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MAO在花山读后感(锦集10篇)

发布时间:2025-01-04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3、感受本文详略得当、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中具体事例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感受本文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并注意详写和略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七律·长征》一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情万丈的诗人毛泽东,《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伟人的风采,《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平凡又高尚的父亲形象。今天我们将和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走进人民群众中间,看看《毛主席在花山》又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呢?

板书:毛主席在花山(齐读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举手回答)

生1:毛主席在花山干什么?

生2:花山在什么地方?

生3:毛主席在花山发生了什么?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文去寻求答案,同学们打开课本,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一学本课的生字

二、生字学习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让学生齐读,再自由记忆

3、检查记忆情况

三、自由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全班交流

1、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呢?谁来说一说?

明确讲了三件事: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边说边板书)

2、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当中去把三件事认真地读一读,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

3、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现在再把你画出的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边简略地写一写。

四、精读课文,潜心领会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主席的音容笑貌,没有听过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但这篇文章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主席。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位主席的一言一行带给我们的感动吧。

五、总结:

毛主席做的是解放全中国的大事,为什么要为“碾米”“送茶”这种小事操心?毛主席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可以看出他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些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这一课,课文主要讲了1948年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工作,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让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毛主席知道后不仅让乡亲们来碾米,还请乡亲们喝自己一直不舍得喝的南方茶叶,看见乡亲们累了就让他们休息,自己来碾米。

表现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质。

这让我联想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见瑞金沙洲坝干旱严重,就亲自带领警卫员挖起井来。乡亲们见了也纷纷一起挖,井挖好了,还在井边立了一块牌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它是毛主席热爱群众,群众热爱毛主席的表现。

毛主席常说“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在革命时期,处处留下了领袖的光辉身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主席,革命才会成功,中国才能解放,我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3

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文章主要记叙了1948年春末夏初,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花山村时的三件事:【1、关心群众碾米。2、让警卫员沏茶给老百姓喝。3、帮群众碾米,亲自端茶给群众喝。】毛主席的一言一行使我深受感动。

毛主席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爱护群众,不搞特殊化 ,与人平等相处。“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毛主席就是这样,伟大而平凡,与人为善,因此,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万古传颂。

记得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我看到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把垃圾扔在了搞卫生爷爷的脚下,这种行为受到了很多人的斥责。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平等待人,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都不能骄傲,不能自大,更不能仗势欺人,“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乎之。”

在上学期五年级,我们班有一些学习好的同学轻视学习差的同学。我们想想:伟大领袖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都能关心群众,平等待人。我们小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呢?现在,我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更应该学习毛主席的这种伟大的高尚品质。

《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让我学会了平等待人,让我更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更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二、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四、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齐读课题:“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2)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交流已有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屏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领读。理解不懂的词语。

2、学习委员汇报早读课检查的课文朗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两推碾子)

2、师生共同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思考: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感受最深或特别喜欢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六)、作业布置。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2、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疑点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文章为什么用“毛主席在花山”做题目?

(三)解决办法

1、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及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体会毛主席的优秀品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以“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为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强朗读指导,深入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优良作风。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学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课上,自学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写作手法。课后,学生讲出课前搜集的小故事,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深化中心。

五、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2、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让学生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以后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学懂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记下讨论结果。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归纳出:

(1)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2)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4)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4、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先理解第(4)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3)指导朗读: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通过这一个问题,把其他几个问题都有机地串连起来,从而达到理解课文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体会文章写法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没有样写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操劳这件事。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反之,简写。)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6

有一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7

一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受感动,今天我又拿起书仔细看了这篇文章。

文章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件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胜利可靠的保证。”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给毛主席敬了个礼。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呵呵,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8

教学要求

1.学习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小故事,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不搞特殊化的好品质。

2.知道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及这样安排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群众生活的,并知道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教学难点

懂得要围绕中心安排材料,和中心思想关系特别密切的就是重点材料,要详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大家齐读。问: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写毛主席在花山的故事。)

二、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花山(见参考)

三、学生预习课文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不明白的词句做上记号。

四、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1.请乡亲们来碾米;2.请乡亲们喝茶;3.帮乡亲们推碾子。)

3.提出不明白的词句,大家讨论。

五、读熟课文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划下来。

七、第一课时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指名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哪几件事?

2.那么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三件事的呢?作者借这三件事要表达什么感情呢?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读一读你划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读第一件事,提问

①在这件事中主要写了毛主席的什么?(语言)

②默读,划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

③朗读毛主席的语言描写,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着想。)

板书:关心群众生活。

四、读第二件事,提问

划出课文中毛主席的语言,然后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军民鱼水关系,这也正是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的原因之一。也表明毛主席不搞特殊化。)板书:不搞特殊化。

(分析时,投影打出毛主席说的话。)

五、自学第三件事

1.默读思考:毛主席说了什么?怎么做的?请你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2.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教育?

