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命生态安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群落的意义,解释并推断破坏生态平衡的可能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2.应用已学知识分析、推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应用已学知识解释维护生态平衡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解释并推断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因,继而进一步解释并推断我国北方频繁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如果生态瓶中的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瓶中的生物到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也是一样,是需要我们人类来加以好好维护的。今天老师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来维护生态平衡,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出示课题)
(二)草原上的生态平衡(鹰、兔、草)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在哪儿见过?
2.那你告诉同学们,草原什么样?
【预设】草原很美。羊群,马,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部分不要!直接以图片引入。
3.(出示草原生态图片)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草原生态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4.看了这些美丽的草原图片以后,有什么感受?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
【预设】
1、植物有各种各样的草、树木。
2、动物有牛、马、兔子、鹰、羊等等。WwW.YjS21.COm
5.同学们说了很多的动植物,老师给它罗列了一下,(出示草原上动植物的集锦图)第一张图片上的植物是?第二张的动物是?(介绍图片上的动植物名称)
6.草原上有这么多动植物,你能说出几条食物链?
【预设】
1、草兔鹰
2、草羊
3、草昆虫小鸟鹰
……
7.这些条条的食物链交错着也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网)。而一个个食物网也就组成了我们的生态系统。(红色句子有问题,应该是一个个食物网和非生物环境一起组成了我们的生态系统。)
8.我们来看看其中一条食物链,(出示草兔鹰的食物链)假如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发生什么情况?
(1)比如鹰少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如果鹰少了,兔就会因为没有天敌而快速增加,而草就会减少。(演示三者变化情况的动态图)
草少了,对于环境会产生什么危害?
【预设】土地荒漠化,产生沙尘暴……
(2)如果兔子少了,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预设】如果兔子少了,鹰就没有了食物,就会饿死,草也会疯长。当草疯长的时候,一定是好事吗?而且我国的北方常常比较干旱。
【预设】会引发草原火灾。
(3)那你们学着前面同学的讲法来说说,如果草少了,鹰和兔会怎么变化?
【预设】如草少了,兔子会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兔子少了鹰也会因为没有食物而减少。
9.从这些情况分析看,食物链中只要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食物链就会被——(破坏)。其实不止这个食物链会被破坏,整个食物网,整个生态系统都会遭到破坏,所以自然界里的生物之间产出与消费要保持自然平衡。(出示PPT)
10.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许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
人为因素,这些动物和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不会)那么是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草原上鹰、兔、草的减少呢?
【预设】
1、破坏草原的植被。
2、大量地养殖牛羊。
3、还有大量地捕杀各种动物。
…….
11.同学们讲了很多人类的不恰当行为,那么现在请你们把人类造成鹰、兔、草减少的行为直接在书本第19页的气泡图中写出来。
学生填写气泡图。师巡视、帮助。
学生汇报填写结果。
(三)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1.草原上出现的种种情形,都是人类的行为破坏的结果,这些行为会使草原出现什么情况?
【预设】
1、会出现草原荒漠化。
2、会发生沙尘暴。
2.什么叫沙尘暴?你们见过沙尘暴没有?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
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这位同学了解的信息真
多,我们一起去感受沙尘暴。(播放沙尘暴视频)
4.看了这沙尘暴的影片,你想说什么?
【预设】
1、沙尘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哪些不便?
2、沙尘暴好恐怖,危害好大。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它已影响到我国很多地区。
5.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沙尘暴呢?书上给我们提供了比较丰富学习资料,请阅读
课本第20页资料。是人类的哪些干扰引发了草原的生态失去平衡、继而发生沙尘暴的?
【预设】草原上的人们过度放牧。大量采摘名贵中药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捕杀大量的动物,如百灵鸟、猎隼,使草原生态失去了平衡,从而引发了沙尘暴。
(四)小结
1.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破坏,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
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家园做些什么?
