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圆明园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1
5月26日,我们去参观了保利广场展出的四个兽首,分别是:牛、猴、虎、猪。
刚看到那些兽首时,我不由得就震惊了,这是多么精致啊!每一个都是那么金碧辉煌、栩栩如生。其中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便是那个虎首了。
虎首整体金光闪耀,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完好如初、气势非凡。它耳朵立起,眼睛里锐利的目光寒气逼人,嘴巴张大,几颗虎牙一看上去锋利无比,头上一个醒目的“王”字更是显示了这只虎的强大。我静静地站立在虎首前,我仿佛看见了一只吊睛白额虎看见猎物正腾空而起,我仿佛听到耳边传来令人心惊胆寒的虎啸声。
据说,这只虎首诞生于乾隆年间。清王朝国国力强,工艺水平处于巅峰时期。它所用的铜,系专门为宫廷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所用铜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另外,它是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精心制做的,铸工精整,表面还可以精细的錾工刻划,像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十分细腻,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我想:这个虎首代表着我国一个时代的荣耀与辉煌,难怪是如此的.巧夺天工。
另外的几个兽首也各具特点,令人赞叹不已。
让人惊奇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特点。看着这精美的兽首,我不禁想到了当年的中国有多么繁盛与富足。可皇帝用那么大的代价建造的圆明园,没过多少年就在八国联军的炮火毁于一旦,十二兽首流落他乡,这是多么可悲呀。今天望着这历经沧桑好不容易回归故里的四个兽首,我想:它们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耻辱啊!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2
我从记事以来,看过不少历史影片,其中《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常常引起我的深思,并催我奋进。
至今,我仍爱到圆明园的废墟去。面对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向我讲述它们往日的风采和圆明园那悲壮的历史。
186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进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郊。这些凶狠的野兽不顾清政府和百姓的阻挠,闯进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他们被园中的陈设、奇珍异宝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金银珠宝装进自己的口袋,每个侵略者的兜里都装得满满的。带不走的东西他们用铁斧、木棒打碎,放火烧毁。就这样,美丽绝伦的圆明园变成了废墟。这些豺狼的罪恶激怒了广大的爱国百姓,百姓们与这些豺狼展开了生死搏斗,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
今天,在这瓦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它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启示世人要奋发,不让惨痛的历史重演!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3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圆明园的纪录片。灯熄灭了,我斜斜地靠着椅背,一副悠然的模样。看着一个奇迹,一点点成形,一点点成长,直至毁灭。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右手竟一直是呈握拳状的。不很长的指甲,早已在掌心留下了五个深深的红印。有一些仇恨,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有一些仇恨,我们必须放在心底,以另一种骄傲,另一种自豪,去宣泄我们心中这一份传承的仇恨。
仇恨是无法用血液来记忆的,真实的画面给人的印象会异常的深刻。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有一个地方寄存着,一个民族的仇恨与屈辱,不是很好吗?这一部纪录片所投入的巨资很值得。他若唤醒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仇恨。这无法被血液所传承的仇恨。怎样的.巨资都是物超所值的。只是我不知道,在看见画面里的毁灭那么残酷的进行的时候,我为什么可以听见笑声,不是一声,是一小片带着令人心痛的爽朗的笑声。那一刻心莫名地觉得好冷。原来,这就是鲁迅当时的感受啊!他们对这个国真的会爱吗?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爱。成年礼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无法念下“热爱祖国”这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否一直一直,一刻不忘地深深爱下去。这一句话的承诺,有着一生必须付诸行动的重量。爱是否可以放弃,那时仇恨是否也一起消失了?仇恨不再被记得,爱也是否就此中断了?若是我无法做到,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我无法说爱,因为我无法保证我可以把这份爱永远放在心里,永远记住这一份不可遗忘的重量与承诺。
仇恨不应当被遗忘,以往的同时多少耻辱也一并被淡化,被遗忘?也许以德抱怨被所有人所推崇,但这又是否是对与你有恩之人的不公?遗忘仇恨的同时,难道不是也遗忘了感恩吗?没有对比的世界是虚无的空洞。恩怨必须分明。仇恨不是用来报复的。以战止战,只会带来新一轮的仇恨与灾难。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用我们自身的强大,用我们自身的骄傲,去宣泄我们心底的仇恨。那一份恨应当被永远放在心里。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4
前几天,我们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这悲惨的历史而震撼。当我读到英法联军在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中,任意破坏、销毁时,我心中万分憎恨;当在课外书上读到了……时,我又为身为中国人的万般懦弱而悲愤: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士兵们竟各个跪在城门前,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还给英法联军带路而感到无比的羞耻。看到这里,我又是憎恨,又是愤怒,但我却无能为力,只能是万分惋惜。
时光的列车穿梭在1860年前,那时的圆明园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圆明园内: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这里有各类历史文物,如:十二生肖铜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这里还有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如:海宁的安莱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流连其间,仿佛让人置身在童话般的幻想境界中。
可这美好的一切以不复存在。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走进那个时代,当一名将军,领兵打仗,在战场上我决不临阵脱逃,我要和英法联军誓死拼搏。是可憎的英法联军,毁掉了圆明园辉煌的历史。为了圆明园的存在,我决不懦弱,一定和敌人决一死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与他们同归于尽。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时间也不会倒流。我希望人人为祖国尽一份力,让圆明园的毁灭历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警钟,“只有民强,才有国富。”
“落后才会挨打”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祖国的锦绣的未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如果人人献出一份力,祖国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5
10月5日,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北京的圆明园。
圆明园风光秀丽,绿树成荫,还有很多的古树呢。园内游人如织,一些老柳树的树枝在微风中随风摆动,清清的河水里有很多小鱼在嬉戏。
当爸爸带我到西洋楼遗址,并告诉我西洋楼遗址的有关事实后,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因为我心里又伤心又气愤,我受不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行为。
当然,这也不能全部怪他们,因为那时候,我们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这段悲惨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爸爸说,现在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在不断加强,军事实力已经世界第三、经济实力已经是全球第二了,我为我们现在的祖国感到骄傲。
