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5小雪海报内容横版 篇1
时间演变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星辰历)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注:武则天登基时间为690年九月初九,当年,竟然出现了两次“正月初一”:690年的2月15日、690年的12月6日。)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2025小雪海报内容横版 篇2
春节忌讳
1、忌扫地,忌倒污水。
传说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会破财。如果非动不可,要从外头扫到里头。大年初一这天忌将污水泼到外面,怕因此破财。因此许多人家准备一个盛放污水的大桶。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2、忌白天睡午觉。
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都会很懒惰。另外,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3、忌生气骂人。
大年初一这天生气骂人,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年都会很生气,与人关系不好。因此,大年初一这天要宽容和善,不要轻易发脾气。
4、忌打小孩。
过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大年初一这天不管孩子多么调皮捣蛋,都不能打孩子。
5、忌打碎物品。
大年初一这天,如果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或玻璃器皿,是破产的预兆。如果不慎打碎了,要赶紧说“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喜欢《2025小雪海报内容横版(必备2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世界人口宣传海报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