________元及加班费__________元;
2、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原告正式在_______________公司工作,__________年该公司成立__________有限公司,自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原告与被告多次签订劳动合同。自__________年原告在被告处工作已有__________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_____年。在这二十年的工作中被告经常安排加班,法定节假日也加班,带薪公休假也不让休,从未安排过补休,也未按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而20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被告却与原告解除劳动合同。20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原告向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被告支付赔偿金及加班费。20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_____劳人仲案字{20__________}__________号仲裁裁决书。原告认为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事实错误,裁决结果显失公正,理由如下:_________________
一、被告违法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应向原告支付赔偿金,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的赔偿数额有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法》第八十七条之规定被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原告支付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2倍,但被告只支付了原告经济补偿金,故应向原告再支付赔偿金__________元。
二、对于未安排带薪年休假的年限计算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被告从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开始就没有安排年休假,且双方在合同里明确约定原告有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而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未安排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年限却是从20__________年计算的,这样认定明显是错误的。
三、被告确实经常安排原告加班,而且公司里的职工都有加班经历,原告所在部门曾有规定职工每周六上午必须加班,这一点通过调查是可以证实的。
综上所述,原告认为__________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本案的认定的事实有错误,裁判结果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依法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依法提起诉讼,恳请贵院依法判决!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_
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金融借款合同起诉状 篇10
上诉人(原审被告):______,男,19______年___月______日出生,汉族,______市______区______街道___村人,住______市______区路公寓___号楼号。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______,男,19______年___月______日出生,汉族,______市______区______街道___村人,住___村______街号。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______市______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______)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现依法提起上诉。
诉讼请求:
1、请求撤销______市______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______)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第一、二项;
2、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1、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
第一,一审判决中称"自20______年___月______日至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间上诉人先后分五次向被上诉人借款___元",但是其中发生在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借款金额为______万元的借条,其借款用途是用于上诉人赌博,这点被上诉人以及中间人知情,由于被上诉人知道用于非法活动产生的债务是不受保护的,从而要求上诉人在借条中违背事实写出了该借款用于工程周转,并且在一审开庭时上诉人也多次强调该借款实为赌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之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一审法院在明知万为赌资的事实后置若罔闻,仍判令上诉人归还该笔借款是错误的。
第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存在五张借条,其中仅就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的欠条中约定了利息,因此其余四张借条中除去赌资借款外的后三张借条均不应当支付利息。
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在一份关于借款本金及利息计算的`承诺书中签字,该承诺书正文并非上诉人所书写,上诉人仅仅在承诺人处签字,未对承诺书正文进行细看及核实。因为当时被上诉人要求上诉人两个月内将现住房进行抵押贷款,以贷款偿还被上诉人。碍于双方多年朋友情谊,上诉人同意被上诉人提议,在匆忙之中未考虑其他便在承诺书中签字,因此承诺书中对欠款利息的约定,上诉人并不认可。
2、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
一审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的规定作出上诉人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付利息的判决,纯属理解和适用法律错误。
《意见》第六条只说明民间借贷中双方明确约定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四倍,各地法院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不超过银行利率四倍的范围内具体掌握。并且《意见》的规定应是在双方明确约定利息多少的情形下针对约定利率是否过高由法院来进行评判,而不是像一审法院这样在未约定的情形下直接判令上诉人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付利息。这显然是一审法院曲解司法解释本意,滥用法官自由载量权的结果。
同时,一审法院判决中对利息计算数额有误,计算方式极不严谨,被上诉人诉称的___元借款产生于不同日期,其中有两笔借款产生在20______年___月___日和20______年___月______日,一审判决中计算利息时将该两笔借款利息计算时间从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算是明显有误的。
上诉人曾向被上诉人借款是客观事实,上诉人应当承担还款义务责无旁贷,但上诉人不该承担他不应当承担的还款义务。同时被上诉人在还款过程中态度积极,还一度将现住房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但是由于被上诉人极力阻止致使贷款未能成功。从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本着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出发,上诉人理应向被上诉人偿还34万元借款本金,但除第一张借条外的其他借款不应向被上诉人支付利息,至于逾期利息也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综上所述,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之规定,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撤销一审法院的不当判决,支持被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此致
__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20______年___月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