圆明园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希望你们也去看看。
参观出来以后,我在出口的花坛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园艺造型,上面写了这样几个字:“民族复兴祖国万岁”。我兴奋地在花坛前照了张相。
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6
我从记事以来,看过不少历史影片,其中《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常常引起我的深思,并催我奋进。
至今,我仍爱到圆明园的废墟去。面对那些已被齐腰深的野草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向我讲述它们往日的风采和圆明园那悲壮的历史。
186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进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郊。这些凶狠的野兽不顾清政府和百姓的`阻挠,闯进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他们被园中的陈设、奇珍异宝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金银珠宝装进自己的口袋,每个侵略者的兜里都装得满满的。带不走的东西他们用铁斧、木棒打碎,放火烧毁。就这样,美丽绝伦的圆明园变成了废墟。
这些豺狼的罪恶激怒了广大的爱国百姓,百姓们与这些豺狼展开了生死搏斗,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
今天,在这瓦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它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启示世人要奋发,不让惨痛的历史重演!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7
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智慧的凝结、艺术的融合,圆明园,有着无与伦比的东方魅力,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毁于强盗的`战火。
影片讲述了一个辉煌雄伟的圆明园从繁华到衰败最终成了一片灰烬的全过程,不得不让人为之惋惜和叹息。野蛮的侵略者炸开大门,烧杀掠抢,将圆明园毁于一旦。有人会说:“圆明园的毁灭不就是英法强盗害的吗?”是的,这是历史的事实,铁证如山!可是,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当时的中国自己造成的吗?圆明园的悲剧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必然,她不过是在这个必然中不幸被选中,成为万古的悲哀而已。如果我们中国不那么落后,怎么会让贼兵在堂堂中华的皇家园林里为所欲为?
能建造如此完美的圆明园的中国人,为何在侵略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不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闭塞了吗?自认为老大,拒绝外来先进科技和文明。然而,自傲自闭,拒绝沟通,拒绝科学就会停止进步,就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落实,落后就会挨打。美丽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化成了灰烬。
所以,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融入全球的科技文明,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青少年应该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积极地接受先进科技,为祖国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8
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我想没有人可以忽略圆明园的存在,曾经的万园之园却成了一片废墟,每每回望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不能释怀曾经的辉煌更不能忘记那片铭刻在我们心中的屈辱。
圆明园是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皇家园林。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占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用车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为了销毁罪证,就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就这样圆明园化成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是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和耻辱!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9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的毁灭》,给我感受颇深。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圆明园,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掠走了。他们还为了硝毁罪证命人在院内放火。熊熊烈火整整少了3天,烟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当我读到这里时。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我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反击,任由他们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他们是在时太放肆了!现在我们中国站起来了,真真正正强大起来了,这些惨无人道的.侵略者,你们还敢再来欺负我们中国吗?你们强行霸占我们中国的领土,让香港,澳门成为你们的土地,你们还有天理吗!? 读到这儿让我又想起了祖国有一段令人发指的历史。当年日本人杀死了我国同胞近几十万人呐!这不仅仅是数字,是我国同胞的生命啊!我要感谢我国的战士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幸福安康,假如不是他们我们现在还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将永不的安宁。啊!祖国,你是头上蔚蓝的天空,你是脚下金色的大地,你是昨天辉煌的故事,你是今天动人的消息??
我宣誓,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振兴中华,使敌人不在侵略祖国的土地!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10
看完《圆明园》这部电影,我的脑海中浮出了许多不同的画面,不一样的感受。
在我看来,英法联军坏的不能再坏了,在他们的眼中,财富比什么都重要,在圆明园中放肆地抢劫,被抢的宝物数不胜数,还有些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时,我的心头隐隐作痛,这些宝物都是中国的,他们和盗匪有什么区别?拿不走的,强盗就把它们砸碎,当那些宝物变成碎片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燃起熊熊大火,手也变的痒痒了,真想给英法联军的头领一拳。当他们抢完宝物之后,还把圆明园给烧了,林氏家族的心血,中华人民的结晶,就这样化成了一片废墟。
皇帝也有责任,要不是他贪图荣华富贵,我们就不会受人欺负,中华儿女就不会受尽屈辱,我们的家园就不会血流成河,中国就不会落后于别人。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世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尽到了圆明园,我们坐着电瓶车去了圆明园遗址,里面的场景真是让人耳目一新!Yjs21.coM
一眼望去,圆明园遗址浮现在眼前,我们随着解说员进到了里面,整个圆明园呈现出一派皇家园林的景象!我们走着走着,看见了黄花阵,传说有那个宫女从黄花阵中走到中间的亭子中去,皇帝就赐她黄马褂一件。随着路向前走去,来到了皇帝看水法的地方,水法的对面有一个宝座,是皇帝看水法的时候做的。俗说,只要水法一开,几里外的人都能听见!这宝座的建造也是根据风水建的`,这宝座的后面刻得不是龙而是枪炮刀剑。那时候的皇帝可真会享受啊!圆明园的好多建筑都被八国联军给毁了,外国人也真是可恶,当时的清政府也是昏庸无能啊!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 篇12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咱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光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之后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咱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此刻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能够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己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就应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此刻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