【预设】我们要保护植被、不要过度放牧、滥挖草药、大量捕杀动物……
2.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希望同学们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事,比如节约水资源、不吃野生动植物、多种树等等,真正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2
一、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班会活动方法
通过录象、交通知识竞赛、相声、快板等表演来达到教育目标,接受“交通与安全”方面的教育。
三、班会准备
1.围绕主题,课前动员学生搜集交通标志、交通警示语、制作有关书签,绘画有关图画、准备节目。(①发动全体同学收集资料。②进行资料筛选。③将筛选出来的资料编印成册发给学生。)
2.在节目和整个主题班会的形式创作中,主创人员是同学们自己。老师在作好引导的同时,注重节目思想性的提炼。
3.主要内容有:小品,演讲,知识竞赛,识别图标,安全知识之我见、安全知识问答等。
4.主持人串词并尝试走台,对班会节目时间进行记录。
四、班会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但是有的人却视为儿戏。在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旅游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小品《肇祸》
(二)、小品表演:小品设计方案: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比如说遇到受伤的人不要随便移动位置等等。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主持人: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表演,下面我们进入交通知识竞赛。我们实行抢答方式,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A.必答题:
1.什么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绿灯)
2.雨天骑车可以打伞吗?(不可以)
3.过马路必须走什么?(人行横道)
4.可以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吗?(不可以)
5.放学路上,小名骑着自行车表演双手脱把的车技,同学们羡慕他,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很危险)
6.行车时可不可以与驾驶员谈话?(不行)
7.醉酒的人准不准驾驶车辆?(不准)
8.小学生能不能在马路、公路、铁路和码头玩耍、奔跑、打闹?(不能)
金:首先恭喜每个小队精彩而流利的回答,下面的题目是选择题,先请各小队代表进行抽签。答对一题得一面小红旗,答错扣一面小红旗。请其他同学配合一下,不要把答案说出来,谢谢!
B.选择题:
1、几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车上路:( )
A、11岁以下儿童
B、12岁以下儿童
2、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 )
A、上车时争先恐后
B、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3、过马路时我们应该:
A、直接穿行
B、走斑马线
4、过马路如果遇到没有人行道的马路时要靠哪边走( )
A、右侧路边行走
B、左侧路边行走
C、随心所欲地走
5.过马路时,我们要看好红绿灯:
A、红灯行
B、绿灯行
6.妈妈骑电动车带你,应该在哪个车道行驶:
A、非机动车道
B、机动车道
7.假如奶奶在马路的对面叫你,你应该怎么做:
A、穿越护栏过去
B、绕到人行横道上再过去
8.绿灯还剩2秒时,应该怎么做:
A、等下一个绿灯再过马路
B、赶紧冲过马路
(四)、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帮助学生更好的知道生命的宝贵。
(五)、现场交通警察叔叔讲话:首先祝贺大家,今天的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也很有意义。春风中盛开的花朵在诉说生命的快乐,远去的岁月告诉我要安全的生活,生命是春花秋月的爱,生命是干古不老的歌,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汇成人生长河,风霜雪雨,笑语欢歌,奏出生命的交响乐。让安全和幸福相拥保佑生命,让我们相拥珍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失去了就永远也不会再来,所以要珍爱生命就要遵纪守法。让我们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争当交通安全小卫士。让我们共同携手,安全伴我们健康成长!
最后主持人总结本课主题,在这次主题班会之后,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交通安全,生命之友。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泡方便面和煮面条,进一步熟悉厨房炊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做家务劳动,并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掌握好煮面的时间和调料的配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煮米饭,再来学习做面条吧!
二、活动一学学做做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泡方便面
1.首先要查看方便面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不能食用。然后,撕开包装袋,取出调料袋。
2.拿出面饼放入碗中,加入调料,并冲入开水泡。
3.加盖焖几分钟,拌匀后就可以吃了。
(2)煮面条如果小朋友学会煮面条,就不用经常吃方便面了。
1.备料:面条、青叶蔬菜适量;调料若干。调料如酱油、醋、盐、味精、葱、动物油脂等。去掉葱的老叶和须根,洗干净后切成葱花。把青叶菜,如豌豆尖、菠菜、小白菜等,择好洗净。
2.煮面条:根据面条的多少,在锅里加适量的水。水烧开后放入面,一次不要下得太多。面条下锅后,要用筷子轻轻拨动,把面条拨散开来,避免面条黏在一起。水慢慢沸腾起来,面条也随着水翻动,这是要把火关小一点,或者加一点冷水,注意不要让水溢出锅外。稍煮一会,看见面条发胀,有些透明发亮,不现白色,面条就煮熟了。
3.把面条挑入碗内,用煮面条的水把青叶蔬菜稍微煮一下,挑入碗中。也可以在面将要煮好时下入青叶蔬菜,当面煮好时,蔬菜也同时煮好了。再放上你喜欢的调料。
三、活动二生活在线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除了清汤面,面的种类还有很多,如酸辣面、红油面、当然更复杂的还有排骨面、牛肉面、酸菜鸡丝面等。请同学们谈论一下这些面是怎么制作的?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有哪些种类,了解其使用方法。
2、能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
3、培养孩子在困境中自救的能力。
重难点:
识别求救信号, 能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进行自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出示PPT“5.12”汶川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村民们求救成功的故事引入“求救信号”的学习。想一想:村民们求救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发出求救信号)
二、安全小博士
1、求救信号的种类和方法。
