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篇关于《弟子规》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1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2
我读了许多古代作品,其中,有几个是我最欢的,但是弟子规是我最喜欢中的之一。因为,弟子规读了之后让我明白了许多人一生中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第一大段弟子规……则学文”,让我们民懂得了:首先,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举止,要谨慎、要讲诚信,不胡言乱语;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和他们交朋友要学习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
“父母呼……须顺承”,让我们明白了: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不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要拖延时间或推脱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人处事的道理,是显我们好,应该恭敬地去听;做错事了,父母责备训导时,应当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冬则温……业无变”,让我们明白了:做子女的,冬天要留意父母的穿和住是否温暖。夏天应该考虑到父母是否凉爽。早晨起床之后,要先探望父母是,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向父母报平安,使父母放心。外出时,要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告诉他们。平时睡觉起床要保持正常的规律,做事也要按常规去办,不能随意改变。
以上几个道理,都是我们一生中在学习和思想品德上要做好的第一点。我为什么会喜爱弟子规呢?因为,这一个作品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会让我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人。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3
《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书,每当我读起它,都是那么朗朗上口,心神气爽。不信?你看一看。跟我读,第一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言。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语言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家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空闲时,就应该好好学习。
再跟我读,这句不错:“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也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喜欢,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相互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怨恨和冲突就不会发生。最后一页,还有古代传统故事:—《黄香温席》。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一岁时他妈妈就去世了。黄香很懂事,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帮爸爸干活。冬天来了,天气凉了,黄香总是先钻进爸爸的被子里,把被子捂暖和,再让爸爸睡。[66职场网 DM566.cOm]
大家都说黄香是个好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感谢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我没说错吧?这本书很好看吧,你们一定会喜欢的,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中华传统。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4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
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最好的模范。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5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这个“众”,就是众人;除了人之外,还扩展到动物、植物。
“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
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不但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
关于弟子规的日记 篇6
在“谨而信”中告诉我们要讲礼貌,要诚信,不要饮酒,要讲卫生,衣服要穿得整洁,不要挑食,暴饮暴食等,在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泛爱众”中写道:我们要平等待人,不要骄傲自大,不要自私,不要喜新厌故,不要揭人短,不要把他人的恶行公布,要报恩,不报仇,要慈善待人,以理服人。在亲仁中教会我们不要与小人处得太近,要多与仁者在一起,这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品质。《弟子规》告诉我们一个的品行应该如何的,不要轻视自己的品行,这里有小故事告诉我们品行的重要性:某一天一个大公司招聘员工,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去了,招员工面试的地方十分干净,可是地上却有几张废纸,没有谁注意到,那里有许多人都在等待面试,然而老板却迟迟没有露面,就在这时,一位高中生捡起了地上的'废纸,正巧老板这时进来,刚巧看见了高中生捡废纸的一幕,于是,老板二话不说,直接走到那位高中生面前,说道:“恭喜你,你被公司录取了。”
后来其它人一个都没有面试成功。这个故事中,去面试的人有大学生和研究生,学历都比高中生高,然而高中生被录取了,他们却没录取,这说明了什么呢?高中生随手捡起垃圾的这样一个行为,就可以看出此人虽学历不高,而品行之高尚,非一般人所能及,此行为君子之行为,而不做此行乃一般人也。因此,高中生才会被录取。读《弟子规》,让自己的品行如同一个君子,乃至圣贤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