(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

六、朗读课文,体悟情感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可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歌颂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不搞特殊化,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品质。)

(二)看全文,围绕这个中心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中心。)

谈一谈你学这篇课文的收获。(两方面:思想上受到了什么教育?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抓紧时间来刻苦读书,坚持读书,有时甚至会废寝忘食。一生中,毛主席读过的书数不胜数,有中国的,外国的,近代的,古代的……毛主席还有一部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鲁迅全集》,1949年还随身携带着。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一直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现在,读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电脑游戏,影片等东西已经太多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占用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还降低了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爱读书的好品质。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丰富头脑,开阔视野。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内涵的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MAO在花山读后感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写了毛主席的哪几件事。

2、学习毛主席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领袖的热爱。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文中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

毛主席在花山

2、提问:

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想象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谁?

(写毛主席在花山的事,主人翁是毛主席。)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大意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思考: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

(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三件事:一、请乡亲到他住房附近碾米;二、将同志们经过几道手送来的珍贵茶叶泡给碾米的群众喝;三、毛主席和群众一起碾米。)

2、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读通课文。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自学要求:

⑴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⑵ 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这件事的?

⑶ 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⑷ 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可他为什么还为“碾米”、“送茶”这些小事操心?(唯美句子 wEi890.coM)

⑸ 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间按自学思考题讨论交流。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毛主席爱护、关心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思想感情和工作作风。

2、明确本文中的描写顺序,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按自学思考题逐题讨论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这件事的?

(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为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读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可*保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还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毛主席为什么要为“碾米”“送茶”这种小事操心?

(毛主席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虽然他工作很繁忙,但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依*群众、关心群众、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5、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们听到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传说,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了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得人心了。)

三、解疑

1、提出还不理解的问题。

2、解答。

四、理清文章的顺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五、总结

通过对《毛主席在花山》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毛主席的其他感人事迹。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让群众碾米 不影响群众 爱护关心群众

让群众喝茶 胜利保证 一切为了老百姓

亲自推磨 咱俩试试 和群众打成一片

相关推荐

  •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精品 经过反复斟酌编辑为您呈现了“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读书的魅力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体会,当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之后。因为读书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应该要将其记在读后感里。要全面了解相关话题请您继续向下阅读!...
    2023-08-21 阅读全文
  •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模板12篇 作文上稚嫩的文字总是记载着青春的模样,写作文可以和朋友相互交流彼此的经历,好的作文行云流水,你最近在为写作文发愁吗?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模板12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今天,我们学了《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毛主席身为国家主席,竟可以放下架子帮助...
    2023-07-21 阅读全文
  • 朝花夕拾读书读后感集锦(10篇) 哪里能够找到作品的读后感范文?作品是作者写的,他惜墨如金,文笔篇幅虽不长,内容却是相当出色洗链。对于书本,我们都会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阅读书籍后的读后感,我们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朝花夕拾读书读后感”。...
    2023-02-12 阅读全文
  • 山菊花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11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居笔记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山菊花读后感 篇1《山居笔记》一遍看下来,感觉的确很不错,我觉得可以用“美、奇、柔”...
    2024-11-14 阅读全文
  • 五花山读后感 我非常努力地为您准备了“五花山读后感”希望您喜欢。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在读了作品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才华。 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表达和呈现。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2024-08-20 阅读全文

经过反复斟酌编辑为您呈现了“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读书的魅力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体会,当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之后。因为读书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应该要将其记在读后感里。要全面了解相关话题请您继续向下阅读!...

2023-08-21 阅读全文

作文上稚嫩的文字总是记载着青春的模样,写作文可以和朋友相互交流彼此的经历,好的作文行云流水,你最近在为写作文发愁吗?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模板12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今天,我们学了《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毛主席身为国家主席,竟可以放下架子帮助...

2023-07-21 阅读全文

哪里能够找到作品的读后感范文?作品是作者写的,他惜墨如金,文笔篇幅虽不长,内容却是相当出色洗链。对于书本,我们都会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阅读书籍后的读后感,我们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朝花夕拾读书读后感”。...

2023-02-12 阅读全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11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居笔记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山菊花读后感 篇1《山居笔记》一遍看下来,感觉的确很不错,我觉得可以用“美、奇、柔”...

2024-11-14 阅读全文

我非常努力地为您准备了“五花山读后感”希望您喜欢。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在读了作品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才华。 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表达和呈现。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2024-08-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