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日记,既积累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又练笔,是提高运用中文写作能力的绝好的办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爬山的日记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登泰山的日记 篇1
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会半路就返航,执着的人都拥有隐形的翅膀。
又好好睡了一夜,能边哼着歌边走路。
当年月悄然走过,再忆起往事,你会有一种给以前的自己一巴掌的冲动,问他为何这么傻。就像下了车的我,在冷风中颤抖,若是早一秒知道寒冷刺骨怕也不会这样。若没有老师租来的棉衣,我可能只得在风中凌乱。
雨一直下,车内的气氛也挺融洽。
一步一个脚印通向成功的彼岸。经过一段不说短的路程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若是谈映象深刻,那还是那只神鸟。
自古以来便有鲲鹏展翅一说,传说能给人们带来好运,而它现在孤独的站在城市的天际线,它神圣到让每个人处处久仰却也令人叹息。山盟海誓是一种让高山和海洋领受尴尬的重量级承诺,所以它站在高山上看着这时间的一切,在心底默默为在这个世界中辗转受伤的人祈福。
这个世界有太多无法掌握的梦,我站在风中,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来了又走。这些石头之所以能被称为奇石是因为人们把一些不可能实现或者说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它们的身上,故越看越像。可是不知为何我有些伤感,它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担,被一群群人参观,议论,若是石头有思想,怕也是有些许伤感。可是这也是它们的命吧,上帝一早安排好,没有谁斗得过。
你给我一个石林的地址,让我扎根一个梦儿在那里。只是梦醒时早已分两地。
登泰山的日记 篇2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产生外出游玩的冲动。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我们一家很快来到了道吾山。
道吾山苍劲雄伟、层林叠嶂、绿树成荫。刚上山,我就被山边上巨大的松树给吸引住了。爸爸说,它们就是传说中的'引路松。引路松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爸爸妈妈两个人伸开双手才能勉强把它围住,据说这颗引路松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忍不住轻轻地靠在树边上,温柔地抚摸着它,就像给老爷爷挠痒痒一样。在一阵微风的吹拂下,引路松整个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微笑着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小客人。
山边上,一道溪水唱着欢快的歌曲顺流而下,我弯下腰,合起双手,轻轻地捧起溪水往脸上一拨,哇,来了个透心凉!凉爽的溪水将爬山带来的所有疲惫冲得一干二净,让我充满了力量,更让我增加了战胜困难顺利登顶的信心。
我们沿着小路继续往山上爬,有时候会在一个台阶上停下脚步,闭上眼睛,倾听山林里悠扬婉转的鸟鸣声、沟谷中如钢琴般动听的水流声,这些声音忽远忽近,但都能传到耳朵里。抬起头,还能看到山雾如薄纱般轻轻地披在山腰上,仔细看起来,这里简直就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
行走在如诗如画的山林中,爸爸说:“只要我们大家热爱大自然,用心呵护大自然。大自然一定能还给我们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让我们在喧嚣的城市外,找到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佳境。”听到这里,我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加快步伐,信心满满地往山上冲……
登泰山的日记 篇3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设计:
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登泰山的日记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登泰山的日记 篇5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缩短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思路
依照课文,重组教学内容。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泰山,为游客设计登山线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绍重点景观。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多媒体课件显示):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登泰山的日记 篇6
今天是10月3号,风和日丽,我们一家人去秀水山庄爬山。
我们怀着激动的乘车而去,弟弟更是迫不及待,一高兴的又蹦又跳。一下车,只感觉山下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四处洋溢着高兴的气氛,弟弟在爸爸的带领下的上了山,我呢?也不甘落后,拉起妈妈的手就往山上跑。走着走着,突然,一座木桥横在了我们的面前。一座桥有什么好怕的?我壮着胆子走上去,心里却紧张极了:啊,千万不要掉下去呀!总算走到了对岸,我长舒了一口气。
“咦,这是什么?”弟弟叫起来。我一看,一块石头上写着:四百米。我顿时恍然大悟:“咱们已经前进了四百米了!”没想到,这么不经意间的走着,竟然前进了这么多!我惊奇不已。
哦,天啊!又一架软梯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低头一看,下面就是万丈深渊,非常。姑妈看见了(弟弟的妈妈),摆摆手说:“我可不去了,要去你们去吧,我好怕呀。”我本来也不想去,看着弟弟奋勇前进的样子,我不能输给他呀,又一想也不能半途而废,就向爸爸投去了求助的。爸爸明白了我的意思,拉着我的手上了软梯,妈妈也拉上弟弟的手一同登上了梯子。刚开始,我心里怕得要命,心像揣了小兔子是的“咚咚”直跳。后来,我发现走软梯并不可怕,关键是手抓紧,脚踩实。我便一大步一大步地走起来,总于到对岸了!我高兴极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这次冒险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也让我收获了。
登泰山的日记 篇7
太高兴了,我们终于要爬山了!下午,我们早早吃完晚饭就出发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爬基地(妈妈上班的地方)后面的那座山。
边说边走,我们不一会儿就到了山的前面。但没想到的是,前面一条宽阔、蜿蜒的小河挡住了我们的步伐。虽然没有办法,但总不能坐地等“死”吧!想着想着我便看见了一条用十几块大石头排成的“路”,便对大家说:“快,快看,一条石头路。我们可以从这过。”我第一个从石头上走过。
过了这条河,我们便继续向前挺进。啊!终于找到了这座山的“入口”,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向上走,走啊走啊,越走越险,好几次我都差点儿滑倒,要不是山上树多,我急忙抓住,我早摔成“重伤”了。
终于到了山顶了,我们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被眼前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成片成片的杏树出现在我们眼中。妈妈告诉我,每年的春天山上到处五颜六色,花儿竟相开放,争奇斗艳。整个山里到处飘荡着浓郁的花香。之后,我们小息一会儿便开始下山。呀!路边的花草真扎人呀!