(1) SOS 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2) 火焰或浓烟信号。连续点燃三堆火,最好距离间隔一样,白天可燃烟,晚上可放明火。
(3) 旗语信号
(4) 声音信号。 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出声音求救信号,可大声呼唤,也可用敲打的方式或者随时携带的物品(求救哨)。
(5) 灯光信号。利用回光发射信号,比如反光金属片,眼镜片等等,这也是有效的办法。
(6) 标志信号。 在比较开阔的地面上用树枝、杂草等围出求救标志,若是雪地可踩出求救信号与空中救援取得联络。
路标信息。
(1)用碎石片摆成箭头状;
(2)在地上放置分叉的树枝指示方向;
(3)在树干上刻凹槽指示方向;
(4)用交叉的木棍表示路不通;
(5)用三块石头摆成堆表示危险信号。 留下信息。 如果能自己离开险地,要留下一些信号物,让救援人员能够发现,同时为自己留下路标。
(6)体语信号。练习“带上我、需要医疗救护、需要药品”等体语求救信号 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空地联络符。
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
议一议:你还知道哪些求救信号?如何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
三、安全小卫士
陷入困境时,先明确面临的处境和所需的帮助,再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灵活机智的发出恰当的求救信号。
1、一般情况下,求救动作至少重复三次。
2、选择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地点(如制高点、开阔地)发出求救信号。 练一练:分小组演练发出和识别求救信号。 (材料:口哨、镜子、小棒、红领巾、火柴等)
四、安全小提示
1、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救。
2、获救后,如果不再需要,应毁掉留下的信号。
如果不幸陷入险境,努力开动脑筋,用你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这将有助于你走出险境。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影视资料等,感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重点:民族平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党和国家制订了哪些政策?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导入新课
一、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民族一律平等”
二、各民族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1、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各民族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管理
3、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产生办法
三、各民族在政治、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1、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五、小结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6
求救信号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有哪些种类,了解其使用方法。
2、能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
3、培养孩子在困境中自救的能力。
重难点:
识别求救信号,能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进行自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出示PPT“5.12”汶川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村民们求救成功的故事引入“求救信号”的学习。想一想:村民们求救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发出求救信号)
二、安全小博士
1、求救信号的种类和方法。
(1)SOS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2)火焰或浓烟信号。连续点燃三堆火,最好距离间隔一样,白天可燃烟,晚上可放明火。
(3)旗语信号
(4)声音信号。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出声音求救信号,可大声呼唤,也可用敲打的方式或者随时携带的物品(求救哨)。
(5)灯光信号。利用回光发射信号,比如反光金属片,眼镜片等等,这也是有效的办法。
(6)标志信号。在比较开阔的地面上用树枝、杂草等围出求救标志,若是雪地可踩出求救信号与空中救援取得联络。
路标信息。
(1)用碎石片摆成箭头状;
(2)在地上放置分叉的树枝指示方向;
(3)在树干上刻凹槽指示方向;
(4)用交叉的木棍表示路不通;
(5)用三块石头摆成堆表示危险信号。留下信息。如果能自己离开险地,要留下一些信号物,让救援人员能够发现,同时为自己留下路标。
(6)体语信号。练习“带上我、需要医疗救护、需要药品”等体语求救信号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空地联络符。
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
议一议:你还知道哪些求救信号?如何根据具体困境选择恰当的求救信号?
三、安全小卫士
陷入困境时,先明确面临的处境和所需的帮助,再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灵活机智的发出恰当的求救信号。
1、一般情况下,求救动作至少重复三次。
2、选择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地点(如制高点、开阔地)发出求救信号。练一练:分小组演练发出和识别求救信号。(材料:口哨、镜子、小棒、红领巾、火柴等)
四、安全小提示
1、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救。
2、获救后,如果不再需要,应毁掉留下的信号。
如果不幸陷入险境,努力开动脑筋,用你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这将有助于你走出险境。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3、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3.师举例说明。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4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49页资料,思考讨论: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
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6)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7)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分组讨论,说说理由。(三)全课小结、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