最后,我们到最难走的“Z”形山路,我们双脚并紧,慢慢的向前走(太陡了)。没想到兵兵可可觉得这样太慢,便蹲下来向下滑去,一不小心绊在了一块石头上,摔了个狗啃泥。虽然这次不惊无险,但是还是很得我回味的,所以,我认为这次爬山很值!
登泰山的日记 篇8
这天,我的一家和童童哥哥一家去爬泰山了。我一路精神抖擞,开心极了。
到了泰山脚下,我心里一惊:啊!这就是我们要爬的山吗?只见眼前群山簇立,山高树茂,泰山主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虽然泰山高,但我还是相信我自己一定能爬上去!
开始往上爬了,我兴冲冲地往上爬,边走还边采了一些漂亮的`小花哩!泰山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还是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尤其以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著称,我一路上看见了各种奇山怪石上留下的优美文字。
虽然泰山一路美景,游人兴趣盎然,可是,当我爬到一半时,还是两腿发软,疲惫不堪,这时,妈妈鼓励我一定要坚持,如果我坚持爬上山,就说明我是个有毅力的孩子,以后也一定能学会克服各种困难。于是,我重燃信心,又奋力向山上爬去。我总是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向上继续爬,所以我总走在最前面。
终于,我爬上了南天门,到达了玉皇顶。从山上望下去,层峦叠嶂,峰中有峰,谷中有谷,“登泰山而小鲁”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如果不是我坚持登上山顶,又怎能体会这“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呢!
登泰山的日记 篇9
9月17日星期日晴
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今天爸爸终于带我上山去玩。
路上走了很长时间才到山下,我们先乘坐了缆车,由于我好久没有坐缆车了,所以刚坐到半空中,往山下一看,心惊肉跳有点害怕,下了缆车和爸爸稍作休息,就去爬一座更高更大的山,爸爸告诉我这座更大的山里还能够采蘑菇。上山的路非常艰难陡峭,而爸爸仍然健步如飞,有时候我用手撑着都爬不上去,爸爸就在前面拉我上来,并且告诉我做什么事都不要半途而废。
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登到了山顶,在山顶的树林里到处都是绿色的`青苔,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不远处有一个一个的蘑菇,爸爸负责提袋子,我负责找蘑菇。一天下来,虽然我和爸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是,当我们看到山上优美的风景和茂密的森林,心情就无比的心旷神怡。
我喜欢爬山,因为爬山既锻炼了胆量又锻炼了体能。爸爸还夸奖我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好孩子。
登泰山的日记 篇10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前往黄山浏览观光,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不为浮现出千姿百态的山峰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想象看黄山的美丽景色。
到了黄山以后,我们先来到了九龙泉,站在九龙泉脚下仰望,瀑布分九叠从顶,倾泻而下,宛如九条威武的白龙从天而降。
告别了九龙泉,我们进入了玉屏景区,险峻的天都峰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边钵盂峰。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接着,我们来到了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的山峰,海拔1864米,莲花峰远看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珑的宝塔。
随后,我们又如来到了黄山最景点之一——迎客松。我早在电视上见过它独特的美,今天,终于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它的独特。
然后我们来到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10米,接着我们来到了百步云梯,旁边的导游说:“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方北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百步云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
最后我们坐了云谷索道下山,下山时我看到了很多的厅山怪石,还遇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像白色的海洋一样,真是美极了,仿佛置身于人间的仙境。
放眼望云,那些石阶、瀑布、云海都像在我们的脚底下一样。苍翠的松柏、灰色的石阶、银白色的瀑布,还有那若即若离的云海,在我的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让人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